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排球扣球落地瞬间地面对足底的反作用力特征。方法:采用三维测力台对12名大学生排球爱好者扣球落地瞬间地面反作用力进行测试,并对落地时的足底压力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受试者单脚在排球扣球落地瞬间的最大压力值的平均值为1895.1±297.7N,地面对足底的反作用力较大,间接可能会造成踝关节、膝关节的损伤。因此,需要优化落地技术并进行下肢的力量与爆发力训练以达到预防损伤发生的目的。
关键词:扣球落地;地面反作用力;足底
排球作为大学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运动,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这一运动中来。助跑起跳扣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在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这个技术不仅能提高得分的几率,还可以以激发队员的斗志,从而使本队能占据比赛的主动优势[1]。本研究针对普大学生排球爱好者助跑起跳扣球落地瞬间的足底压力进行测试,为科学化训练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排球爱好者扣球落地瞬间地面对足底的反作用力为研究对象,以12名大学生排球爱好者为实验对象,年龄为22±0.81岁,身高为179±5.12cm,体重为74±3.43kg。参加测试期间均无下肢损伤。
(二)研究方法
1.实验设计
被测试的学生在左侧边线且距中线 6 m 左右开始,模拟4号位三步助跑起跳方式,跑动方向与左侧边线形成 30°的夹角[1],经过三步助跑加速后,双脚在起跳时就落入三维测力台,进行起跳扣球动作,扣球结束后落地时要保证双脚落在测力台上。
2.数据采集
招募大学生排球爱好者12人,对他们依次进行编号并登记,分别由1号到12号。在测试开始之前,测力台的测试频率调至100 Hz,将所需设备连接好并进行调试。每名被试者依次完成3次测试,通过实验设备获得助跑起跳及落地瞬间的地面反作用力的数据。利用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实验数据的平均值数来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实验结果
大学生排球爱好者扣球落地瞬间地面反作用力最大值:(见表1)
三、分析
根据表1数据显示,通过对12名大学生排球爱好者进行测试,将数据分析得到最大压力值的平均值为1895.1 ±297.7N,这表明排球运动中助跑起跳扣球落瞬间足底会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同时也对踝关节、膝关节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原文惠的研究表明大学排球运动员在扣球落地时左踝所受的合力是1923.4±106.8N,右踝所受到的合力为1446.0±97.6N[2]。本实验所采集到的数值和大学校队排球运动员的落地瞬间的作用力值相当,但是身高和体重却没有大学校队排球运动员那样高,这表明大学生排球爱好者的扣球落地技术有所欠缺或者下肢力量训练的缺乏,导致在落地时不能有效减少地面对足底的压力。出现落地时身体重量偏向一侧、落地屈膝屈髖不充分、出现膝内扣等,都可能会造成踝关节、膝关节的损伤。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排球扣球落地技术不合理或者缺少下肢力量训练,导致落地瞬间地面对足底的反作用力较大,容易造成踝关节、膝关节的损伤。
(二)建议
首先:大学生排球爱好者需要加强落地技术,学会使用屈髋屈膝,减少单侧先落地的次数。另外下肢力量有待加强,加强股四头肌、腘绳肌以及臀大肌的力量,并且也要注重下肢稳定肌群的训练,如臀中肌等。力量锻炼可以增强肌肉组织的力量、爆发力、伸展性和弹性,使下肢踝关节、膝关节周围的肌群力量增加,加强了对于踝关节的保护,膝关节、髋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都得到了加强,降低了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在进行排球运动前选择规范的场地、适宜的天气、装备缓冲性能好的球鞋。做好准备活动,在进行任何比赛或者训练前都必须做好准备活动,适量的准备活动可有效降低运动损伤。在排球应加强运动中对于踝关节的医务监督和医务防护,穿着具有良好缓震效果的球鞋,在正规的排球场地进行排球运动,才能更加有效地积极预防排球运动中的损伤。对于膝关节,在比赛和训练时尽量佩戴护具或者护膝[3][4]。
参考文献:
[1]张海斌,葛春林,王锋.排球运动员急停起跳环节的生物力学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 (5):440-443.
[2]原文惠,吴剑,魏亮.排球运动员扣球起跳和落地动作的髋、膝踝动力学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7,36 (12):1085-1089.
[3]王培培,徐志平.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及预防[J].衡水学院学报,2012,14 (1):73-75.
[4]陈宏坤.浅谈排球教学训练中的损伤及预防[J].青春岁月,2011 (9):214-215.
关键词:扣球落地;地面反作用力;足底
排球作为大学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运动,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这一运动中来。助跑起跳扣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在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这个技术不仅能提高得分的几率,还可以以激发队员的斗志,从而使本队能占据比赛的主动优势[1]。本研究针对普大学生排球爱好者助跑起跳扣球落地瞬间的足底压力进行测试,为科学化训练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排球爱好者扣球落地瞬间地面对足底的反作用力为研究对象,以12名大学生排球爱好者为实验对象,年龄为22±0.81岁,身高为179±5.12cm,体重为74±3.43kg。参加测试期间均无下肢损伤。
(二)研究方法
1.实验设计
被测试的学生在左侧边线且距中线 6 m 左右开始,模拟4号位三步助跑起跳方式,跑动方向与左侧边线形成 30°的夹角[1],经过三步助跑加速后,双脚在起跳时就落入三维测力台,进行起跳扣球动作,扣球结束后落地时要保证双脚落在测力台上。
2.数据采集
招募大学生排球爱好者12人,对他们依次进行编号并登记,分别由1号到12号。在测试开始之前,测力台的测试频率调至100 Hz,将所需设备连接好并进行调试。每名被试者依次完成3次测试,通过实验设备获得助跑起跳及落地瞬间的地面反作用力的数据。利用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实验数据的平均值数来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实验结果
大学生排球爱好者扣球落地瞬间地面反作用力最大值:(见表1)
三、分析
根据表1数据显示,通过对12名大学生排球爱好者进行测试,将数据分析得到最大压力值的平均值为1895.1 ±297.7N,这表明排球运动中助跑起跳扣球落瞬间足底会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同时也对踝关节、膝关节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原文惠的研究表明大学排球运动员在扣球落地时左踝所受的合力是1923.4±106.8N,右踝所受到的合力为1446.0±97.6N[2]。本实验所采集到的数值和大学校队排球运动员的落地瞬间的作用力值相当,但是身高和体重却没有大学校队排球运动员那样高,这表明大学生排球爱好者的扣球落地技术有所欠缺或者下肢力量训练的缺乏,导致在落地时不能有效减少地面对足底的压力。出现落地时身体重量偏向一侧、落地屈膝屈髖不充分、出现膝内扣等,都可能会造成踝关节、膝关节的损伤。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排球扣球落地技术不合理或者缺少下肢力量训练,导致落地瞬间地面对足底的反作用力较大,容易造成踝关节、膝关节的损伤。
(二)建议
首先:大学生排球爱好者需要加强落地技术,学会使用屈髋屈膝,减少单侧先落地的次数。另外下肢力量有待加强,加强股四头肌、腘绳肌以及臀大肌的力量,并且也要注重下肢稳定肌群的训练,如臀中肌等。力量锻炼可以增强肌肉组织的力量、爆发力、伸展性和弹性,使下肢踝关节、膝关节周围的肌群力量增加,加强了对于踝关节的保护,膝关节、髋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都得到了加强,降低了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在进行排球运动前选择规范的场地、适宜的天气、装备缓冲性能好的球鞋。做好准备活动,在进行任何比赛或者训练前都必须做好准备活动,适量的准备活动可有效降低运动损伤。在排球应加强运动中对于踝关节的医务监督和医务防护,穿着具有良好缓震效果的球鞋,在正规的排球场地进行排球运动,才能更加有效地积极预防排球运动中的损伤。对于膝关节,在比赛和训练时尽量佩戴护具或者护膝[3][4]。
参考文献:
[1]张海斌,葛春林,王锋.排球运动员急停起跳环节的生物力学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 (5):440-443.
[2]原文惠,吴剑,魏亮.排球运动员扣球起跳和落地动作的髋、膝踝动力学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7,36 (12):1085-1089.
[3]王培培,徐志平.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及预防[J].衡水学院学报,2012,14 (1):73-75.
[4]陈宏坤.浅谈排球教学训练中的损伤及预防[J].青春岁月,2011 (9):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