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际上,《浮世画家》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石黑一雄的一部纯文学作品,而并非一部美术史论著作.但是选择阅读这本书,主要是因为书中以第一人称视角“我”的这一主体不断确认的历史,和时代是紧密关联的.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而言,这本书不仅继承了日本作家惯于表达的“物哀”之美——日本民族特有的,同时又呈现出一种不可捉摸、难以诉说而只能体悟的一种东西,小说获得奖项的表述是:“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在文章的写作手法上,作者以“我”的视角,以倒叙的手法展开叙述,而且中间屡次穿插使用“意识流的”手段去回忆作为画家的主角的成长经历,这些意识流的运作,正是画家主体不断确认的时刻,同时也彰显了作者非常老辣的叙事能力.整部作品没有标题,只是以三个时间段来构成作品的叙述框架,分别是1948年10月,1949年4月1949年11月和1950年6月.这是日本二战投降后的近距离时段,由此交代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勾勒了画家和他的那个时间界域.小说以画家和他的外孙的几段对话向我们暗示了日本投降后美国占领及美国文化的影响.比如他的外孙特别喜欢扮演“牛仔”形象,他的母亲也很欣然儿子热衷西方文化符号,强于去崇拜本民族的“宫本武藏”;画家和外孙在点餐时,外孙刻意要吃菠菜,吃菠菜有力量——这是美国英雄“大力水手”的标志.这一表述背后其实向我们呈现了一个被美国占领后的、影响后的日本的概念,它与战前的日本是有差异的,是一个正在慢慢变化的国家主体或民族主体,而且这种变化无时无刻的穿插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叙事当中,成为影响画家主体生成与确认的一个幽灵般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