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应结合学校实际,符合学生需求,这是新课改、新教材的最大成功之处。在素质教育呼声振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的今天,体育教学早就被打上应试教育的烙印,一切为升学而奋斗,体育科也围绕升学考试内容上课。学校追求的是考试成绩,不得已老师把学生当成运动员来训练,学生感到上体育课除了累就是枯燥无味。其结果是,学生喜欢体育科,而不喜欢上体育课,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圈。长此下去体育科也就有名无实了,失去它应有的价值了。
新教材犹如给沉闷的体育空间注入一股凉爽清新的风,给学生和教师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新教材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解释健康的新概念。
我们必须把新教材与农村学校结合,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难、繁、旧、偏”和过于注重书本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经过改变后的体育课程更加切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了,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同时也给我们在体育第一线的工作者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
当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多方位、多角度全面又系统的描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只提若干活动建议,而没作规定。这在给教师留下难度(怎样确定教学内容)的同时,也给教师一个选择(根据农村学校现实调整教学内容),教师结合地区实际,选择本地经常开展的项目,以便学生在校外可以用该项目锻炼身体。使得校外体育与校内体育相结合,根据学校实际(场地、器材)选择项目。坚持以人为本,以健体为本的体育课,符合学校实际,符合学生特点。学生喜欢并有锻炼价值的项目,教师应鼓励学生,作为终身锻炼身体的一项运动。
我校通过几年改革探索,让体育课与课余活动有机组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以锻炼学生身体为目的,培养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为主导。树立新的教学观。
具体做法是:1.领导、教师总体规划设计学校体育的开展(课外活动与体育课相结合)。2.宣传体育科,让学生了解体育科的重要性和体育对其它学科的促作用;3.课外兴趣小组对某项有兴趣的学生,教师作鼓动工作。对此项目,教师大力宣传让学生对它产生兴趣,从而对其进行专项训练。体育课时经常用这些学生来做示范,让其他学生知道参加运动小组的学生学到的比他们多,以诱导他们参加)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空间,凡是学生喜欢的体育(象棋、踢毽、跳绳等)项目都可以开展。对小组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让他们对该运动的技术知识有正确的了解及掌握技术动作。经常开展小型的运动会,让学生对项目更加热爱并吸引其他学生参加。运动小组的成立使校园呈现运动方式多元、系统化。一个校园内,田径场上有中踢足球的,有跑步的;篮球场有打篮球的,教室内有下象棋的,乒乓球台前有打乒乓球的。课余时间学生积极参加运动,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爱好。通过训练学生知道了体育不只是跑、跳、投,一切健身的运动都是体育。扩展了学生对体育概念的认识;4.体育课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学习,体育课的内容由学生选择,每节课学生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项目,同一节课分成若干个小组同时进行(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教师先给他们写好教案,并进行指导)。教师起组织和主导的作用。评定成绩是以学生的运动提高和对技术知识的理解来评定的。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是乐意的,并且课堂气氛比以前更活跃了,单项技术、技能有了很大提高。
总之,只有理解新教材的指导思想,结合学校实际,锁定适合本校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和价值,让学校体育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新教材犹如给沉闷的体育空间注入一股凉爽清新的风,给学生和教师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新教材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解释健康的新概念。
我们必须把新教材与农村学校结合,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难、繁、旧、偏”和过于注重书本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经过改变后的体育课程更加切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了,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同时也给我们在体育第一线的工作者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
当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多方位、多角度全面又系统的描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只提若干活动建议,而没作规定。这在给教师留下难度(怎样确定教学内容)的同时,也给教师一个选择(根据农村学校现实调整教学内容),教师结合地区实际,选择本地经常开展的项目,以便学生在校外可以用该项目锻炼身体。使得校外体育与校内体育相结合,根据学校实际(场地、器材)选择项目。坚持以人为本,以健体为本的体育课,符合学校实际,符合学生特点。学生喜欢并有锻炼价值的项目,教师应鼓励学生,作为终身锻炼身体的一项运动。
我校通过几年改革探索,让体育课与课余活动有机组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以锻炼学生身体为目的,培养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为主导。树立新的教学观。
具体做法是:1.领导、教师总体规划设计学校体育的开展(课外活动与体育课相结合)。2.宣传体育科,让学生了解体育科的重要性和体育对其它学科的促作用;3.课外兴趣小组对某项有兴趣的学生,教师作鼓动工作。对此项目,教师大力宣传让学生对它产生兴趣,从而对其进行专项训练。体育课时经常用这些学生来做示范,让其他学生知道参加运动小组的学生学到的比他们多,以诱导他们参加)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空间,凡是学生喜欢的体育(象棋、踢毽、跳绳等)项目都可以开展。对小组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让他们对该运动的技术知识有正确的了解及掌握技术动作。经常开展小型的运动会,让学生对项目更加热爱并吸引其他学生参加。运动小组的成立使校园呈现运动方式多元、系统化。一个校园内,田径场上有中踢足球的,有跑步的;篮球场有打篮球的,教室内有下象棋的,乒乓球台前有打乒乓球的。课余时间学生积极参加运动,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爱好。通过训练学生知道了体育不只是跑、跳、投,一切健身的运动都是体育。扩展了学生对体育概念的认识;4.体育课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学习,体育课的内容由学生选择,每节课学生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项目,同一节课分成若干个小组同时进行(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教师先给他们写好教案,并进行指导)。教师起组织和主导的作用。评定成绩是以学生的运动提高和对技术知识的理解来评定的。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是乐意的,并且课堂气氛比以前更活跃了,单项技术、技能有了很大提高。
总之,只有理解新教材的指导思想,结合学校实际,锁定适合本校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和价值,让学校体育朝着良性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