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阴茎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
方法报告1例阴茎神经鞘瘤患者诊治结果,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探讨该病的组织发生及诊治特点。以"penis"或"penile"联合"schwannoma"或"neurilemmoma"及"阴茎神经鞘瘤"为检索词查阅PubMed及万方数据库截至2017年4月的相关文献。
结果患者男,40岁,因"阴茎根部肿块进行性增大1年"于2015年10月入院,查体于阴茎根部背侧皮下可触及1.2 cm×0.8 cm质硬肿块,肿块表面光滑,无明显触痛,活动性可。无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史。彩超发现阴茎根部皮下1.7 cm×0.4 cm低回声影,与阴茎海绵体分界清晰,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局麻下行阴茎肿块切除术。病理肉眼见1.5 cm×1.0 cm×0.7 cm白色质软肿块;镜下见Antoni A型,细胞丰富,细胞核呈栅栏状;免疫组化:S-100(+++),SMA(-),Act(-)。病理诊断:阴茎神经鞘瘤。术后恢复好,随访18个月无勃起功能障碍及复发。中文文献共检索到阴茎神经鞘瘤14例,其中恶性1例,余均为良性;英文文献共33例,其中恶性6例。发病年龄平均为39.2岁,肿瘤大部分位于阴茎背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诊断,大部分肿瘤为良性,局部切除术治疗效果好。
结论阴茎神经鞘瘤临床极其罕见,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确诊主要靠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标记物S-100有助于确诊。良性阴茎神经鞘瘤手术切除治疗效果好,无复发及性功能障碍。恶性阴茎神经鞘瘤诊断困难,术后局部复发再次手术病理才确诊,需手术联合放化疗,预后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