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本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和自我实现,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认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曾经设计过天安门观礼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天文馆等建筑的建筑设计大师张开济先生也提倡建筑设计要“以人为本”。他指出“:设计要以人为本,任何建筑,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当代建筑师设计建筑作品的基本思想和出发点。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作品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在很多作品的设计中体现了出来,这使得人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充分感受到“以人为本”的思想。
关键词:以人为本;建筑设计;资源
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内涵
a.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以建造生态型居住空间环境为设计目标,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智能化的高品质现代商业住宅区。
b.建筑立面、空间组合与环境独具特色
在建筑设计中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无论是住宅还是商业均体现富有个性的设计风格,手法多变,在整体格调统一的前提下,使形体塑造更具魅力。
c.在设计中贯彻生态原则、社区原则与效益原则
2、人的情感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建筑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从建筑本身越来越多地转向人的情感建设,人的情感与建筑之间搭建起一个无形的桥梁,这是建筑设计的一个走向。建筑与人是息息相关的,人就是建筑的一个潜在环境,这个环境是建筑的灵魂,是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它是维系人类生产、生活、文化活动等各领域之间动态的平衡要素。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工业的发展,现代主义建筑随之产生,由于初期现代建筑设计风格对“人情”的忽视,产生了“冰冷建筑”,“世界风格”的现象,使人们油然而生乏味感。建筑的发展必须将人的情感与工业文明综合考虑,吸取欧美等地区现代建筑发展经验,以中国礼教中“人”为建筑创作基点。以横向、纵向两种观念结合为手段,根据建筑功能及所处环境不同,对不同建筑物设计风格区别对待。有的建筑要效率、讲经济、讲速度。如:工厂、实验室、医院、航空站等。有的建筑类型就要重情感,甚至当作艺术品来对待。如:对于公园里的庭榭、名胜风景区的宾舍、陵园和骨灰堂等,这就希望它们有特别的样子、特别的气氛。现代建筑发展趋向是创造更多的能满足人的情感的东西与人的真实需要相平衡,工业文明与传统文化相平衡,这才是建筑设计发展创造的必由之路。
因此,可以说建筑设计是围绕着“人”来展开发展的,以人为本就是核心,建筑需要灵魂,需要感情,只有带着这样的思想,才能使得建筑设计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建筑设计必要融合情感设计,情感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实现。
3、图书馆设计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全球性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冲击,使人们对信息需求的方式、方法以及图书馆的人文环境等都有了诸多新的要求,现代图书馆的功能也大大扩充。人本思想成为了现代图书馆最显著的特征,同样成为“为人利用、因人而存在”的图书馆建筑的灵魂。人本思想在图书馆设计中的实例如苏州大学新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关键措施是采用“模数式”设计。20世纪70年代传入我国的图书馆建筑的“模数式”设计被认为是图书馆建筑灵活性的象征。“模数式”设计是所谓“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统一布网”的三统一设计模式。统一层高,即藏书区、阅览区、工作区三者处在同一层高;统一荷载即改变了传统图书馆阅览室与书库不同荷载的区分;统一布网,即书库、阅览室、工作区都采用框架结构。XX大学图书馆根据新建馆舍实际情况,在主要读者区采用了“模数式”设计,划分功能区的隔断材料主要采用透明玻璃,宽敞明亮,视野非常开阔,目及之处皆是书和读者,令人产生一种读者和书籍交融在一起的非常和谐的视觉效果。同时“书刊藏阅一体化”的模式,又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另外,建筑设计要给人以文化艺术享受。高校图书馆不仅要给人以教育,还要给人以文化艺术享受。设计者们为了体现苏州古典园林之美和学校的悠久历史,倾心做了诸多的构思,如:a.馆内设有庭院,实现了“馆中有园,园中有馆”的格局。b.主要读者区围绕中间共享区,每层均设置回廊,从一楼大厅向上眺望,整个楼层设计似“亭台楼阁”。c.大门设计为古典的拱形,门厅悬挂着金色的吊灯,步入内,跃入眼帘的是书有春秋年间老子“道德经”的大理石挂屏,矗立在二楼正面的回廊下,两边还饰以汉代四灵瓦当图案。d.竹篱和花窗,绿树和盆景巧妙地起着软隔断和点缀的作用[2]。
4、住宅设计
住宅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引发了“人”、“筑”“、环境”三者之间的种种关系和矛盾。现代的住宅小区在概念设计的初期就崇尚建立“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并重的理想家园。例如XX生态住宅设计,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四种关系的生态住宅,即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人口较密集的中国城市,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城区的边缘或城市中大型公共绿地的边缘,人在生活和工作较便捷的基础上,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大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土地资源和能源有限的现状中,适度的建筑密度是有效地共享资源、减少浪费的最佳途径,建筑要尽量减少对地貌及地基的改变,同时,又能保证现实开发中整体效益(包括成本控制和市场回报等因素)的发挥。人与建筑的关系:无论是建筑提供给人舒适的生活空间,还是人对建筑的建造、管理和维护,都能尽量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自然的环境因素,简单而直接地进行互动。人与人的关系:现代社会的城市生活,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出现多种危机,住宅是生活的载体,应担负起改善人际关系的责任;良好的住区,能使人与人之间自然地建立起各种和谐关系。XX生态住宅设计以多层次空间的生态住宅提供了实现中国现代家庭多方位需求的人文生态环境。
5、结束语
以人本思想为理念的现代建筑,在设计建造过程中,既要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开辟途径,又要为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人的文化艺术享受创造条件。故此以人为本是建筑设计的一个中心思想,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来体现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同样我们也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参杂进人文精神。任何建筑归根结底都是为人类服务的,人才是建筑设计的核心,是关键,各种各样的情感表达,都将会影响到作品的设计,因此建筑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如此才能更好地把自己的思想在作品中表达出来,才能创造出有灵魂有魅力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牛更芝,张三军.建筑设计与自然辩证法[J].山西建筑,2006(7):48-50.
[2]苗在香.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中的人本思想
[3]蒋新林.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作品集———首届中国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大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以人为本;建筑设计;资源
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内涵
a.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以建造生态型居住空间环境为设计目标,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智能化的高品质现代商业住宅区。
b.建筑立面、空间组合与环境独具特色
在建筑设计中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无论是住宅还是商业均体现富有个性的设计风格,手法多变,在整体格调统一的前提下,使形体塑造更具魅力。
c.在设计中贯彻生态原则、社区原则与效益原则
2、人的情感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建筑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从建筑本身越来越多地转向人的情感建设,人的情感与建筑之间搭建起一个无形的桥梁,这是建筑设计的一个走向。建筑与人是息息相关的,人就是建筑的一个潜在环境,这个环境是建筑的灵魂,是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它是维系人类生产、生活、文化活动等各领域之间动态的平衡要素。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工业的发展,现代主义建筑随之产生,由于初期现代建筑设计风格对“人情”的忽视,产生了“冰冷建筑”,“世界风格”的现象,使人们油然而生乏味感。建筑的发展必须将人的情感与工业文明综合考虑,吸取欧美等地区现代建筑发展经验,以中国礼教中“人”为建筑创作基点。以横向、纵向两种观念结合为手段,根据建筑功能及所处环境不同,对不同建筑物设计风格区别对待。有的建筑要效率、讲经济、讲速度。如:工厂、实验室、医院、航空站等。有的建筑类型就要重情感,甚至当作艺术品来对待。如:对于公园里的庭榭、名胜风景区的宾舍、陵园和骨灰堂等,这就希望它们有特别的样子、特别的气氛。现代建筑发展趋向是创造更多的能满足人的情感的东西与人的真实需要相平衡,工业文明与传统文化相平衡,这才是建筑设计发展创造的必由之路。
因此,可以说建筑设计是围绕着“人”来展开发展的,以人为本就是核心,建筑需要灵魂,需要感情,只有带着这样的思想,才能使得建筑设计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建筑设计必要融合情感设计,情感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实现。
3、图书馆设计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全球性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冲击,使人们对信息需求的方式、方法以及图书馆的人文环境等都有了诸多新的要求,现代图书馆的功能也大大扩充。人本思想成为了现代图书馆最显著的特征,同样成为“为人利用、因人而存在”的图书馆建筑的灵魂。人本思想在图书馆设计中的实例如苏州大学新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关键措施是采用“模数式”设计。20世纪70年代传入我国的图书馆建筑的“模数式”设计被认为是图书馆建筑灵活性的象征。“模数式”设计是所谓“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统一布网”的三统一设计模式。统一层高,即藏书区、阅览区、工作区三者处在同一层高;统一荷载即改变了传统图书馆阅览室与书库不同荷载的区分;统一布网,即书库、阅览室、工作区都采用框架结构。XX大学图书馆根据新建馆舍实际情况,在主要读者区采用了“模数式”设计,划分功能区的隔断材料主要采用透明玻璃,宽敞明亮,视野非常开阔,目及之处皆是书和读者,令人产生一种读者和书籍交融在一起的非常和谐的视觉效果。同时“书刊藏阅一体化”的模式,又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另外,建筑设计要给人以文化艺术享受。高校图书馆不仅要给人以教育,还要给人以文化艺术享受。设计者们为了体现苏州古典园林之美和学校的悠久历史,倾心做了诸多的构思,如:a.馆内设有庭院,实现了“馆中有园,园中有馆”的格局。b.主要读者区围绕中间共享区,每层均设置回廊,从一楼大厅向上眺望,整个楼层设计似“亭台楼阁”。c.大门设计为古典的拱形,门厅悬挂着金色的吊灯,步入内,跃入眼帘的是书有春秋年间老子“道德经”的大理石挂屏,矗立在二楼正面的回廊下,两边还饰以汉代四灵瓦当图案。d.竹篱和花窗,绿树和盆景巧妙地起着软隔断和点缀的作用[2]。
4、住宅设计
住宅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引发了“人”、“筑”“、环境”三者之间的种种关系和矛盾。现代的住宅小区在概念设计的初期就崇尚建立“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并重的理想家园。例如XX生态住宅设计,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四种关系的生态住宅,即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人口较密集的中国城市,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城区的边缘或城市中大型公共绿地的边缘,人在生活和工作较便捷的基础上,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大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土地资源和能源有限的现状中,适度的建筑密度是有效地共享资源、减少浪费的最佳途径,建筑要尽量减少对地貌及地基的改变,同时,又能保证现实开发中整体效益(包括成本控制和市场回报等因素)的发挥。人与建筑的关系:无论是建筑提供给人舒适的生活空间,还是人对建筑的建造、管理和维护,都能尽量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自然的环境因素,简单而直接地进行互动。人与人的关系:现代社会的城市生活,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出现多种危机,住宅是生活的载体,应担负起改善人际关系的责任;良好的住区,能使人与人之间自然地建立起各种和谐关系。XX生态住宅设计以多层次空间的生态住宅提供了实现中国现代家庭多方位需求的人文生态环境。
5、结束语
以人本思想为理念的现代建筑,在设计建造过程中,既要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开辟途径,又要为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人的文化艺术享受创造条件。故此以人为本是建筑设计的一个中心思想,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来体现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同样我们也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参杂进人文精神。任何建筑归根结底都是为人类服务的,人才是建筑设计的核心,是关键,各种各样的情感表达,都将会影响到作品的设计,因此建筑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如此才能更好地把自己的思想在作品中表达出来,才能创造出有灵魂有魅力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牛更芝,张三军.建筑设计与自然辩证法[J].山西建筑,2006(7):48-50.
[2]苗在香.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中的人本思想
[3]蒋新林.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作品集———首届中国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大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