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西红柿,能防治胃癌

来源 :百姓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y_su26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可以防止自由基對皮肤的破坏,具有非常好的美容抗皱效果。美国和意大利科学家研究发现,西红柿的提取物还能阻止胃癌细胞生长并抑制其恶性特征,帮助预防、治疗胃癌。
  研究人员检测了两种西红柿全部提取物对胃癌细胞株的作用。结果发现,每种提取物不仅能阻止胃癌细胞的生长,还能干扰癌细胞转移。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意大利梅尔科利亚诺肿瘤研究中心的丹尼尔拉·巴洛尼表示,西红柿的抗肿瘤效果并不是与某种特定成分(如番茄红素)有关,它的抗癌效果是整体作用的,也就是说吃西红柿就可以达到帮助预防和治疗胃癌的效果。
其他文献
人人都想健康长寿,但生闷气、缺乏运动、暴饮暴食等恶习,正在一点点蚕食你体内的“長寿基因”。其实,长寿并非无章可循,美国“每日科学”网报道指出:有7种特征的人更容易寿命长。  心率慢  研究显示,所有哺乳动物都遵循这一规律——心率越慢越长寿。国内研究发现,人一生总心跳次数约为25亿次~30亿次,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静息心率偏慢的人寿命长,相反,静息心率大于80次的人寿命就会缩
期刊
回家看望父母,应多留心以下几个方面,可有助于了解父母的健康情况。  精神状态。如果父母的情绪特别冷淡或有些神经质,需要引起注意。要问问他们是不是感觉有些压抑或忧伤,因为这很可能是老年抑郁症的征兆。要适时了解他们是否还参加社会活动、关心朋友以及邻里往来情况,这些都是观察他们精神状态的最好方式。另外,有些老人的性格会突然发生改变,比如变得暴躁、固执等,这时最好带老人去做个老年痴呆的筛查评估。  身体状
期刊
我多次请书家写“耐烦”两字,因为这两字能够时刻告诫自己,虽然一介布衣,仍然觉着“耐烦”事关做人做事的全部。  先解“耐烦”的基本义。耐,经得起,受得住;烦,从火从页,身体发热了头痛了,引申为烦闷、琐碎。耐烦,就是要顶得住碎烦的人和事。  年轻时的曾国藩也曾风流放荡懒散,他做官后,将“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奉为座右铭,几乎苛刻地遵从。耐,就是要和急躁浮泛作抗争,虚心,专一,内心镇定。后来,他将“耐烦
期刊
近年来,“线上”相亲已成为大龄单身者求偶的主阵地。记者从警方了解到,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瞅准了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难以溯源性的特点,大肆“围猎”急于“脱单”的人士。网络征婚交友类诈骗案件,正呈大幅上升趋势。警方反诈骗人士提醒公众,要严防网络婚恋类诈骗。  用“高富帅”“白富美”虚假身份骗钱  “我有一批货被海关扣下了,现在需要8万美元才能放行,最近手头紧,你能不能帮我先垫付一下。”QQ那头传来了一段本该
期刊
2017年5月2日,河南郑州的杨帆在自家小区电梯内劝阻一位老人吸烟时,与其发生争执,几分钟后老人死亡。后来,老人家属将杨帆告上法院。郑州金水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为,杨帆的行为与老人死亡间并无必然因果关系,考虑“公平原则”,判决杨帆补偿老人家属1.5万元,老人家属随后上诉。2018年1月23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撤销一审判决,改判杨帆不应承担侵权责任。从事情发生,到法院公布二审结果,杨帆经历了267
期刊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正确性获得证实后,每天到他家的来访者络绎不绝,这极大地干扰了他的私人生活。他对此非常苦恼,对一些媒体的来访者,他毫不客气地拒之門外。但也有例外,对于那些对学术有疑问的学生和研究者,爱因斯坦却常常大开绿灯。  一天,一位穿着朴素的年轻学生前来拜访,意外获得了爱因斯坦的接见。年轻人问完问题后,高兴得一再表示感谢。可在站起来准备离开的时候,年轻人却迟迟不走,爱因斯坦友善地问他:“请问,你
期刊
如何安度晚年,是城市和农村老人共同面临的难题。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年轻人进城务工,农村老龄化现象甚至比城市更严峻。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多、精神空虚寂寞、失能无人照料等难题,需要从社会保障、孝道传统回归、自助互助等方面入手。  三位农村老人的生存现状  第一位:李爺爷,79岁,家住湖南省某村。  “那是你女儿呀?她来看你啦?”  “是呀!她常来,还让我去郴州住,光房租至少要200元。女儿成家了,不能给他
期刊
他们是一对分别驻守在西沙永兴岛和金银岛的双军人夫妻。共同的理想追求、相通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携手组成了双军人家庭。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工作岗位不同等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尽管不能日夜相守相伴,但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的心中不仅有爱情,还有对祖国的忠诚和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初识铿锵玫瑰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那年,南海舰队某水警区的年轻军官杨
期刊
在江苏常州湖塘镇街头,清晨6点,天还没彻底亮,四处静悄悄的。年近六旬的薄树林大扫帚的扫地声,在道路上响起。他扫得很专心,鼻头上沁出一层薄薄的汗水;他也扫得很安心,91岁的老母亲徐锦英就坐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他。  老母亲其实是养母,但对薄树林来说,就是亲娘。为了照顾身患老年痴呆症的养母,从2006年开始,他放弃开垃圾车,选择了最苦的清洁工岗位。因为这份工作“能把妈妈随时带在身边”。  童年回忆:养母
期刊
结婚60年,世人称之为钻石婚。河北省石家庄市今年90周岁的任枢庭老先生,1952年与小他5岁的妻子徐心亭结婚,至今已65年。虽然期间历经了“被离婚”23年的风雨,但他们彼此心中的爱情始终不变。特别是妻子罹患老年痴呆症后,老两口更是形影不离,去哪里丈夫都是手牵着妻子的手。人们盛赞他俩:酸甜苦辣两人享,钻石春秋情更长。今日桑榆满天霞,祝福一对老鸳鸯。  步履蹒跚的老夫妻牵手散步,成为公园一道靓丽的风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