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不该是一壶烧不开的水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步。然而,中国德育的缺陷也不容忽视,知行脱节始终是德育难以走出的误区,以至于许多地方的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
  道德教育是社会群体影响或个体完善道德的过程。这一过程和一般的知识教育有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道德教育是全面性的教育和实践性的教育。首先谈道德教育是全面性的教育,德育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其中,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作出的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外部表现,是通过练习或实践形成的。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道德教育是实践性教育。道德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也不仅仅是情感的共鸣。仅有完备的道德知识,仅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怎么做为善、怎么做为恶,这并不说明就有一定的良好的品行。道德教育要求受教育者接受并实行一定的道德标准。只有将社会道德的要求标准、理想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和信念,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目的。所以,道德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基础伦理道德和文明行为的培养与训练,使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德行为教育。
  道德教育主要是道德行为的教育而不是道德知识教育,这是由道德形成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但长期以来,我们在道德建设上偏重于道德说教,而忽视对教育对象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这种重“教”轻“养”的结果,只能导致“教”流于空洞的说教,“养”也收效甚微的结果。“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会使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的“德行”逐渐累积为品德素质。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是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习久成性,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古希腊的哲人也认为:“德只能在习惯或制约中寻求”,古罗马的一位作家也曾说过:“在任何事情上,习惯总是极其有效的主人”。一旦习惯养成,就会“不虑而行”,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仅如此,习惯养成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长久性,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能够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道德行为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稳定的、有条件的道德行为。这是一种不经常的道德行为。另一种是无条件的、自动的、带情绪色彩的道德行为。这种行为已经形成了道德习惯,即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是个体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道德习惯是道德行动自动化的过程,是由不经常的道德行动转化为个人品德的突破点,是品德发展的质变的指标。知识性养成观片面地把道德知识的传授与获得看成是道德教育的全部内涵,把德育教学化,从而导致学生知行的严重背离。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也就是行为习惯的积累。
  1987年1月,75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会于巴黎,有人问其中一位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东西?”
  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你学到了什么呢?”
  学者又回答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学者的这番话,从根本上回答了“学的是什么呢?”是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做人。学者的回答说出了最普遍而又最具有教育意义的道理——道德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高胆固醇饮食致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大鼠脑微循环氧化应激和炎症状态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每组10只。对
安全管理在维护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扩展了高校安全管理的范围,能有效降低高校安全事
目的: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人GINS2编码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的靶蛋白,阐明其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的致病信号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热激法将诱饵质粒pGBKT7-GINS2
通过对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找出问题和原因,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保证加工质量和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