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艳玲,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安阳市教研室副主任,德育课程专职教研员。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安阳市名师、市管专家。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研究会理事,河南省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参加教育工作30多年来,情系教育,不离不弃。执教的课获省、国家级奖,承担的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获优秀成果奖,主编和参与编写著作10余本,在《学科教学》《小学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刊发表文章20余篇。
“对我们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一要坚守,二要研究,三要发展。坚守,即坚守我们的学科开足课,开全课,上好课,不被其他学科所‘侵占’;研究,即要加强对学科教学的研究,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发展,就是要在坚守和研究中求得学生发展、学科发展和教师自身的发展。”——这是安阳市教研室德育课程教研员刘艳玲在教研活动中常讲的话。
“坚守、研究、发展”,不只是刘艳玲对老师们的教学要求,也不只是她与教师们的共勉。了解她、了解她工作经历的人都知道,正是这份“坚守、研究、发展”的执着信念,伴她在教育战线上走过了32个春秋。
倾心倾情的选择
难忘1978年,刘艳玲参加全国高考和代课教师转正考试,8月的炎热,丝毫没有挡住喜讯的到来,她同时接到了财会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和教师录取通知书。面对行业的选择,她把财会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放进了抽屉,把新学期的教材通读了多遍。她说,她不能看不到学生灿烂的笑脸,听不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80年代初,身为单位保卫干部的父亲看到她借穿警服照的照片,便给她联系调往公安局工作,她深怀对父亲的感激而拒绝了;1997年,组织经过考察,提升她到区文教体育局担任副局长,负责全区教育教学工作。1998年,根据区委要求参加了市里副县级干部公开选拔的她,进入了全市前三名,但她明确对领导说,无论怎样安排,自己都不离开教育,坚决要求留在充满生机的教育园地里;2004年,面临区委办公室领导职务和市教研室工作的选择,她异常坚决地选择了后者。教育工作是她倾心倾情的事业,她岂能舍得丢弃!
坚守,不仅体现在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守候,更体现在她对教育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为了这一追求,她一直践行着“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伴随成长”的学习信念。她常说,教育工作是项极具创新性的工作,而创新源自于学习。走进她的办公室,呈现在眼前的是办公桌上打开或半掩的书,映入眼帘的是书柜中摆放整齐的书,随手拈来的也是或薄或厚的书。夜深人静之时,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寻找喜欢的方式休闲、娱乐,而她又捧起书卷,沉迷于书海潜心研读。读书是她生活中的最爱。有时,“书虫”会变为“网虫”——为了及时获取教学的前沿信息,她每天都要抽时间到教育网站“淘宝”,让自己的理念更富时代感。她不断超越自己,把所感、所思、所悟、所得记下来,把日积月累的学习收获倾注于笔端。
博览群书、博取众长使她工作起来得心应手。面对教师们请教的问题,提出的困惑,无论是教学技巧还是教育理论,她都能生动、形象、有效地给予指导。在讲座中,在与老师们的互动中,她十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新”“趣”“活”的特点,援引的案例典型、生动有趣,让老师为之折服。对此,安阳市东南营小学刘坤老师在札记写道:“去巩义做课,路上,向刘老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她不直接解答,随口讲述了一段教学实例,娓娓道来中让你自己体味当中的答案,这让我对她的经验之多感到敬佩。”确实,在老师们眼中,她是一位“四能”的领导:能研(研究)、能讲(讲学)、能上(上示范课)、能写(撰写文章)。在老师们心目中,她是博学多才的领头雁,是教学困惑时的“引路人”。
多年来的学习丰富着刘艳玲的教学底蕴,促进着她的研究实践,提升着她的专业成长。当青年教师向她请教学习经验时,她说,学习不是目的,通过学习促进创新实践,求得发展和提高才是目的。为达这一目的,学习时要做到“三个结合”:学习和思考结合,学习和实践结合,学习和总结结合。
她身体力行地学习着、思考着、实践着。80年代,在班级建设中,她研究、尝试班干部轮任,通过小干部的培养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到校视察时,她和学生谷莉代表师生汇报经验,受到胡书记的表扬。胡书记还欣然题词:“多读书,读好书,做对人民和社会有用的人。”每当看到当时的照片和题词,她仍会激动不已。她说,题词过去激励着她,现在激励着她,今后还会激励着她,去为自己钟爱的事业而“衣带渐宽终不悔”。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伴随成长”已成为她坚守教育事业的信念基础,成为她追求教育事业的有力支撑,成为她发展学生、发展教学,同时持续地发展自己的动力源泉。
坚守,追求,伴她一路走来。她先后在《教育理论与实践》《小学德育》《河南教育》等杂志发表文章20余篇,主编、与人合著的《品德思考与联系》《社会主义荣辱观小学生读本》等正式出版。
沉心沉静的坚守
见过刘艳玲的人,和她一起研究、探讨过教学的人,省内省外听过刘艳玲评课的人,都留下了这样的评价:说话不温不火,谈吐如潺潺小溪之水,娓娓道来,透着宁静和致雅。听到这样的评价,她笑了。她说:“我喜欢静,宁静可以心致远。俗话说,静心则专,静思则通,静居则安,静默则熟。静心的读书,沉静的思考,安静的写作,优静的对话研讨,这也应该成为当今的一种教研文化和教研风格吧。”
在物欲横流的今日,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事务繁多,让很多人的心灵都处在一种躁动的状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她始终保持着这份静学、静思,冷静理智地审视教学、反思教学、实践教学、总结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们以强烈冲击,同样也对传统的教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使德育课走进学生心灵,刘老师亲自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爱护环境》一课时,她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走进公园,领略优美环境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走向社会,了解和观察环境现状。执教《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一课时,她开发和利用学生熟悉的教学资源,到部队录取《过雪山草地》歌曲,托熟人到林州电台剪辑《红旗渠的岁月》。执教《滴水穿石》一课,她又非常朴实地用一块巴掌大的石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题,自然无痕地将学生引入到学习之中。她执教的《学好各门功课》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研究会青岛年会中做展示,执教的《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录像课在省、市、全国教学研讨会上观摩。
她敏锐地意识到,新课程要有新的教研观念。为此,她创新教研方式,率先组建了市级品德学科教研中心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组建“新课程讲师团”,开展送课下乡活动;为解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未被足够重视的现状,她探索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将品德课融入到学生学科成绩的抽测中……这些新的教研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了品德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品德课教学研究和教学质量提高。
为提升教学研究的层次,她提出将问题课题化、过程研究化、结果成果化的教研工作思路,亲自组织省德育实验学校联合进行“贴近学生生活,开发利用德育资源”的课题研究,实验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德育基础,选择研究内容,课题组定期学习,定期交流,定期研讨,做到学习资源共享,研究经验共享,研究成果共享,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带动了德育教师的成长。承担研究任务的东门小学的《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东南营小学的《实践活动中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课题均获得省级优秀成果一等奖。课题组有80多位教师的论文先后获得省优秀论文奖。
在教研实践中她发现,经过各级多种形式的培训,很多老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谈起理念时头头是道,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仍然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如何将理念和实践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理念向实践的转化能力亟待研究和解决。为此,她结合各种教研活动,将活动与学习结合,以活动促学习;将活动与培训结合,以活动促培训;将活动与提高结合,以活动促教学能力的提升。她亲自拟定体例,组织县区优秀教研员和骨干校长、教师编写《教师教学培训用书》,从如何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和传统教案的区别、教学中如何以活动为主要载体组织教学、如何进行评价等等,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给了教师很好的指导作用,促进了课堂教学研究。2009年全市优质课活动过后, 林州乡镇的一位听课老师在林州《教育教学论坛》撰文道:参加市品德优质课大赛后,我深切体会到这个学科的魅力,知道了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得是这么紧密,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起着这么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都能以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在对话中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学生该会学得多么有兴趣,品德课教学该会多么有意义啊。获得一等奖的张卫慧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经过这次大奖赛的培训,我忽然觉得品德课非常“容易”进行,因为这个课的教学资源就取之于学生生活,取之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这样,经过有效培训,作课教师感到有提高,听课教师感到有收获,有效促进了品德课教学的发展。
甘心甘愿的奉献
刘艳玲极其平和、雅静,说话和声细语,笑容可掬。就是指出错误,她也是以一种极其尊重、平等的口吻,让人听起来心悦诚服。听她评课,你总能发现许多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优点,经她一指点,立刻就会让你信心十足、干劲倍增。当然她也能凭着自己丰富的经验、敏锐的课感,准确捕捉到你的不足,并在你的困惑之处,“妙手”点拨,令你豁然开朗。她培养的青年教师数不胜数,有不少成为市、区骨干,更有的在她的指导下走出了安阳,走向了全国。青年教师刘琨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为了锻炼和培养她,刘老师多次对她进行“磨课”,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落实,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板书的个性化设计,从教材资源的利用到生活、社会资源的开发,从指导学生朗读的导语到激励学生的评价方式,一招一式一句话,刘老师事无巨细,反复指导打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国首届小学优秀课例评比中,刘琨所做的《吹向世界的中国风》一课获得一等奖,并在河南省小学德育实验校观摩会上展示,受到与会老师的高度评价。
青年教师平丹丹在参加省优质课选拔赛中,因为心气太足,且发音方法不当,嗓子变得沙哑,连续喝药调整仍无济于事。刘老师听完课后关切地说:“平时喝点蜂蜜水,润润嗓子,再配点清咽片调节一下。好的嗓音对一个老师很重要。”这如家人般细微的关心,使平老师心中温暖倍至。可是一段时间过去,眼看大赛即将来临,平老师的嗓音仍然没有明显改善。刘老师觉察后,在百忙中请来安阳市播音专家彭长生,请他亲自指导平老师怎样科学用嗓,怎样科学发音。在专家的指导和刘老师的亲切关怀下,平老师的嗓音有了明显好转。在省优质课比赛中她所做的《我们的生活需要谁》一课获得一等奖,后来还代表河南省参加了全国优质课评比。回顾做课的经历,回想刘老师在“幕后”的那一份关怀和无私帮助,平老师怎能不为品德课教学的研究、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倾尽全力呢?
刘老师甘心甘愿的奉献换来了众多青年品德课教师的成长。近几年,安阳市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师在省内外崭露头角。冯芳、王俊平、裴晶晶、张卫慧、平丹丹等一大批教师先后在省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其中王俊平所做的《爱在校园》一课还被评课专家誉为“最具生活化,最贴近儿童”的一节品德课,青年教师刘琨更在2009年全国小学首届新课程优秀案例评选中获一等奖,并赴清华大学领奖……现在,安阳已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品德课教师团队,这支团队正在凝聚成一种磁场,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国家督学成尚荣说:“课程改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是的,只有静,我们才会感受到新课程进程脉搏的强大,感受到新课程理念的精深和新课程推进中教学实践层面研究空间的巨大。相信喜欢宁静的刘艳玲老师会在“静”中继续幸福地坚守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和品德课教学研究,在一路耕耘中不断采撷智慧的芬芳果实。
(感谢李红婷、冯芳、祝瑞红等老师为本文提供素材)
责任编辑 余志全
“对我们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一要坚守,二要研究,三要发展。坚守,即坚守我们的学科开足课,开全课,上好课,不被其他学科所‘侵占’;研究,即要加强对学科教学的研究,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发展,就是要在坚守和研究中求得学生发展、学科发展和教师自身的发展。”——这是安阳市教研室德育课程教研员刘艳玲在教研活动中常讲的话。
“坚守、研究、发展”,不只是刘艳玲对老师们的教学要求,也不只是她与教师们的共勉。了解她、了解她工作经历的人都知道,正是这份“坚守、研究、发展”的执着信念,伴她在教育战线上走过了32个春秋。
倾心倾情的选择
难忘1978年,刘艳玲参加全国高考和代课教师转正考试,8月的炎热,丝毫没有挡住喜讯的到来,她同时接到了财会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和教师录取通知书。面对行业的选择,她把财会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放进了抽屉,把新学期的教材通读了多遍。她说,她不能看不到学生灿烂的笑脸,听不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80年代初,身为单位保卫干部的父亲看到她借穿警服照的照片,便给她联系调往公安局工作,她深怀对父亲的感激而拒绝了;1997年,组织经过考察,提升她到区文教体育局担任副局长,负责全区教育教学工作。1998年,根据区委要求参加了市里副县级干部公开选拔的她,进入了全市前三名,但她明确对领导说,无论怎样安排,自己都不离开教育,坚决要求留在充满生机的教育园地里;2004年,面临区委办公室领导职务和市教研室工作的选择,她异常坚决地选择了后者。教育工作是她倾心倾情的事业,她岂能舍得丢弃!
坚守,不仅体现在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守候,更体现在她对教育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为了这一追求,她一直践行着“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伴随成长”的学习信念。她常说,教育工作是项极具创新性的工作,而创新源自于学习。走进她的办公室,呈现在眼前的是办公桌上打开或半掩的书,映入眼帘的是书柜中摆放整齐的书,随手拈来的也是或薄或厚的书。夜深人静之时,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寻找喜欢的方式休闲、娱乐,而她又捧起书卷,沉迷于书海潜心研读。读书是她生活中的最爱。有时,“书虫”会变为“网虫”——为了及时获取教学的前沿信息,她每天都要抽时间到教育网站“淘宝”,让自己的理念更富时代感。她不断超越自己,把所感、所思、所悟、所得记下来,把日积月累的学习收获倾注于笔端。
博览群书、博取众长使她工作起来得心应手。面对教师们请教的问题,提出的困惑,无论是教学技巧还是教育理论,她都能生动、形象、有效地给予指导。在讲座中,在与老师们的互动中,她十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新”“趣”“活”的特点,援引的案例典型、生动有趣,让老师为之折服。对此,安阳市东南营小学刘坤老师在札记写道:“去巩义做课,路上,向刘老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她不直接解答,随口讲述了一段教学实例,娓娓道来中让你自己体味当中的答案,这让我对她的经验之多感到敬佩。”确实,在老师们眼中,她是一位“四能”的领导:能研(研究)、能讲(讲学)、能上(上示范课)、能写(撰写文章)。在老师们心目中,她是博学多才的领头雁,是教学困惑时的“引路人”。
多年来的学习丰富着刘艳玲的教学底蕴,促进着她的研究实践,提升着她的专业成长。当青年教师向她请教学习经验时,她说,学习不是目的,通过学习促进创新实践,求得发展和提高才是目的。为达这一目的,学习时要做到“三个结合”:学习和思考结合,学习和实践结合,学习和总结结合。
她身体力行地学习着、思考着、实践着。80年代,在班级建设中,她研究、尝试班干部轮任,通过小干部的培养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主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到校视察时,她和学生谷莉代表师生汇报经验,受到胡书记的表扬。胡书记还欣然题词:“多读书,读好书,做对人民和社会有用的人。”每当看到当时的照片和题词,她仍会激动不已。她说,题词过去激励着她,现在激励着她,今后还会激励着她,去为自己钟爱的事业而“衣带渐宽终不悔”。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伴随成长”已成为她坚守教育事业的信念基础,成为她追求教育事业的有力支撑,成为她发展学生、发展教学,同时持续地发展自己的动力源泉。
坚守,追求,伴她一路走来。她先后在《教育理论与实践》《小学德育》《河南教育》等杂志发表文章20余篇,主编、与人合著的《品德思考与联系》《社会主义荣辱观小学生读本》等正式出版。
沉心沉静的坚守
见过刘艳玲的人,和她一起研究、探讨过教学的人,省内省外听过刘艳玲评课的人,都留下了这样的评价:说话不温不火,谈吐如潺潺小溪之水,娓娓道来,透着宁静和致雅。听到这样的评价,她笑了。她说:“我喜欢静,宁静可以心致远。俗话说,静心则专,静思则通,静居则安,静默则熟。静心的读书,沉静的思考,安静的写作,优静的对话研讨,这也应该成为当今的一种教研文化和教研风格吧。”
在物欲横流的今日,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事务繁多,让很多人的心灵都处在一种躁动的状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她始终保持着这份静学、静思,冷静理智地审视教学、反思教学、实践教学、总结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们以强烈冲击,同样也对传统的教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使德育课走进学生心灵,刘老师亲自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爱护环境》一课时,她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走进公园,领略优美环境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走向社会,了解和观察环境现状。执教《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一课时,她开发和利用学生熟悉的教学资源,到部队录取《过雪山草地》歌曲,托熟人到林州电台剪辑《红旗渠的岁月》。执教《滴水穿石》一课,她又非常朴实地用一块巴掌大的石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题,自然无痕地将学生引入到学习之中。她执教的《学好各门功课》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研究会青岛年会中做展示,执教的《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录像课在省、市、全国教学研讨会上观摩。
她敏锐地意识到,新课程要有新的教研观念。为此,她创新教研方式,率先组建了市级品德学科教研中心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组建“新课程讲师团”,开展送课下乡活动;为解决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未被足够重视的现状,她探索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将品德课融入到学生学科成绩的抽测中……这些新的教研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了品德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品德课教学研究和教学质量提高。
为提升教学研究的层次,她提出将问题课题化、过程研究化、结果成果化的教研工作思路,亲自组织省德育实验学校联合进行“贴近学生生活,开发利用德育资源”的课题研究,实验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德育基础,选择研究内容,课题组定期学习,定期交流,定期研讨,做到学习资源共享,研究经验共享,研究成果共享,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带动了德育教师的成长。承担研究任务的东门小学的《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东南营小学的《实践活动中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课题均获得省级优秀成果一等奖。课题组有80多位教师的论文先后获得省优秀论文奖。
在教研实践中她发现,经过各级多种形式的培训,很多老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谈起理念时头头是道,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仍然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如何将理念和实践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理念向实践的转化能力亟待研究和解决。为此,她结合各种教研活动,将活动与学习结合,以活动促学习;将活动与培训结合,以活动促培训;将活动与提高结合,以活动促教学能力的提升。她亲自拟定体例,组织县区优秀教研员和骨干校长、教师编写《教师教学培训用书》,从如何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和传统教案的区别、教学中如何以活动为主要载体组织教学、如何进行评价等等,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给了教师很好的指导作用,促进了课堂教学研究。2009年全市优质课活动过后, 林州乡镇的一位听课老师在林州《教育教学论坛》撰文道:参加市品德优质课大赛后,我深切体会到这个学科的魅力,知道了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得是这么紧密,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起着这么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都能以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在对话中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学生该会学得多么有兴趣,品德课教学该会多么有意义啊。获得一等奖的张卫慧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经过这次大奖赛的培训,我忽然觉得品德课非常“容易”进行,因为这个课的教学资源就取之于学生生活,取之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这样,经过有效培训,作课教师感到有提高,听课教师感到有收获,有效促进了品德课教学的发展。
甘心甘愿的奉献
刘艳玲极其平和、雅静,说话和声细语,笑容可掬。就是指出错误,她也是以一种极其尊重、平等的口吻,让人听起来心悦诚服。听她评课,你总能发现许多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优点,经她一指点,立刻就会让你信心十足、干劲倍增。当然她也能凭着自己丰富的经验、敏锐的课感,准确捕捉到你的不足,并在你的困惑之处,“妙手”点拨,令你豁然开朗。她培养的青年教师数不胜数,有不少成为市、区骨干,更有的在她的指导下走出了安阳,走向了全国。青年教师刘琨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为了锻炼和培养她,刘老师多次对她进行“磨课”,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落实,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板书的个性化设计,从教材资源的利用到生活、社会资源的开发,从指导学生朗读的导语到激励学生的评价方式,一招一式一句话,刘老师事无巨细,反复指导打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国首届小学优秀课例评比中,刘琨所做的《吹向世界的中国风》一课获得一等奖,并在河南省小学德育实验校观摩会上展示,受到与会老师的高度评价。
青年教师平丹丹在参加省优质课选拔赛中,因为心气太足,且发音方法不当,嗓子变得沙哑,连续喝药调整仍无济于事。刘老师听完课后关切地说:“平时喝点蜂蜜水,润润嗓子,再配点清咽片调节一下。好的嗓音对一个老师很重要。”这如家人般细微的关心,使平老师心中温暖倍至。可是一段时间过去,眼看大赛即将来临,平老师的嗓音仍然没有明显改善。刘老师觉察后,在百忙中请来安阳市播音专家彭长生,请他亲自指导平老师怎样科学用嗓,怎样科学发音。在专家的指导和刘老师的亲切关怀下,平老师的嗓音有了明显好转。在省优质课比赛中她所做的《我们的生活需要谁》一课获得一等奖,后来还代表河南省参加了全国优质课评比。回顾做课的经历,回想刘老师在“幕后”的那一份关怀和无私帮助,平老师怎能不为品德课教学的研究、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倾尽全力呢?
刘老师甘心甘愿的奉献换来了众多青年品德课教师的成长。近几年,安阳市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师在省内外崭露头角。冯芳、王俊平、裴晶晶、张卫慧、平丹丹等一大批教师先后在省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其中王俊平所做的《爱在校园》一课还被评课专家誉为“最具生活化,最贴近儿童”的一节品德课,青年教师刘琨更在2009年全国小学首届新课程优秀案例评选中获一等奖,并赴清华大学领奖……现在,安阳已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品德课教师团队,这支团队正在凝聚成一种磁场,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国家督学成尚荣说:“课程改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是的,只有静,我们才会感受到新课程进程脉搏的强大,感受到新课程理念的精深和新课程推进中教学实践层面研究空间的巨大。相信喜欢宁静的刘艳玲老师会在“静”中继续幸福地坚守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和品德课教学研究,在一路耕耘中不断采撷智慧的芬芳果实。
(感谢李红婷、冯芳、祝瑞红等老师为本文提供素材)
责任编辑 余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