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趁着元宵未到、年味未消,我们抓紧时间来吐槽春晚。
2013年央视春晚无疑收获了尴尬的收视数据,虽然凭借着194家电视频道的并机播出,总收视率维持在31%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央视一套的春晚收视率却创下了史上最低纪录,仅为11.3%,比去年下跌了6个百分点。
中国人看春晚,继承的还是祖先过年看大戏的传统,春节本来就是源自农耕文化的时令节日,虽然有了电视这种新兴的电子媒介作为传播手段,但春节的农业文明气息,穿越千年而不散。春运的繁忙,正是为了一家老小能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春晚——这种安土重迁的民族性格,也正是悠远的农耕文化所孕育的必然结果,所谓春节,在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被理解为一场“农家乐”。现时的春晚乃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一同发展的,也正应和着中国城镇化的浪潮,甫一诞生就饱蘸着市民趣味,不过“农家乐”的性质也不是朝夕可改的,譬如春晚最重要的品牌明星赵本山,长期以来就以塑造农民形象独步春晚。
要说2013年春晚的最大变化,“去赵本山化”当然是最重要的,习惯了把赵本山小品作为春晚压轴节目的亿万观众,一时半会还不能从给郭德纲的“噫”声中找回昔日赵家班的爆笑感觉。值得一提的是,早年间陈佩斯、朱时茂为代表的小品,倒是多以反映市民生活为主,时至今日,拿农民开涮的赵家班小品几乎一统春晚舞台,个中意趣,耐人寻味。
以小品为镜,管窥2013春晚,我们不难发现讽刺的矛头大都指向一些败坏的个人道德品质,以及纯粹卖弄洋相的性别紊乱症式搞笑:《大城小事》里扭捏的男性服装设计师、《你摊上事了》里男性化的女强人和娘娘腔的中年男子,以及李玉刚男扮女装演唱的《嫦娥》,和刘谦对着李云迪那句扑朔迷离的“找力宏”,甚至让网友们对本届春晚有了“撑同志、反歧视”的戏谑之语。
坦率地说,本届春晚小品还是大量地运用刻薄言语、愚蠢角色来胳肢观众,讽刺的力度并不深入。必须承认,春晚有推辞不掉的官方意识形态宣教功能,歌颂式的调性也就此贯穿了晚会始终,某些稍有“夹枪带棒”的讽刺节目(如郭德纲的相声《败家子》),最终也湮没在一片喧闹中,而那些歌颂式的晚会歌曲,也因为缺乏观众共鸣,很难在春晚留下印记。
源自农耕文明的春节文化,与电视传媒媾和出了“农家乐”式的春晚节目,但中国发展进程的不平衡已然导致了地区、代际、人群的巨大差异,在大一统的春晚格局下,这只能是个无解的“众口难调”命题。对于大中城市的年轻人来说,网络已经是他们最主要的资讯获取平台,看春晚也不耽误刷微博,中学生们甚至自制了一台“网络春晚”自娱自乐,但他们的父辈、祖辈以及某些农村地区,主要还是前网络时代的生活习惯。
对某些球迷、影迷来说,他们宁可在大年夜选择一场自己喜爱的球赛或者一部心爱的电影来过节,所以,在一个受众细分的年代里,要打造一台老少咸宜、亿万观众全部拍手称快、同时兼具意识形态宣教功能和娱乐功能的电视晚会,根本不可能。
环顾世界,我们很难找到“全美圣诞节晚会”、“全日本元旦节晚会”之类的东西,反倒是美式橄榄球“超级碗”决赛、NHK红白歌会这样的节目,承担了“洋春晚”的功能。但不管怎么说,这些电视文体节目都是符合其所在国电视观众普遍收视习惯的,算是在残酷的收视率竞争中得以保留下来的长红品牌,这与长期以来靠行政手段规制的春晚不可同日而语。
以前日子穷,过年才吃顿饺子,现在顿顿吃也不稀罕;其实春晚也一样,电视工作者挖空心思也找不出过年才能看到的全新节目样式,特别是随着电视综艺节目的日新月异,春晚在诸多方面都难免表现出“老气横秋”的疲态。
要想春晚好看,其实很简单,允许各家卫视都在大年夜办春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亿万观众各取所需,岂不快哉?
2013年央视春晚无疑收获了尴尬的收视数据,虽然凭借着194家电视频道的并机播出,总收视率维持在31%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央视一套的春晚收视率却创下了史上最低纪录,仅为11.3%,比去年下跌了6个百分点。
中国人看春晚,继承的还是祖先过年看大戏的传统,春节本来就是源自农耕文化的时令节日,虽然有了电视这种新兴的电子媒介作为传播手段,但春节的农业文明气息,穿越千年而不散。春运的繁忙,正是为了一家老小能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春晚——这种安土重迁的民族性格,也正是悠远的农耕文化所孕育的必然结果,所谓春节,在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被理解为一场“农家乐”。现时的春晚乃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一同发展的,也正应和着中国城镇化的浪潮,甫一诞生就饱蘸着市民趣味,不过“农家乐”的性质也不是朝夕可改的,譬如春晚最重要的品牌明星赵本山,长期以来就以塑造农民形象独步春晚。
要说2013年春晚的最大变化,“去赵本山化”当然是最重要的,习惯了把赵本山小品作为春晚压轴节目的亿万观众,一时半会还不能从给郭德纲的“噫”声中找回昔日赵家班的爆笑感觉。值得一提的是,早年间陈佩斯、朱时茂为代表的小品,倒是多以反映市民生活为主,时至今日,拿农民开涮的赵家班小品几乎一统春晚舞台,个中意趣,耐人寻味。
以小品为镜,管窥2013春晚,我们不难发现讽刺的矛头大都指向一些败坏的个人道德品质,以及纯粹卖弄洋相的性别紊乱症式搞笑:《大城小事》里扭捏的男性服装设计师、《你摊上事了》里男性化的女强人和娘娘腔的中年男子,以及李玉刚男扮女装演唱的《嫦娥》,和刘谦对着李云迪那句扑朔迷离的“找力宏”,甚至让网友们对本届春晚有了“撑同志、反歧视”的戏谑之语。
坦率地说,本届春晚小品还是大量地运用刻薄言语、愚蠢角色来胳肢观众,讽刺的力度并不深入。必须承认,春晚有推辞不掉的官方意识形态宣教功能,歌颂式的调性也就此贯穿了晚会始终,某些稍有“夹枪带棒”的讽刺节目(如郭德纲的相声《败家子》),最终也湮没在一片喧闹中,而那些歌颂式的晚会歌曲,也因为缺乏观众共鸣,很难在春晚留下印记。
源自农耕文明的春节文化,与电视传媒媾和出了“农家乐”式的春晚节目,但中国发展进程的不平衡已然导致了地区、代际、人群的巨大差异,在大一统的春晚格局下,这只能是个无解的“众口难调”命题。对于大中城市的年轻人来说,网络已经是他们最主要的资讯获取平台,看春晚也不耽误刷微博,中学生们甚至自制了一台“网络春晚”自娱自乐,但他们的父辈、祖辈以及某些农村地区,主要还是前网络时代的生活习惯。
对某些球迷、影迷来说,他们宁可在大年夜选择一场自己喜爱的球赛或者一部心爱的电影来过节,所以,在一个受众细分的年代里,要打造一台老少咸宜、亿万观众全部拍手称快、同时兼具意识形态宣教功能和娱乐功能的电视晚会,根本不可能。
环顾世界,我们很难找到“全美圣诞节晚会”、“全日本元旦节晚会”之类的东西,反倒是美式橄榄球“超级碗”决赛、NHK红白歌会这样的节目,承担了“洋春晚”的功能。但不管怎么说,这些电视文体节目都是符合其所在国电视观众普遍收视习惯的,算是在残酷的收视率竞争中得以保留下来的长红品牌,这与长期以来靠行政手段规制的春晚不可同日而语。
以前日子穷,过年才吃顿饺子,现在顿顿吃也不稀罕;其实春晚也一样,电视工作者挖空心思也找不出过年才能看到的全新节目样式,特别是随着电视综艺节目的日新月异,春晚在诸多方面都难免表现出“老气横秋”的疲态。
要想春晚好看,其实很简单,允许各家卫视都在大年夜办春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亿万观众各取所需,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