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全村有名的万元户到荣登富豪榜;从山东一座小山村的党支部书记、县委经委副主任,到中国果汁行业的领军人物;从接手负债1100万的县办罐头厂,发展成为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的国际化企业……朱新礼和他的汇源之路布满荆棘与馨香。
朱新礼2008年当选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时,这样讲道:“推动中国传统农业的工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科技化,好水果中国产,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大中国、大农业,大有作为,这就是我的中国梦!”多年来,他正是怀着这样的目标与愿望,义无反顾,冲锋向前。
朝向“世界的影子”
20世纪90年代初,一代人从中嗅到了发展机遇,纷纷下海。商海残酷、大浪淘沙,那些壮志凌云、怀抱梦想的创业先锋渐渐浮出时代的浪潮,朱新礼就是其中的一位。
1992年,朱新礼四十岁了。那时作为“沂源县副县长热门人选”的他带着几分决然和果断,要求道:“给我一个全县最差的企业干。”
这个企业差到什么程度呢?这间有着8年历史的罐头厂,全厂110个工人,有20多人守着一个小冷库吃租赁费,其余的工人则是在另外的水泥厂做装卸工谋生,还有一些人处于闲置状态。这个濒临破产的厂,还有高达1100万元的银行负债。
经过到深圳、北京、烟台等地的调查了解,朱新礼发现,当时的新鲜水果已经可以实现充分供给,因此水果罐头渐渐失去了吸引力,加之价格高、开装不易,体制积弊等因素,发展举步维艰。
随后,朱新礼以450万元的评估价格接手了罐头厂,三年内无息还清。不过,能耗高、效率低的设备已经很难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被评估上百万元的设备最终被当作废铁卖了两万多元。朱新礼请人在正对着厂大门的墙上写下了这样四个大字——走向世界。
1992年6月28日,罐头厂有了新名字——山东淄博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然而在汇源成立后,在朱新礼准备转产果肉饮料时,资金成了问题。曾经在外经贸委工作的他想到了“补偿贸易”——以产品作抵押在国内生产产品,在一定期限内将产品返销外方,以部分或全部收入分期或一次抵还合作项目的款项。
经过前期详细的了解,朱新礼决定从德国引进先进的压缩果汁生产设备,再用生产出来的产品抵偿设备投入。接下来,朱新礼一口气与德国客商签订了价值800万美元的进口合同,而对方也答应分五年返销产品,部分用来抵押贷款。
生产之初,便可以看到朱新礼的标准与期待。当时,汇源引进了第一条瑞典利乐公司TBA/9型无菌灌装生产线。1993年10月,工厂正式开始投产,汇源的第一批浓缩果汁诞生了,且全部检验合格。接下来,朱新礼以大手笔请来一位自德国食品行业的工程师,专门负责把关工艺、化验和检验。这位工程师一个月的薪水是全厂所有员工一年的薪水。虽然因为薪金成本高昂,这位工程师待了不到两年就走了,但却建立起了一种传统——由于各国食品要求指标不同,每出口一个国家和地区,便会聘请当地食品方面的权威工程师来把关。
朱新礼之后回忆起说:“那时,我们的员工第一次看到了世界的影子。”
为了打开销路,朱新礼背着苹果浓缩果汁,独自前往德国参加食品博览会。由于请不起翻译,朱新礼辗转了解到女儿的一位老师的孩子在德国,请对方帮忙翻译。也正是这次展会的机缘,瑞士洛桑公司的副总裁看中了汇源的浓缩苹果汁,而汇源也因此获得了一笔3000吨苹果汁、总金额500万元的大订单。
“许多变动是在发展过程中一步步展现出来的”。而朱新礼的雄心是要将汇源打造成为中国果汁行業的“航母”并走向世界。朱新礼清晰地感受到,如果可口可乐总部设在越南,肯定卖不到全世界。于是,经过对众多城市的研究比较,朱新礼选择“迁都”北京。
抵住了各方压力,1994年,汇源移师北京顺义一处工厂——当时四周还是荒草丛生之地。《经济参考报》的一位知名经济学家曾分析,这是朱新礼创办汇源后走出的最为关键的一步。
激荡中前进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果汁市场如同一片贫瘠的处女地。朱新礼敏锐地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中国必将迎来果汁消费时代。因此,在品牌建立初期,朱新礼便注重走专业化路线。
朱新礼也深知打造品牌的重要性,他把汇源的目标定位在三个方面:百姓的汇源、健康的汇源、世界的汇源。
1995年,为了加快发展步伐,朱新礼提出“两条腿走路”战略。“第一条腿”就是生产的浓缩果汁百分之百出口;“第二条腿”着重开拓国内市场。
虽然朱新礼平常生活节省,但在品牌经营方面毫不吝啬。1996年,汇源以7000万的价格,中标1997年央视新闻联播5秒标板广告权,成为第一个跻身“黄金波段”的北京企业,而那时,汇源的全年总收入还不够支付这笔广告费,但正是这支广告,汇源的名字开始在全国叫响。在汇源的不懈努力下,“健康”内涵深入人心,人们的消费习惯随之改变,果汁成为餐桌上常出现的饮料,而汇源也走进了千家万户。
从汇源锁定果汁行业之后,一直势如破竹,但进入新世纪后,看似风平浪静的果汁蓝海,迅速涨潮成为红海。而也正是在这时,汇源和资本的联系也愈加紧密。
2001年,统一推出鲜橙多,康师傅、娃哈哈、可口可乐、健力宝等企业紧随其后,各类果汁品牌如雨后春笋。此刻的汇源有点准备不足,“真鲜橙”的迎战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随着饮料行业商战的激烈和深入,市场越来越细分化,虽然汇源推出了一系列子品牌,但由于市场定位的模糊以及销售渠道的把控粗放,汇源之路走得并不平坦。此后,朱新礼开始频繁在资本市场上有所行动,吸纳资金来推动汇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