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结合学院深化校企合作的具体做法,探讨了深化校企合作的有效形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 实践 多赢
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已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也是当前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笔者通过对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现状的调研,发现目前校企合作还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学校对与企合作的意愿比较强烈,而企业却缺乏动力;合作横向不广、纵向不深,校企合作普遍停留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就业推荐等简单合作上;合作形式热烈,实质冷清,甚至合而不作、流于形式。
一、制约校企合作的因素
首先,学校对校企合作重视不够,主动意识不强,不能积极主动地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和协商合作形式,致使校企联系不紧密。
其次,教学内容与工作需要脱节,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校企合作不能解决企业的用人需求,致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低。
再次,在低层次的校企合作中,企业更多的是承担培训任务,而不能享有稳定效益,致使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
二、深化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
笔者所在学院汽修专业非常重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就具体做法与大家探讨。
1.战略咨询,加强领导
笔者学校成立汽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汽修专业教育专家、汽修行业专家、汽修企业专家担任委员,研讨汽修行业用人需求、岗位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一致、教学内容与工作项目一致、教学要求与岗位标准一致,这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前提。成立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由行业领导、学校领导、企业领导共同组成,签订校企合作相关协议,明确各方权责,确保校企合作制度化、稳定化、长期化,这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
2.校企专家双向兼职
学校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企业兼职,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与技术攻关,不断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直接效益。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汽修专业课教师,重点参与开发项目课程、制定岗位标准、指导学生实习、传播企业文化和提供用人信息等。
3.校企员工双向培训
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及时主动为企业员工提供技术培训,提升企业员工技能的全面性,有效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培训,在企业技术能手的指导下,实地参与顶岗锻炼,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实践能力。笔者所在学院规定,45岁以下专业课教师一年内必须有不少于2个月的企业顶岗培训,期间按企业要求管理,由企业对其考核。
4.校企共建“厂中校、校中厂”
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生资源、企业的技术和设备资源,共建“厂中校”,安排学生到汽车维修企业顶岗实习。目前,笔者学院已与润华集团、鸿发集团、金万通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企业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设备资源,企业的技术人才资源,共建“校中厂”,对外开展汽车维修服务。学院与SK集团合作成立“天润汽车服务中心”,把企业引进学校,师生可以参与实际维修项目,有效提高了实践应用能力。
5.顶岗实习,工学结合
学校的教学计划与企业的生产计划对接,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工作内容对接,按照企业用人需求对学生进行分组,实现企业顶岗实习和学校理论教学交替。例如汽车美容课班级分为二组,一组在学校学习,另一组到企业顶岗实习1个月,然后两组轮换,实现了“企业用人不间断,学校教育不中断,理论实践不冲突”。
6.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
实施订单培养,组建“冠名班”,培养方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把企业的专业技能、企业文化、生产经营理念纳入教学计划。教学过程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学生按照计划定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毕业后全部由冠名企业安置就业。
三、汽修专业深化校企合作的几点体会
1.“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学校的师资、学生、实训基地要主动走出去,企业的技术人才、设备资源、企业文化也要积极引进来,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教学内容是重点,培养质量是关键
教学内容必须适应企业工作需求,培养质量必须达到企业用人标准,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
3.校企合作必须多赢
校企合作必须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有利于提高学校培养质量;不能损害学生利益,不能影响企业经营计划,不能扰乱学校教学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找到校企合作的共赢点,提升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多赢,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单位:济南市技师学院)
关键词:校企合作 实践 多赢
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已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也是当前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笔者通过对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现状的调研,发现目前校企合作还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学校对与企合作的意愿比较强烈,而企业却缺乏动力;合作横向不广、纵向不深,校企合作普遍停留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就业推荐等简单合作上;合作形式热烈,实质冷清,甚至合而不作、流于形式。
一、制约校企合作的因素
首先,学校对校企合作重视不够,主动意识不强,不能积极主动地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和协商合作形式,致使校企联系不紧密。
其次,教学内容与工作需要脱节,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校企合作不能解决企业的用人需求,致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低。
再次,在低层次的校企合作中,企业更多的是承担培训任务,而不能享有稳定效益,致使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
二、深化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
笔者所在学院汽修专业非常重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就具体做法与大家探讨。
1.战略咨询,加强领导
笔者学校成立汽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汽修专业教育专家、汽修行业专家、汽修企业专家担任委员,研讨汽修行业用人需求、岗位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一致、教学内容与工作项目一致、教学要求与岗位标准一致,这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前提。成立汽修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由行业领导、学校领导、企业领导共同组成,签订校企合作相关协议,明确各方权责,确保校企合作制度化、稳定化、长期化,这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
2.校企专家双向兼职
学校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企业兼职,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与技术攻关,不断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直接效益。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汽修专业课教师,重点参与开发项目课程、制定岗位标准、指导学生实习、传播企业文化和提供用人信息等。
3.校企员工双向培训
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及时主动为企业员工提供技术培训,提升企业员工技能的全面性,有效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培训,在企业技术能手的指导下,实地参与顶岗锻炼,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实践能力。笔者所在学院规定,45岁以下专业课教师一年内必须有不少于2个月的企业顶岗培训,期间按企业要求管理,由企业对其考核。
4.校企共建“厂中校、校中厂”
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生资源、企业的技术和设备资源,共建“厂中校”,安排学生到汽车维修企业顶岗实习。目前,笔者学院已与润华集团、鸿发集团、金万通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企业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设备资源,企业的技术人才资源,共建“校中厂”,对外开展汽车维修服务。学院与SK集团合作成立“天润汽车服务中心”,把企业引进学校,师生可以参与实际维修项目,有效提高了实践应用能力。
5.顶岗实习,工学结合
学校的教学计划与企业的生产计划对接,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工作内容对接,按照企业用人需求对学生进行分组,实现企业顶岗实习和学校理论教学交替。例如汽车美容课班级分为二组,一组在学校学习,另一组到企业顶岗实习1个月,然后两组轮换,实现了“企业用人不间断,学校教育不中断,理论实践不冲突”。
6.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
实施订单培养,组建“冠名班”,培养方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把企业的专业技能、企业文化、生产经营理念纳入教学计划。教学过程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学生按照计划定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毕业后全部由冠名企业安置就业。
三、汽修专业深化校企合作的几点体会
1.“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学校的师资、学生、实训基地要主动走出去,企业的技术人才、设备资源、企业文化也要积极引进来,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教学内容是重点,培养质量是关键
教学内容必须适应企业工作需求,培养质量必须达到企业用人标准,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
3.校企合作必须多赢
校企合作必须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有利于提高学校培养质量;不能损害学生利益,不能影响企业经营计划,不能扰乱学校教学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找到校企合作的共赢点,提升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多赢,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单位:济南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