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煤矿地质灾害已经逐渐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其不但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还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损害。本文首先简要的阐述了我国煤矿地质灾害的现状,其次系统的分析了我国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煤矿地质 灾害特征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4-357-2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进程来看,其重点即是经济的一体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逐渐的参与到了自然地质的作用当中,成为了强大的地质营力,共同的作用于地质环境,这就使得地质环境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地质环境所受到的压力与影响越来越大,环境灾害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制约。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家的建设以及人们对地质环境的保护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同时也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制约经济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具备多发性的煤矿地质灾害,所以如何根据当前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即是当前我国较为突出的一个研究课题。
1我国煤矿地质灾害的现状
所谓煤矿地质灾害,其实就是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具有破坏性的地质灾害。作为煤矿灾害的主要种类之一,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极高,并且属于自然灾害,其不但能够直接导致煤矿企业产生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可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就目前来看,我国目前的煤矿地质灾害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地面沉降与塌陷;二是瓦斯突出;三是煤矸石堆放导致的对环境、水体、土壤的污染;四是矿井突出。这些都是煤矿地质灾害中常见的灾害构成部分。因此,对于煤矿灾害的治理无论对于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还是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来说必然是当务之急。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手段、途径来将煤矿灾害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让煤矿开采的工作真正的进入到一个安全、有序、科学的轨道上。
2.我国煤矿地质灾害特征
2.1地面沉降或塌陷
在地下煤炭被开采之后,经常会出现地面沉降、塌陷的现象。而这类现象发展的主要原因便是在开采过程中采空区原有的地应力平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地应力平衡受到破坏之后,地应力会再次进行分布,在这分布的过程当中,矿井区地下的围岩层或者周围的地表就会出现开裂、移动的现象,这就会直接导致岩石冒落、破碎。同时,在开采过程当中,如果我们没有及时的排除采空区当中的地下水,那么其将受到极大的破坏,采空区的水力坡就会相应的加大,最终就会发生大规模的漏斗现象,地表也有可能发生凹陷[1]。而一旦地面出现了沉降或者塌陷的现象,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2瓦斯突出
在没有对煤矿进行采掘之前,瓦斯吸附在煤炭表面或者煤层缝隙中的时候是处于游离状态的。在对煤层进行采掘的过程中,由于采掘煤层或者其周围地质的地应力将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就会导致瓦斯储气封闭系统会受到相应的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煤层之间的瓦斯就会得到释放。一旦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或者在一些人为的影响下,瓦斯很有可能就会出现爆炸的现象,这就可能导致火灾的出现、人员中毒事件的发生。
2.3煤矸石堆放
(1)煤矸石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当被雨水淋溶之后,煤矸石会进入到水域,或者是渗入到土壤之中,这就会对水体和土壤带来直接的影响。同时,煤矸石将被植物的根部所吸收,这将直接对植物的生长带来极大的影响,最终导致减产,甚至有可能会通过食物链来进入到人体之中,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隐患。
(2)煤矸石自燃对环境的污染。根据相关的统计,目前在我国所有的矸石山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发生过自燃现象。由于自燃,将放出的大量H2S、SO2、CO、CO2以及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这显然将严重的污染矿区的自然环境[2]。
2.4矿井突水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当中,矿井突水地质灾害是较为常见的。当矿井突水现象严重的时候,将对整个矿井的正常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将产生极大的损失。矿井突水现象的主要特点即是水势汹涌、涌水量极大。目前,在我国制定的“对矿井完全有巨大威胁的重大地质灾害”之中,矿井突水现象赫然在列。
3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3.1井下突水的防治
在矿井防治水工作当中,预防断裂出水是主要的内容之一。首先,我们应该查明工作面断裂的分布情况,以此来为预防断裂出水提供相关的依据。对于已经出现断裂的地方,要重点监测,加强支护,防止滞后出水。导致隔离岩层出水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水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降低水压的方式来减少水压对隔离岩层的顶劈作用,以此来预防出水现象的出现。同时,我们在开采的过程当中,应该通过对各种仪器的利用以及对各种构造的设计来减少水压对隔离层的影响。显然,由于水的流动性极强,我们根本无法对其进行完全的控制,因此我们只能从预防的角度来加强井下突水的控制。
3.2地面沉降、塌陷的防治
对于采矿过程中出现的地面沉降、塌陷问题,我们主要依靠的是施工的经验,由于后期的治理十分复杂,也极为困难,因此我们需要以预防为主,做好相关的地面沉降、塌陷事故的预测工作。对于煤矿山采空区塌陷的治理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常用的即是“充填复垦法”。这种治理方法是通过利用矿区附近的粉煤灰、煤矸石、露天矿破离物等充填材料来充填采空塌陷地复田,并且将已经开采过的采空区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材料进行回填,这既能够避免材料的堆积,也能够有效的防止地面的沉降、塌陷。但是,在回填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无污染性,一旦材料有一定的污染性,这将直接对地表的植被带来严重的伤害,就极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的发生。
3.3提高建筑物的防灾能力
应该在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之下,对煤矿区民宅建筑材料与砌筑的质量进行实质性的提高。要增强地基的建设,加强上部结构的牢固性,从而提高整个民宅的总体抗灾能力。同时,应该加强农民建筑队伍的管理与整顿,因地制宜的对相应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工程抗灾知识的培训。
3.4防治瓦斯、煤尘爆炸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贯彻国家的相关要求,改善通风系统,对瓦斯进行认真严格的检查,绝对不允许在煤矿井下使用明火,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首先,创建完善的瓦斯检查制度,超限工作的现象绝不允许出现。其次,强化通风管理。为了防止瓦斯到达一定浓度后出现爆炸现象,我们必须增加风量、降低瓦斯浓度。因此,在每一个工作面以及采区都需要配备单独的进回风系统。再次,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坚决不允许施工人员将易燃物品带入到煤矿井下,杜绝在煤矿井下吸烟的现象发生。同时,为了防止煤尘所导致的爆炸现象,我们必须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煤尘发生量以及浮游煤尘量,并且需要严格的实施防尘策略(如静压洒水)[3]。另外,一旦防爆设施失效,相应人员必须进行及时的更换,以免严重的隐患出现。
4结语
总之,由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在煤矿生产过程当中时常会出现一些地质灾害问题,这对煤矿企业与当地居民都将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各种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治,以此来保障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性,促进煤矿企业的持久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德仁.关于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迫在眉睫[J].科技与企业,2012,22:160.
[2]林忠谦.浅析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及防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1:121-122.
[3]张赟兰.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4,08:329-330.
[关键词]煤矿地质 灾害特征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4-357-2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进程来看,其重点即是经济的一体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逐渐的参与到了自然地质的作用当中,成为了强大的地质营力,共同的作用于地质环境,这就使得地质环境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地质环境所受到的压力与影响越来越大,环境灾害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制约。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家的建设以及人们对地质环境的保护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同时也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制约经济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具备多发性的煤矿地质灾害,所以如何根据当前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即是当前我国较为突出的一个研究课题。
1我国煤矿地质灾害的现状
所谓煤矿地质灾害,其实就是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具有破坏性的地质灾害。作为煤矿灾害的主要种类之一,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极高,并且属于自然灾害,其不但能够直接导致煤矿企业产生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可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就目前来看,我国目前的煤矿地质灾害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地面沉降与塌陷;二是瓦斯突出;三是煤矸石堆放导致的对环境、水体、土壤的污染;四是矿井突出。这些都是煤矿地质灾害中常见的灾害构成部分。因此,对于煤矿灾害的治理无论对于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还是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来说必然是当务之急。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手段、途径来将煤矿灾害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让煤矿开采的工作真正的进入到一个安全、有序、科学的轨道上。
2.我国煤矿地质灾害特征
2.1地面沉降或塌陷
在地下煤炭被开采之后,经常会出现地面沉降、塌陷的现象。而这类现象发展的主要原因便是在开采过程中采空区原有的地应力平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地应力平衡受到破坏之后,地应力会再次进行分布,在这分布的过程当中,矿井区地下的围岩层或者周围的地表就会出现开裂、移动的现象,这就会直接导致岩石冒落、破碎。同时,在开采过程当中,如果我们没有及时的排除采空区当中的地下水,那么其将受到极大的破坏,采空区的水力坡就会相应的加大,最终就会发生大规模的漏斗现象,地表也有可能发生凹陷[1]。而一旦地面出现了沉降或者塌陷的现象,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2瓦斯突出
在没有对煤矿进行采掘之前,瓦斯吸附在煤炭表面或者煤层缝隙中的时候是处于游离状态的。在对煤层进行采掘的过程中,由于采掘煤层或者其周围地质的地应力将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就会导致瓦斯储气封闭系统会受到相应的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煤层之间的瓦斯就会得到释放。一旦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或者在一些人为的影响下,瓦斯很有可能就会出现爆炸的现象,这就可能导致火灾的出现、人员中毒事件的发生。
2.3煤矸石堆放
(1)煤矸石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当被雨水淋溶之后,煤矸石会进入到水域,或者是渗入到土壤之中,这就会对水体和土壤带来直接的影响。同时,煤矸石将被植物的根部所吸收,这将直接对植物的生长带来极大的影响,最终导致减产,甚至有可能会通过食物链来进入到人体之中,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隐患。
(2)煤矸石自燃对环境的污染。根据相关的统计,目前在我国所有的矸石山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发生过自燃现象。由于自燃,将放出的大量H2S、SO2、CO、CO2以及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这显然将严重的污染矿区的自然环境[2]。
2.4矿井突水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当中,矿井突水地质灾害是较为常见的。当矿井突水现象严重的时候,将对整个矿井的正常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将产生极大的损失。矿井突水现象的主要特点即是水势汹涌、涌水量极大。目前,在我国制定的“对矿井完全有巨大威胁的重大地质灾害”之中,矿井突水现象赫然在列。
3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3.1井下突水的防治
在矿井防治水工作当中,预防断裂出水是主要的内容之一。首先,我们应该查明工作面断裂的分布情况,以此来为预防断裂出水提供相关的依据。对于已经出现断裂的地方,要重点监测,加强支护,防止滞后出水。导致隔离岩层出水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水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降低水压的方式来减少水压对隔离岩层的顶劈作用,以此来预防出水现象的出现。同时,我们在开采的过程当中,应该通过对各种仪器的利用以及对各种构造的设计来减少水压对隔离层的影响。显然,由于水的流动性极强,我们根本无法对其进行完全的控制,因此我们只能从预防的角度来加强井下突水的控制。
3.2地面沉降、塌陷的防治
对于采矿过程中出现的地面沉降、塌陷问题,我们主要依靠的是施工的经验,由于后期的治理十分复杂,也极为困难,因此我们需要以预防为主,做好相关的地面沉降、塌陷事故的预测工作。对于煤矿山采空区塌陷的治理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常用的即是“充填复垦法”。这种治理方法是通过利用矿区附近的粉煤灰、煤矸石、露天矿破离物等充填材料来充填采空塌陷地复田,并且将已经开采过的采空区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材料进行回填,这既能够避免材料的堆积,也能够有效的防止地面的沉降、塌陷。但是,在回填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无污染性,一旦材料有一定的污染性,这将直接对地表的植被带来严重的伤害,就极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的发生。
3.3提高建筑物的防灾能力
应该在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之下,对煤矿区民宅建筑材料与砌筑的质量进行实质性的提高。要增强地基的建设,加强上部结构的牢固性,从而提高整个民宅的总体抗灾能力。同时,应该加强农民建筑队伍的管理与整顿,因地制宜的对相应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工程抗灾知识的培训。
3.4防治瓦斯、煤尘爆炸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贯彻国家的相关要求,改善通风系统,对瓦斯进行认真严格的检查,绝对不允许在煤矿井下使用明火,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首先,创建完善的瓦斯检查制度,超限工作的现象绝不允许出现。其次,强化通风管理。为了防止瓦斯到达一定浓度后出现爆炸现象,我们必须增加风量、降低瓦斯浓度。因此,在每一个工作面以及采区都需要配备单独的进回风系统。再次,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坚决不允许施工人员将易燃物品带入到煤矿井下,杜绝在煤矿井下吸烟的现象发生。同时,为了防止煤尘所导致的爆炸现象,我们必须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煤尘发生量以及浮游煤尘量,并且需要严格的实施防尘策略(如静压洒水)[3]。另外,一旦防爆设施失效,相应人员必须进行及时的更换,以免严重的隐患出现。
4结语
总之,由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在煤矿生产过程当中时常会出现一些地质灾害问题,这对煤矿企业与当地居民都将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各种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治,以此来保障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性,促进煤矿企业的持久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德仁.关于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迫在眉睫[J].科技与企业,2012,22:160.
[2]林忠谦.浅析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及防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1:121-122.
[3]张赟兰.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4,08:3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