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香港,连卡佛(Lane Crawford)可以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去连卡佛,已成为香港中产阶级一种自我认同的消费方式。始创于1850年的连卡佛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国际知名的精品店,为香港顶级百货商厦。2000年,连卡佛开始了内地之行,相继在上海、哈尔滨和杭州开店。
然而,如此辉煌的连卡佛却从2006年起开始了大撤退。2006年12月,上海连卡佛被美美百货接管;2007年3月,杭州连卡佛被摘牌;2007年4月,哈尔滨连卡佛也被美美百货接管。至此,香港顶级百货商厦连卡佛在内地3家百货店全部从内地撤出。
该公司发言人表示,关闭上海等三家分店,这是香港总部发展策略的一部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放弃内地市场。连卡佛将于9、10月份在北京开设分店,分店的规模与连卡佛在香港中环的旗舰店相若。
此次,连卡佛北京九月之行是否能否极泰来呢?
上海 喧嚣之中独寂寞
上海是座纸醉金迷的不夜城,而连卡佛却闹中取静,冷眼喧嚣。当然,它也不得不品味自己的寂寞。
上海连卡佛位于上海淮海路的东段,附近没地铁,人流量稀少,显得较为冷清。与之相隔不远的太平洋却有不同的景象,那里人流不断,地铁直达是太平洋的优势,而附近有新天地、企业天地和香港新世界等甲级写字楼又为其聚集了更多的人气。
如果说只仅地理位置上来看成果显得有些片面,那么其经营模式尚不适应市场也是连卡佛败走上海的一个原因。
连卡佛一直以来采用买手式经营。而所谓买手式经营,就是商场派买手到世界各地采购流行商品,其中品牌的限量商品或经典款式商品最有可能被买手买断。之后商家独家销售,所以买手式经营的商场往往在价格和经营商品方面较之其他销售渠道有着很大的优势,这种经营模式对于了解品牌、了解流行趋势的成熟消费者是相当合适的,香港连卡佛就一直凭借其品位独特的买断商品吸引着大批忠实消费者。
而这些品牌并不为国内消费者所熟悉。国内的消费模式还停留在看品牌买东西上,更多消费者目前还只愿为品牌知名度“埋单”,到了连卡佛很自然的会去BOSS、GUCCI等这些品牌店,而对于价格很贵又读不懂是什么牌子的品牌自然会望而却步。
可见,连卡佛开到上海,却无法把香港消费者对其的认同带到上海来。上海消费者毕竟不是与连卡佛共同成长上百年的香港消费者,再加上社会快速进步的原因,尚不会将去连卡佛消费与身份认同联系在一起,这种品牌文化内涵宣传上的缺失,也是其失败的一个因素。
这些问题也与连卡佛在哈尔滨与杭州所遭遇的相同。
哈尔滨 冰天雪地孤芳自赏
连卡佛哈尔滨首航之旅亦未能成功破冰。
位于中央大街上的哈尔滨连卡佛,是国内继上海后第二家冠名“连卡佛”的大型国际顶级精品店。和上海的遭遇相似,经营模式、水土不服、品牌认知度等等,这些问题在“冰城”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很多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哈尔滨的消费者肯为奢侈品买单,但连卡佛其市场定位与哈尔滨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相差太远。哈市某大型百货公司的市场部负责人表示,连卡佛这种高端百货店还不能被哈市消费者接受,因为大部分商品打折之后的价格也要动辄千元以上,连卡佛所传递出来的品牌信息让人无所适从。
记者向一位吴小姐问询对连卡佛的印象,吴小姐摇头称,“太贵了,没有必要,其他品牌的衣服也不错。”
看来连卡佛并没有做到本土化去迎合哈市消费者的“口味”,而是一味地去保质其“贵族百货”形象。
对此,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徐明教授对媒体表示,“连卡佛”在内地的挫败,主要原因是内地的高端消费群体弱,消费者购买力不强,高端商店进入内地在时间上超前,从而终结了连卡佛在内地的命运。所以,连卡佛撤出也是一个必然。
杭州浓妆淡抹非相宜
连卡佛最初的目标是要成为杭州人的时尚课堂,用它的理念提高杭州人甚至整个浙江地区的生活品质,却未能如愿。
杭州连卡佛筑地7000多平方米,共有60多个品牌专卖柜台。一层以国际顶级品牌、饰物和男女鞋类商品为主,价格昂贵,二、三层以时尚品牌为主。
事实上这种布局使大多数顾客走到连卡佛的门口,就止步不前了,致使高端人群不满足,中低端人群不敢涉足这样一种尴尬局面出现,并且二、三楼的一些中低价位品牌难以吸引到足够适合自身的消费群体。
“在这一人群中,他们的消费理念又有所不同,当他们有能力去消费这些高档奢侈品时,他们也完全有能力去国外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最新款式享受更优质的服务,因此在考虑商场定位时可以将消费群考虑的更全面。”著名品牌专家胡纲称。
看来,在商场定位上,连卡佛也并未贴近杭州地区的消费者。
“现在全国购物中心越开越多,其中不乏高档次的精品店,但中国目前的消费者还是以普通市民为主,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同时可以兼顾一些二、三线品牌和本土品牌,不必一味的将客户定位在高收入高消费的人群。”胡纲说。
北京 蓄势悄然落户
结束了上海、杭州、哈尔滨三地的接连溃败,连卡佛百货悄然落户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
据了解,连卡佛此次涉及投资额高达港币3亿元。在北京,连卡佛百货将引入超过600个顶级品牌,其中超过一半为首次登陆北京市场,并坚持一贯的“买手”模式经营。
连卡佛总裁吴宗恩近日表示, 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在中国主要城市包括上海及澳门开设多家全资拥有的分店,北京将是计划中的第一站。之所以选择关闭上海、杭州及哈尔滨等地的卖场,主要是出于公司在中国整体发展的战略需要,即调整连卡佛在大陆的经营模式,使之适应香港总部的新发展路线。
对于北京市内同类竞争对手,吴宗恩称,在定位上要走差异化竞争路线,将锁定内地约400万高收入人群。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楚修齐称,“经过多年的调整,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百货业相对于超市等其他经营业态发展速度处于中上游水平,并且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形势看来是不错,但面对区域性市场趋向商品同质化、经营雷同化、品牌普及的现象,此次连卡佛战略转移,又是否会如愿以偿?
有关专家预测2007年上半年六成上市百货公司净利预增50%。但是,中国人民大学黄国雄教授表示,虽然目前百货类股票随着股市出现了高增长态势,但是上市的百货企业表现并不能用来衡量中国百货业的实际水平。
同时,黄教授指出,目前在股市中少数百货企业、尤其是一些ST股还存在一定的风险,百货企业应看到差距,认真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很关键的。
然而,如此辉煌的连卡佛却从2006年起开始了大撤退。2006年12月,上海连卡佛被美美百货接管;2007年3月,杭州连卡佛被摘牌;2007年4月,哈尔滨连卡佛也被美美百货接管。至此,香港顶级百货商厦连卡佛在内地3家百货店全部从内地撤出。
该公司发言人表示,关闭上海等三家分店,这是香港总部发展策略的一部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放弃内地市场。连卡佛将于9、10月份在北京开设分店,分店的规模与连卡佛在香港中环的旗舰店相若。
此次,连卡佛北京九月之行是否能否极泰来呢?
上海 喧嚣之中独寂寞
上海是座纸醉金迷的不夜城,而连卡佛却闹中取静,冷眼喧嚣。当然,它也不得不品味自己的寂寞。
上海连卡佛位于上海淮海路的东段,附近没地铁,人流量稀少,显得较为冷清。与之相隔不远的太平洋却有不同的景象,那里人流不断,地铁直达是太平洋的优势,而附近有新天地、企业天地和香港新世界等甲级写字楼又为其聚集了更多的人气。
如果说只仅地理位置上来看成果显得有些片面,那么其经营模式尚不适应市场也是连卡佛败走上海的一个原因。
连卡佛一直以来采用买手式经营。而所谓买手式经营,就是商场派买手到世界各地采购流行商品,其中品牌的限量商品或经典款式商品最有可能被买手买断。之后商家独家销售,所以买手式经营的商场往往在价格和经营商品方面较之其他销售渠道有着很大的优势,这种经营模式对于了解品牌、了解流行趋势的成熟消费者是相当合适的,香港连卡佛就一直凭借其品位独特的买断商品吸引着大批忠实消费者。
而这些品牌并不为国内消费者所熟悉。国内的消费模式还停留在看品牌买东西上,更多消费者目前还只愿为品牌知名度“埋单”,到了连卡佛很自然的会去BOSS、GUCCI等这些品牌店,而对于价格很贵又读不懂是什么牌子的品牌自然会望而却步。
可见,连卡佛开到上海,却无法把香港消费者对其的认同带到上海来。上海消费者毕竟不是与连卡佛共同成长上百年的香港消费者,再加上社会快速进步的原因,尚不会将去连卡佛消费与身份认同联系在一起,这种品牌文化内涵宣传上的缺失,也是其失败的一个因素。
这些问题也与连卡佛在哈尔滨与杭州所遭遇的相同。
哈尔滨 冰天雪地孤芳自赏
连卡佛哈尔滨首航之旅亦未能成功破冰。
位于中央大街上的哈尔滨连卡佛,是国内继上海后第二家冠名“连卡佛”的大型国际顶级精品店。和上海的遭遇相似,经营模式、水土不服、品牌认知度等等,这些问题在“冰城”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很多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哈尔滨的消费者肯为奢侈品买单,但连卡佛其市场定位与哈尔滨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相差太远。哈市某大型百货公司的市场部负责人表示,连卡佛这种高端百货店还不能被哈市消费者接受,因为大部分商品打折之后的价格也要动辄千元以上,连卡佛所传递出来的品牌信息让人无所适从。
记者向一位吴小姐问询对连卡佛的印象,吴小姐摇头称,“太贵了,没有必要,其他品牌的衣服也不错。”
看来连卡佛并没有做到本土化去迎合哈市消费者的“口味”,而是一味地去保质其“贵族百货”形象。
对此,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徐明教授对媒体表示,“连卡佛”在内地的挫败,主要原因是内地的高端消费群体弱,消费者购买力不强,高端商店进入内地在时间上超前,从而终结了连卡佛在内地的命运。所以,连卡佛撤出也是一个必然。
杭州浓妆淡抹非相宜
连卡佛最初的目标是要成为杭州人的时尚课堂,用它的理念提高杭州人甚至整个浙江地区的生活品质,却未能如愿。
杭州连卡佛筑地7000多平方米,共有60多个品牌专卖柜台。一层以国际顶级品牌、饰物和男女鞋类商品为主,价格昂贵,二、三层以时尚品牌为主。
事实上这种布局使大多数顾客走到连卡佛的门口,就止步不前了,致使高端人群不满足,中低端人群不敢涉足这样一种尴尬局面出现,并且二、三楼的一些中低价位品牌难以吸引到足够适合自身的消费群体。
“在这一人群中,他们的消费理念又有所不同,当他们有能力去消费这些高档奢侈品时,他们也完全有能力去国外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最新款式享受更优质的服务,因此在考虑商场定位时可以将消费群考虑的更全面。”著名品牌专家胡纲称。
看来,在商场定位上,连卡佛也并未贴近杭州地区的消费者。
“现在全国购物中心越开越多,其中不乏高档次的精品店,但中国目前的消费者还是以普通市民为主,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同时可以兼顾一些二、三线品牌和本土品牌,不必一味的将客户定位在高收入高消费的人群。”胡纲说。
北京 蓄势悄然落户
结束了上海、杭州、哈尔滨三地的接连溃败,连卡佛百货悄然落户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
据了解,连卡佛此次涉及投资额高达港币3亿元。在北京,连卡佛百货将引入超过600个顶级品牌,其中超过一半为首次登陆北京市场,并坚持一贯的“买手”模式经营。
连卡佛总裁吴宗恩近日表示, 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在中国主要城市包括上海及澳门开设多家全资拥有的分店,北京将是计划中的第一站。之所以选择关闭上海、杭州及哈尔滨等地的卖场,主要是出于公司在中国整体发展的战略需要,即调整连卡佛在大陆的经营模式,使之适应香港总部的新发展路线。
对于北京市内同类竞争对手,吴宗恩称,在定位上要走差异化竞争路线,将锁定内地约400万高收入人群。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楚修齐称,“经过多年的调整,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百货业相对于超市等其他经营业态发展速度处于中上游水平,并且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形势看来是不错,但面对区域性市场趋向商品同质化、经营雷同化、品牌普及的现象,此次连卡佛战略转移,又是否会如愿以偿?
有关专家预测2007年上半年六成上市百货公司净利预增50%。但是,中国人民大学黄国雄教授表示,虽然目前百货类股票随着股市出现了高增长态势,但是上市的百货企业表现并不能用来衡量中国百货业的实际水平。
同时,黄教授指出,目前在股市中少数百货企业、尤其是一些ST股还存在一定的风险,百货企业应看到差距,认真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很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