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楚舒勒告急
楚舒勒是位于中印边界查谟一克什米尔地区的一处狭长沙质山谷,海拔4337米,北边是清澈迷人的班公湖,东边和西边是海拔5700米的连绵山脉。1959年,印军在山谷南面建起简易机场,成为其蚕食中国领土的重要基地。楚舒勒山谷同时也是从喜马拉雅山通往印控拉达克首府列城的必经要道,一旦楚舒勒易手,列城将完全暴露。出于这种担心,印军在楚舒勒以东高地上修筑工事,并积极向中国境内渗透蚕食,以期扩大防御纵深。
直到解放军发起进攻前夕,印军在楚舒勒山谷至班公湖南部部署的兵力都不多。10月19日夜,解放军对位于加勒万河谷、斗拉特及奇普恰普河谷内的所有印军哨所发起攻击。当时加勒万河谷谷底哨所由第5贾特营把守,斗拉特和奇普恰普河谷哨所由国民军第14营把守。
中国军队第一个攻击的是国民军防区北边的察安迪尼哨所。该哨所是于当年5月被印军占领的,位于奇普恰普河谷西侧达普桑盆地东端,为一座独立山包。哨所北边为悬崖,不易攀登,西南两方坡度较缓,有三层台地,山脚下西南方向地势开阔,被印军辟为空投场。哨所里仅有30人,工事坚固,但在500名中国军人的强势攻击下,不到一天印军就落荒而逃。
在对加勒万河谷的印军据点发动攻势时,中国军队遇到较强抵抗。当地山高坡陡,谷深沟窄,悬崖绝壁,河水湍急,交通极为不便。从1962年7月起,印军加强了加勒万哨所的力量,由哈萨布尼斯少校指挥的第5贾特营一个连驻守。尽管如此,中国边防军采取标准的“炮火准备,步兵占领”战术,用122毫米榴弹炮和120毫米迫击炮连续射击一整天,随后步兵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哨所,取得进入河谷的咽喉要道。
接二连三的失利让印军惊恐万分,许多阵地都先行弃守。海拔5181米的帕尔莫达克哨所本来守军就不多,眼见中国人冲上来,多数士兵先行逃窜,只剩下哈瓦达尔·拉姆少校领着12个人用仅有的一挺布伦轻机枪顽抗,没多久也葬送了自己。
战至10月24日,中国边防军肃清了班公湖南北岸及楚舒勒以北地区的所有31个印军据点,楚舒勒已处在孤立无援的境地,驻守楚舒勒的只有第1廓尔喀营营部以及一个中型机枪分队。期间,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中国西线边防部队遵照政府声明,于10月28日停止对印军的反击,集结在甲岗、日土宗地区休整待命。
2印度的一字长蛇阵
由于解放军在第一阶段作战中有效歼灭印军有生力量,印军在西线的主力第114旅被迫选择退守列城外围,因为一旦列城失陷,中国军队就打开了通往拉达克乃至克什米尔腹地的门户。但由于在楚舒勒的第1廓尔喀营营部及其配属的中型机枪分队已四面楚歌,印度国防部严令第114旅火速增援楚舒勒。该旅长期驻防克什米尔地区,受过山地战训练,士兵射击技术较好,具有一定的战斗力。但该旅内部存在严重的地域和宗教歧视,官兵之间隔阂较深,各存戒心,战时互不支持。且多数士兵为养家糊口当兵,雇佣观念浓厚,失去指挥时缺乏独立作战能力。
第114旅旅长赖纳准将清楚楚舒勒的险境,但他不想飞蛾扑火。可是,国防部的急电一个挨着一个,甚至断了他的后路——按照新的部署命令,列城将成为印军第3步兵师师部所在地,师长布德·辛格少将将率第70、163步兵旅换防列城,其它开赴列城的部队还包括两个坦克连,一个野战炮兵团,一个重迫击炮连及支援部队,印度空军将提供苏制安—12飞机为这些部队调防提供保障。
赖纳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去解救楚舒勒。10月28日,赖纳准将乘米—4直升机飞到楚舒勒,旅部人员则从陆路向楚舒勒进发。此时,第114旅由第1贾特营、第5贾特营、第13库马盎营、第1廓尔喀营以及国民军第7营组成,另外还有第20枪骑兵联队两个连、第13野战炮兵团第38连、第32重迫击炮团—个连及马哈尔中型机枪团—个分队(连级规模)。
抵达前线后,印军赶忙开挖战壕,修筑工事。破天荒的,第114旅此次获得后方补给倒还迅速,而且也挺充足。尽管如此,印军却没有足够人力将补给搬到高地上的据点中。由于害怕中国军队下一步作战会出动装甲部队,赖纳准将亲自监督士兵们在所有可能通行车辆的道路上布雷,在道口安排装在威利斯吉普车上的美制106毫米无后坐力炮。印军还将英制2磅野战炮和坦克、装甲车进行伪装,不仔细还看不出来。另一方面,他们又将油罐车、卡车、压路车装扮得像坦克一样,迷惑中国边防军。印军似乎做好在楚舒勒同中国边防军决战的准备。但从整个战场来看,第114旅共5个营20多个连队,3000余人分散在北起嘻喇昆仑山口,中间楚舒勒,南至狮泉河谷的近80千米防线上,每个据点多则两个排,少则一个班,兵力高度分散,不少据点间空隙大,支援不便,利于中国边防军各个击破。
3浴血古荣山
印度在第一阶段作战中虽遭惨败,但拒绝接受中国三项和平建议,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成立“紧急情况内阁”,从全国各地向边境增派军队,赶运武器,一心与中国再决雌雄。11月中旬,印军已在中印边境东西两段增加了2个师部9个旅,及炮兵、装甲兵各一部,总兵力达到3万人,东线印军于11月14日在瓦弄向解放军发动猛烈反扑。鉴于此,中国决心再给印度以沉重打击,命令东西两线边防军恢复攻势。
11月18日清晨,中印边境西段异常寒冷。拂晓时分,楚舒勒山谷显得如此宁静,时间似乎已经凝滞。4时35分,楚舒勒战斗正式打响。中方首轮炮火打击的目标主要是印军伪装的油罐车、火炮阵地以及坦克部队,但由于印军精心准备,首轮炮击收效不大。
由于天黑,情况不明,焦急不安的赖纳要求前沿各营立即上报防区情况。在获知只有第1廓尔喀营和第13库马盎营的阵地遭受炮火袭击后,赖纳命令第38炮连用25磅炮为这两个营提供火力支援。5时15分,第1廓尔喀营汇报说有中国部队借夜色向其阵地东面移动。5时45分,解放军向镇守古荣山的两个廓尔喀排发动攻击。遭到抵抗后,解放军改用炮火轰炸山头。此时印军第38炮兵连也开始轰击埋伏在阵地前沿准备突击的中国军队。由于距印军阵地太近,解放军的进攻发起点被印军观察哨看得一清二楚,得到引导的印军炮火给解放军造成很大伤亡,印军得到喘息之机。
不久,解放军已集结完毕,准备向印军古荣山据点发起再次攻击。在观察哨的引导下,印军炮火依然猛烈,不过解放军仍以潮水般的攻势向印军阵地冲击。由于弹药有限,据点里的印军直到解放军接近到140多米距离时才开火。战斗中,一些解放军从斯潘古尔峡谷沿着通往古荣山的谷地前进,途中遭遇印军第20枪骑兵联队B中队的多辆AMX-13坦克。面对潮水般的中国边防军,印军坦克却卡了壳,一些坦克的装弹系统被冻僵,坦克兵不得不手动装填,在一通漫无目标地盲且射击后,打光弹药的印军坦克一哄而散。战至上午9时,中国军队终于粉碎廓尔喀人的抵抗,拿下古荣山外围哨所。虽然之后双方仍进行了拉锯战,但明显败局已定的印度指挥官选择了放弃,他请求后方炮火轰炸自己的阵地,并伺机逃窜。但这一次中国人抢先了一步,曾给解放军造成较大伤亡的印军前沿炮兵观察哨被中国人用火箭筒端掉。
4激战热赞山口
解放军在进攻古荣山的同时,还对相邻的热赞山口发起攻击,目的是完全割裂印军第114旅的防御体系。热赞山口是—个海拔达到5 180米的高地,紧挨着楚舒勒谷地东南口。驻守于此的是印军第13库马盎营C连,连长是塞尔坦·辛格少校。C连下辖三个排,统共118号人部署在两千米的战线上,其中7排在山口北侧2743米的地方设哨,9排阵地在山口南面1000米的地方,8排则在9排南面1460米的地方,山口腹地是连部和3英寸迫击炮阵地。与古荣山不同,此次印军没有纵深炮火支援,虽然掘壕为战,但准备并不充分,前方未设雷区,指挥哨也没有对空保护。由于距其它印军阵地较远,一旦遭到攻击,得不到任何支援的C连难逃一劫。
11月17日夜,C连照例派出巡逻队。晚上22时,山口刮起暴风雪,狂风呼啸,一下就是两个小时。大雪过后,能见度一下增加不少。18日子夜2时,8排长途巡逻队发现800米开外有一队中国军人沿着山口向己方阵地移动,巡逻队迅速返回将情况报告排长。8排旋即向阵地前沿部署轻机枪实施伏击,还向其它排发射示警信号弹,C连预感到危险来临了。
其实8排碰上的只是中国边防军的一个侦察队,他们切断了C连的电话线,使其与第13库马盎营以及各排相互之间失去联系,特别印度后方炮兵无法向热赞山口提供有效支援了。很快,C连各排乱成一团,纷纷派出巡逻哨出去一探究竟。4时35分,混乱的连阵地遭到解放军雨点般的炮火急袭,印度士兵认为中国人动用了最具威力的122毫米榴弹炮。炮击持续了20分钟,C连的3英寸迫击炮完全丧失效力,但部署在阵地前沿的轻机枪却没有损失。当解放军发起试探性进攻时,遭到印军机枪和手榴弹的猛烈阻击。
5时05分,中国军队向C连7排阵地发起攻势,印军用机枪阻止了解放军进一步推进。10分钟后,解放军撤退休整。其后50分钟里,双方只有侦察兵规模的冲突,塞尔坦少校感到中国人似乎是在佯攻,于是命令各排注意侧翼。很快,解放军将带防盾的53式7.62毫米重机枪和56式班用机枪调到印军7排阵地前方约550米处,利用强大的压制火力,掩护步兵冲击至距7排阵地约55米处。印军妄图打掉解放军的机枪点,但他们先后派出的两名突击兵都未得手。
当7排阵地岌岌可危之际,解放军还将一挺53式重机枪和几门迫击炮摆到C连9排和连部对面。很明显,中国人下一波攻势必然是先割裂印军C连各阵地的联系,然后拿下7排和8排据点,最后集中对付9排和C连连部。早晨6时55分,太阳升起,解放军再次用重炮轰炸印军据点,随后中国步兵在敲掉前置的机枪据点后,相继冲入7排和8排阵地。印度人的抵抗意志崩溃了。早晨8时许,解放军打出绿色信号弹,象征着印军7排和8排的覆灭。
但战斗并未结束。敌7排阵地清理完毕后,解放军向9排和C连连部发起进攻。塞尔坦少校指挥手下用轻机枪、手榴弹阻击解放军,特别是9排等中国军人进入90米的射程内才开火,峡谷里堆满了两军士兵的尸体。面对胶着战局,解放军迅速增派400人迂回到热赞山口侧后进攻,印军猝不及防,塞尔坦也被中国狙击手打成重伤,但他继续留在战场上。随着解放军越聚越多,塞尔坦命令C连残部撤退,自己则和伤兵留下掩护,他最终被击毙。这场战斗中,C连123人阵亡达109人,14个幸存者中9人负重伤被解放军俘虏,只有5个人逃走。中国军队以恰当的军礼收殓了塞尔坦的尸体,11月21日中印停战后便将尸体移交给印方。战后,塞尔坦被印度国内吹捧为“中印战争中最伟大的英雄”。
相继丢掉古荣山和热赞山口后,遭受重大损失的印军第114旅已无心恋战,所有部队仓皇逃往列城,楚舒勒谷地已无一兵一卒。印度人都知道,楚舒勒离新德里仅300多千米,新德里已经开始挖战壕了……但达到作战目的的中国边防军没有选择乘胜追击,只是在其主张的边界线上停下来。11月21日,中国边防军宣布停火。
(摘自《新闻信息报》2012.1388期)B⑦
楚舒勒是位于中印边界查谟一克什米尔地区的一处狭长沙质山谷,海拔4337米,北边是清澈迷人的班公湖,东边和西边是海拔5700米的连绵山脉。1959年,印军在山谷南面建起简易机场,成为其蚕食中国领土的重要基地。楚舒勒山谷同时也是从喜马拉雅山通往印控拉达克首府列城的必经要道,一旦楚舒勒易手,列城将完全暴露。出于这种担心,印军在楚舒勒以东高地上修筑工事,并积极向中国境内渗透蚕食,以期扩大防御纵深。
直到解放军发起进攻前夕,印军在楚舒勒山谷至班公湖南部部署的兵力都不多。10月19日夜,解放军对位于加勒万河谷、斗拉特及奇普恰普河谷内的所有印军哨所发起攻击。当时加勒万河谷谷底哨所由第5贾特营把守,斗拉特和奇普恰普河谷哨所由国民军第14营把守。
中国军队第一个攻击的是国民军防区北边的察安迪尼哨所。该哨所是于当年5月被印军占领的,位于奇普恰普河谷西侧达普桑盆地东端,为一座独立山包。哨所北边为悬崖,不易攀登,西南两方坡度较缓,有三层台地,山脚下西南方向地势开阔,被印军辟为空投场。哨所里仅有30人,工事坚固,但在500名中国军人的强势攻击下,不到一天印军就落荒而逃。
在对加勒万河谷的印军据点发动攻势时,中国军队遇到较强抵抗。当地山高坡陡,谷深沟窄,悬崖绝壁,河水湍急,交通极为不便。从1962年7月起,印军加强了加勒万哨所的力量,由哈萨布尼斯少校指挥的第5贾特营一个连驻守。尽管如此,中国边防军采取标准的“炮火准备,步兵占领”战术,用122毫米榴弹炮和120毫米迫击炮连续射击一整天,随后步兵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哨所,取得进入河谷的咽喉要道。
接二连三的失利让印军惊恐万分,许多阵地都先行弃守。海拔5181米的帕尔莫达克哨所本来守军就不多,眼见中国人冲上来,多数士兵先行逃窜,只剩下哈瓦达尔·拉姆少校领着12个人用仅有的一挺布伦轻机枪顽抗,没多久也葬送了自己。
战至10月24日,中国边防军肃清了班公湖南北岸及楚舒勒以北地区的所有31个印军据点,楚舒勒已处在孤立无援的境地,驻守楚舒勒的只有第1廓尔喀营营部以及一个中型机枪分队。期间,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中国西线边防部队遵照政府声明,于10月28日停止对印军的反击,集结在甲岗、日土宗地区休整待命。
2印度的一字长蛇阵
由于解放军在第一阶段作战中有效歼灭印军有生力量,印军在西线的主力第114旅被迫选择退守列城外围,因为一旦列城失陷,中国军队就打开了通往拉达克乃至克什米尔腹地的门户。但由于在楚舒勒的第1廓尔喀营营部及其配属的中型机枪分队已四面楚歌,印度国防部严令第114旅火速增援楚舒勒。该旅长期驻防克什米尔地区,受过山地战训练,士兵射击技术较好,具有一定的战斗力。但该旅内部存在严重的地域和宗教歧视,官兵之间隔阂较深,各存戒心,战时互不支持。且多数士兵为养家糊口当兵,雇佣观念浓厚,失去指挥时缺乏独立作战能力。
第114旅旅长赖纳准将清楚楚舒勒的险境,但他不想飞蛾扑火。可是,国防部的急电一个挨着一个,甚至断了他的后路——按照新的部署命令,列城将成为印军第3步兵师师部所在地,师长布德·辛格少将将率第70、163步兵旅换防列城,其它开赴列城的部队还包括两个坦克连,一个野战炮兵团,一个重迫击炮连及支援部队,印度空军将提供苏制安—12飞机为这些部队调防提供保障。
赖纳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去解救楚舒勒。10月28日,赖纳准将乘米—4直升机飞到楚舒勒,旅部人员则从陆路向楚舒勒进发。此时,第114旅由第1贾特营、第5贾特营、第13库马盎营、第1廓尔喀营以及国民军第7营组成,另外还有第20枪骑兵联队两个连、第13野战炮兵团第38连、第32重迫击炮团—个连及马哈尔中型机枪团—个分队(连级规模)。
抵达前线后,印军赶忙开挖战壕,修筑工事。破天荒的,第114旅此次获得后方补给倒还迅速,而且也挺充足。尽管如此,印军却没有足够人力将补给搬到高地上的据点中。由于害怕中国军队下一步作战会出动装甲部队,赖纳准将亲自监督士兵们在所有可能通行车辆的道路上布雷,在道口安排装在威利斯吉普车上的美制106毫米无后坐力炮。印军还将英制2磅野战炮和坦克、装甲车进行伪装,不仔细还看不出来。另一方面,他们又将油罐车、卡车、压路车装扮得像坦克一样,迷惑中国边防军。印军似乎做好在楚舒勒同中国边防军决战的准备。但从整个战场来看,第114旅共5个营20多个连队,3000余人分散在北起嘻喇昆仑山口,中间楚舒勒,南至狮泉河谷的近80千米防线上,每个据点多则两个排,少则一个班,兵力高度分散,不少据点间空隙大,支援不便,利于中国边防军各个击破。
3浴血古荣山
印度在第一阶段作战中虽遭惨败,但拒绝接受中国三项和平建议,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成立“紧急情况内阁”,从全国各地向边境增派军队,赶运武器,一心与中国再决雌雄。11月中旬,印军已在中印边境东西两段增加了2个师部9个旅,及炮兵、装甲兵各一部,总兵力达到3万人,东线印军于11月14日在瓦弄向解放军发动猛烈反扑。鉴于此,中国决心再给印度以沉重打击,命令东西两线边防军恢复攻势。
11月18日清晨,中印边境西段异常寒冷。拂晓时分,楚舒勒山谷显得如此宁静,时间似乎已经凝滞。4时35分,楚舒勒战斗正式打响。中方首轮炮火打击的目标主要是印军伪装的油罐车、火炮阵地以及坦克部队,但由于印军精心准备,首轮炮击收效不大。
由于天黑,情况不明,焦急不安的赖纳要求前沿各营立即上报防区情况。在获知只有第1廓尔喀营和第13库马盎营的阵地遭受炮火袭击后,赖纳命令第38炮连用25磅炮为这两个营提供火力支援。5时15分,第1廓尔喀营汇报说有中国部队借夜色向其阵地东面移动。5时45分,解放军向镇守古荣山的两个廓尔喀排发动攻击。遭到抵抗后,解放军改用炮火轰炸山头。此时印军第38炮兵连也开始轰击埋伏在阵地前沿准备突击的中国军队。由于距印军阵地太近,解放军的进攻发起点被印军观察哨看得一清二楚,得到引导的印军炮火给解放军造成很大伤亡,印军得到喘息之机。
不久,解放军已集结完毕,准备向印军古荣山据点发起再次攻击。在观察哨的引导下,印军炮火依然猛烈,不过解放军仍以潮水般的攻势向印军阵地冲击。由于弹药有限,据点里的印军直到解放军接近到140多米距离时才开火。战斗中,一些解放军从斯潘古尔峡谷沿着通往古荣山的谷地前进,途中遭遇印军第20枪骑兵联队B中队的多辆AMX-13坦克。面对潮水般的中国边防军,印军坦克却卡了壳,一些坦克的装弹系统被冻僵,坦克兵不得不手动装填,在一通漫无目标地盲且射击后,打光弹药的印军坦克一哄而散。战至上午9时,中国军队终于粉碎廓尔喀人的抵抗,拿下古荣山外围哨所。虽然之后双方仍进行了拉锯战,但明显败局已定的印度指挥官选择了放弃,他请求后方炮火轰炸自己的阵地,并伺机逃窜。但这一次中国人抢先了一步,曾给解放军造成较大伤亡的印军前沿炮兵观察哨被中国人用火箭筒端掉。
4激战热赞山口
解放军在进攻古荣山的同时,还对相邻的热赞山口发起攻击,目的是完全割裂印军第114旅的防御体系。热赞山口是—个海拔达到5 180米的高地,紧挨着楚舒勒谷地东南口。驻守于此的是印军第13库马盎营C连,连长是塞尔坦·辛格少校。C连下辖三个排,统共118号人部署在两千米的战线上,其中7排在山口北侧2743米的地方设哨,9排阵地在山口南面1000米的地方,8排则在9排南面1460米的地方,山口腹地是连部和3英寸迫击炮阵地。与古荣山不同,此次印军没有纵深炮火支援,虽然掘壕为战,但准备并不充分,前方未设雷区,指挥哨也没有对空保护。由于距其它印军阵地较远,一旦遭到攻击,得不到任何支援的C连难逃一劫。
11月17日夜,C连照例派出巡逻队。晚上22时,山口刮起暴风雪,狂风呼啸,一下就是两个小时。大雪过后,能见度一下增加不少。18日子夜2时,8排长途巡逻队发现800米开外有一队中国军人沿着山口向己方阵地移动,巡逻队迅速返回将情况报告排长。8排旋即向阵地前沿部署轻机枪实施伏击,还向其它排发射示警信号弹,C连预感到危险来临了。
其实8排碰上的只是中国边防军的一个侦察队,他们切断了C连的电话线,使其与第13库马盎营以及各排相互之间失去联系,特别印度后方炮兵无法向热赞山口提供有效支援了。很快,C连各排乱成一团,纷纷派出巡逻哨出去一探究竟。4时35分,混乱的连阵地遭到解放军雨点般的炮火急袭,印度士兵认为中国人动用了最具威力的122毫米榴弹炮。炮击持续了20分钟,C连的3英寸迫击炮完全丧失效力,但部署在阵地前沿的轻机枪却没有损失。当解放军发起试探性进攻时,遭到印军机枪和手榴弹的猛烈阻击。
5时05分,中国军队向C连7排阵地发起攻势,印军用机枪阻止了解放军进一步推进。10分钟后,解放军撤退休整。其后50分钟里,双方只有侦察兵规模的冲突,塞尔坦少校感到中国人似乎是在佯攻,于是命令各排注意侧翼。很快,解放军将带防盾的53式7.62毫米重机枪和56式班用机枪调到印军7排阵地前方约550米处,利用强大的压制火力,掩护步兵冲击至距7排阵地约55米处。印军妄图打掉解放军的机枪点,但他们先后派出的两名突击兵都未得手。
当7排阵地岌岌可危之际,解放军还将一挺53式重机枪和几门迫击炮摆到C连9排和连部对面。很明显,中国人下一波攻势必然是先割裂印军C连各阵地的联系,然后拿下7排和8排据点,最后集中对付9排和C连连部。早晨6时55分,太阳升起,解放军再次用重炮轰炸印军据点,随后中国步兵在敲掉前置的机枪据点后,相继冲入7排和8排阵地。印度人的抵抗意志崩溃了。早晨8时许,解放军打出绿色信号弹,象征着印军7排和8排的覆灭。
但战斗并未结束。敌7排阵地清理完毕后,解放军向9排和C连连部发起进攻。塞尔坦少校指挥手下用轻机枪、手榴弹阻击解放军,特别是9排等中国军人进入90米的射程内才开火,峡谷里堆满了两军士兵的尸体。面对胶着战局,解放军迅速增派400人迂回到热赞山口侧后进攻,印军猝不及防,塞尔坦也被中国狙击手打成重伤,但他继续留在战场上。随着解放军越聚越多,塞尔坦命令C连残部撤退,自己则和伤兵留下掩护,他最终被击毙。这场战斗中,C连123人阵亡达109人,14个幸存者中9人负重伤被解放军俘虏,只有5个人逃走。中国军队以恰当的军礼收殓了塞尔坦的尸体,11月21日中印停战后便将尸体移交给印方。战后,塞尔坦被印度国内吹捧为“中印战争中最伟大的英雄”。
相继丢掉古荣山和热赞山口后,遭受重大损失的印军第114旅已无心恋战,所有部队仓皇逃往列城,楚舒勒谷地已无一兵一卒。印度人都知道,楚舒勒离新德里仅300多千米,新德里已经开始挖战壕了……但达到作战目的的中国边防军没有选择乘胜追击,只是在其主张的边界线上停下来。11月21日,中国边防军宣布停火。
(摘自《新闻信息报》2012.1388期)B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