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高考虚词的题型只有一种,即:一题考四个虚词,从四组句子中选出划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同的一组。如: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齐人伐燕,胜之
②句读之不知
B.①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②以弱天下之民
C.①取之而燕民不悦
②吾从而师之
D.①人力不至于此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本题考查了 “之”、“以”、“而”、“于”四个虚词,提供四组句子来进行辨析。这四组句子中,每组中有一句选自所给材料,另一句选自所学课文。
由此可知,文言虚词所考的应是我们从课本所习得的知识迁移能力。因此我们备考必须要有的放矢,寻找恰当的方法。
1.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只要是能从词性的角度做出正确的判断,一般就能对词语进行正确的判断。如果一组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也肯定不同。如上题中A组句子,前一个“之”,在句中是“动词+之”式,是代词,它,指燕国,是实词;后一个“之”在句中是“名词+之+动词”式,应是虚词,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两个“之”的用法自然不同。
2.语境辨析法
即根据上下文语境(包括外部语境)来推断,在整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如前面A组中“齐人伐燕,胜之”中的“之”,前句的意思是“齐国人讨伐燕国”,“胜之”的意思是“战胜了它”,表结果。因此“之”是代指“燕国”。
3.代入验证法
一是直接代入法。即将每个虚词的各种用法分别代入句子里去理解,从而判断正误。如前面题C项中的“而”,“而”字的常见义项有:①表并列,一般不译,也可译为“又”。②表顺承,可译为“就”“接着”,可不译。③表递进,可译为“并且”“而且”。④表转折,译为“但是”“却”。⑤表修饰,连接状语,可不译。⑥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⑦表因果,⑧表目的。将其分别代入,结合语境推断出其用法即可。“取之而燕民不悦”中的“而”应表假设,“吾从而师之”中的“而”应表顺承。两个“而”的用法不同。
二是换位代入法。每组句子中有一个来自课本,是我们所熟悉的,我们可以将同组一个句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个句子理解,看是否讲得通,依此来推断正误。如上题中的D项“月出于东山之上”很容易推断出“于”的义项是介词“从”,把“于”的这种意义和用法代入“人力不至于此”中理解讲不通,依此推断出两组的“于”字意义用法不相同。
4.结构推断法
一是对称法。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里讲究整齐对称,根据这个特点,可以由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来推断另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中的“以”和“而”用法和意义是相同的,都是表修饰的连词。
二是成分法。就是依据虚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进行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词语的不同词性和用法。
例如: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③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④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⑤其一犬坐于前 ⑥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⑦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⑧则齐国其庶几乎 ⑨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⑩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A.①⑨/②③/⑤⑥/⑦⑧/④⑩
B.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④/②③/⑤⑥/⑦⑨/⑧⑩
D.①⑨/②③/⑤⑥/④⑦/⑧⑩
①⑨代自己;②③代词,可译作“他(们)的”;⑤⑥用于数词前,可译为“其中的”;⑦⑧,都用在疑问句中,都是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④⑩代词,可译作“那个”。
5.标志确定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句式的标志词,抓住标志即可事半功倍。如判断句的标志词“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词“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是”“之”等;定语前置的标志词语“者”“之”等。如上题A项中“句读之不知”中的“之”就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再如,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被动句:“见笑于大方之家”“若属皆且为所虏”。宾语前置标志:“何罪之有”“唯利是图”“唯马首是瞻”。定语后置句:“求人可使报秦者”“处江湖之远”。
6.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在学习和考试中常用。如“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又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中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聽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
【作者简介】
曹玉兰,高级教师,执教于安徽省无为县第二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责任编辑 桑 实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齐人伐燕,胜之
②句读之不知
B.①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②以弱天下之民
C.①取之而燕民不悦
②吾从而师之
D.①人力不至于此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本题考查了 “之”、“以”、“而”、“于”四个虚词,提供四组句子来进行辨析。这四组句子中,每组中有一句选自所给材料,另一句选自所学课文。
由此可知,文言虚词所考的应是我们从课本所习得的知识迁移能力。因此我们备考必须要有的放矢,寻找恰当的方法。
1.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只要是能从词性的角度做出正确的判断,一般就能对词语进行正确的判断。如果一组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也肯定不同。如上题中A组句子,前一个“之”,在句中是“动词+之”式,是代词,它,指燕国,是实词;后一个“之”在句中是“名词+之+动词”式,应是虚词,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两个“之”的用法自然不同。
2.语境辨析法
即根据上下文语境(包括外部语境)来推断,在整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如前面A组中“齐人伐燕,胜之”中的“之”,前句的意思是“齐国人讨伐燕国”,“胜之”的意思是“战胜了它”,表结果。因此“之”是代指“燕国”。
3.代入验证法
一是直接代入法。即将每个虚词的各种用法分别代入句子里去理解,从而判断正误。如前面题C项中的“而”,“而”字的常见义项有:①表并列,一般不译,也可译为“又”。②表顺承,可译为“就”“接着”,可不译。③表递进,可译为“并且”“而且”。④表转折,译为“但是”“却”。⑤表修饰,连接状语,可不译。⑥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⑦表因果,⑧表目的。将其分别代入,结合语境推断出其用法即可。“取之而燕民不悦”中的“而”应表假设,“吾从而师之”中的“而”应表顺承。两个“而”的用法不同。
二是换位代入法。每组句子中有一个来自课本,是我们所熟悉的,我们可以将同组一个句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个句子理解,看是否讲得通,依此来推断正误。如上题中的D项“月出于东山之上”很容易推断出“于”的义项是介词“从”,把“于”的这种意义和用法代入“人力不至于此”中理解讲不通,依此推断出两组的“于”字意义用法不相同。
4.结构推断法
一是对称法。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里讲究整齐对称,根据这个特点,可以由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来推断另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中的“以”和“而”用法和意义是相同的,都是表修饰的连词。
二是成分法。就是依据虚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进行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词语的不同词性和用法。
例如: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③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④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⑤其一犬坐于前 ⑥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⑦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⑧则齐国其庶几乎 ⑨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⑩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A.①⑨/②③/⑤⑥/⑦⑧/④⑩
B.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④/②③/⑤⑥/⑦⑨/⑧⑩
D.①⑨/②③/⑤⑥/④⑦/⑧⑩
①⑨代自己;②③代词,可译作“他(们)的”;⑤⑥用于数词前,可译为“其中的”;⑦⑧,都用在疑问句中,都是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④⑩代词,可译作“那个”。
5.标志确定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句式的标志词,抓住标志即可事半功倍。如判断句的标志词“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词“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是”“之”等;定语前置的标志词语“者”“之”等。如上题A项中“句读之不知”中的“之”就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再如,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被动句:“见笑于大方之家”“若属皆且为所虏”。宾语前置标志:“何罪之有”“唯利是图”“唯马首是瞻”。定语后置句:“求人可使报秦者”“处江湖之远”。
6.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在学习和考试中常用。如“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又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中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聽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
【作者简介】
曹玉兰,高级教师,执教于安徽省无为县第二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责任编辑 桑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