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宣传“最美”应不遗余力
新华社隋笑飞: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张丽莉、吴斌等人的大爱之举,已传导给每个坚守善良大义的国人。它让人们看到,中国人从来不缺少一颗善良的心,更让人们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推动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发展。
网友“我爱大海”:层出不穷的“最美”,虽有溢美之嫌,却是社会大众真情实感的流露与表达,体现的不仅是社会道德认同,更是社会和谐所需,从另一个侧面映射出善行的稀缺与社会对善行的渴望。社会公众对善行者不吝惜“最美”的赞美,媒体不遗余力的宣传,有利于社会道德的构建。当善行成为经常性的行为,我们就会感到这个社会正走向“最美”。
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瑛:人们对道德是有需求的,人心总是向善,善举播散开来,人们自然就凝聚起来。
宣传别变味成攀比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做了好事,社会确实应该褒奖当事人。但是如何润物细无声?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身边总有人性之美,只不过有的被关注,有的默默无闻,有的会荣誉加身,有的则毫无回报,甚至还有见义勇为身负重伤后无法获得表彰。我们注意到,在好人好事越来越多的时候出现了两个我们担心的倾向。第一个,非常强调地域特点,比如说这是我们湖北的好小伙子,那个杭州、浙江是我们的“道德高地”,这样会不会形成一种很大的攀比?别千万是GDP这种经济竞争和攀比刚刚开始降温的时候,道德GDP的竞争又开始攀比和升温。在社会处在转型中道德焦虑的时候,我们需要身边有很多像雷锋一样的人,但是如何拿捏一个更加好的分寸让所有人都愿意接受,并且真的被感染,是我们都该思考的问题。
网友洪乐风:褒扬行善者,贬斥为恶人,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但被不断放大的道德标签,也给“最美”的花瓣蒙上了几缕暗淡。一味地渲染“最”字、过多的溢美之辞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产生诸如“道德浮夸”的担心和忧虑。因此,善待“最美”就要提防滥用“最美”的道德标签。
时事评论员李千帆:以一位普通人的视角看身边的人榜样,会感觉亲切;但是,如果只是为了构建“道德高地”而去刻意拔高,反而会起到副作用,让人生厌。如何让普通人以非常平实的方式被我们知道他们的事迹并且走近我们?我想这会给这个社会带来越来越多的信心,明天我们也都可以成为他那样的人。
“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的哥”……最近,若干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最美”不斷见诸报端。“浙江出了最美司机,黑龙江有最美女教师,我们天河区有最美路人。”这是某媒体在报道“托举哥”周冲时,引用的广州市天河区宣传部部长蓝小环的一句话。而各地对于“最美”的自豪之情,最近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感知,“最美”们会被官员看望慰问,媒体大量报道,授予各种各样的称号与嘉奖。
中国有句老话叫“润物细无声”。但也许是最近一些年来,人们对道德有一种巨大的焦虑感,因此只要出现了好人好事,就立即要全力以赴地宣传,力图弄出特别大的动静。这可能是一种进步,也是社会的一种需求,但会不会出现另一种政绩或者攀比?社会各方开始了讨论。
新华社隋笑飞: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张丽莉、吴斌等人的大爱之举,已传导给每个坚守善良大义的国人。它让人们看到,中国人从来不缺少一颗善良的心,更让人们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推动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发展。
网友“我爱大海”:层出不穷的“最美”,虽有溢美之嫌,却是社会大众真情实感的流露与表达,体现的不仅是社会道德认同,更是社会和谐所需,从另一个侧面映射出善行的稀缺与社会对善行的渴望。社会公众对善行者不吝惜“最美”的赞美,媒体不遗余力的宣传,有利于社会道德的构建。当善行成为经常性的行为,我们就会感到这个社会正走向“最美”。
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瑛:人们对道德是有需求的,人心总是向善,善举播散开来,人们自然就凝聚起来。
宣传别变味成攀比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做了好事,社会确实应该褒奖当事人。但是如何润物细无声?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身边总有人性之美,只不过有的被关注,有的默默无闻,有的会荣誉加身,有的则毫无回报,甚至还有见义勇为身负重伤后无法获得表彰。我们注意到,在好人好事越来越多的时候出现了两个我们担心的倾向。第一个,非常强调地域特点,比如说这是我们湖北的好小伙子,那个杭州、浙江是我们的“道德高地”,这样会不会形成一种很大的攀比?别千万是GDP这种经济竞争和攀比刚刚开始降温的时候,道德GDP的竞争又开始攀比和升温。在社会处在转型中道德焦虑的时候,我们需要身边有很多像雷锋一样的人,但是如何拿捏一个更加好的分寸让所有人都愿意接受,并且真的被感染,是我们都该思考的问题。
网友洪乐风:褒扬行善者,贬斥为恶人,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但被不断放大的道德标签,也给“最美”的花瓣蒙上了几缕暗淡。一味地渲染“最”字、过多的溢美之辞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产生诸如“道德浮夸”的担心和忧虑。因此,善待“最美”就要提防滥用“最美”的道德标签。
时事评论员李千帆:以一位普通人的视角看身边的人榜样,会感觉亲切;但是,如果只是为了构建“道德高地”而去刻意拔高,反而会起到副作用,让人生厌。如何让普通人以非常平实的方式被我们知道他们的事迹并且走近我们?我想这会给这个社会带来越来越多的信心,明天我们也都可以成为他那样的人。
“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的哥”……最近,若干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最美”不斷见诸报端。“浙江出了最美司机,黑龙江有最美女教师,我们天河区有最美路人。”这是某媒体在报道“托举哥”周冲时,引用的广州市天河区宣传部部长蓝小环的一句话。而各地对于“最美”的自豪之情,最近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感知,“最美”们会被官员看望慰问,媒体大量报道,授予各种各样的称号与嘉奖。
中国有句老话叫“润物细无声”。但也许是最近一些年来,人们对道德有一种巨大的焦虑感,因此只要出现了好人好事,就立即要全力以赴地宣传,力图弄出特别大的动静。这可能是一种进步,也是社会的一种需求,但会不会出现另一种政绩或者攀比?社会各方开始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