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已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重点从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评估框架四个方面探讨,得出结论:(1)从研究内容来看,基本是考虑“社会”“生态”“经济”这三个维度,未来研究可加入“文化”“心理”等维度的融合;研究尺度方面较多成果集中于中观尺度,并逐渐趋向于微观尺度.(2)从研究方法与评估框架来看,通过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与其他学科研究相结合来构建研究框架居多,促进了其应用于框架评估方法的多元化,但与“旅游地”相关
【机 构】
: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241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已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重点从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评估框架四个方面探讨,得出结论:(1)从研究内容来看,基本是考虑“社会”“生态”“经济”这三个维度,未来研究可加入“文化”“心理”等维度的融合;研究尺度方面较多成果集中于中观尺度,并逐渐趋向于微观尺度.(2)从研究方法与评估框架来看,通过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与其他学科研究相结合来构建研究框架居多,促进了其应用于框架评估方法的多元化,但与“旅游地”相关属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不足.(3)未来的研究仍然需要结合其他学科,进一步深入理解并预测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以期提高系统的应对能力.
其他文献
民族村寨文化内涵丰富,具备满足游客研学需求的独特价值,其研学旅游开发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研究发现,研学旅游概念认识不清、研学旅游开发主体混乱、研学旅游资源内涵挖掘不够、研学旅游市场需求分析不足是制约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理性认识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内涵,多方合作构建研学旅游开发主体力量,市场导向引领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因地制宜打造民族村寨研学旅游主题,内外兼修优化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等建议.
项目是会展企业的核心,决定了会展人才培养需围绕会展项目进行的必然性.从明确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搭建项目平台、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诠释多元项目驱动机制下应用型本科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组建认知性学习、实体性参与、模拟性参赛、自主性创新、学术性研究等项目资源库,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和项目实践、知识获取和素养提升、刚性项目运作和柔性课堂教学等之间的关系,对培养适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会展专业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达州是川陕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光荣的红色传统、优秀的红色基因.近年来,达州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红色阵地建设,对红色文化加以传承、弘扬和创新,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全域旅游背景下,文化和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更加广泛,如何创新发展红色阵地推进全域旅游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文章以红色阵地的主要载体红色纪念馆、革命遗址遗迹为主要研究点,分析总结达州红色阵地创新发展的意义、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达州红色阵地创新与发展的对策.
山地户外旅游遵循一定的行业相关标准有助于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借助此标准完成对旅游产业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整改.文章分析与回顾了四川省四姑娘山山地户外旅游标准化建设的各项成果,研究与探讨了四姑娘山山地户外旅游标准化发展的成效亮点和理论创新,提炼总结四姑娘山山地户外旅游特色的工作模式,认为四姑娘山山地户外旅游已经形成富有山地旅游特色的旅游标准化工作和服务业发展体系,可以为我国山地户外旅游标准化工作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高铁网是引导和促进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平台.基于76个旅游城市的2010—2018年面板数据的DID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整体来说,高铁开通尤其是网络化后对城市旅游业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影响随时间呈现递增的滞后效应;在高铁网建设前期,高铁开通对经济不发达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小于对经济发达城市的影响,随着时间推进,其对经济不发达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大.在“八纵八横”主干高铁网络日益形成之际,应该加强高铁网的地方配套交通建设,充分实现高铁网的普惠和全局效应,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的旅游
基于“认知—情感—意向”理论和自我调节态度理论,揭示了游客感知价值对重游意愿的复杂影响机制.以乡村旅游为调研类型,借助SPSS和AMOS软件,通过实证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游客感知价值是提升游客重游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但这种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由地方依恋和游客满意度发挥了独立的简单中介作用.另外,地方依恋和游客满意度这两个中介变量之间也存在影响效应,它们构成了有序的中介链.总体来说,游客感知价值通过链式多重中介效应对重游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为提升游客重游意愿提供了可能的新思路,对于乡村旅游地发展具
以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遗产地受保护的895个林盘聚落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以及数理统计方法,从分布类型、均衡性和空间格局角度定量研究遗产地林盘的空间分布特征,而后基于高德地图API平台测算了各林盘对于郫都区城市建成区中心的交通可达性.结果表明:(1)遗产地林盘空间分布类型为聚集型、非均衡分布态势,呈现集群分布倾向;(2)空间聚集形态上呈现为唐昌镇为核心的高密度集聚圈、二处次级密度集聚圈以及东南部城市建成区的真空地带;(3)林盘交通可达性符合乡村近郊旅游地单程耗时标准;(4)相对平坦的地势、道路
文章统计了部编版小学到初中语文教材以及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对应文学旅游目的地的作品,据此得出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出现频次.通过聚类分析法分析语文教材对人们的文学旅游地感应空间特征、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践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语文教材塑造的文学旅游感应空间中除西部外感应强度都较强,且以浙江为中心,浙江感应强度又以杭州和绍兴为中心;文学旅游地的发展主要有作者生平地点修复、作品描述景点开发、作品虚构场景重现、立足于故事发生地、发挥传承和保护价值这五种模式;文学旅游的发展受文学旅游资源禀赋、
基于美国本科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两种不同的排名体系,以及学者对高校专业评价和质量评价的观点,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发现美国酒店与旅游管理排名数据主要来自院系负责人以及行业招聘人员,问卷内容各有侧重但均注重体现需求和质量导向.通过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美国高校本科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为中国相关专业排名研究、专业建设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
基于需求侧视角,结合心流体验理论,构建学生持续体验红色研学意愿概念模型并探索出影响心流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如何让学生获得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从清晰明确的研学目标、个人技能与挑战相平衡、研学体验完整且具备临场感、得到及时全面的评价反馈四个条件维度提出红色研学旅行产品内容设计及实施过程优化建议,以提升中国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及整体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