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随着电力负荷的日益快速增长和远距离大容量输电需求的增加,特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数目日益增多。传统输配电电塔虽然结构合理,但造型略显单一,缺乏艺术性,从城市美学观点出发,高压输电塔在满足输电功能的同时,应更新设计观念,引进和创新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增加与自然及城市的协调,提高电塔造型艺术的感染力,使其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结合我国高压输电塔景观发展现状及景观设计的全球化格局,从美化城市形象,延续城市文脉,体现人文关怀等角度出发,探索高压输电塔塔景观化设计策略。
关键词:高压输电塔;景观化;设计探究
1 引言
在我国,随着电力负荷的日益快速增长和远距离大容量输电需求的增加,城市电力设施的数目日益增多,高压输电塔与人的活动区域越来越近,人们对周围的电力设施有着强烈的不满,传统输配电电塔虽然结构合理,但造型略显单一,缺乏艺术性,如果城市输电塔能像法国巴黎市中心的艾菲尔铁塔,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那样成为城市工业景观的代表,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致力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城市美学、人文关怀等观点出发,高压输电塔在满足输电功能的同时,应更新设计观念,引进和创新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增加与自然及城市的协调,提高电塔造型艺术的感染力,使其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 国内外现状
2.1 国内现状
国内对电力设施设计研究大多数是从满足于输电线路塔型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及抗雷性的需求,湖北美术学院的尹传垠等人引入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理论,通过“显”与“隐”两种途径,分别从地形、气候、文化三个方面提出适应性景观策略。国内对研究高压输电塔景观化设计还未提起足够的重视,存在着电力工程设计师与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的脱节,高压输电塔作为城市景观的构成元素,大量的设计千篇一律、单调冷漠,缺少对城市形象整体考虑以及对受众的人文关怀,这种状况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
2.2 国外现状
西方国家在对后工业景观实践的认识基础上,把景观作为电力设施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国外工业景观的设计引入了新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理论,当代信息产业的兴起产生了新型的工业类型从而发展了新的设计手法,地域文脉与企业文化等文化因素的介入,设计思想与手法的多元化等等都对新建输电电塔景观化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众多有影响力的建筑师、景观设计师也都大量地从事工业建筑及工业景观的设计实践,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例如丹麦新型鹰式铁塔设计、冰岛巨大人形塔、南非开普敦“隐身塔”、澳大利亚雨林塔、瑞士“网球拍”铁塔、瓦萨雕塑性铁塔、亚利桑那州沙漠的管状Y型塔、这也为高压输电电塔景观化设计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 高压输电电塔景观化设计策略
3.1地域特色
城市的地域特色不仅局限在区域内经济作用的物质内容展示,更重要的是该地对艺术文化的概括性认知。一座城市的歷史沿革、名胜古迹、文学典故、民间艺术等,都是城市的精神财富与文化灵性的积聚,是城市与众不同之处与灵魂所在。例如被称为“马蹄莲”的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是国内最大的绿色仿生建筑,加上独特的造型成为武汉新的地标建筑,在高压输电塔景观化的设计中,可以恰当地挖掘地域中这种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象,唤起大众的文化共识。
3.2 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既是一个价值观的表达与引导,也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格局,一种追求,是人们奋力前行的精神动力。武汉的市花梅花,具有不屈不挠、奋勇当先的精神气概,与武昌首义“敢为天下先”的核心精神内涵是一致的,输电塔景观化设计可以保留传统的塔身造型不变,将输电塔的塔头部分塑造成不同形式梅花的造型,输电线悬于城市上空的拉线,将一个个塔头的“花灯”串联起来并可以随着线路延伸,交替变化造型,塑造灵活多变的景观效果,打造城市的第二张面孔,体现城市文化品格和个性气质,突出所在城市特有的人文情怀。
3.3切合当下
在高压输电塔景观化的设计实践中,随着科技的革新,多领域、跨媒体艺术的参与,让输电塔景观艺术不仅装点城市空间,更可以切合当下,在新媒体、跨媒体、融媒体等归属艺术创作的最新领域进行探索,激活城市空间。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是党的十九大后我国举办的第一场大型国际赛事,是展示国家发展伟大成就、诠释我国和平发展道路、彰显改革强军全新面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意义非凡,影响重大。在军运会竞技场馆附近的输电塔设计以“军人”形象为设计灵感来源,配以独特的灯光音响效果,充分反映、体现公共大众的意志和需求,并通过输电塔客体本身来传达对“军人”这一主体的情感上的关怀和呵护,彰显当下的军体风采。
4 结语
传统的电力设施由于自身的特殊性,通常悬挂标明“危险!请勿靠近”字样的警示牌,各类防盗防护措施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家财产及人身安全,但也造成了民众对电力设施的压抑感、紧张感、孤立感与距离感。高压输电电塔景观化设计通过体现地域特色、城市精神、切合当下等策略,可以有效的缓解这种心理压抑, 借助于艺术的造型语言,以审美形式为基础,可改善、装饰、强化城市生活环境,用其充满人文情趣和诗意的形式表达着艺术美,改变着传统的生硬与冷漠,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满足大众人群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振亚.特高压电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丁十鑫.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典型措施示例[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李砚祖.大趋势:艺术与科学的整合[J].文艺研究,2001(1).
关键词:高压输电塔;景观化;设计探究
1 引言
在我国,随着电力负荷的日益快速增长和远距离大容量输电需求的增加,城市电力设施的数目日益增多,高压输电塔与人的活动区域越来越近,人们对周围的电力设施有着强烈的不满,传统输配电电塔虽然结构合理,但造型略显单一,缺乏艺术性,如果城市输电塔能像法国巴黎市中心的艾菲尔铁塔,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那样成为城市工业景观的代表,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致力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城市美学、人文关怀等观点出发,高压输电塔在满足输电功能的同时,应更新设计观念,引进和创新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增加与自然及城市的协调,提高电塔造型艺术的感染力,使其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 国内外现状
2.1 国内现状
国内对电力设施设计研究大多数是从满足于输电线路塔型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及抗雷性的需求,湖北美术学院的尹传垠等人引入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理论,通过“显”与“隐”两种途径,分别从地形、气候、文化三个方面提出适应性景观策略。国内对研究高压输电塔景观化设计还未提起足够的重视,存在着电力工程设计师与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的脱节,高压输电塔作为城市景观的构成元素,大量的设计千篇一律、单调冷漠,缺少对城市形象整体考虑以及对受众的人文关怀,这种状况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
2.2 国外现状
西方国家在对后工业景观实践的认识基础上,把景观作为电力设施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国外工业景观的设计引入了新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理论,当代信息产业的兴起产生了新型的工业类型从而发展了新的设计手法,地域文脉与企业文化等文化因素的介入,设计思想与手法的多元化等等都对新建输电电塔景观化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众多有影响力的建筑师、景观设计师也都大量地从事工业建筑及工业景观的设计实践,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例如丹麦新型鹰式铁塔设计、冰岛巨大人形塔、南非开普敦“隐身塔”、澳大利亚雨林塔、瑞士“网球拍”铁塔、瓦萨雕塑性铁塔、亚利桑那州沙漠的管状Y型塔、这也为高压输电电塔景观化设计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 高压输电电塔景观化设计策略
3.1地域特色
城市的地域特色不仅局限在区域内经济作用的物质内容展示,更重要的是该地对艺术文化的概括性认知。一座城市的歷史沿革、名胜古迹、文学典故、民间艺术等,都是城市的精神财富与文化灵性的积聚,是城市与众不同之处与灵魂所在。例如被称为“马蹄莲”的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是国内最大的绿色仿生建筑,加上独特的造型成为武汉新的地标建筑,在高压输电塔景观化的设计中,可以恰当地挖掘地域中这种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象,唤起大众的文化共识。
3.2 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既是一个价值观的表达与引导,也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格局,一种追求,是人们奋力前行的精神动力。武汉的市花梅花,具有不屈不挠、奋勇当先的精神气概,与武昌首义“敢为天下先”的核心精神内涵是一致的,输电塔景观化设计可以保留传统的塔身造型不变,将输电塔的塔头部分塑造成不同形式梅花的造型,输电线悬于城市上空的拉线,将一个个塔头的“花灯”串联起来并可以随着线路延伸,交替变化造型,塑造灵活多变的景观效果,打造城市的第二张面孔,体现城市文化品格和个性气质,突出所在城市特有的人文情怀。
3.3切合当下
在高压输电塔景观化的设计实践中,随着科技的革新,多领域、跨媒体艺术的参与,让输电塔景观艺术不仅装点城市空间,更可以切合当下,在新媒体、跨媒体、融媒体等归属艺术创作的最新领域进行探索,激活城市空间。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是党的十九大后我国举办的第一场大型国际赛事,是展示国家发展伟大成就、诠释我国和平发展道路、彰显改革强军全新面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意义非凡,影响重大。在军运会竞技场馆附近的输电塔设计以“军人”形象为设计灵感来源,配以独特的灯光音响效果,充分反映、体现公共大众的意志和需求,并通过输电塔客体本身来传达对“军人”这一主体的情感上的关怀和呵护,彰显当下的军体风采。
4 结语
传统的电力设施由于自身的特殊性,通常悬挂标明“危险!请勿靠近”字样的警示牌,各类防盗防护措施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家财产及人身安全,但也造成了民众对电力设施的压抑感、紧张感、孤立感与距离感。高压输电电塔景观化设计通过体现地域特色、城市精神、切合当下等策略,可以有效的缓解这种心理压抑, 借助于艺术的造型语言,以审美形式为基础,可改善、装饰、强化城市生活环境,用其充满人文情趣和诗意的形式表达着艺术美,改变着传统的生硬与冷漠,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满足大众人群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振亚.特高压电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丁十鑫.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典型措施示例[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李砚祖.大趋势:艺术与科学的整合[J].文艺研究,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