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何谓恐惧
能否及时消除学生体育课上的恐惧心理,是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项本领。恐惧是在主观感受的危险情境下,个体产生的一种强烈反应,它是由刺激物作用于大脑皮层,使原有动型遭到破坏引起皮质神经兴奋,通过兴奋的诱导来改变皮下中枢神经的活动,导致内脏器官和腺体活动发生变化,同时将由此而获得的相应刺激传回大脑。与新的动型结合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往往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四肢无力、内分泌增加、大量出汗、肌肉紧张并伴有交感神经兴奋等内外表现。恐惧起着降低有机体工作能力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直接影响学生正确技术的掌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它。
二、在体育学教学中学生的恐惧情绪的表现及其原因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恐惧情绪主要表现为:⑴在练习动作时畏首畏尾或遮掩推让。⑵害怕做不好动作会给别人耻笑。⑶认为会发生伤害事故。
在体育学习中,产生恐惧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讲,有运动项目的规律(如跨栏、跳马、跳高等项目中,如果垫步、起跳的时间或距离不准,会影响动作的完成)、器材本身的特点(高度、宽度等)、特有的动作姿势、气候环境的变化等原因;在主观上讲,有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身体条件、运动能力、意志品质、过去发生伤害事故等原因。由于恐惧是在对现实环境有危险性的评价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学生在他们认为动作过难或任务要求过高,或者是在参加一场非常重要又有相当难度的比赛时,才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在他们认为是在完成自己能够胜任的任务或者在参加一场他们认为不太重要的比赛时,通常不会产生恐惧心理。
三、怎样帮助学生预防和克服恐惧心理
1、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并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动作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的全部活动是依靠学习动机达到的。在平时,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大胆泼辣、勇猛顽强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正确的间接的学习动机;在新动作学习前强调练习的实际意义,让学生用动机的力量,用顽强的意志品质去对待学习、战胜困难、克服恐惧。教师要对学生表现出真诚、无私的爱,并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以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无限温暖和精神上对他们的巨大鼓舞,从而充满信心地投入体育学习。
2、教师正确示范并确保第一次练习安全顺利。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凭最初态度而定的。鉴于这个特点,教师的示范必须正确、优美、利落,给学生以轻松安全的感觉,使之对该动作技术产生兴趣,从而大胆地充满信心地去练习。学生学习新技术的第一次练习属于探索性的初步尝试,并借这种尝试得到感受来采取对以后练习(积极渴望或是消除害怕)的态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第一次练习感知危险后产生恐惧、不想练习、逃避练习的情况告诉我们:确保首次练习安全顺利,对克服恐惧心理、加快掌握技术动作具有重要作用。
3、如果在体育活动中发现一个或更多的学生表现出恐惧情绪,教师应尽快查明他们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从而克服恐惧心理。可以通过同学生个别谈话、分析他们的性格、身体状况,了解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如对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练习的环境条件对学生的心理有一定影响,通常情况下,适应的练习环境、良好的器械设备可以防止学生产生保护性抑制,起到克服恐惧的作用。因此,要尽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条件,通过颜色对比错觉、形状距离错觉改变器材的外形等。
4、降低要求法。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从不会引起恐惧的动作练习开始,是克服恐惧的一种好方法。如:在跨栏教学时降低练习要求,先中速过栏,或者用橡皮筋代替栏架;单、双杠练习中低杠代替高杠;在鱼跃前滚翻练习时先进行从高处向低处跃的诱导练习;横箱分腿腾越前先进行分腿过山羊的练习或降低跳箱的高度……这样使他们乐于、敢于参加体育活动,并在体育活动中逐步增强运动愉快感和成功感,提高他们的胆量和体育成绩,能及时收到克服恐惧的良好效果。
5、保护与帮助练习,也是克服恐惧的有效方法。学生一旦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就要帮助他们克服。如:从器械上摔下来,这时只要条件许可,就要设法让学生在保护帮助下完成该动作,以免摔落时的印象纳入记忆储存器内,然后一上器械甚至一想起该练习就紧张,形成对该练习的持久恐惧。教师保护与帮助时热情负责的态度、正确熟练的手法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安全感,增加精神力量,放心大胆练习。同样,教会学生相互保护与帮助及自我保护,在通常情况下也能得到消除恐惧的效果。此外,还可以运用语言间接的帮助,肯定学生作出的努力或已取得的进步;通过语言刺激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受到鼓舞和激励,去战胜恐惧。
另外,如果发现有的学生经常有恐惧心理或丧失应有的勇气(而且,在某种情况下,他们的动作完全乱了套),就应把他们送到心理医生处接受心理疏导或治疗,使之得到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四、加强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指对大脑或心理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专门化训练的过程。心理训练的应用在竞技体育中取得一定效果而受到运动员欢迎,现在逐渐被应用到体育教学中来,以此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以及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训练主要包括运动表象训练、运动放松训练、运动系统脱敏训练和认知训练等。
1、运动表象训练能帮助学生掌握、改进和提高动作技能。
2、运动放松训练能帮助学生克服紧张、焦虑情绪。放松训练又分为他人暗示放松训练和自我暗示放松训练两种。
3、运用系统脱敏训练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即有计划、有目的地、一步一步鼓励和指导练习者,亲自去接触那些使他们产生恐惧心理的事物或情景,直至把恐惧心理消除为止。
4、认知训练可以调整人们头脑中对事物不合理或不正确的认知,而从根本上消除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不良反应。
体育教学的实践表明,用积极、合理的心理训练方法取代学生消极的、不合理的信念,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有着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惠民等编译:心理训练技能指南,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祝蓓里、季浏主编:体育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8
3、杨宗义主编:体育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222500江苏省灌南县高级中学)
能否及时消除学生体育课上的恐惧心理,是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项本领。恐惧是在主观感受的危险情境下,个体产生的一种强烈反应,它是由刺激物作用于大脑皮层,使原有动型遭到破坏引起皮质神经兴奋,通过兴奋的诱导来改变皮下中枢神经的活动,导致内脏器官和腺体活动发生变化,同时将由此而获得的相应刺激传回大脑。与新的动型结合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往往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四肢无力、内分泌增加、大量出汗、肌肉紧张并伴有交感神经兴奋等内外表现。恐惧起着降低有机体工作能力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直接影响学生正确技术的掌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它。
二、在体育学教学中学生的恐惧情绪的表现及其原因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恐惧情绪主要表现为:⑴在练习动作时畏首畏尾或遮掩推让。⑵害怕做不好动作会给别人耻笑。⑶认为会发生伤害事故。
在体育学习中,产生恐惧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讲,有运动项目的规律(如跨栏、跳马、跳高等项目中,如果垫步、起跳的时间或距离不准,会影响动作的完成)、器材本身的特点(高度、宽度等)、特有的动作姿势、气候环境的变化等原因;在主观上讲,有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身体条件、运动能力、意志品质、过去发生伤害事故等原因。由于恐惧是在对现实环境有危险性的评价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学生在他们认为动作过难或任务要求过高,或者是在参加一场非常重要又有相当难度的比赛时,才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在他们认为是在完成自己能够胜任的任务或者在参加一场他们认为不太重要的比赛时,通常不会产生恐惧心理。
三、怎样帮助学生预防和克服恐惧心理
1、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并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动作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的全部活动是依靠学习动机达到的。在平时,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大胆泼辣、勇猛顽强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正确的间接的学习动机;在新动作学习前强调练习的实际意义,让学生用动机的力量,用顽强的意志品质去对待学习、战胜困难、克服恐惧。教师要对学生表现出真诚、无私的爱,并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以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无限温暖和精神上对他们的巨大鼓舞,从而充满信心地投入体育学习。
2、教师正确示范并确保第一次练习安全顺利。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凭最初态度而定的。鉴于这个特点,教师的示范必须正确、优美、利落,给学生以轻松安全的感觉,使之对该动作技术产生兴趣,从而大胆地充满信心地去练习。学生学习新技术的第一次练习属于探索性的初步尝试,并借这种尝试得到感受来采取对以后练习(积极渴望或是消除害怕)的态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第一次练习感知危险后产生恐惧、不想练习、逃避练习的情况告诉我们:确保首次练习安全顺利,对克服恐惧心理、加快掌握技术动作具有重要作用。
3、如果在体育活动中发现一个或更多的学生表现出恐惧情绪,教师应尽快查明他们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从而克服恐惧心理。可以通过同学生个别谈话、分析他们的性格、身体状况,了解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如对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练习的环境条件对学生的心理有一定影响,通常情况下,适应的练习环境、良好的器械设备可以防止学生产生保护性抑制,起到克服恐惧的作用。因此,要尽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条件,通过颜色对比错觉、形状距离错觉改变器材的外形等。
4、降低要求法。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从不会引起恐惧的动作练习开始,是克服恐惧的一种好方法。如:在跨栏教学时降低练习要求,先中速过栏,或者用橡皮筋代替栏架;单、双杠练习中低杠代替高杠;在鱼跃前滚翻练习时先进行从高处向低处跃的诱导练习;横箱分腿腾越前先进行分腿过山羊的练习或降低跳箱的高度……这样使他们乐于、敢于参加体育活动,并在体育活动中逐步增强运动愉快感和成功感,提高他们的胆量和体育成绩,能及时收到克服恐惧的良好效果。
5、保护与帮助练习,也是克服恐惧的有效方法。学生一旦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就要帮助他们克服。如:从器械上摔下来,这时只要条件许可,就要设法让学生在保护帮助下完成该动作,以免摔落时的印象纳入记忆储存器内,然后一上器械甚至一想起该练习就紧张,形成对该练习的持久恐惧。教师保护与帮助时热情负责的态度、正确熟练的手法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安全感,增加精神力量,放心大胆练习。同样,教会学生相互保护与帮助及自我保护,在通常情况下也能得到消除恐惧的效果。此外,还可以运用语言间接的帮助,肯定学生作出的努力或已取得的进步;通过语言刺激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受到鼓舞和激励,去战胜恐惧。
另外,如果发现有的学生经常有恐惧心理或丧失应有的勇气(而且,在某种情况下,他们的动作完全乱了套),就应把他们送到心理医生处接受心理疏导或治疗,使之得到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四、加强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指对大脑或心理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专门化训练的过程。心理训练的应用在竞技体育中取得一定效果而受到运动员欢迎,现在逐渐被应用到体育教学中来,以此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以及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训练主要包括运动表象训练、运动放松训练、运动系统脱敏训练和认知训练等。
1、运动表象训练能帮助学生掌握、改进和提高动作技能。
2、运动放松训练能帮助学生克服紧张、焦虑情绪。放松训练又分为他人暗示放松训练和自我暗示放松训练两种。
3、运用系统脱敏训练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即有计划、有目的地、一步一步鼓励和指导练习者,亲自去接触那些使他们产生恐惧心理的事物或情景,直至把恐惧心理消除为止。
4、认知训练可以调整人们头脑中对事物不合理或不正确的认知,而从根本上消除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不良反应。
体育教学的实践表明,用积极、合理的心理训练方法取代学生消极的、不合理的信念,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有着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惠民等编译:心理训练技能指南,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祝蓓里、季浏主编:体育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8
3、杨宗义主编:体育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222500江苏省灌南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