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就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即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
关键词:数学教学;均衡发展;满足;需求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发展目标,更是一种教育发展过程;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是数学教育发展的目的,更是一种促进数学教育发展的途径。数学教育均衡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平均发展、均等发展,它更加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造的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就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即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提出如下的几点自身的体会。
一、要深入了解学生,合理分清层次
为了准确地把握学生层次,教师应深入了解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的因素,并在做出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把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既A、B、C三层次。A层次为优等生,确定A层次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有一定的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在小组活动中能起领导、组织的作用。B层次为中等生,确定B层次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理解能力,但需要通过一定的提示,但其中有一部分也能积极思考并参与发言。C层次为差生,确定C层次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极其薄弱,课堂参与意识不高,需要老师和同伴的帮助。考虑到C层次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编排座位时首先让C层次同学坐在中间,与A层次同桌,这样有利于A层次学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C层次学生,使C层次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帮助。通常情况下以6至8个为一个小组,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偌大的班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按AA、BB、CC组合,这样有效起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作用。但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随时注重学生的发展变化,进步了的学生,我们就要及时对分层的情况进行调整,满足他们的上进心,便于他们能更好地发展。
二、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差异性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整体把握《大纲》与教材的情况下,弄清本节课的重点、要害、难点以及本节课的目标;然后再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制定。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设置高层次的目标,让他们觉得有东西要学;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提出一些基础性问题,让他们经过思考就能得出正确答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跳起来都能摘到桃子。这样各类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层次安排是固定的,但每个层次的学生是不固定的,对目标选择不当的学生,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另外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时三类目标的界定并不十分明显,甚至合二为一。由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分步到位的方法,从而使各层次的学生自然而然地沿着知识发展的阶梯拾级而上。教学时,要以C层次学生能“吃得了”、A层次学生能“吃得饱”,B层次学生能“跳一跳摘得到”为原则。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留有余地;既要有统一的教学活动,又要对C层次学生及时辅导,教学设计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仔细分析,对需要鼓励、点拨、辅导的对象做到“心中有数”,让A、B、C三层次学生做到“一目了然”,让每个学生得做到有效的惠顾,帮助每个学生学得更好。在全班学生都能达到教材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冒尖露角,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
三、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保证。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分层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策略,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1.教学内容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所以同一教学内容,对C层次学生一般以识记,模拟为主,而A层次学生则可适当地将多知识点综合在一起,以理解创造为主。如教学扇形的面积时,对C层次的学生只要向他们讲清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以及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对B层次的学生可以对他们进行转化思想教学,了解转化在学习数学中的作用,并把握这一方法。对A层次的学生可补充例题,通过对例题的分析解答,培养A层次学生理解创造力。
2.教学方法分层,教学目标的实现,总是要依靠一定的教学方法。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即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对A层次学生与B层次学生是以自学、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学生自学、质疑、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完成每节课所规定的任务。对C层次学生是以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相结合,通过学生自学,教师启发诱导,必要的讲解,学习新知,理解把握所学知识。前者是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自学,指导时采取引导着走,放开走的方法。后者则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指导时可采取领着走,扶着走的办法,从而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贯穿课堂始终。如:在教学“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方法”时,就可以分层教学,对A层次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自学,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B层次学生可根据自学提纲进行自学或采取分组讨论,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C层次学生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学会思考,把握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课堂提问、练习设计,评价等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四、充分对照学生的学习反馈,开展差异性辅导
辅导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的过程,差异性辅导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不同层次学生的重构或发展。每次的学生作业,出现的问题既有多样的,又有个性的,面批既能与学生作及时的交流与反馈,又能对出现的问题作具体的指出与指导。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专人性的面批与轮流性的面批相结合,力争达到全部面批。可以说,作业面批是差异性辅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辅导是数学差异性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特别是生源复杂的情况下,只有根据不同类型、具体对象开展差异性辅导,才能达到“辅优、拔中、补差”的实效,也真正会实现每个学生都有进步,都有发展的目标。
五、充分依据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差异性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正确的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价值多元,尊重差异”是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靠于教师的评价,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如用同一尺度去评价,不仅会扼杀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影响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准确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更好地推动优等生精益求精,保护学习暂困生的自尊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爱好,营造浓郁的课堂民主氛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习暂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通过评价,使成绩进步的学生上升到高一层次。成绩退步的学生降到低一层次;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发展或相同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
总之,数学教学中实施均衡发展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均衡发展教学,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张扬,更有利于优等生综合能力的发挥、也有利于较低层次学生潜在能力的伸展,使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熊家凤.《分层教学促进学生数学均衡发展》.
[2] 吴雨金.《浅论分层教学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均衡发展;满足;需求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发展目标,更是一种教育发展过程;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是数学教育发展的目的,更是一种促进数学教育发展的途径。数学教育均衡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平均发展、均等发展,它更加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造的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就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即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提出如下的几点自身的体会。
一、要深入了解学生,合理分清层次
为了准确地把握学生层次,教师应深入了解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的因素,并在做出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把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既A、B、C三层次。A层次为优等生,确定A层次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有一定的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在小组活动中能起领导、组织的作用。B层次为中等生,确定B层次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理解能力,但需要通过一定的提示,但其中有一部分也能积极思考并参与发言。C层次为差生,确定C层次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极其薄弱,课堂参与意识不高,需要老师和同伴的帮助。考虑到C层次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编排座位时首先让C层次同学坐在中间,与A层次同桌,这样有利于A层次学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C层次学生,使C层次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帮助。通常情况下以6至8个为一个小组,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偌大的班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按AA、BB、CC组合,这样有效起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作用。但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随时注重学生的发展变化,进步了的学生,我们就要及时对分层的情况进行调整,满足他们的上进心,便于他们能更好地发展。
二、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差异性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整体把握《大纲》与教材的情况下,弄清本节课的重点、要害、难点以及本节课的目标;然后再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制定。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设置高层次的目标,让他们觉得有东西要学;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提出一些基础性问题,让他们经过思考就能得出正确答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跳起来都能摘到桃子。这样各类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层次安排是固定的,但每个层次的学生是不固定的,对目标选择不当的学生,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另外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时三类目标的界定并不十分明显,甚至合二为一。由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分步到位的方法,从而使各层次的学生自然而然地沿着知识发展的阶梯拾级而上。教学时,要以C层次学生能“吃得了”、A层次学生能“吃得饱”,B层次学生能“跳一跳摘得到”为原则。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留有余地;既要有统一的教学活动,又要对C层次学生及时辅导,教学设计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仔细分析,对需要鼓励、点拨、辅导的对象做到“心中有数”,让A、B、C三层次学生做到“一目了然”,让每个学生得做到有效的惠顾,帮助每个学生学得更好。在全班学生都能达到教材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冒尖露角,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
三、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保证。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分层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策略,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1.教学内容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所以同一教学内容,对C层次学生一般以识记,模拟为主,而A层次学生则可适当地将多知识点综合在一起,以理解创造为主。如教学扇形的面积时,对C层次的学生只要向他们讲清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以及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对B层次的学生可以对他们进行转化思想教学,了解转化在学习数学中的作用,并把握这一方法。对A层次的学生可补充例题,通过对例题的分析解答,培养A层次学生理解创造力。
2.教学方法分层,教学目标的实现,总是要依靠一定的教学方法。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即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对A层次学生与B层次学生是以自学、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学生自学、质疑、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完成每节课所规定的任务。对C层次学生是以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相结合,通过学生自学,教师启发诱导,必要的讲解,学习新知,理解把握所学知识。前者是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自学,指导时采取引导着走,放开走的方法。后者则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指导时可采取领着走,扶着走的办法,从而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贯穿课堂始终。如:在教学“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方法”时,就可以分层教学,对A层次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自学,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B层次学生可根据自学提纲进行自学或采取分组讨论,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C层次学生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学会思考,把握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课堂提问、练习设计,评价等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四、充分对照学生的学习反馈,开展差异性辅导
辅导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的过程,差异性辅导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不同层次学生的重构或发展。每次的学生作业,出现的问题既有多样的,又有个性的,面批既能与学生作及时的交流与反馈,又能对出现的问题作具体的指出与指导。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专人性的面批与轮流性的面批相结合,力争达到全部面批。可以说,作业面批是差异性辅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辅导是数学差异性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特别是生源复杂的情况下,只有根据不同类型、具体对象开展差异性辅导,才能达到“辅优、拔中、补差”的实效,也真正会实现每个学生都有进步,都有发展的目标。
五、充分依据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差异性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正确的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价值多元,尊重差异”是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靠于教师的评价,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如用同一尺度去评价,不仅会扼杀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影响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准确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更好地推动优等生精益求精,保护学习暂困生的自尊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爱好,营造浓郁的课堂民主氛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习暂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通过评价,使成绩进步的学生上升到高一层次。成绩退步的学生降到低一层次;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发展或相同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
总之,数学教学中实施均衡发展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均衡发展教学,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张扬,更有利于优等生综合能力的发挥、也有利于较低层次学生潜在能力的伸展,使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熊家凤.《分层教学促进学生数学均衡发展》.
[2] 吴雨金.《浅论分层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