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适应新常态要有新思路,适应新常态才能展现新作为。只要我们顺应大势,把握规律,协同联动,务实创新,朝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坚定前行,工会工作就一定能进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新常态。
关键词:工会工作;新常态;新作为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毫无悬念地成为2014年度时政热词之一,同时“新常态”也对我们的工会工作产生着方方面面的深刻影响。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新常态。如何准确把握新常态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促进企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中展现新作为?值得我们思考。
一、搭建平台,提升员工队伍素质,以小筑大
适应新常态,就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工会工作始终。坚持注重文化的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不断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激励更多员工岗位成才、人生出彩,为企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一)开展 “中国梦 水业愿 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坚持依靠主力军与建设主力军相结合,积极倡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广大干部职工,努力营造向好向上的氛围。活动引导广大员工要脚踏实地,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唱响劳动美丽、劳动光荣。不断加强“员工书屋”建设,发挥“员工书屋”功能,通过添置书籍、订阅报刊、完善制度、硬件改造等举措,对“员工书屋”进行了完善升级,加强管理。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网站、QQ群、微信群、板报、读书兴趣小组等多个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和宣教活动,激发企业员工学习热情,培养良好读书习惯,实现员工有梦,书香致远。如:读书、摄影兴趣小组分别开展征文比赛和摄影比赛活动。
(二)为积极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主题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增强员工的改革动力,强化员工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企业开展以“小改革、小技术、小创新、小节约、小文明”为主要内容的“五小”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企业单位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果。
针对企业各个一线岗位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通过理论笔试和实践操作,对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岗位职工给予奖励,既强化了职工爱岗敬业意识,又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并致力打造“工人先锋号”品牌,结合“5S”现场管理,进一步推进了“五型”班组的创建工作。
(三)始终把坚持弘扬榜样精神作为导向。通过评比表彰、物质奖励和事迹宣传,让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响”起来、“香”起来、“亮”起来,形成典型示范的群体效应,营造了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四)工会积极倡导“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健康成长”的理念,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文体活动。每年适逢传统节假日,结合节日特点,组织了参与面广、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同时工会成立读书、登山、摄影、文艺等四个支持率高、操作性强的兴趣小组,员工采取自愿原则选择加入。与此同时,为满足广大职工娱乐健身的要求,工会还可举办游泳培训班、瑜伽和广场舞培训。
(五)企业应该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献爱心活动应成为企业员工的一种体现小善大爱的自觉意识和行动。积极响应“南昌慈善日”活动,组织员工开展 “慈善一日捐”、义务献血等活动。
二、主动作为,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以爱倾情
适应新常态,就要更加突出以职工为本,加强职工权益维护和服务工作。
(一)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定期召开好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还专门召开代表组长联席会,讨论通过了诸如实施企业年金计划等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充分发挥了代表组长联席会议的作用;工会还认真做好职代会提案工作。同时还开展优秀提案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的热情;
突出重点推进厂务公开。在公开内容上不断深化,做到重要事项都要向职工公开;在公开形式上充分发挥公司网站、公示栏以及OA、QQ、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的快捷便利优势,赢得广大职工的信任与支持;
突出发挥工会作用,由工会代表坚持与行政代表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明确和保障职工收入能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稳步增长,形成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双赢局面。
(二)工会以“爱”为本,竭诚为职工服务,坚持开展送温暖、结对帮扶、走访慰问、金秋奖学、劳动保护等各项活动。一是认真做好困难患病职工的建档工作,及时完善更新困难、患病职工档案,做到全覆盖、无遗漏;二是切实做好结对帮扶、送温暖工作。一方面创新帮扶、慰问新思路,采取走访慰问与“一对二”结对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节日送温暖和日常帮扶相结合的帮扶体系,对困难和患病职工,及时进行走访慰问和住院探望,员工去世及时上门慰问;另一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大幅提高帮扶慰问标准;三是组织在岗员工全部加入了市总工会互助保障计划,并及时为符合条件的职工办理理赔;四是发挥女职工“半边天”作用,提升女职工素质,维护女职工权益;五是开展奖励职工子女考取大学的“金秋奖学”活动,并对特别困难的职工子女提供了助学帮助。
三、夯实基础,有效有为地推动工会自身建设,以新驱动
适应新常态,就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意识。每年吸收新会员,“进来一个,发展一个”,真正做到了建立基层工会组织无例外,发展会员无遗漏,并且对每年年度工会工作突出的进工会、工会积极分子进行表彰。
二是强化创新工作意识。以市总工会“十百千万”活动为契机,以工会基本职责为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年初制定好全年工作计划,通过工作例会及时部署,年终进行量化考核,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顺利推进和圆满完成。
三是强化转变作风意识。坚持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做到工作下沉,定期调研。对基层工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能够认真进行研究和提供帮助;对职工群众反映的情况和诉求,能够尽力进行协调,帮助解决。
四是强化服务基层意识。支持基层工会创建“职工小家”,注重和加强对基层工会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五是强化信息宣传意识。加大工会工作的宣传力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格局,努力做好职工群众的“代言人”。工会信息宣传工作做到了量的突破、质的提升、面的拓展,为企业进一步树立了良好形象。
关键词:工会工作;新常态;新作为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毫无悬念地成为2014年度时政热词之一,同时“新常态”也对我们的工会工作产生着方方面面的深刻影响。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新常态。如何准确把握新常态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促进企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中展现新作为?值得我们思考。
一、搭建平台,提升员工队伍素质,以小筑大
适应新常态,就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工会工作始终。坚持注重文化的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不断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激励更多员工岗位成才、人生出彩,为企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一)开展 “中国梦 水业愿 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坚持依靠主力军与建设主力军相结合,积极倡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广大干部职工,努力营造向好向上的氛围。活动引导广大员工要脚踏实地,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唱响劳动美丽、劳动光荣。不断加强“员工书屋”建设,发挥“员工书屋”功能,通过添置书籍、订阅报刊、完善制度、硬件改造等举措,对“员工书屋”进行了完善升级,加强管理。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网站、QQ群、微信群、板报、读书兴趣小组等多个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和宣教活动,激发企业员工学习热情,培养良好读书习惯,实现员工有梦,书香致远。如:读书、摄影兴趣小组分别开展征文比赛和摄影比赛活动。
(二)为积极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主题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增强员工的改革动力,强化员工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企业开展以“小改革、小技术、小创新、小节约、小文明”为主要内容的“五小”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企业单位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果。
针对企业各个一线岗位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通过理论笔试和实践操作,对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岗位职工给予奖励,既强化了职工爱岗敬业意识,又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并致力打造“工人先锋号”品牌,结合“5S”现场管理,进一步推进了“五型”班组的创建工作。
(三)始终把坚持弘扬榜样精神作为导向。通过评比表彰、物质奖励和事迹宣传,让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响”起来、“香”起来、“亮”起来,形成典型示范的群体效应,营造了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四)工会积极倡导“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健康成长”的理念,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文体活动。每年适逢传统节假日,结合节日特点,组织了参与面广、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同时工会成立读书、登山、摄影、文艺等四个支持率高、操作性强的兴趣小组,员工采取自愿原则选择加入。与此同时,为满足广大职工娱乐健身的要求,工会还可举办游泳培训班、瑜伽和广场舞培训。
(五)企业应该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献爱心活动应成为企业员工的一种体现小善大爱的自觉意识和行动。积极响应“南昌慈善日”活动,组织员工开展 “慈善一日捐”、义务献血等活动。
二、主动作为,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以爱倾情
适应新常态,就要更加突出以职工为本,加强职工权益维护和服务工作。
(一)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定期召开好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还专门召开代表组长联席会,讨论通过了诸如实施企业年金计划等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充分发挥了代表组长联席会议的作用;工会还认真做好职代会提案工作。同时还开展优秀提案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的热情;
突出重点推进厂务公开。在公开内容上不断深化,做到重要事项都要向职工公开;在公开形式上充分发挥公司网站、公示栏以及OA、QQ、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的快捷便利优势,赢得广大职工的信任与支持;
突出发挥工会作用,由工会代表坚持与行政代表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明确和保障职工收入能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稳步增长,形成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双赢局面。
(二)工会以“爱”为本,竭诚为职工服务,坚持开展送温暖、结对帮扶、走访慰问、金秋奖学、劳动保护等各项活动。一是认真做好困难患病职工的建档工作,及时完善更新困难、患病职工档案,做到全覆盖、无遗漏;二是切实做好结对帮扶、送温暖工作。一方面创新帮扶、慰问新思路,采取走访慰问与“一对二”结对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节日送温暖和日常帮扶相结合的帮扶体系,对困难和患病职工,及时进行走访慰问和住院探望,员工去世及时上门慰问;另一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大幅提高帮扶慰问标准;三是组织在岗员工全部加入了市总工会互助保障计划,并及时为符合条件的职工办理理赔;四是发挥女职工“半边天”作用,提升女职工素质,维护女职工权益;五是开展奖励职工子女考取大学的“金秋奖学”活动,并对特别困难的职工子女提供了助学帮助。
三、夯实基础,有效有为地推动工会自身建设,以新驱动
适应新常态,就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意识。每年吸收新会员,“进来一个,发展一个”,真正做到了建立基层工会组织无例外,发展会员无遗漏,并且对每年年度工会工作突出的进工会、工会积极分子进行表彰。
二是强化创新工作意识。以市总工会“十百千万”活动为契机,以工会基本职责为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年初制定好全年工作计划,通过工作例会及时部署,年终进行量化考核,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顺利推进和圆满完成。
三是强化转变作风意识。坚持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做到工作下沉,定期调研。对基层工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能够认真进行研究和提供帮助;对职工群众反映的情况和诉求,能够尽力进行协调,帮助解决。
四是强化服务基层意识。支持基层工会创建“职工小家”,注重和加强对基层工会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五是强化信息宣传意识。加大工会工作的宣传力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格局,努力做好职工群众的“代言人”。工会信息宣传工作做到了量的突破、质的提升、面的拓展,为企业进一步树立了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