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影响着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在知识、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均衡、协调、全面发展,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和谐 师生关系 策略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新型的、良性的、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均衡、 协调、 全面发展。所以建构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至关重要。
二、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策略
首先,教师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是和谐师生关系形成的关键所在。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了解学生和宽容学生。
1. 热爱学生。师爱是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条件,也是有效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罗素说过:“凡是缺乏教师的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仅在学习方面,而且在身心健康、品德修养等方面都给学生以关爱。教师对学生奉献爱心、诚心, 必然会赢得学生的敬重,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2. 尊重学生。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引导师生关系走向和谐。相反,一句尖酸刻薄的话、一次冷漠、不公正地对待,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一旦认为自己失去自尊,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而消沉,甚至自暴自弃。
3. 信任学生。得到他人的肯定和信任,人人希望如此。成长中的学生更是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他们需要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更珍重教师对自己的信任。从教师的信任中,他们可以获得自信和对自我的认可,体验到做人的尊严。特别是那些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态度的学生,一旦得不到教师的信任,甚至受到歧视,便会极度逆反或自暴自弃,这样,再多的教育也难以奏效。因此,教师只有相信学生,取信于学生,师生之间才能进行有效地情感交流,才能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铺平道路。
4. 了解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了解学生是教师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生活状况、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体会学生的真情实感,和学生做知心朋友,学生就会愿意接近老师,对教师敞开心扉,倾诉衷肠,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师生之间才可能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5. 宽容学生。教师要理解并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因年龄、生存环境、社会阅历等差别而造成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与教师的不同这些差异。教师要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所犯错误,要耐心询问,倾听学生的解释,与学生一起探讨错误产生的原因,指导其不断改进。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宽容更容易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这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中学生更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主动地反省并积极地改正错误。正如斯宾塞所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
其次,大学生要增强尊师重教的意识。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是师生双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它不仅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学生也必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大学生要树立尊师重教的意识,尊重教师的人格,爱自己的老师,能真诚、热心地接纳、对待老师,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在课堂上,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堂上有问题要主动与老师交流、互动,虚心向教师请教,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这是对教师工作最大的肯定和尊重。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学生还要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教师,理解教师的教育行为,宽容教师的不足。师生彼此携手努力从而达到彼此尊重与和谐。
再次,创设民主平等的互动关系,构建师生有效对话空间。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曾经说道:“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 对话是师生间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学会倾听对方,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民主平等的理念和富有情感的方式,敞开彼此的心扉,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认可对方,接纳对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表示师生间的相互关心,培养师生间的相互信任,从而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
最后,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精神沃土,它能使置身于校园中的师生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 发挥巨大的教育作用。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教师乐教、学生好学的大学校园氛围,弘扬积极向上的大学精神, 培育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 让师生在文明、自由、宽容的校园人文环境中自由、平等、积极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在共同参与校园活动中亲切而又密切地交往,拉近甚至弥合师生间的距离,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学生和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的结果,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 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英)斯宾塞《教育论》2005
[4](英)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关键词]和谐 师生关系 策略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新型的、良性的、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均衡、 协调、 全面发展。所以建构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至关重要。
二、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策略
首先,教师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是和谐师生关系形成的关键所在。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了解学生和宽容学生。
1. 热爱学生。师爱是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条件,也是有效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罗素说过:“凡是缺乏教师的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仅在学习方面,而且在身心健康、品德修养等方面都给学生以关爱。教师对学生奉献爱心、诚心, 必然会赢得学生的敬重,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2. 尊重学生。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引导师生关系走向和谐。相反,一句尖酸刻薄的话、一次冷漠、不公正地对待,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一旦认为自己失去自尊,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而消沉,甚至自暴自弃。
3. 信任学生。得到他人的肯定和信任,人人希望如此。成长中的学生更是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他们需要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更珍重教师对自己的信任。从教师的信任中,他们可以获得自信和对自我的认可,体验到做人的尊严。特别是那些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态度的学生,一旦得不到教师的信任,甚至受到歧视,便会极度逆反或自暴自弃,这样,再多的教育也难以奏效。因此,教师只有相信学生,取信于学生,师生之间才能进行有效地情感交流,才能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铺平道路。
4. 了解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了解学生是教师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生活状况、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体会学生的真情实感,和学生做知心朋友,学生就会愿意接近老师,对教师敞开心扉,倾诉衷肠,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师生之间才可能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5. 宽容学生。教师要理解并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因年龄、生存环境、社会阅历等差别而造成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与教师的不同这些差异。教师要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所犯错误,要耐心询问,倾听学生的解释,与学生一起探讨错误产生的原因,指导其不断改进。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宽容更容易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这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中学生更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主动地反省并积极地改正错误。正如斯宾塞所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
其次,大学生要增强尊师重教的意识。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是师生双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它不仅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学生也必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大学生要树立尊师重教的意识,尊重教师的人格,爱自己的老师,能真诚、热心地接纳、对待老师,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在课堂上,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堂上有问题要主动与老师交流、互动,虚心向教师请教,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这是对教师工作最大的肯定和尊重。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学生还要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教师,理解教师的教育行为,宽容教师的不足。师生彼此携手努力从而达到彼此尊重与和谐。
再次,创设民主平等的互动关系,构建师生有效对话空间。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曾经说道:“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 对话是师生间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学会倾听对方,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民主平等的理念和富有情感的方式,敞开彼此的心扉,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认可对方,接纳对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表示师生间的相互关心,培养师生间的相互信任,从而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
最后,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精神沃土,它能使置身于校园中的师生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 发挥巨大的教育作用。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教师乐教、学生好学的大学校园氛围,弘扬积极向上的大学精神, 培育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 让师生在文明、自由、宽容的校园人文环境中自由、平等、积极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在共同参与校园活动中亲切而又密切地交往,拉近甚至弥合师生间的距离,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学生和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的结果,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 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英)斯宾塞《教育论》2005
[4](英)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