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而立 启智润心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yu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是人类对艺术的最终追求。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承担培养青少年审美能力的重要职责。教师应以美学理论为依据,关注文本美的表现,强调美的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在此基础上集合各种教学手段,构建在语言文字中体验美的审美化课堂,探索“聚美”语文教学思想的有效实践,达成学生审美意识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文学审美;教学思想;意识培养
  【作者简介】吴鸿丽,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是美的浓缩,包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对情感的体验、对生命与成长的感悟。语文教学的真正追求,是为学生毫无保留地展示文学的美,将文本中的情感与思想转化为学生的能力素养。同时,语言文字的工具性要求学生掌握语言这项工具,能合乎语法、正确而规范地用文字传递信息和思想。虽然语文教学有两种不同的诉求,而在实际教学中,出于教学目标和应试需要,教师通常侧重于工具性的教学,而对文学审美层面的要求有所忽视,放松了对文学美育功能的強调。对此,我们应该具有“聚美”的教学意识,将文学的语音、画面、情感、文字技巧、思想等各方面的美聚拢在一起,摆到学生的面前,使其由衷地爱上我们的母语。
  一、“聚美”语文教学核心架构
  所谓“聚”,本意为会合、集合、积蓄、累积。“聚美”的语文教学就是将内隐于语文教材、日常教学、拓展阅读与体验活动中美的元素集合起来,通过各种发现美、感悟美、体验美、欣赏美、表达美的多重交流和融通,塑造意境优美、情意悠远、意味深长的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知识与情感的共同发展。
  “聚美”语文教学以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为核心,以情感驱动为动力,以理解语言规范为方向,最终构建起以美为中心的体验性的语文课堂。这种课堂下的语文教学,着重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类精神和民族文化。因为教材所选的这些优秀文学作品彰显了语言的艺术气韵,是学生习得语言规律、培养汉语思维、内化价值观、积淀精神财富的好素材。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这些素材,徜徉在语文的世界中,并在实践活动中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运用方法,在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中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聚美”语文教学还注重语言文字美的“输入”和“输出”,将文字美、朗读美、理解美、想象美、移情美、还原美、阐释美、表达美等美的教学融汇成核心架构,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作品,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中转化为情感的共鸣体验。这种体验建立在对语文教材字里行间的心领神会的基础上,由各种形式的审美达成培育“素质美”的最终目标(如图1)。
  二、“聚美”语文课堂主要特征
  1.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永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等基础性的练习,经过“感悟—积累—模仿—创用”的过程,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呈现螺旋上升状态;在对文本的感悟和思辨中,实现思维认知的发展和提升;创设真实的情境进行语言实践,在语言的运用中体会表达方式的细微差别;借助课内外语言文字实践,培养对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增强学生对不同国家、区域、民族文化的理解,在文化视野、文化境界和文化自觉上形成文化自信,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文化。
  2.在教学设计中关注教学价值的选择
  “聚美”语文课堂以对美的发现为最终目标。不同的教学目标决定教师对不同教学价值的追求,而对不同教学价值的追求又从根本上影响了教学设计。因此可以说,教学价值的选择决定了教学设计。“聚美”语文课堂将美划分为生命美、生活美、生成美、生长美几个主要类别。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对文本空白处和自己的疑问多加思考,要敏锐地发现并捕捉关键的词句,要对生动形象的描写片段进行赏析,要积累富有新鲜感的语句和优美的用词……他们在阅读中发现自己、升华自己、超越自己,获得知识与能力,习得阅读方法,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笔者依照“聚美”的几个类别对这些教学价值追求进行分类,供各位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参考(见表1)。
  三、“聚美”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聚美”语文教学将文本本身具有的价值,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教学目标加以选择,最终完成对美的追求。实施时,学生主要通过读、悟、省、赏四个方式丰富对美的体验和感知,积极主动地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架构自己的精神世界,追求美的生命状态,将文学的艺术美融入现实的生活美,在“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1]的勾连变通中达到情理相生的境界(如图2)。
  “聚美”语文课堂是师生教学相长的交流平台,下面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分谈课堂中双方应如何合作,实现对美的交流与追求。
  (一)“聚美”语文课堂下的教师
  精致的文本解读能力、精巧的教学环节设计、精练的教学语言,是“聚美”语文课堂下教师的必备素养。教师是否能抓准教学重心,选好教学方式,展开有效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否能审出文本美的关键。
  1.抓准教学重心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决定教师的教学取向、教学结构搭设、教学达到的深度与广度、教学特色与风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不断强化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准确解读教学文本的语言与内容特色。品味语言风格,凸显文本内涵,为学生指出文本的精彩之处,是“聚美”语文课堂实施的第一要义。
  比如,在教学《祖父的园子》时,一般教师都能关注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进行教学。同时,教师也能注意到,在语言风格上,《白鹭》简洁清丽,《搭石》凝练含蓄,《祖父的园子》明白晓畅,三者各不相同。这样教学足够“散”,但没能“聚”起来。我们应该解读出,《祖父的园子》中花了大量篇幅写“我”在园子里所见种种以及各种形式的玩闹。这些描写很“零碎”,没有太多规律可言,但都有一个最终的指向,就是通过写“我”的自由暗中表现“祖父”深沉的关爱。“我”越是自由,就说明“祖父”越是宠爱“我”。教师可以抓住“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两句与学生进行剖析,理解文中的自由是通过“景—人—心”三个层次逐步递进,从而强调一切都是自由的,最终传递出“祖父”深沉的爱。教师只有读到了这一层,才能把“松散”的内容“聚”起来,让学生抓到本文的关键,避免出现“零碎”的观感。   2.选定教学方式
  一个设计精巧的教学设计,既要有知识的训练、能力的培养,还要有情感的陶冶、精神的滋养和智慧的启迪。一个优秀的读者,应该能与文本中表现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敏锐地发现文中情绪的表达与变化。《月光曲》一文将月、人、曲、情融合于钢琴的弹奏中,随着曲调的变化,人的情绪也发生了变化。优美的曲调,表面上描绘的是曲中的月景,实则蕴含着对人生境遇的体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本的艺术特色,笔者选择了关键的第八到第十自然段开展朗读活动。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带着四种情绪进行分段朗读。由于每组学生表现的情绪各不相同,在分开朗诵时,聆听的学生很容易就能在语音上感受到《月光曲》一波三折的情绪变化,对文本的写作手法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如图3)。
  3.用好教学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2]。语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课堂的风格和调性,而对教学语言精雕细琢能极大提高知识与信息的有效传授。因此,教师应反复推敲、调整自己的教学用语,对教学中的引导语言和营造情境的文字多加斟酌,尽可能地发挥教学语言激发情趣、指引教学的作用,达到簡洁明了、规范而生动、流畅且悦耳的效果。
  还是以《月光曲》为例。在教学的收尾阶段,为了升华情感,笔者在PPT上展示贝多芬的画像和名言,由男生、女生分别朗读。最后教师作小结,引导学生跟着教师,从情感的角度领悟文本主旨,以美的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展示PPT,介绍贝多芬在音乐上的伟大成就。然后展示贝多芬的画像和名言)
  男生: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许多想法要释放出来。
  女生: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师:清幽的月光,美妙的乐曲,美好的心灵。在那个月光倾泻的夜晚,贝多芬与兄妹俩身处茅屋,却通过音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在美丽的月光中产生共鸣。借着清幽的月光,有感于知音的传世名曲就这样诞生了,我们相信,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谁也不会忘记!此时此刻,你想说……
  (二)“聚美”语文课堂下的学生
  “聚美”语文课堂的审美教学,最终要落实在学生身上。为此,教师要研究学生,把握学情,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了解学生的精神诉求,增强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强化文本语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教学。具体的操作方式,就是从美的角度,让学生在“输入”和“输出”的学习过程中引发思辨,提升对美的感知力和语文素养。这种对美的感知和语文素养的培育主要体现在能力的目标和程度上(见表2)。
  四、“聚美”语文课堂的实践
  为了更好地说明“聚美”语文课堂的实践方式,下面以《送元二使安西》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审美式的阅读教学。
  (一)解析审美教学重心
  《送元二使安西》展现了一幅轻风细雨中为友人送别的动人场景。通过现实和遥想画面的对比,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和分别的不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由此可见,本诗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领悟“举象显情,借象悟情”的诗歌风格,体会诗情与诗意融合的诗歌艺术。从审美教学的需要考虑,教师可以尝试用各种方式塑造诗歌情境,让学生在细雨蒙蒙、客舍青青的情境中领会“字得其神,词得其意,情得其韵”的写作特点。力求在课堂上还原现实和虚境两个不同场面,突出隐藏于画面中的友情基调,使得学生从“表象解读”进入到“深层解读”之境。
  (二)设置教学主要环节
  第一环节,“启”。本诗的创作起因是友人即将出使边疆。除了难舍的分别之情,诗中还充满了对友人前途的担忧。了解创作起因是学生理解本诗情感的必须条件,教师可以在教学初始引导学生解析诗题,自主发现诗题中“使”一字,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感知离别的背景,为后续深入理解诗歌情感与意境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承”。承接初始的自主析题,学生在本环节自由诵读以感悟诗意,根据注释解读诗句含义并尝试读出相应的情感。在读中明意,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畅达,体会古诗“言外之意”的艺术特征。
  第三环节,“转”。 本诗现实和遥想的两个场面,以“劝”故人更尽一杯酒为转接点,此处也是理解本诗的要点之一。本环节,教师要对诗歌进行详解,在细讲时应以“劝”为突破口,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还原诗歌情境,构建多层次对话。学生在扮演时,通过对场景与对话的还原,就能感受到“更尽一杯酒”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第四环节,“合”。情到深处明别意。由于时空的差距,学生对“阳关”和“故人”的理解很容易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理解诗人更大的忧愁是对友人前途的担忧。为了能让学生入情入境,明白诗人的愁绪不仅是因为分别,更有对友人未来的艰辛与孤独的担忧,教师可以多选取阳关的图片和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一诗为学生讲解历史背景下出使阳关的实际意义。当学生在“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氛围的感染下,其对元二出使阳关的困难与风险就有了实际的概念,也对诗人不舍的原因有了真正的理解。
  (三)“聚美”教学的三个层次
  1.诵读为本,由境生情
  诗歌是语言与音韵、画面凝练而成的艺术。尤其是古诗以其字短情长、意蕴深远的特点成为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文化瑰宝。诗不仅仅是几行文字的组合,更是情的寄托。学诗要在字里行间捕捉意象、还原画面、感悟诗境,并通过诵读读出诗歌的韵律,读出蕴藏的深意,在诵读中由内而外地表现出个人的解读和思考。学生的多次诵读应该体现学习的阶段性,要明确每次诵读的目的、层次、形式,循序渐进地达成由境生情的教学目标,在吟咏嗟哦中体会诗的音律之美、文字之美、画面之美。
  2.列举意象,以悟体情
  借景抒情是古诗常用的写作手法,诗中的景与物作为意象巧妙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或情感。教学本诗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列举本诗的主要意象,围绕意象体悟诗歌情感。比如“雨”这个意象在这首诗中是什么样的?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有学生抓住“朝雨”“浥轻尘”几个字结合自己的体悟侃侃而谈,认为诗中的雨只能浸湿细小的尘埃,而不是哗啦啦地打湿所有景物,可见这是个烟雨蒙蒙的早晨,无论是雨还是细尘都表现出一种软绵绵的、轻柔的气氛,渲染了离别前一种欲言又止的情绪。又如“酒”的意象出现在“更”的后面,说明这不是单独的一杯酒,而是一杯接一杯,是诗人依依不舍之情的具体体现,千言万语难以诉尽的情感都化作了一杯杯美酒灌入愁肠。通过体悟意象,意象美与情感美得到突出体现,学生对诗歌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3.整合景情,融通相谐
  景外之情与言外之意是古典诗歌的普遍追求,正因字句间别有韵味才使得古诗特别适合反复咀嚼。“雨”和“酒”等意象的铺垫,都是为了情的喷涌。可是,人的情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才能让读者感受到呢?一者是诗人采用的借景抒情法,将情融于景中。二者就是读者反复诵读咀嚼,品出字句间的韵味。读与悟总是相伴相生,在充分把握意象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已达到一定深度,但要将所学所悟上升为学习经验还需要反复诵读,将之进一步整合成古诗赏析思路,以便于在日后的古诗文学习中融会贯通。朗读能让古诗的文字、诗句以声音的形式呈现,带着情与韵深入心中。
  “聚美”语文教学强调师生双方生命的共同成长,是对各自潜能的唤醒,是生命对生命的激励,是精神对美的无限追求。我们教学的是文本,但又超越文本。其最终目的是使情感、文化和精神受到美的洗礼。因为关注美,语文课堂从此展现出语言的艺术美;因为欣赏美,语文课堂由此绽放出文化的人性美。让语文之美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师生的和谐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赖力行,等. 中国古代文论[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2]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M].杜殿坤,编译.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朱晓灿)
其他文献
摘要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实验学校针对办学困境,以家校合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有效整合家长资源为学校发展助力,推动学校由薄弱校向优质校转变。一是通过架设家校沟通桥梁,宣传学校办学成果,让家长成为学校的义务宣传员;二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培训,让家长成为家庭教育的行家里手;三是通过创造深度参与机会,让家长参与学校重大和敏感事务的监督管理,推动家长成为学校事务的共同决策者。  关键词 家校
期刊
摘要“双减”政策对学校的专业水平、内涵发展提出挑战,建构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包括不同年级同一学科的作业体系,同一学段不同学科的作业体系,作业设计、批改、讲评、辅导体系。学校作业体系要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整体设计,同时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四项核心的关键任务,即整体规划学科单元、研制单元作业目标、依据作业目标设计单元作业、调整完善作业体系。  关键
期刊
摘要学生负担过重、教育焦虑情绪弥漫等情况已成为我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阻碍。“双减”《意见》的出台,表明了党中央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校外培训负担过重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广大家长和学生的教育焦虑现象的高度重视。纾解教育焦虑现象必须从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落实中小学“减负”任务、端正家长教育理念、推进全社会教育综合治理入手。  关键词 “双减”政策;教育焦虑;学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教育均衡  
期刊
摘要世界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对中小学作业的引导和管理,纷纷制定适合本国教育发展需求的作业政策。国外中小学强调以“整合”的理念来设计作业,尤其关注作业中的跨學科整合,知识技能、思维方法与情感态度的整合,课堂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整合;重视家长对学生作业的参与,但更强调家长的支持作用;作业评价不是简单的“判断”对错,而是关注作业评价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这些经验为我国优化中小学作业实践、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供
期刊
摘要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近40年来持续开展作业改革探索。学校始终坚持“轻负高质”的办学思路,通过构建“四了三不”课堂教学法、坚持以“用”为主的作业设计、构建以“研”为主的作业保障体系,不断优化课堂结构,丰富作业内涵,完善作业管理长效机制,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形成全员减负、全程减负、全学科减负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双减”政策;作业改革;轻负高质;“四了三不”教学法  中图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基于特定时代背景和区域背景,形成了具有较鲜明特征的北京模式,在改革领导与方式上坚持政治方向和首都定位,在改革目标上强调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在改革资源上注重资源统整和丰富供给,在改革策略上依靠科技支撑力求专业科学,在推进路径上注重上下结合侧重自上而下,在内部结构上兼顾城乡两端促进优质均衡。北京模式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资源比较丰富、处于政治中心地位的区域教育的一种
期刊
【摘 要】研究者针对学生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经过实践研究,不断改进整本书阅读的管理方法,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整本书阅读管理方案:时间规划解决真实阅读,任务驱动解决怎样阅读,试题测评解决有效阅读,项目研读解决深度阅读。文章以《水浒传》为例,从宏观架构、整体管理、阶段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与阐述,以期为一线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管理实践;测评;研读  【作者简介
期刊
【摘 要】有效的教学内容选择是教师进行优质教学的前提。然而,文本自身存在的难度以及教师文本解读水平不一的现实情况,往往会导致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出现偏差。文章以莫怀戚的经典散文《散步》为例,以独特的语言形式为着力点,对其选编内容、文本以及与之相关的15篇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从而体悟文本的深层意蕴,以图帮助教师从文本体式、学情等角度更好地择定与建构教学内容,促进教师有效地开展散文教学。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教学资源泛滥的背景下,数学解题教学中“教考挂钩”“拿来主义”的现象日趋严重,导致解题教学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大概念”学科领域中最精华、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是学科教学的灵魂。在“大概念”的统摄下,有助于教师树立解题教学的理念,明确解题教学的目标,规划解题教学的流程。  【关键词】解题教学;大概念;拿来主义  【作者简介】吕增锋,正高级教师,甬城教育名家,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  【基金项目】
期刊
【摘 要】意象是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概念。教师利用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诗歌,引导学生在程序操作中充分体悟意象的概念、领悟“意象—情感”的构建规则,可提高学生有效运用意象的能力。经过纸笔测试并收集证据,基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意象”教学是富有成效的。  【关键词】诗歌教学;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意象  【作者简介】熊纪涛,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专业方法及其应用。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