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果在《伏尔泰百年忌辰讲话》中写道:“100年前的今天,有一个人死了。他虽然辞世,却是不朽的。他走的时候满载着岁月,满载着最赫赫有名的,最令人生畏的责任感!”雨果其实也写了自己。1885年6月1日,法国巴黎万人空巷,近200万人,整个法国都在为一个人送葬,这个人就是雨果。雨果亦如伏尔泰,高举社会责任感的大旗,成为国家、欧洲乃至世界的良心,得到了人民永远的热爱和怀念。
在讨论教育家,追望前贤时,我们发现,蔡元培、陶行知、晏阳初等等,一个个伟大的名字,都是与社会责任感紧密联系的。今天,提倡教育家办学,首先就是要求我们如同教育家,或者多少有些教育家的意味,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教育家需要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感由一些基本的元素构成:
1、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文化自觉。自觉,就是我们知道在做什么事情,主动积极地去做。教育家的自觉意识,往往来源于对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陶行知在大学毕业时就认识到,“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不教育其群者,必受外侮,而臻于之”。于是,陶行知在办教育的过程中,表示“哪怕卖掉裤子也要坚持下去”,“穷到要饭也要办教育”。自觉,还往往来自使命意识。20世纪初,儒学遭受灭顶之灾,梁漱溟挺身而出,砥柱中流,竭力扶大厦于将倾。自觉,还可能来源于对于知识的责任。罗家伦说知识的责任包括对负责的思想负责。季羡林先生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读书时,瓦尔特施密特教授常常为他一个人讲授印度学,二战爆发,导师应征入伍。已经退休的原印度学讲座教授西克年逾八旬,重返讲坛,并把毕生绝学教给这位东方学子,其中包括用20年时间才解读的吐火罗文,西克教授在这方面是世界的最高权威。如果征求意见,季羡林可能不一定学吐火罗文,但西克教授不由分说,一定要教给他,正是知识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所致。
2、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是一种角色意识。在汶川地震中,我们看到了一批校长、老师为了保护学生,顾不上自己的安全,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是角色意识使然。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北大前身京师大学堂还是封建主义的一统天下,一些教师不学无术,热衷于攀龙附凤,学生中的富豪子弟带听差,打麻将,吃花酒,逛妓院。社会上曾将它与北京上等妓院集中区“八大胡同”和参众两院,并称为“八大胡同两院一堂”,可见腐败混浊的程度。蔡元培先生就职后,大刀阔斧,坚持解聘后台强硬不学无术的教员,留用和聘请了一批像李大钊、陈独秀、鲁迅、沈尹默、刘半农、马寅初、钱玄同、陈垣、李四光、马叙伦等左派和进步人士,大胆地“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收兼容并包主义”。在蔡元培的倡导下。学校成立了由李大钊、邓中复主持的“少年中国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多种学会以及“新潮社”等社团组织。由陈独秀、鲁迅等七名编委轮流编辑的《新青年》杂志,畅销全国,成为一代青年的向导。蔡元培亲自批准一位勇敢的女性王兰(王昆仑的姐姐)入校当旁听生,最终赢得女禁开放。学生中的种种不良习气大为改变,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越来越多。蔡元培先生倡导的科学与民主思想,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拓了道路。北京大学一时间成了中国社会前进的灯塔。杜威在评价世界大学校长时,曾说过,蔡元培先生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力,是其他世界著名大学校长无法比拟的。这是因为蔡先生把“北大校长”这个角色做得有声有色,做得无愧社会,做得名垂青史。
3、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感还应当是一种国家思维。真正的教育家都应当急国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近代留学教育之父”容闳,曾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整个大学期间,中国可悲状况时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那令人痛惜的一幕幕,使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沉重,特别是到了最后一年,我的心情更加压抑。”“我决心要做的事就是:中国的年青一代应当享受与我同样的教育利益;这样通过西方教育,中国将得以复兴,变成文明富强的国家。我的志向就是实现这一目标,而此目标犹如一颗明星,时刻指明我前进的方向。我竭尽我的全部智慧和精力朝着这一目标奋斗着。”毕业后,容闳一直致力于中国留学教育事业,历时18年,终获成功。在当代讨论“国家思维”还有另一层内涵,即现实生活中,很多校长、老师也是非常负责的,但许多人是为一种短视思维负责,为部分“家长思维”“校长思维”负责。所有的教育只是为了学生参加高考,干着牺牲学生终身发展的蠢事。强调“国家思维”就是要真正从国家根本利益着想,从民族振兴的未来着想,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把国家的需要和学生本体的发展内在统一起来,贯彻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才是真正尽到了我们的社会责任!
二、当今教育面临的历史使命
在当今教育界,我们应当在哪些方面尽到社会责任?作为有教育家追求的校长的社会责任感用武之地何在?
1,做一个精神高贵者,办理想的教育。精神高贵者与精神中庸者有什么区别,雅斯贝尔斯有过一个分析,他认为,前者会昼夜不停地思考,并为之形销骨立,后者则将工作与自由时间分开;前者有冒险精神,能静听内心细微的声音,并随着它的引导走自己的路,而后者则要别人引导,要别人为他订好计划;前者有勇气正视失败,而后者则要求在他努力之后就有成功的保证。事实上谁也不会给这种保证,因此,他们也很少作出努力。江苏海门市东洲中学张炳华校长的教育信条是以灵魂唤醒灵魂,以思想孕育思想,以素养托起素养。精神高贵者一定能培养更多的精神高贵者。现在应试教育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时候,尤其要呼唤精神高贵者的出现,呼唤理想的教育。办理想的教育,底线就是如锡山高中的唐江澎校长所说:忠诚——忠诚于国家教育方针,忠诚于国家课程方案。从规范做起,在规范的基础上创造,办理想的教育,办大气的教育,从容办教育,真正培养出民族的脊梁。
2,在信息化背景下,深入推进教育变革。这是所有教育面临的问题,基础教育亦不能例外。信息化风起云涌,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根据有些国外学者的见解,起源于希腊的书写时代,其文化意义是地方的;起源于意大利的印刷时代,其文化意义是西方的;起源于美国的视听时代,其文化意义是全球的。在万维网上,“主体间性”得到最普遍的体现,因为网络社会就是个性间的共在。汪丁丁等学者认为,万维网带来的变化,一是超文本的出现,二是网络记忆逐渐代替大脑记忆。而我们置身于信息化,面对万维网,仅仅把它当作一种工具,这是远远不够的,怎样在“我与它”的关系的基础上,不断激活网络世界中潜在的主体性,形成“我与你”、“我与我”的关系,怎样适应万维网带来的深刻 变化,改变教育方式,创新学习方式,我们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3,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当前,中小学尤其要重视两个问题。第一,要改变师生的生活方式,还师生自由时间。马克思认为,时间是人的发展空间。自由时间是人的主体性的确证,是人的自主、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学习的时间应是制度性时间与选择性时间的有机结合。选择性学习往往都是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何况我们还应有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得到更多的发展呢!所以,现在讨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以师生拥有合理的自由时间为前提。第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心。在现阶段,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头戏。关注课堂,提高质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改革深化的重点。从共性角度看,课堂教学要关注基础目标的达成度,有效思维的时间长度,情感内化的深度,教学个性的亮度。
4、在大众教育的背景下,创造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在规模、数量上,已经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最深刻的变化主要是,要从学生适应学校、适应教育,转而成为学校和教育适应学生。现在学校的教育规模较大,班容量较大,指向学生个体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当前要认真研究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将共性的学习和个性化的学习结合起来。个体的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教学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学会为特殊的学生制订教育教学的方案,上不封顶,下要保底,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5、积极培养学校的课程能力。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顶层层次来看,课程管理的改革是基于分权的。新课改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普通高中课改更是要求培养学校课程自主权。课程改革是一个由上而下与由下而上相结合、相呼应的过程。如果只有顶天,没有立地,如果课改不在学校层面扎根、生长,那么就意味着失败。学校是课改发生的基本单位,是课改多主体中的核心主体,是课改积极可能性生成的土壤,当前课改的瓶颈一方面是某些评价制度改革不到位,另一方面就是地方和学校课程能力不足,因此要大力加强学校课程能力建设,学校要在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开发和配置、校本课程设计、课程评价、课改调整等方面,形成能力,确保课改落到地上,生根开花。有一批学校在课改中脱颖而出,无一例外都是因为这些学校形成了较强的课程能力,大批学校应当跟进,在课程能力建设中创造新天地。
6、与社区融为一体,真正实行开放式办学。当我们接触到西方中小学时,我们都会感受到人家办学的开放性。学校与社区是互动相融的。我们也有这样的探索,比如江浦五里行知小学的杨瑞清校长,他的教育哲理是“人人都是办教育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师生与村民形成一个发展的整体、管理的整体。但这样的典型是极少见的,大多的学校以围墙隔绝与社区的联系,精神的围墙则更高。现在不少学校在探索校本管理。校本管理的主体是学校利益相关者,其中有校长、师生,也有教育行政部门和社区民众。办现代教育一定要突破围墙,融入社区。美国旧金山的一位教育主管,每个学期都有深入学生家庭的家访计划。如果我们感到与社区融合在制度、文化上还没有到时候,就学学这位“老美”,每学期有计划地家访,应该说不是很难。我坚信,只要坚持这样做,一定会给我们的办学带来许多新的气息。
7,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出版后,又于2000年推出了《学习型学校:献给教育工作者、家长和所有关心教育的人的第五项修炼》,其中的很多思想都会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迪。我们要注意的是,讨论学习型学校,不能仅仅从管理学角度,同时也应该从教育学角度,把握学习对一个组织发展的意义。从管理学的角度,也应在本质意义上把握,比如我们在谈论共同愿景时,都会重视集思广益,但不少校长的“讨论”,只是征求意见,只是一种管理的策略,学习型学校建设要求进行深度会谈,要求会谈双方或各方有思想的充分自由。有创见的见解能够如泉流涌出,汇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共同愿景。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在科学研究中惊奇地发现:“群体拥有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能量,一个结构有序的群体就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磁场。”学习型组织这样的群体虽然由若干个体组成,但具有与个体不同的性质与特征,这样的群体不是个体数量的相加,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凝聚成一个整体,从而具有了整体的性质和特征。要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需要我们在学校精神层面、愿景层面、管理层面、文化层面,进行真诚的富有成效的探索。
8、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建设百年名校。我们有很多百年名校。这些学校怎么发展,是我们应当给予关注的,苏州有一种工艺品叫双面绣,百年名校就是要织成双面绣的艺术品,就是要实现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传承,百年名校在这方面最有条件,资源最丰富。文化传承一旦跟一些社会组织,特别是学校这样的组织融合在一起,与具体的物质环境、建筑空间融合在一起,就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刻。百年名校的建设是一篇文章,需要我们充满深情地、富有创意地写好。
三、我们怎样去落实社会责任
以上谈了八个方面,都是富于挑战性的,当然还可以列举一些,这说明我们创造的空间很大,时代需要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家,或者是“在路上”的前行者。无论从哪个方面突破,“教育家们”都会坚持一些基本的东西。
1、坚定信仰。信仰是人生前进的灯塔。情怀生成信仰。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其人生的一根红线,是其教育思想的灵魂。马寅初人在校园,心系苍生,思考的是理论,关注的是实际,着眼的是中国,辐射的是世界,探索的是历史,透视的是未来。正是博大的情怀成就了这样一位“马克思的‘马’”!思想支持信仰。教育家应当有深邃的思想。林贤治写陀思妥耶夫斯基:深邃的灵魂比峡谷还深,多少人谈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望不见他那黑暗的底部,然而却又同时感受到从谷底升腾起来的温暖的雾气。肤浅难以形成伟大的信仰。作为教育家,思想的湖泊里,应当包容了对教育的深刻的理解,应当有自己成熟的教育思想。执着是信仰的标识。有了内在的信仰,就会有外在的执着,就会有卓尔不群的高贵气节。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顾准成为“用鲜血做墨水的笔杆子”,陶行知办教育如同“背着爱人在游泳”,都是因为信仰而人格闪光。
2、绘制蓝图。作为教育家的改革蓝图应当有前瞻性,应当是理想教育的设计图纸。巴尔蒙特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界。”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教育家的蓝图应当有朝霞般的灿烂作底色。作为教育家的蓝图,又应当有凝聚力,应当是一个团队共同愿景的生动表述。当然还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应当立足现实,切实可行,或者是创造条件后具有可行性。
3、反思实践。教育家的改革是需要坚持科学精神的,因此在教育实验的过程中要大力提倡科学精神。应当不断怀疑,不断追问,不断调整,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追寻到生命的意义,才能真正感受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4、学会传播。影响力是衡量教育家的重要标志。在改革中我们要做的,第一,用事实说话,高质量的改革成就就是最好的证明。第二,要勤于记载,苏霍姆林斯基在繁忙的教育与管理之外,以顽强的毅力从事研究,坚持写教育日记,并针对3700名学生作个案记录,他能详尽地说出25年中对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所进行的工作和学生曲折成长的过程。如果没有勤奋的记录,苏霍姆林斯基很难成为教育大家。杨瑞清从教以来140多本教育日记,可能是难以替代的重要研究资料。第三,善于提炼,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总结的过程,提升的过程,精当的提炼还会大大增加改革成果推广的可能性。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东庐中学的讲学稿,都是在实践中逐步提炼,逐步完善而成的,精当的概括对推广他们的经验起了很大的作用。第四、学会传播,在信息化时代,利用各种平台,传播自己的思想,在传播中不断完善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酒醇香门面又好,自然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在讨论教育家,追望前贤时,我们发现,蔡元培、陶行知、晏阳初等等,一个个伟大的名字,都是与社会责任感紧密联系的。今天,提倡教育家办学,首先就是要求我们如同教育家,或者多少有些教育家的意味,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教育家需要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感由一些基本的元素构成:
1、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文化自觉。自觉,就是我们知道在做什么事情,主动积极地去做。教育家的自觉意识,往往来源于对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陶行知在大学毕业时就认识到,“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不教育其群者,必受外侮,而臻于之”。于是,陶行知在办教育的过程中,表示“哪怕卖掉裤子也要坚持下去”,“穷到要饭也要办教育”。自觉,还往往来自使命意识。20世纪初,儒学遭受灭顶之灾,梁漱溟挺身而出,砥柱中流,竭力扶大厦于将倾。自觉,还可能来源于对于知识的责任。罗家伦说知识的责任包括对负责的思想负责。季羡林先生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读书时,瓦尔特施密特教授常常为他一个人讲授印度学,二战爆发,导师应征入伍。已经退休的原印度学讲座教授西克年逾八旬,重返讲坛,并把毕生绝学教给这位东方学子,其中包括用20年时间才解读的吐火罗文,西克教授在这方面是世界的最高权威。如果征求意见,季羡林可能不一定学吐火罗文,但西克教授不由分说,一定要教给他,正是知识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所致。
2、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是一种角色意识。在汶川地震中,我们看到了一批校长、老师为了保护学生,顾不上自己的安全,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是角色意识使然。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北大前身京师大学堂还是封建主义的一统天下,一些教师不学无术,热衷于攀龙附凤,学生中的富豪子弟带听差,打麻将,吃花酒,逛妓院。社会上曾将它与北京上等妓院集中区“八大胡同”和参众两院,并称为“八大胡同两院一堂”,可见腐败混浊的程度。蔡元培先生就职后,大刀阔斧,坚持解聘后台强硬不学无术的教员,留用和聘请了一批像李大钊、陈独秀、鲁迅、沈尹默、刘半农、马寅初、钱玄同、陈垣、李四光、马叙伦等左派和进步人士,大胆地“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收兼容并包主义”。在蔡元培的倡导下。学校成立了由李大钊、邓中复主持的“少年中国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多种学会以及“新潮社”等社团组织。由陈独秀、鲁迅等七名编委轮流编辑的《新青年》杂志,畅销全国,成为一代青年的向导。蔡元培亲自批准一位勇敢的女性王兰(王昆仑的姐姐)入校当旁听生,最终赢得女禁开放。学生中的种种不良习气大为改变,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越来越多。蔡元培先生倡导的科学与民主思想,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拓了道路。北京大学一时间成了中国社会前进的灯塔。杜威在评价世界大学校长时,曾说过,蔡元培先生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力,是其他世界著名大学校长无法比拟的。这是因为蔡先生把“北大校长”这个角色做得有声有色,做得无愧社会,做得名垂青史。
3、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感还应当是一种国家思维。真正的教育家都应当急国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近代留学教育之父”容闳,曾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整个大学期间,中国可悲状况时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那令人痛惜的一幕幕,使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沉重,特别是到了最后一年,我的心情更加压抑。”“我决心要做的事就是:中国的年青一代应当享受与我同样的教育利益;这样通过西方教育,中国将得以复兴,变成文明富强的国家。我的志向就是实现这一目标,而此目标犹如一颗明星,时刻指明我前进的方向。我竭尽我的全部智慧和精力朝着这一目标奋斗着。”毕业后,容闳一直致力于中国留学教育事业,历时18年,终获成功。在当代讨论“国家思维”还有另一层内涵,即现实生活中,很多校长、老师也是非常负责的,但许多人是为一种短视思维负责,为部分“家长思维”“校长思维”负责。所有的教育只是为了学生参加高考,干着牺牲学生终身发展的蠢事。强调“国家思维”就是要真正从国家根本利益着想,从民族振兴的未来着想,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把国家的需要和学生本体的发展内在统一起来,贯彻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才是真正尽到了我们的社会责任!
二、当今教育面临的历史使命
在当今教育界,我们应当在哪些方面尽到社会责任?作为有教育家追求的校长的社会责任感用武之地何在?
1,做一个精神高贵者,办理想的教育。精神高贵者与精神中庸者有什么区别,雅斯贝尔斯有过一个分析,他认为,前者会昼夜不停地思考,并为之形销骨立,后者则将工作与自由时间分开;前者有冒险精神,能静听内心细微的声音,并随着它的引导走自己的路,而后者则要别人引导,要别人为他订好计划;前者有勇气正视失败,而后者则要求在他努力之后就有成功的保证。事实上谁也不会给这种保证,因此,他们也很少作出努力。江苏海门市东洲中学张炳华校长的教育信条是以灵魂唤醒灵魂,以思想孕育思想,以素养托起素养。精神高贵者一定能培养更多的精神高贵者。现在应试教育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时候,尤其要呼唤精神高贵者的出现,呼唤理想的教育。办理想的教育,底线就是如锡山高中的唐江澎校长所说:忠诚——忠诚于国家教育方针,忠诚于国家课程方案。从规范做起,在规范的基础上创造,办理想的教育,办大气的教育,从容办教育,真正培养出民族的脊梁。
2,在信息化背景下,深入推进教育变革。这是所有教育面临的问题,基础教育亦不能例外。信息化风起云涌,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根据有些国外学者的见解,起源于希腊的书写时代,其文化意义是地方的;起源于意大利的印刷时代,其文化意义是西方的;起源于美国的视听时代,其文化意义是全球的。在万维网上,“主体间性”得到最普遍的体现,因为网络社会就是个性间的共在。汪丁丁等学者认为,万维网带来的变化,一是超文本的出现,二是网络记忆逐渐代替大脑记忆。而我们置身于信息化,面对万维网,仅仅把它当作一种工具,这是远远不够的,怎样在“我与它”的关系的基础上,不断激活网络世界中潜在的主体性,形成“我与你”、“我与我”的关系,怎样适应万维网带来的深刻 变化,改变教育方式,创新学习方式,我们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3,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当前,中小学尤其要重视两个问题。第一,要改变师生的生活方式,还师生自由时间。马克思认为,时间是人的发展空间。自由时间是人的主体性的确证,是人的自主、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学习的时间应是制度性时间与选择性时间的有机结合。选择性学习往往都是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何况我们还应有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得到更多的发展呢!所以,现在讨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以师生拥有合理的自由时间为前提。第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心。在现阶段,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头戏。关注课堂,提高质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改革深化的重点。从共性角度看,课堂教学要关注基础目标的达成度,有效思维的时间长度,情感内化的深度,教学个性的亮度。
4、在大众教育的背景下,创造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在规模、数量上,已经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最深刻的变化主要是,要从学生适应学校、适应教育,转而成为学校和教育适应学生。现在学校的教育规模较大,班容量较大,指向学生个体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当前要认真研究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将共性的学习和个性化的学习结合起来。个体的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教学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学会为特殊的学生制订教育教学的方案,上不封顶,下要保底,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5、积极培养学校的课程能力。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顶层层次来看,课程管理的改革是基于分权的。新课改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普通高中课改更是要求培养学校课程自主权。课程改革是一个由上而下与由下而上相结合、相呼应的过程。如果只有顶天,没有立地,如果课改不在学校层面扎根、生长,那么就意味着失败。学校是课改发生的基本单位,是课改多主体中的核心主体,是课改积极可能性生成的土壤,当前课改的瓶颈一方面是某些评价制度改革不到位,另一方面就是地方和学校课程能力不足,因此要大力加强学校课程能力建设,学校要在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开发和配置、校本课程设计、课程评价、课改调整等方面,形成能力,确保课改落到地上,生根开花。有一批学校在课改中脱颖而出,无一例外都是因为这些学校形成了较强的课程能力,大批学校应当跟进,在课程能力建设中创造新天地。
6、与社区融为一体,真正实行开放式办学。当我们接触到西方中小学时,我们都会感受到人家办学的开放性。学校与社区是互动相融的。我们也有这样的探索,比如江浦五里行知小学的杨瑞清校长,他的教育哲理是“人人都是办教育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师生与村民形成一个发展的整体、管理的整体。但这样的典型是极少见的,大多的学校以围墙隔绝与社区的联系,精神的围墙则更高。现在不少学校在探索校本管理。校本管理的主体是学校利益相关者,其中有校长、师生,也有教育行政部门和社区民众。办现代教育一定要突破围墙,融入社区。美国旧金山的一位教育主管,每个学期都有深入学生家庭的家访计划。如果我们感到与社区融合在制度、文化上还没有到时候,就学学这位“老美”,每学期有计划地家访,应该说不是很难。我坚信,只要坚持这样做,一定会给我们的办学带来许多新的气息。
7,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出版后,又于2000年推出了《学习型学校:献给教育工作者、家长和所有关心教育的人的第五项修炼》,其中的很多思想都会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迪。我们要注意的是,讨论学习型学校,不能仅仅从管理学角度,同时也应该从教育学角度,把握学习对一个组织发展的意义。从管理学的角度,也应在本质意义上把握,比如我们在谈论共同愿景时,都会重视集思广益,但不少校长的“讨论”,只是征求意见,只是一种管理的策略,学习型学校建设要求进行深度会谈,要求会谈双方或各方有思想的充分自由。有创见的见解能够如泉流涌出,汇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共同愿景。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在科学研究中惊奇地发现:“群体拥有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能量,一个结构有序的群体就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磁场。”学习型组织这样的群体虽然由若干个体组成,但具有与个体不同的性质与特征,这样的群体不是个体数量的相加,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凝聚成一个整体,从而具有了整体的性质和特征。要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需要我们在学校精神层面、愿景层面、管理层面、文化层面,进行真诚的富有成效的探索。
8、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建设百年名校。我们有很多百年名校。这些学校怎么发展,是我们应当给予关注的,苏州有一种工艺品叫双面绣,百年名校就是要织成双面绣的艺术品,就是要实现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传承,百年名校在这方面最有条件,资源最丰富。文化传承一旦跟一些社会组织,特别是学校这样的组织融合在一起,与具体的物质环境、建筑空间融合在一起,就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刻。百年名校的建设是一篇文章,需要我们充满深情地、富有创意地写好。
三、我们怎样去落实社会责任
以上谈了八个方面,都是富于挑战性的,当然还可以列举一些,这说明我们创造的空间很大,时代需要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家,或者是“在路上”的前行者。无论从哪个方面突破,“教育家们”都会坚持一些基本的东西。
1、坚定信仰。信仰是人生前进的灯塔。情怀生成信仰。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其人生的一根红线,是其教育思想的灵魂。马寅初人在校园,心系苍生,思考的是理论,关注的是实际,着眼的是中国,辐射的是世界,探索的是历史,透视的是未来。正是博大的情怀成就了这样一位“马克思的‘马’”!思想支持信仰。教育家应当有深邃的思想。林贤治写陀思妥耶夫斯基:深邃的灵魂比峡谷还深,多少人谈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望不见他那黑暗的底部,然而却又同时感受到从谷底升腾起来的温暖的雾气。肤浅难以形成伟大的信仰。作为教育家,思想的湖泊里,应当包容了对教育的深刻的理解,应当有自己成熟的教育思想。执着是信仰的标识。有了内在的信仰,就会有外在的执着,就会有卓尔不群的高贵气节。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顾准成为“用鲜血做墨水的笔杆子”,陶行知办教育如同“背着爱人在游泳”,都是因为信仰而人格闪光。
2、绘制蓝图。作为教育家的改革蓝图应当有前瞻性,应当是理想教育的设计图纸。巴尔蒙特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界。”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教育家的蓝图应当有朝霞般的灿烂作底色。作为教育家的蓝图,又应当有凝聚力,应当是一个团队共同愿景的生动表述。当然还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应当立足现实,切实可行,或者是创造条件后具有可行性。
3、反思实践。教育家的改革是需要坚持科学精神的,因此在教育实验的过程中要大力提倡科学精神。应当不断怀疑,不断追问,不断调整,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追寻到生命的意义,才能真正感受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4、学会传播。影响力是衡量教育家的重要标志。在改革中我们要做的,第一,用事实说话,高质量的改革成就就是最好的证明。第二,要勤于记载,苏霍姆林斯基在繁忙的教育与管理之外,以顽强的毅力从事研究,坚持写教育日记,并针对3700名学生作个案记录,他能详尽地说出25年中对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所进行的工作和学生曲折成长的过程。如果没有勤奋的记录,苏霍姆林斯基很难成为教育大家。杨瑞清从教以来140多本教育日记,可能是难以替代的重要研究资料。第三,善于提炼,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总结的过程,提升的过程,精当的提炼还会大大增加改革成果推广的可能性。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东庐中学的讲学稿,都是在实践中逐步提炼,逐步完善而成的,精当的概括对推广他们的经验起了很大的作用。第四、学会传播,在信息化时代,利用各种平台,传播自己的思想,在传播中不断完善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酒醇香门面又好,自然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