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当前我们得社会正面临着诸多的灾难和困境,人类也正在毁灭自然。我们想要尽快改变这种现象,就急需提高全人类的素质。而解决和改变这种现象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教育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一、语文教学的功能及现状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工具性是用于交流交际的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承载物的属性,孙霓结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提出语文教学的功能如下:“一是专业服务功能,二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三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她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全面素质健全的人,而全面素质既包括智能素质与品德素质,也包括体能素质与审美素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素质是现代人在市场竞争中必备的素质之一。”[1]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帮助学生实现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想探讨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的实施,就要深入基层和实践。从学习基础方面来看,杨和亭提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的起点不高,有不少学生实际上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合格要求。与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简称普高生的平均入学成绩相比,多数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文能力差。表现在错别字普遍存在,不重视也不太会使用标点符号,他们不仅写不出一篇合乎规范的几百字左右的文章,甚至写一个请假条都词不达意,错字频出,格式混乱,写作水平低,多空话!套话!有的文不对题,甚至还有的抄录《作文选》上的文章;一篇文章读得结结巴巴的现象。亦司空见惯,口头表达能力更是捉襟见肘。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是现在人们用得比较多的一个词语,是评价和衡量人才的重要概念。不时见诸各类报刊、杂志、科研论文和著述中。然而什么是“素质”还真是没有多少人能讲得清,杨和亭综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素质的内涵。“素质是指人先天俱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影响所形成的人的一系列基本品质。具体而言,人的素质应包括遗传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创新素质。”[2]“素质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80年代后期,至今不过二十多年,因此在词典中找不到它的确切含义。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阐释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三、素质教育的误区
尽管素质教育在全国各个地区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但是存在不足。杨和亭分别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究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認识上他指出不少人把素质教育等同于专业技术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以及把素
质教育与思想教育相分离。在实践上我们的素质教育止步不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工作起步比较晚,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出现了“有令不行”的不良现象。他还分析了阻碍素质教育的现实原因。他指出了在教育观念上,陈旧观念阻碍着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在师资素质上,教师缺乏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素养;在社会环境上,社会、学校和家长对素质教育的阳奉阴违;在教育评价上,考试的选拔性和评分的机械性。这就给我们当代良莠不齐的教育现状敲响了警钟,我们有必要尽快弥补这些不足和误区,更好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四、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
首先,要加强主体因素的重新构建。这里的主体主要指的就是教师和学生。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翁向新认为“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气质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还应具有宽广坦荡的胸怀,良好的品格,严谨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正人、正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高度自觉,进行严格的自我监控,保持情绪积极、稳定,以自己积极的情绪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不能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给学生。”[4]教师不仅要加强自己的知识素养,还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而对于学生,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次,要重新构建教学过程。一要创设情景感染,发现问题。影视资源就是很好的创设情景的办法,杨娟娟指出“影视资源开发了新的语文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其次丰富了语文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构建了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5]李艳认为“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最后,要对教学方式进行重新构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对于现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黄承军指出了“因材施教”的具体内涵:“在学生方面是因性而教,因龄而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师方面是因年而教,因能而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做到端正教育思想,学生普通能力和超常技能培养并举原则。关注学生状态,遵循客观规律和特殊途径并举培养原则。面向全体的统一性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周艳艳指出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介入游戏精神凸显教学效果。“教育与游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一,游戏中具备了学习的要素。第二,游戏本身就是一种知识载体。第三,游戏中蕴涵着学习动机。”周艳艳提出了在阅读教学中贯彻游戏精神的具体方法,即:联系生活法、设身处地法、想像还原法、呈现情境法、诵读涵咏法、穿插故事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以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更为科学的、艺术的语文教学体系。”刘玉冰指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方法:“转变观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以美怡情,优化教学情境。结合审美,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兴趣,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学习环境。言传身教,美化自身。”
陈培器认为“人文素质是现实和未来对人的需求、语文教学要责无旁贷地承担人文素质教育。在语文课堂上,首先要使语文教学以人的发展为培养目标。其次,语文教学要把语文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地统一起来。要充分利用新课程方案选修课和活动课的设置,开出具浓厚的人文色彩的课程。”最后,我们还要重视德育理念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迪与影响。马凯军认为,“在中学语文中要以人为本,致力于德育的内化,要注重情感的教育和自然的教育,黄浩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理想人格,从而提高学生个性心理素质,塑造良好个性。”王丽指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不仅关注学生学到具体的知识与能力,同时更加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形成了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具有它自身丰富的功能,而将素质教育纳入语文教学中是势在必行的。在教学中采取与时俱进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研究学术界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在实施策略上仍需不断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霓.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杨和亭.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3]张绍红.宜春市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4]翁向新主编.谈教师的素质与修养[M].群众出版社,1992
[5]杨娟娟.论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3]陈雅玲.怎样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M].第一版.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关键词】: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一、语文教学的功能及现状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工具性是用于交流交际的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承载物的属性,孙霓结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提出语文教学的功能如下:“一是专业服务功能,二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三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她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全面素质健全的人,而全面素质既包括智能素质与品德素质,也包括体能素质与审美素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素质是现代人在市场竞争中必备的素质之一。”[1]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帮助学生实现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想探讨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的实施,就要深入基层和实践。从学习基础方面来看,杨和亭提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的起点不高,有不少学生实际上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合格要求。与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简称普高生的平均入学成绩相比,多数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文能力差。表现在错别字普遍存在,不重视也不太会使用标点符号,他们不仅写不出一篇合乎规范的几百字左右的文章,甚至写一个请假条都词不达意,错字频出,格式混乱,写作水平低,多空话!套话!有的文不对题,甚至还有的抄录《作文选》上的文章;一篇文章读得结结巴巴的现象。亦司空见惯,口头表达能力更是捉襟见肘。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是现在人们用得比较多的一个词语,是评价和衡量人才的重要概念。不时见诸各类报刊、杂志、科研论文和著述中。然而什么是“素质”还真是没有多少人能讲得清,杨和亭综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素质的内涵。“素质是指人先天俱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影响所形成的人的一系列基本品质。具体而言,人的素质应包括遗传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创新素质。”[2]“素质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80年代后期,至今不过二十多年,因此在词典中找不到它的确切含义。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阐释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三、素质教育的误区
尽管素质教育在全国各个地区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但是存在不足。杨和亭分别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究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認识上他指出不少人把素质教育等同于专业技术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以及把素
质教育与思想教育相分离。在实践上我们的素质教育止步不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工作起步比较晚,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出现了“有令不行”的不良现象。他还分析了阻碍素质教育的现实原因。他指出了在教育观念上,陈旧观念阻碍着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在师资素质上,教师缺乏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素养;在社会环境上,社会、学校和家长对素质教育的阳奉阴违;在教育评价上,考试的选拔性和评分的机械性。这就给我们当代良莠不齐的教育现状敲响了警钟,我们有必要尽快弥补这些不足和误区,更好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四、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
首先,要加强主体因素的重新构建。这里的主体主要指的就是教师和学生。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翁向新认为“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气质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还应具有宽广坦荡的胸怀,良好的品格,严谨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正人、正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高度自觉,进行严格的自我监控,保持情绪积极、稳定,以自己积极的情绪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不能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给学生。”[4]教师不仅要加强自己的知识素养,还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而对于学生,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次,要重新构建教学过程。一要创设情景感染,发现问题。影视资源就是很好的创设情景的办法,杨娟娟指出“影视资源开发了新的语文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其次丰富了语文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构建了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5]李艳认为“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最后,要对教学方式进行重新构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对于现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黄承军指出了“因材施教”的具体内涵:“在学生方面是因性而教,因龄而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师方面是因年而教,因能而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做到端正教育思想,学生普通能力和超常技能培养并举原则。关注学生状态,遵循客观规律和特殊途径并举培养原则。面向全体的统一性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周艳艳指出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介入游戏精神凸显教学效果。“教育与游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一,游戏中具备了学习的要素。第二,游戏本身就是一种知识载体。第三,游戏中蕴涵着学习动机。”周艳艳提出了在阅读教学中贯彻游戏精神的具体方法,即:联系生活法、设身处地法、想像还原法、呈现情境法、诵读涵咏法、穿插故事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以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更为科学的、艺术的语文教学体系。”刘玉冰指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方法:“转变观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以美怡情,优化教学情境。结合审美,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兴趣,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学习环境。言传身教,美化自身。”
陈培器认为“人文素质是现实和未来对人的需求、语文教学要责无旁贷地承担人文素质教育。在语文课堂上,首先要使语文教学以人的发展为培养目标。其次,语文教学要把语文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地统一起来。要充分利用新课程方案选修课和活动课的设置,开出具浓厚的人文色彩的课程。”最后,我们还要重视德育理念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迪与影响。马凯军认为,“在中学语文中要以人为本,致力于德育的内化,要注重情感的教育和自然的教育,黄浩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理想人格,从而提高学生个性心理素质,塑造良好个性。”王丽指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不仅关注学生学到具体的知识与能力,同时更加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形成了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具有它自身丰富的功能,而将素质教育纳入语文教学中是势在必行的。在教学中采取与时俱进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研究学术界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在实施策略上仍需不断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霓.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杨和亭.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3]张绍红.宜春市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4]翁向新主编.谈教师的素质与修养[M].群众出版社,1992
[5]杨娟娟.论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3]陈雅玲.怎样开发利用美术课程资源[M].第一版.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