从自我教育角度看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动机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进入政策视野,国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并且要求各地各政府要积极认真的贯彻执行,社会各界也给予了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帮助,而如何内化这些帮助,保证这些政策和经济资助的实效性,自我教育就要发挥极大的作用。阐述了自我教育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分析了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学习动机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进城农民工子女特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角度解释了问题存在的根源,并且提出了相对的建议。
  关键词:自我教育;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动机
  作者简介:吕菲(1987-),女,安徽巢湖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安徽 芜湖 241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8-0184-02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进城农民工子女随其父母一同在城市生活、学习,由于他们处于特殊的社会阶层,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机会低、学习资源薄弱等各方面的教育问题开始出现,因此得到社会各界的日益关注,国家、社会在道德法律等方面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和有效的帮助措施,尤其是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改善,在人们不断要求、督促国家、社会、个人在物质和精神上提供更多的帮助的同时,就会忽略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这些农民工子女能否理解和利用这些有利资源,这些社会关注和在校教育待遇的改善只有在学生自我教育的基础之上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所以在关注社会和国家给予帮助的同时,更要提高进城农民工子女自我教育能力。
  一、自我教育
  1.自我教育的内涵
  对于自我教育,社会学者给予了很多很全面的解释,总结起来可以将自我教育的概念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解释:广义的自我教育是指个人有意识地影响自己的身心发展的活动;狭义的自我教育是自我德育和自我修养。其本质就是就是在自我教育中个人担任的角色是教育主、客体,是同一的,就是说个体既作自己的教育者,又做受教育者。这种自我教育是有意识的行为,教育主题对自己的身心发展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教育的结果是对教育主体——自己本人预期目的的一种现实化、客观化的产物,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同一主体,主体自己亲身体会到了教育所引起的发展。
  学生的自我教育可以被理解为:个人根据社会发展对个人提出的能力要求、思想道德素质标准和自身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对自我提出任务要求,把自己作为认识和教育的对象,然后通过对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管理等方式,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提高和完善自我知识素养、科技能力、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而进行的活动,适应社会与社会和谐发展。[1]
  2.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之下,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保证其身心健康的发展。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来自别人的教育,更需要不断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它需要接受外界的教育和影响,并且把这些知识、观点、价值取向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在接受和内化这些教育影响的过程中,自我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发挥作用的基础就是自我教育。
  家庭作为第一个教育环境起着示范教育的作用,在并不完善的家庭环境中,学生自己要善于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认识,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社会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复杂多样的环境和资源,学生要筛选出适合自己、促进自己发展的健康的社会教育资源,从中确立自己生活的奋斗目标,找到符合自己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使教育目的清晰化,提高教育对自己发展的是实效性。社会教育只有在不断强化自我教育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深入和完善,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对于学校教育,自我教育是学校管理和教育体系平衡和发展的基础,因为学校教育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和管理,必须贯彻自觉积极的原则,才能发挥最大的功用。
  其次,“内化”过程中需要学生的自我教育。
  学生得到亲人、朋友、老师榜样作用的影响,是一种最原始的模仿学习,学生面对各种社会意识、道德规范,不可能简单地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自我教育就是自己要求自己高度自觉地、主动地接受新思想、新观点,自觉自发地把它纳入自我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客观地认识自我与社会,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并不断修正发展轨迹。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个体对角色体验、内化程度就会越高、就越能自觉自发地按社会要求去发展。
  3.自我教育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2]简单的理解,学习动机就是指为了什么而学习,是学习的内驱力,这种学习动机通过设立学习目标表现出来。若把自我教育看作一个循环的过程时,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自我要求,由自我要求的目标引导,在践行过程中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然后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对自己的实践行为评价,通过评价之后又形成了新的自我认识、设立目标。
  学习动机可以看做是自我教育中自我要求的环节,而自我教育又是由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四要素构成的一个循环上升发展的过程,学习动机影响自我教育的自我践行等三个阶段,同时又被这三阶段影响,所以当学习动机不适合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时,可以通过自我教育得以调控。
  二、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动机问题
  1.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进城农民工子女的自我教育现状,笔者曾发放了进城农民工子女自我教育现状问卷,包括了天津、上海、北京三地学校中的483份有效问卷,其中有这样的一个选择题:你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A找好工作,赚大钱;B出人头地,给父母争光;C实现自己价值,为社会做贡献。调查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目的普遍物质化,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学习动机世俗化,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丧失,学习不再是为了自身和社会的同步发展,而这样的价值观和学习动机对于学生自身和社会而言都是有害的。
  2.问题的根源
  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学习动机上存在的问题,是由其所处的特殊的社会阶层引起的。进城农民工子女由于在教育资源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成为了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以及学习环境的与众不同导致了他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自我教育能力的不足,如在由于价值观的差异而引起的学习动机、目标的不同,与人相处中个性特征的形成,还有就是自己计划任务的掌握以及时间和任务管理等方面,而导致学习动机方面问题的根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阐述。
  首先,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环境现状影响价值观,价值观决定学习动机。从家庭生活教育条件方面来看,进城农民工大多来自农村和乡镇,是为了改变生活的现状而来到城市的,所以他们的经济条件一般令人堪忧,这些进城农民工家庭的经济条件和能够给其子女提供的物质条件相对于流入地城市家庭而言差距很大,这些子女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相当之差。
  曾经有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绝大多数进城农民工家庭的月收入都在2500元以下,更为严重的是将近有14.8%的进城农民工家长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使得其子女丧失了接受教育的机会。由于其经济收入的低下而导致了在给学生提供物质帮助上有很大的障碍,在经济上的拮据让其子女改变生活、解决家庭的经济问题的欲望尤为强烈,从而歪曲了他们的价值观,使其学习动机也变得物质化。
  其次,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总是生活在各种具体的环境之中的,所以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生活环境同样也是比较复杂和恶劣,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通常都是居住在租来的房子、简易工棚或者临时搭建的住所中,住房条件差,居住人员复杂,人口的流动性很大,生活环境恶劣,周围人员的素质大多处于中下水平,影响很深,所以他们的学习大多是带有功利性的,以完善和发展自身素质为的目的教育占小部分,他们更多的是为了改变生活现状,学习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甚至当学习与赚钱发生冲突时,他们会舍弃教育,教育对于他们只是为了以后能找份好工作,赚大钱。
  最后,自我教育意识的欠缺。
  教育的对象是人,这就要求受教育者自己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导向对客观环境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利用、控制和改造,使之成为能对自己发生激励、鼓舞、促进作用的环境。学生要学会自我教育对环境中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综合巧妙的协调,积极能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以达到自身发展的教育目的,周围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中不同个体的影响也就会使得学生产生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形成不同的学习目的。
  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心理、品德、人格上尚未完全成熟,可塑性强,加上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不高以及自我教育能力不强,不会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自我评价,由于他们迫切希望改变现状,接受教育的目的更多的带有目的性、物质性,在家长和周围人为生活奔波和辛勤劳动的耳濡目染中,他们的价值观存在着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更多的是追求物质利益和实现自我幸福,歪曲的价值观让他们的学习动机不再是为了确认自身存在的价值、尊严,忽视了自我的主动性、建设性、创造性和发展性,自身在智力、道德、素质方面发展的目的被忽略了。
  三、通过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存在的这些学习动机问题,如何通过自我教育来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呢?
  首先,培养进城农民工子女提高认知水平的意识。由于农民工子女处于社会较低层地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有限,有可能接受不了好的教育机会,同时知识日新月异,任何学校教育都不能完全解决知识的更新,这时,学生自己就必须要意识到自己的水平和认知能力,了解自己需要的知识范围,控制自己学习的范围,通过自学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其次,通过自我教育调节和控制情感、增强意志。进城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挫折会比其他本地学生更多,例如文化方面的差异,学习进度方面的差异、生活档次方面的差异,这就可能导致这些农民工子女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只有培养他们自觉地培养积极的情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在完成学习目标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在困难中锻炼毅力,面对困难能够自我控制意志力,得到锻炼,完成目标任务。
  最后,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人的个性不是天生的,是受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制约的,在与外界环境相处的过程中,逐渐的对外界环境的能动反应,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基础。虽然进城农民工子女生活环境复杂、特殊,周围榜样的素质都较低,对他们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是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可以自己培养的。在与周围环境的相适应过程中,进城农民工子女应该善于自我控制、自律,面对对自己发展不利的因素时,应该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当别人的能力不适合教育他们的时候,他们要善于摒弃一些不利的因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刻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主动的检查,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同时管理好自己,不因为别人的影响而失去自己对学习动机的正确把握。
  
  参考文献;
  [1]程文晋,渠长根,武彩鸿.自我教育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2]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冉乃彥.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4]周成华.关于学生自我教育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10).
  [5]方燕萍.农村初中家庭教养方式引起学生不良行为的对策初探[J].科教文汇,2010,(9).
  (责任编辑:刘丽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以外向型经济为就业主渠道的外语外贸人才就业市场需求依然面临严峻考验。政府积极拓展就业新领域、高校加强就业教育、外语外贸人才提高就业力素质,依托福建“海西”经济区的社会需求,是突破外语外贸人才就业困境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福建;外语外贸人才;就业困境;对策思考  作者简介:罗炎成(1972-),男,福建云霄人,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福建漳州363000)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简要介绍了细胞融合研究的历史,国内外研究进展,最近获得的一些突破性成果以及未来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