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来源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变迁和高水平专业建设速度的加快,以产教融合为载体,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势在必行.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过程中,必须把握其关键点,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即:深化产教融合,完善育人制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要求的双向对接;采用“双导师”制开展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的“学练结合”;统筹专业建设与生产实践,加快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标准,促进办学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其他文献
美育思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由于认识的不到位以及具体措施的缺乏,迄今仍处于初级阶段.作为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当前有必要厘清美育与艺术教育等相关概念的关系,并从现有的教育体系、美育管理、美育师资的培养、网络美育的介入、美育资源的整合等角度予以考察和关注.
采用SCL-90和POMS量表对930名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和心境测试,并探讨运动群体与非运动群体高职生心理健康、心境的差异,以及运动与性别对心理健康和心境的主效应.研究结果:只有36.6%的高职生属运动群体,且男生运动群体(48.3%)比例远高于女生(17.1%);运动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非运动群体,运动对心境状态主效应显著(P<0.05).研究结论:运动对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改善心境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推进,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三全育人”理念顺势而出.分析“三全育人”的基本内涵和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