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粮食更珍贵的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ju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我九岁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那时,人们很穷,尤其我家,更是穷得要命。当时,我们一家六口人,父母和我们兄妹四个,算得人多劳力少的人家。父母整日不分白天黑夜地在生产队累死累活地干,可无论怎么努力,怎么挣,也不够吃,家里的境况很糟,简直要揭不开锅了。
  没办法,父亲和母亲商量,还是把小妹送人。
  当时。我隔村的姑父没有孩子,和姑姑十分希望有一个孩子,就和我父母商量,想在我们兄妹中间引一个去。父亲和母亲望望这个,又望望那个,个个都是心头肉,结果,一个都舍不得。
  现在,父亲旧事重提,姑父和姑姑当然很高兴,就一口应承下来。
  那天上午,母亲把家里舍不得吃的一点麦面拿出来,烙了个馍,让小妹吃,还做了一碗鸡蛋汤。小妹虽然嘴馋,可还是很懂事的,一边香喷喷地吃着,一边让我们也吃,可我们都摇摇头。没有一个吃。
  小妹吃好后,母亲给她穿上新衣服。小妹很高兴,唧唧喳喳地笑着。
  然后,母亲拿来梳子,沾着清水。给小妹梳头。母亲梳得格外认真,细致。过去,母亲在队上忙。从没顾得上给我们梳头洗脸,这会儿,好像想全部补上似的。梳好,还在上面扎了个蝴蝶结,然后,拍拍小姝的头。流着泪说:“娃,姑父是干部,给姑父做女儿吧,那儿有米有面的。到了那儿,要听话啊!如果想娘或者哥哥姐姐了。就回来看看。“母亲说不下去了,侧转身,肩膀耸动着。
  小妹终于明白了原因,一下子扑过去,紧紧地揪着母亲的衣角,大哭起来:“娘,我不去,我要娘。”
  母亲流着泪,狠狠心,喊来姑父。让把小妹背走。
  小妹挣扎着,叫喊着,拉着母亲的衣角不放。我们都哭起来,也舍不得小妹走。
  但小妹的手还是被掰开,让姑父背走了。父母亲都流着泪,我们三个也扎着堆儿哭。小妹的哭声,也远远地传来,在夕阳下显得脆嫩,无助。
  终于,小妹的哭声听不见了,我们的心,也变得空落落的。母亲拿着个盆子,说要去喂鸡。可人却一直走向猪槽边,向远处的路上望着,愣了一会儿,就扶在旁边的一棵树上,哀哀地哭了。
  父亲去劝母亲,把她扶到家里,让在床上躺一会儿。
  母亲在床上躺着还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就在我们互相猜测小妹已经到了哪儿了,还在哭没有时,姑父匆匆地回来了。头上冒着汗,问小妹回来没有。我们都一惊,忙望着姑夫。
  原来,姑父背着小妹,走了一段路后,看见旁边有个厕所。要上厕所,就让小妹在路旁站着等他。可是,等姑父出来时,却不见了小妹。他以为小妹舍不得父母,跑回来了,所以就一路上找了回来。
  这一下,我们全家都慌了神。忙出去分头找起小妹。姑父也急了,顾不得歇息,加入了进来。
  我们来到小妹走失的地方,一边喊着,一边四处寻找着,翻遍了草丛、树林,遇到刺架,也进去看看;水沟、崖下更是逐一察看。一直到太阳下山,月亮白白地升起,我们才垂头丧气地回来。
  小妹仍然没有找到,我们都很焦急,难过。母亲更是一直流着泪。没有干过。
  父亲抹抹头上的汗,说,大家回去,吃点饭,晚上再接着找。于是,我们就都回来了,准备做饭。我去抱柴,到了屋后的柴堆旁,听到有呼噜声,吓坏了,忙跑回家,喊来父母亲,姑父也跟着,一起去看个究竟。
  我们慢慢地走到柴堆旁,借着月光,发现小妹卧在那儿,在打呼噜。人已经睡着了,泪水却挂在眼角,长长的睫毛湿漉漉的,如沾露的花蕊;小嘴还高高地翘着,不时地抽咽一下,在睡梦里,仿佛都感觉到委屈。
  母亲忙轻轻地走过去。去抱她,嘴里柔声说:“娃,走,娘抱你回家去睡。”
  小妹仍然没有醒,梦里抽抽嗒嗒地念叨着:“不,娘,你不要把我送给姑父。”
  一时。我们都落下了泪。
  母亲抱起小妹,滚烫的泪珠一颗颗落下来。滴在小妹的脸上。小妹突然一惊,醒了,看到我们,又一下子揪住母亲的衣服:喊“我不去,娘!不要把我送人。我再也不嘴馋了。”
  母亲拍着小妹。连连说:“不送人,再不把我娃送人了。”
  小妹终于安定了下来,不哭了。我,也跟着舒了一口气,感到心里舒服多了;风,也仿佛变得轻柔些了;夜,也好像温馨多了。
  回到家里,姑父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看着我们,有些眼气地笑笑,说:“嫂子,金窝银窝,还是自己的家好。孩子,还是跟着爹娘好。”
  就这样,小妹终究没有送人,那年春季,我们喝着稀糊汤,吃着蒸红薯,有时还吃糠咽菜,艰难地度过了春荒。但。无论多么艰难,我们一家人都很快活,因为,在我们的心中,还有一种比粮食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亲情。是我们对家的眷恋。和一家人的彼此热爱。
其他文献
从伦敦市中心繁忙的维多利亚车站出发,往南乘坐约半小时的火车,可以抵达一个名叫贝丁顿的小镇。  这里不像伦敦市区那样繁华,但也吸引了大量目光,因为这里建成了一个在全球低碳建筑领域具有标杆式地位的“零碳社区”。  这个社区由世界著名低碳建筑设计师比尔·邓斯特设计,2002年完工并吸引了约百户居民入住。它常被称作“零碳社区”,但在社区入口处的一块标牌上可以看到,实际上其全称为“贝丁顿零化石能源发展生态社
期刊
住加利福尼亚州阿罕布拉市的舅舅从宠物市场上买回了两只琴鸟。这一对琴鸟在舅舅的调教下,能歌善舞,偶尔还能聊上几句简短的汉语,给老人家带来了许多欢乐。那天上午,舅舅带着我到院子里观看它们的表演,两只小精灵正翩翩起舞时,旁边假山上的一块石头忽然坠落下来,砸在了雌性琴鸟的右脚上,它顿时栽倒在地。舅舅大惊失色,将遭受骨折的雌琴鸟抱在怀里,要我赶快招一辆的士。  10分钟后,的士来到一栋湖绿色的公寓门前,大门
期刊
食物丰富不怕人 数量太多常惹祸  夜幕降临,柏林的大街变得空空荡荡。这时,一群头戴狩猎帽,身穿墨绿猎装的“都市猎人”端起枪严阵以待。他们的目标就是柏林人的“新邻居”——野猪。柏林被称为“绿色首都”,其公园都保持着原生态。近年来,野猪不请自来。柏林有近1万只野猪。野猪也渐渐进入汉堡、法兰克福等其他城市。野猪的到来,为城市增添了很多生趣,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影响交通,破坏花园等。为此,柏林市政府招
期刊
5年前,爱尔兰8岁小女孩贝齐打电话到爆破公司,要求将学校夷为平地,并希望老师一起被“炸掉”。惊悚的念头对比小女孩甜美的声音,引人发怵。5年来,这段录音不断被转载,可谓“爆红”网络。  贝齐在电话中不急不慢地向爆破公司表示,老师总爱在周末出一堆作业,所以想知道炸掉一所棒球场大小的学校要多少钱?如果写上老师的名字,能否连老师一起“炸掉”?  爆破公司员工从接到电话开始就忍不住大笑,但贝齐却并不在意,她
期刊
周一下班后接到哥哥的电话,邀我去他家为小侄儿彬彬过生日,我急忙去超市买了一大盒酒心巧克力,赶去哥哥家。  进了门,见大家都忙着准备生日晚餐呢,只有彬彬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我把酒心巧克力递给他,抱歉地说:“对不起,小姑实在太忙了,没时间准备别的!”可彬彬接过了巧克力却面露喜色,他感激地说:“谢谢小姑,这是我今天收到的第一份礼物!”“第一份礼物?”我很纳闷儿:“不对呀,你爸爸妈妈,还有小姨,小
期刊
在苏联时期曾任州委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莫斯科市委书记,后来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在其自传中,根据亲身经历对苏联的种种特权加以揭示:特权阶层有“专门的医院、专门的疗养院、漂亮的餐厅和那赛似‘皇宫盛宴’的特制佳肴,还有舒服的交通工具。你在职位的阶梯上爬得越高,归你享受的东西就越丰富”。“如果你爬到了党的权力金字塔的顶尖,则可以享受一切——你进入了共产主义!那时就会觉得什么世界革命、什么最高劳
期刊
晚明,一个文化非常繁荣的时期。史书上记载说嘉靖、万历时期由于皇帝不上朝,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其实社会还有另外一面,就是当时的经济富足,我们可以用实物来证实。比如我们知道的话本小说,嘉靖时期是《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发行;到了万历时期,《西游记》、《金瓶梅》这些作品都在发行;像“三言”、“二拍”,大量话本小说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有崇祯朝的《天工开物》。西方人对中国忽视《天工开物》还表
期刊
10多年来,北大校友中诞生了79名亿万富豪。近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北大企业家俱乐部成立仪式上说,北大校友中的亿万富豪数量,从1999年到2010年已连续三年居内地高校首位。消息一出引采争议,网友说北大在“炫富”。  在我看来,大学既可以培养大师,也可以培养企业家,而且企业家在经济发展、解决就业等方面立下汗马功劳,因此,不宜戴有色眼镜看企业家富豪。一提到他们就想到为富不仁。但是,作为久负盛名的知
期刊
英国BBC网站6月7日有篇报道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什么驱动中国追逐财富?  从前,富人遭到迫害,如今他们受到尊敬。而且富人数量不断增加。目前,中国有超过100万个富翁家庭的财产在100万美元以上,他们的后面还有好几百万名希望赶超他们的人。  BBC的记者跑到了北京南城的旧车市场。采访了一位买豪华车的人。这位来自山东的李阳(音)目光落在一辆售价340万元人民币、几乎全新的宾利车上。他说:“我希
期刊
“牺牲小我保家卫国”的道理都宣传几千年了,无数人在嘴上把它实践了一万遍,真正付诸行动的却寥寥无几,以至于终于出现这么一个人的时候。都能写到历史书里。  这个人叫做卜式,是西汉时候的一个普通农民,别看打小牧羊为生。但很关心国家大事。他勤劳又聪明,放羊赚了很多钱。到汉朝和匈奴打仗的时候,国库空虚,财力匮乏,政府不得不卖官集资来维持军费开销。这时。爱国愤青卜式奋勇当先。虽没上战场,但拿出了家产的一半支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