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通选核心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fish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文化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展示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理性精神,将数学的知识系统和数学的观念系统相互融合的整体,对人的行为、观念、态度和精神等会产生长远的影响。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素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知识涉及范围需求要求更高。二十一世纪初,数学文化课程进入了课堂,让更多的学生从多角度走进数学。数学文化课程具有文理交融特色,是渗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一门课程。我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是不多的,而数学的数学素养即研究精神、思想方法、思维训练,对每个人是绝对必要的。因此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却随时地发生作用,终身受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那么我们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呢?基于以上问题学校将数学文化课列为学校的通选核心课程建设,本文将结合开设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从“数学文化”这一角度切入进行讨论。
  一、数学文化的理解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数学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直到2O世纪下半叶,才由美国著名的数学史学家M.克莱因在其著作中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刻的阐述,这以后,人们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出现了诸多看法。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数学文化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观念和价值等的高度概括。② 数学文化对人们的行为、观念、态度和精神等有着深刻影响,影响形式是潜移默化的。③ 数学文化体现着人文精神,它对于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和个性品质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说数学文化是指由数学的知识系统和数学的观念系统相互融合的整体,对人的行为、观念、态度和精神等会产生长远的影响。
  二、数学文化在高等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在普通高校中虽然不同专业学生需掌握的数学知识不尽相同,高等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展示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理性精神,正吻合了数学文化课程特点,使大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技巧的堆砌和逻辑的推导,数学的每一个重大的发现,往往伴随科学认识的突破。同时也使大学生了解到数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对人类进步的影响,了解到数学在科学思想体系中的地位,认识到数学是一个有机关联的、生动鲜活的、具有探索性知识特征的科学与文化形象,打破原有的错误认知,认为数学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僵化教条的、彼此分割的知识条块和记忆库。这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源和流,认识数学的本质,促进大学数学的学与教。因此,通过开设数学文化课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及其重要的实际意义。让学生了解数学家对世界本真的追求与献身精神,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学生不仅看到严谨丰富的数学,也看到活生生的数学家,数学活动中质疑、批判与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与合作的精神,都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数学研究中理性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时全面系统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精神,都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这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在对学生人格养成、精神教化上是不可或缺的。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因此,数学文化是高等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开设“数学文化”课,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文化课堂从多侧面多视角展现数学文化的魅力,用数学的精神思想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科学的数学走向文化的数学。
  (一)探索数学问题,感悟数学文化
  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的熏陶、素质的提升。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渗透。我们有责任让数学教育充满文化和生活气息。因此,数学应该作为一种文化走进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验数学文化,感悟数学文化。从数学问题的角度切入,比如:1、兔子问题与黄金分割;2、芝诺悖论与无限;3、海岸线的长度与分开和混纯;4、投票选举的合理性与代表的名额分配问题;5、五次方程根式解与近世代数;6、费马大定理与“会下金蛋的母鸡”,7、希尔伯特23 个问题;8、新千年克雷问题等等。在教学中通过问题的探讨,展现数学自身发展规律和和谐之美。学生注重实质、注重理解,追求“悟”的境界。
  (二)搜集数学故事,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
  在教学中注重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渗透数学文化历史,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以生动有趣、易于阅读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现、数学史的知识等等。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整体认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领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联系,领会数学发展的历史和伟大成就,体验数学文化的底蕴。从数学典故的角度切入,比如:1、历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2、《周髀算经》与勾股定理;3、蒲丰投针的故事;4、从日心说到地心说,再到开普勒三定律;5、一百多年来的国际数学大会,1900 年希尔伯特关于23 个问题的演讲,七十多年来的菲尔兹奖;6、韩信点兵的故事与中国剩余定理;7、非欧几何的由来和发展;8、关于“数学基础”的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形式主义三大流派。比如介绍数学家的名言和故事,祖冲之、杨辉、牛顿、高斯、莱布尼茨、笛卡儿等数学大师让学生们能对数学有更深的领悟。学生们了解到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艰辛历程后,对他们那种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态度;屡遭失败、永不放弃的精神受到极大地鼓舞。总之,数学文化离不开数学史,但是不能仅限于数学史。通过数学的历史,学科结构、趣味问题等来探讨学习数学的意义。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变得不再呆板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三)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价值
  数学文化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本身和它的内涵,还在于它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要用到数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他们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
  一种“解读”。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中,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文化是一种生命延续的文化。一般地说,数学教育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实用价值;
  提供了一種思维的方式和方法---形式训练的价值;提供了一种价值观---文化价值;倡导一种精神---集中地表现为数学观念在人的观念以及社会的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数学发展到今天,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博大精深、数学的价值文化、数学的巨大作用以及数学的内在魅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有趣、促思,认识到数学的广阔、博大和数学的底蕴、价值,从而去真正的热爱它。
  参考文献:
  [1]顾沛.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张楚廷.数学文化与人的发展[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3):3-4.
  [3]傅赢芳,张维忠.对数学课程中有关数学文化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25—26.
  [4]李文林.数学史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是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重大举措,对于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培计划”下,探索构建指导思想清晰、培训目标明确、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方式多样及培训考核合理的的培训体系,以促进“国培计划”高质量高水平的要求落到实处。  关键词:“国培计划”;初中地理教师;培训体系  为了落实《国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工具,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于5月17日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强调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的学习,对马克思注意的科学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搞三个问题:是什么?即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是什么;为什么?即为什
期刊
摘要:就业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更是高校教育的试金石,但目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思政专业作为中国高校独有的一个专业,该专业毕业生也同样面临严峻就业形势。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其就业困境的表现,并探究出出现就业困境的四方面原因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思政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解决对策  一、思政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表现  根据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
期刊
摘要:詞义是词的意义,即词所表达的内容。关于词义及其构成的探讨,学者们的研究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词义是否包含语法意义。语法与词汇同为语言三要素,看似是平行的两个概念。但语法意义何不是凝结在词这一级单位上。第二,色彩意义的范围到底包括哪些内容?此外,“词义构成”与“词义分类”的区别也尚显不足。  关键词:词义;构成;分类;定义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词义是词的意义,
期刊
摘要: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酷爱读书的马克思主义者。纵观其一生,无论处于何种历史阶段或者何种环境下,读书学习都在他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种宝贵的读书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借鉴的经验,他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网络化的时代,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充分有效学习,将从毛泽东读书精神中获得诸多启发。  关键词:毛泽东;读书;学习思想;当代大学生  大学生是是民族的希望、
期刊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远不像其数量扩张那样令人满意。完善和优化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监控,是高等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2315073.htm  关键词:质量;监控;评价;执行  一、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国内高校的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深入贯彻着“科教兴国”的思想,不断地对国内的教育制度进行完善,因此,国内的人才教育正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但是不同于其他的教育科目,国内高校体育教学在发展工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体育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从小学到大学,就一直把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必修的课程来开设的,它不仅仅能够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样也能够让学生在枯燥乏味地学习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条件、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商业软件的发展,传统的水锤防护教学不能满足现代水力过渡过程及水锤防护课程教学的要求。引入双语教学,利用商业通用软件与自主研发相关水锤软件相结合,并通过实验验证水锤计算等诸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发现表明这种改革不仅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还可提高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英语的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实行扩招的政策以及方针,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的数量也直线上升。因此,这就要求学校规模更大,办学水平以及办学层次应当随之上升,对教学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对策探析,相关教务人员应大概创新管理模式以及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对策探析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完善,我国的
期刊
摘要:在就业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面对就业的心理表现也日益不稳定,并表现出一些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在情绪上心理状态失衡,或焦虑不安或悲观消沉;在认知上出现偏差,盲目从众,高估后果。因此,我们要在尊重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就业心理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探索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的有效途径,促进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改善与提高。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  当下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