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开拓思维。它利用圖像、色彩、空间等要素并且与文字结合起来,刺激大脑,把零散、繁多的知识结构化,激发大脑的联想和创造力,使思维主次分明,逻辑清晰。思维导图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主体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反射。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印在相关线条上的关键词构成。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图形,比如树型、蜘蛛网型、章鱼型。每位学生绘制好思维导图之后,鼓励他们上台对自己绘制的图形进行讲解,说出思维过程,然后师生一起点评,取长补短,逐步训练学生画出更完整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在绘制过程中强调图像和颜色的重要性,能够开发右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学生在绘制过程中会变得更快乐,很乐意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思维导图就像“一张地图”把语文知识包含其中,把知识网的逻辑关系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学中优势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方面:
一、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
初中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时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常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之后对文章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最后归纳中心思想,这种传统的思维是建立在线性基础上的,学生使用时往往是前看后忘。对于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课文,学生阅读时更是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当然也不理想,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比如在学习《春》这篇散文时,要求学生能够背诵整篇文章。说实话,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虽然文章不是太长,但背诵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浏览,头脑中确定文章的中心和基本结构,画出框架,再把关于这篇文章的信息综合起来,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学生按照导图理解和背诵全文,事半功倍。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是阅读研究的过程,通过对思维导图的不断修改和完善,阅读也会一步步走向成功。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教学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学生提起写作就觉得头疼。运用写作思维导图,能够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在可视的图形中直接筛选和组织材料,丰富写作内容,安排表现手法的应用。比如学习八年级练习写作《有详要略,详略得当》,教学时要求学生首先把主题写在中心位置,发散思维,把与主题有关的想法或事情合理进行选材,逐个写出来或画出来,接着对已画出来的内容进行筛选,把所选的材料进行编号或舍弃,同时安排写作顺序与详略。一切就绪以后放松大脑,展开想象,把头脑中闪现的个性化的创意记入图中,继续修改写作思维导图,最后按照图形写出作文并进行修改。通过对作文思维过程的剖析,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写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在写作时理清思路、有条有理,增强了学生习作的信心,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增强口语表达和应变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语学习时,构建思维导图,确定关键词,根据思维导图深入探究,更清楚更完善地把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学习八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不远离话题》。教学时,先确定话题“网络与中学生”,老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想想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在纸上列出表达关键词“积极作用”“消极作用”,然后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学生拿着有关键词的纸,自己小声地组织语言表达,理清顺序,用比较通顺的语句表达观点。借助思维导图,能够开发学生超乎想象的创造力,让口语表达思路更清晰,思维更发散。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不仅用于以上方面,在帮助学生整理笔记、进行阶段复习等方面应用也很广泛。
在语文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清晰了,记忆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所学的知识也得到了拓展延伸,对语文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吴蓉,江苏连云港市体育运动学校教师。
一、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
初中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时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常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之后对文章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最后归纳中心思想,这种传统的思维是建立在线性基础上的,学生使用时往往是前看后忘。对于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课文,学生阅读时更是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当然也不理想,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比如在学习《春》这篇散文时,要求学生能够背诵整篇文章。说实话,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虽然文章不是太长,但背诵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浏览,头脑中确定文章的中心和基本结构,画出框架,再把关于这篇文章的信息综合起来,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学生按照导图理解和背诵全文,事半功倍。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是阅读研究的过程,通过对思维导图的不断修改和完善,阅读也会一步步走向成功。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教学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学生提起写作就觉得头疼。运用写作思维导图,能够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在可视的图形中直接筛选和组织材料,丰富写作内容,安排表现手法的应用。比如学习八年级练习写作《有详要略,详略得当》,教学时要求学生首先把主题写在中心位置,发散思维,把与主题有关的想法或事情合理进行选材,逐个写出来或画出来,接着对已画出来的内容进行筛选,把所选的材料进行编号或舍弃,同时安排写作顺序与详略。一切就绪以后放松大脑,展开想象,把头脑中闪现的个性化的创意记入图中,继续修改写作思维导图,最后按照图形写出作文并进行修改。通过对作文思维过程的剖析,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写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在写作时理清思路、有条有理,增强了学生习作的信心,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增强口语表达和应变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语学习时,构建思维导图,确定关键词,根据思维导图深入探究,更清楚更完善地把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学习八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不远离话题》。教学时,先确定话题“网络与中学生”,老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想想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在纸上列出表达关键词“积极作用”“消极作用”,然后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学生拿着有关键词的纸,自己小声地组织语言表达,理清顺序,用比较通顺的语句表达观点。借助思维导图,能够开发学生超乎想象的创造力,让口语表达思路更清晰,思维更发散。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不仅用于以上方面,在帮助学生整理笔记、进行阶段复习等方面应用也很广泛。
在语文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清晰了,记忆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所学的知识也得到了拓展延伸,对语文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吴蓉,江苏连云港市体育运动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