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基于浅析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首先分析出体态律动教学的意义,和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出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策略。有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以及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能力。最后分析出体态律动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使教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体态律动 小学音乐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1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育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部分音乐教师开始尝试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来有效的开展小学音乐教育。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愉快的参与到音乐教学中,并且体态律动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直观的学习音乐知识,准确的把握音乐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学生在以后的音乐道路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体态律动教学的意义
体态律动家教学就是把音乐的学习与身体的律动结合起来,用身体的富有韵律动作来表现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1]首先,合理的体态律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保持身心愉快。其次,通过体态律动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领略音乐的真正魅力。学生在课堂中可以锻炼听觉,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并且音乐教师利用体态律动教学,将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而且体态律动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富有的生命,从而有利于音乐教学的顺利教学。
2.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重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因此学校对音乐学科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对于音乐教师的选择专业能力不强。部分学生的音乐教师有兼职教师,或者班主任直接担任音乐教师。这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態律动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陌生的,并且教师没有专业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水平,对体态律动教学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非专业音乐教师对于体态律动的真正意义得不到有效的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在音乐教育中逐渐失去兴趣,并且体态律动教学也无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有效开展。
3.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用的策略
3.1 结合生活进行教学
对于目前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体态律动是一种身体的本能反应。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生从早上起床、吃饭以及到学校学习、运动、游戏等都能反映出体态律动的存在。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天性爱玩好动,缺乏对身边音乐节奏存在的意识。[2]因此音乐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将生活中的自然节奏带入到音乐教学课堂,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音乐的独特魅力。并且音乐教师要对音乐教材进行充分的准备,选择节奏感较强,动作与音乐可以来回交换的歌曲。而且要通过对学生的进行了解,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音乐,这样不仅对学生来说难度小,还会让学生对生活充满热情,在以后的生活中细心的发现体态律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3.2 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用体态律动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音乐节奏的理解。通过不同类型的音乐使学生掌握所对应的音乐节奏。[3]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民族的舞步》的体态律动教学中。其中《秧歌舞》可以让学生学会东北秧歌的步伐“十字步”,并且通过音乐的播放,使学生掌握音乐的热情、轻快的音乐节奏,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更好的展现自己。并且通过东北秧歌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秧歌舞给人们带来的快乐、热烈的情绪,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能力。或者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西部风情》中《新疆舞曲第二号》的体态律动教学中。学生通过体会新疆民族舞蹈,感受到歌曲中新疆人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并且《新疆舞曲》每一段的音乐节奏不同,而且在长音处加入了琵琶音,学生可以通过体态律动来感受音乐节奏的此起彼伏。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能力,提升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并且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态律动教学是一种身体动作与音乐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通过体态律动教学,可以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且体态律动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对音乐节奏的掌握能力,以及通过身体动作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而且学生在体态律动教学中可以真正感受到音乐的价值和独特的音乐魅力,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使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晓波. 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 赢未来, 2017:135.
基于浅析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首先分析出体态律动教学的意义,和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出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策略。有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以及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能力。最后分析出体态律动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使教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体态律动 小学音乐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1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育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部分音乐教师开始尝试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来有效的开展小学音乐教育。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愉快的参与到音乐教学中,并且体态律动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直观的学习音乐知识,准确的把握音乐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学生在以后的音乐道路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体态律动教学的意义
体态律动家教学就是把音乐的学习与身体的律动结合起来,用身体的富有韵律动作来表现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1]首先,合理的体态律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保持身心愉快。其次,通过体态律动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领略音乐的真正魅力。学生在课堂中可以锻炼听觉,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并且音乐教师利用体态律动教学,将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而且体态律动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富有的生命,从而有利于音乐教学的顺利教学。
2.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重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因此学校对音乐学科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对于音乐教师的选择专业能力不强。部分学生的音乐教师有兼职教师,或者班主任直接担任音乐教师。这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態律动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陌生的,并且教师没有专业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水平,对体态律动教学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非专业音乐教师对于体态律动的真正意义得不到有效的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在音乐教育中逐渐失去兴趣,并且体态律动教学也无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有效开展。
3.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用的策略
3.1 结合生活进行教学
对于目前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体态律动是一种身体的本能反应。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生从早上起床、吃饭以及到学校学习、运动、游戏等都能反映出体态律动的存在。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天性爱玩好动,缺乏对身边音乐节奏存在的意识。[2]因此音乐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将生活中的自然节奏带入到音乐教学课堂,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音乐的独特魅力。并且音乐教师要对音乐教材进行充分的准备,选择节奏感较强,动作与音乐可以来回交换的歌曲。而且要通过对学生的进行了解,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音乐,这样不仅对学生来说难度小,还会让学生对生活充满热情,在以后的生活中细心的发现体态律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3.2 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用体态律动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音乐节奏的理解。通过不同类型的音乐使学生掌握所对应的音乐节奏。[3]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民族的舞步》的体态律动教学中。其中《秧歌舞》可以让学生学会东北秧歌的步伐“十字步”,并且通过音乐的播放,使学生掌握音乐的热情、轻快的音乐节奏,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更好的展现自己。并且通过东北秧歌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秧歌舞给人们带来的快乐、热烈的情绪,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能力。或者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西部风情》中《新疆舞曲第二号》的体态律动教学中。学生通过体会新疆民族舞蹈,感受到歌曲中新疆人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并且《新疆舞曲》每一段的音乐节奏不同,而且在长音处加入了琵琶音,学生可以通过体态律动来感受音乐节奏的此起彼伏。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能力,提升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并且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态律动教学是一种身体动作与音乐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通过体态律动教学,可以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且体态律动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对音乐节奏的掌握能力,以及通过身体动作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而且学生在体态律动教学中可以真正感受到音乐的价值和独特的音乐魅力,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使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晓波. 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 赢未来, 20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