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走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34794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学校教育跟以往相比也呈现出更加注重个性化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分层走班教学模式被我国许多学校借鉴与学习,并且在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分层走班教学面膜是也有很多问题,如优质教师资源少、教室紧缺、学生两极分化问题突出。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建立教师流动机制;优化课程设置;采取双向自主选择。
  关键词:分层走班制;学习自主权;个性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曾就分层走班模式提出:“这场育人模式的改革以构建一个推动学生选择的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每一位学生不同的课程方案,最终实现我们教育的本质,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成为自己。”在此背景下,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作为高考改革的导向标广为人知。
  一、分层走班制的含义
  分层走班从字面上可以分解除两层意思:一是分层,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突出学生的个性,将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二是走班,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教师进行上课,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班级里面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更好的在自己的基础上又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更有利于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际中。
  二、分层走班制的产生背景
  17世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由于这一教学模式适应于当时大工业生产发展对于批量化人才的需要,所以很快被應用于学校教育并发挥效用,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自此成为日后三百多年间学校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对教育需求的不断变化,班级授课制固有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在如何培养个性突出的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和开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现代素质教育等问题上,遇到了诸多困难。由于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我国长期以来都实行班级授课制,以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育领域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改进传统班级授课制势在必行,这就为“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已经走进了许多学校,各学校也为这一教学模式的更好实施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资源与条件。分层走班制把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和课程选择权交还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更大意义上成了“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而不再是被动受教。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显现出不少矛盾,但总体来说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利大于弊。
  三、分层走班过程中的问题
  (一)优秀教师资源缺乏
  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意味着学校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教师以满足走班学生的教学和管理。但实际上,我国高质量能力强的老师远远不够。很多老教师自身观念陈旧,教学方法陈旧,不足以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另外,在走班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多,接触到更多不同风格的教师,对教师的了解也加深了,学生会进行比较,有些能力不足的教师自然会受到质疑。
  (二)用于走班的教室有限
  学校用地紧张,并且很多都是以前建立的老校,教室资源远远不够。学校难以找到专门的教室来满足走班教学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走班教学,只能在原来的行政班教室进行走班教学。行政班教室早已堆满书籍等,留给走班的空间就很少,而且会显得教室凌乱不堪,不利于学生身心愉悦和学习的提高。
  (三)学生成绩两级分化严重
  分层走班过程中,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所处同一层级的学生自觉性、学习习惯等处于同一层次,可能会导致优等生更加优秀,优等生所在层级内竞争加强,大家都比学赶追;基础差的学生在其层级由学习兴趣不高的组合在一起导致基础更加薄弱,背着书包穿梭在各个走廊、教室之间却收获不大。
  四、解决分层走班制问题的对策
  (一)开展教师培训活动
  分层走班教学作为一个新的改革新的尝试,需要号召师生、领导共同努力。多开展教师培训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分层走班制的实施扫清障碍。学校也应该对教学工作作出合理的安排,尽量安排某一老师尽量安排教同一层次的学生,目的是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和保证教学质量,做到“不跨层”。这样教师才有更多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更好地提高自己,也能让学生的满意度提高。
  (二)合理规划课程
  为了合理解决分层走班过程中教室不够用的问题,可以适当减少学生在各个班级的流动性,实行连堂大课制,合理安排授课时间,保障教学质量。此外,为了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学校可以寻找并开发适合的校本课程教材,让分层走班的优势凸显出来。
  (三)扩大学生和老师的自主选择空间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不一样,可以扩大学生和老师选择的空间,让教师和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在双方互相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的层级,更能够帮助学生战胜消极的情绪和畏难的心理,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为了避免出现学生成绩两级分化的现象,可以正确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分层走班并同于分重点班。学生选择纸盒自己基础的层级进行学习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也有利于在自身水平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结语
  分层走班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必然会伴随惊喜与困难的交替出现。但是,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学校改革要逐渐适应群体多样性和个体独特性共存的校园变化,不断加快改革步伐,从实践中获得更大的成效,分层走班制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改革环境,从而推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作者简介
  梅东宁(1994—),女,汉,湖北黄冈,研究生,湖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
  指导老师:陈引兰
其他文献
1对象和方法患者,男性,19岁,体质量69 kg,山西翼城人。主因“阵发性心悸、气短1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感心悸、胸闷、气短不适,无头晕、晕厥,偶有黑朦,
期刊
@@
目的:利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PW-TDI)测量右室室壁运动时间间期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功能的变化.方法:PH患者150例,根据PH的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每组50例
类别:编号:——大豆亲本的数量性状选择大豆品种间数量性状在杂交后代中的互补作用,是大不如质量性状那样有较好的效果的。因此两个亲本的数量性状,应很少或没有共同缺点,但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精氨酸加压素(AVP)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向肌成纤维细胞(MFs)转化中的作用。方法: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D仔鼠的CFs,将CFs分别与不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inguistics.It analy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its enlightenment
期刊
目的:评估肝素涂层体外循环管道肝素的稳定性。方法:测定肝素图层体外循环管道模拟体外循环法与浸泡法在不同时点的肝素脱落率。结果:在128h内,两组肝素结合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肝
Abstract:The case method was invented by 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Dean of Harvard Law School from 1870 to 1895.First application of case method is that be used in legal education.The president of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自己的工作成绩归根结底是来自学生的成绩。目前,我校评价教师成绩的主要指标是所授课目班级学生的平均分和及格率。那么,提高自己工作成绩的直接手段就是提高班级学生的平均分和及格率。为此,我们惯用抓两头,促中间的方法来达到目标。  但是,进入高三复习阶段,迫于高考的压力,各课复习知识的难度都会加大,使得班内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特别是我校文科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总是在30分一
期刊
苎麻是需钾量大的纤维作物。据中国麻科所研究,高产苎麻收获100公斤原麻的植株一般需吸收钾(K_2O)13.8~21.5公斤。据第二次土壤普查及生产实践来看,我省有相当部分土壤缺钾,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血清尿酸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对188例正常体检者,按血尿酸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尿酸组和高尿酸组,并测定血脂、血糖、血压、胰岛素、C反应蛋白,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