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障视角下大学教改实践教学刍议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改革要落实到质量保障这一维度,从教学实践看,主要从教改主体教师和学生双双合作学习,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彼此均有提高;通过科研相助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同时推动教师转化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大力助推实践教学,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到课外实践,并完成高水平的毕业设计(论文),实现教学改革的质量保障。
  关键词: 大学教改 质量保障 建设
  教学改革要落实到质量保障这个维度上,可以说打着教学改革的旗号,借助国内外积累的研究成果提出种种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等,如果教学效果没有突出表现,那就是教育教学改革上的花拳绣腿,所采取的课堂授课、课后实践等取得的业绩看似花团锦簇,其实很可能只是开出相对娇艳的教改之花,却没有结出真正的教改之果。由此,本课题针对教改方面的教师、学生及其互动所产生的教学实践活动,“把质量的自我改进理念融入院校的日常管理、大学教师的学术实践及学生的学习过程”[1],用质量保障范畴检验是否做到真正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相长:教改主体师生共同实现学习效果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即为教改主体的双双实践活动,二者积极互动会产生教学相长的美好愿景。因此,教改落实质量保障体系要着力于教改主体二者的相互交流甚至交融,而不仅满足于学生单一维度的提高,因此,质量保障体系要围绕教师、学生建构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
  1.师生互动是质量保障体系建构不可或缺的要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为教学,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学生会学=教师会教,可谓教改主体教师和教改主体学生做到互动方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理解教改不仅是教学理念的更新,还包括教学方法的适合、教学成绩的提升等。可以说师生互动作为重要的教学原则务必坚持,并完全体现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其一,明确教改的初衷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将学生学习最大化。笔者认为真正的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自我,应包含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创新智慧、挖掘自身潜能、培养有用人才等相关要素,真正做到日复一日地不断学习实践,让懵懵懂懂的学生转变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行家里手,这就是教师作为教改主体必须做到的重要事务,也就是让优秀的学生更上一层楼,让暂时落后的学生不断战胜自我、不断进取,让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呈现超人的才华等。其二,师生互动务必覆盖课内外整个教学实践。教师提前备课的意思是对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甚至教室特点等都做到全面了解,并想方设法化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做到师生融为一体,由易到难逐步化解难题直至实现教学目标。互联网智能时代可以随时随地地沟通和交流,因此,正确应用现代新媒体技术非常重要,体现时代变迁的新内涵,课后要应用互联网技术给学生答疑解惑,保持学生学习的持续性和长久性。
  2.教学相长是质量保障的显性体现。提升教学质量的实质是发掘师生二者的学习潜能,教改亦如此。考查某项教改是否有效,绝对不能单纯调查学生这个单一要素学习效果如何,还要看教师是否通过该项目加强了学习。所以,从质量保障维度看,完成教学改革要在教改主体教师和学生二者共同努力下验收其教学效果。其一,教学相长作为质量保障构建的原则务必坚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教学效果,笔者曾就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中小学师资做过调查,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识存在明显不足,有一些可谓毫无章法,完全是“满堂灌”的授课行为,但是仍然有大量学生发挥学习的能动性,考取理想的大学又回到家乡担任教师,因此,如果只是看学生本人的学习而忽略教师的自我提升就是不可取的。其二,教学相长作为质量保障务必实现其效果,人作为活生生的智慧创造动物可以克服种种困难自我完善,因此,不高明的老师照样拥有一批出色的学生,教改是为了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为教改主体的教师更要不断学习充电,成为学生获取的知识储备库,认真钻研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结合当地教学实际,勇于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成为学生、同行、家长等深受喜爱的宗师型的教改能手。
  3.教改主体师生交往到教改主体间性交融。教师无疑是教改的主体,按照传统观念认为学生可以作为教改的客体对待,选名校、找名师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认为好老师对学生的后天发展非常重要,这不能不说有道理。但是不要忘了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把学生的才干发掘出来,一改以往教师居高临下的教育姿态,俯下身子采取师生平等的立场,达到师生合作学习的较好状态。教改过程中教师不能缺席可以视为主体,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即大学教育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2]。因此,学生作为教改主体地位不容改变,教改就是师生互动做到交往交融默契就成了主体双双的教学合作,这就是教改主体变为教改主体间性的教学交融,做到这点不容易,可以说从理念上我们都明确了这一点,但是很多情况下还是把学生放在从属地位,现在之所以重视教改就是要大胆突破以往陈旧的理念、教法等,应用多媒体技术、启发式教法、问题导向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注重激发学生从愿学到学好的整个教育过程。这样虽然很累但是收益不大,应该多花心思了解学生的需求,然后依据学习目标攻克重难点,师生共同努力诉求教学交融的理想状态,达到教学师生都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教研相助:教改主体师生共同实现研究目标
  教改的“改”字体现探寻教学规律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需要师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方能实现,单一的教学恐怕无法完成教改任务,要辅助相关科研举措,即教研相助实现既定的教改目标。
  1.教学科研合而为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是教改坚持的重要原则,儒家先贤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只依靠书本教材、粉笔头上课的时代早已是过去时了。如何给学生提供较前沿的知识内容呢?有的教材也许相对滞后,尤其是采用的名家编著的教材,很可能是名人大贤一輩子心血的结晶,属于立言概念的大作,但是编者已逝,教材盛行,当然作为权威读本有其价值存在,但是知识毕竟随时间积累历久弥新,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必须填补新的内容,当然需要加以研究。要研究哪些问题呢?除了上面说的教学内容的更新补充外,还包括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毕竟到了二十一世纪新媒体时代,容易学习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教法,并进一步改良作为适合自身教学的方法,我国古代就有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的个性教学、注重实践的游学方式等。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自控性等,师生互动培养出各种才华的优秀人才已经成为教改共识。研究要达到什么目的呢?笔者认为促进师生共同进步方为上策,教师诲人不倦的前提是掌握满足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不能让学生有老生常谈之感,还要采取种种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克服各种困难,获取学习动力,不断进取,拥有学习的持久性,坚信一项高质量的教改能帮助师生共同提升。   2.培养科学思维离不开科研训练。当下职称改革变更唯论文而采用全面考量的合理方式,这有其进步理性的地方,但不能说职称改革就不重视科研。笔者认为要辩证地看待科学研究,教学与科研绝对不是一对矛盾冲突体,而是相互促进的合作体,不能认为搞科研会影响教学,搞好教学就不能做科研,其实古人早就有“立德、立功、立言”、“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言论。现代社会中外成功的教育都注重研究符合身心特点的教学规律,这就需要科学思维,教改要通过实际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进而让学生拥有科学意识而付诸科学研究行为。授课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设计体现培养科学精神的教课方案,为学生预习提供具有研究性的问题,以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查阅相关资料,筛选有用的学习信息加以提炼,进而结合学习主体讨论形成可以答疑的资料,并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回答相关问题,认真聆听来自其他学生的意见,逐步完善自身准备的学习资料,“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培养认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3]。这个过程就是科研精神和行为的体现,当然这个过程需要监督,让学生花费足够的时间,通过自身和其他同学加上老师的指导,在这个基础上把自己完成的学习资料加以优化,真正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完成的学习项目,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能力,让他们成为自主不盲从、理性进步的优秀人才。
  3.师生科研巧妙统合营造合作的积极氛围。教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学生通过科研训练培养创新思维,二者巧妙统合。这里说的科研主要是培养科学创新思维,因此可以从教改和科研项目从手。其一,教改项目可以针对教材进行研究,很多科研意识可能就萌生在教学实践中,比如教材的內容或者观点需要更新,就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对照不同学者专家研究成果,然后对比产生新的看法,让学生明白不唯书不唯上是怎么回事,甚至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完成具有一定科研水准的课程论文,优中选优就可以推荐发表,进一步优化学习成果。其二,教师科研可以选取合适的项目训练学生,大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科研水平,他们又是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群体,只要选取适合的项目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结合该项目就可以指导他们研究方法,因为知识是衔接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部分学生之所以立志考研,与喜爱深入研究有关系。其三,教师科研离不开学生这个群体,教改项目往往通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察作为完成的重要数据,务必通过学生大力配合才能完成相关项目,因此从教学质量保障看,师生科研有层次之分,而不存在完全的分离,必须认真统合二者之力,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上,真正做到教研相助达到理想的教改效果。
  三、实践相随:教改主体师生共同培养应用能力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为何要突出教改的实践价值,笔者认为课堂学习相关活动很大成分是理论探讨的多,而要根据课程内容外化为真正的实践活动还需要深化,“大学生既需要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学问,更需要将学问外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4]。这就需要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
  1.教师教学活动是调动学生积极实践的活动。传统教学方式之一的“满堂灌”主要是教师讲课,学生坐在下面安静听课,这种教学老师投入的较多,而学生相对活动较少,老师可以说真的很累,一是滔滔不断地讲话口干舌燥很累,二是发现学生走神心不在焉心累,师生上课很难达到高度融合,因而无法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采取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很可能占据主导地位,因为课堂设置问题调动了学生回答的参与积极性,而不是老师包揽问题直接讲解,再有就是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让学生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可能会发现学生很忙,老师相对轻松,看到学生热烈讨论、积极回答问题,甚至提供多个答案,老师很欣慰。有时候会想,采取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老师很可能既不累,又不麻烦。其实不然,面对所有学生的各种问题,老师更要认真准备,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记得笔者读研时,导师外出考察把电脑忘在候机室,回校后没有及时取回,上课时就拿出厚厚的打印的资料作为课堂授课依据,做好了准备。虽然课堂上老师尽量让同学讨论,但是老师完全放手采取放羊式的方法是不行的,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及应对的方式方法。
  2.教学实践是课内外的学习活动。教学实践既包括课堂授课,又包括课前准备,课后复习应用,甚至以后很长时间的实际运用。其实真正的教育是对学习主体产生积极有价值的影响,因此师生需要高度重视,特别是课外各种实践活动。其一,课前准备与质量保障之间的关联,所有教学活动都要求课任教师课前提供教案、大纲等物件,就是要求教学主体的教师做好上课的准备,同时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就是做到课前预习,这个环节需要教师好好引导。老师要认真设计预习内容,并采取措施保障学生认真预习。其二,课后应用与质量保障,一般认为课后会完成相关练习题,然后就是期末考试,笔者认为要包括在社会及以后的工作应用,比如学习应用文写作,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公文格式要求,也做了很多训练,但是走向工作岗位写出的公文并不让人满意,因此教学实践还应与社会实体联系,让学生到机关单位见习,从实际工作中获取更实用的能力。其三,课堂实践可以采取弹性学分制,有些是采取考查性质的课程作业及格就算完成,因此有些学生化用课堂知识完成的其他实践成果可以作为课程作业对待,这样有益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训练。
  3.毕业设计(论文)是真正的教学实践,要把平时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与此自然对接。笔者通过多年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参与评审,发现相当多的学生存在问题,其实很多问题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其一,基础性常规知识,比如选题过大过小,甚至与专业不符此类的问题,这在大学前三年共六个学期学习训练中还是不能把握,说明前期课堂学习及训练是有问题的,还有就是摘要写作不规范,不是把真正创新之处或个人观点归纳出来,再有就是注释不够规范,引用不合适等。其二,逻辑混乱思路不清,虽然构想很好,但所掌握的知识架构无法支撑,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言不尽意,老师反复指导多次,进行多次修改完善,才可能有所起色。其三,毕业设计(论文)不能扎扎实实对待,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习惯不好,甚至把考上大学当作学习终点,再也不想奋斗,随便参考几篇相关资料,就随随便便应付完事,错字连篇、语句不通、结构错乱等问题就出来了,因此平时上课就要认真联系毕业实践,严格要求规范训练,到了毕业时自然就会顺利完成,只有较好地应用专业知识完成较好的毕业设计(论文)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因此课堂学习要把相关知识技巧及时联系毕业实践环节,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保障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张应强,苏永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反思、批判与变革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15(5):19-27,49.
  [2]蒋华林,李华.学习性投入调查:本科教育质量保障的新视角[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4):45-53 122.
  [3]张冰融,宋雪.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4(6):71-75.
  [4]潘海涵,汤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再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14(6):104-106.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华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创新》(编号:2017JGB285);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三型一化”人才培养模式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17C397)。
其他文献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s a noninvasive treatment technique that can directly alter cortical excitability and improve cerebral functional
摘 要: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是人力资源六大模块之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点课程,亦是具有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的一门课程。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程教育学环节的设计与应用,进行探索和创新,以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强化教育学效果。  关键词: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实训 教学设计  应用型高校一直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为企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人力资
OBJECTIVE: To assess whether 5, 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 gene poly-morphism (TT genotype or T allele) is a risk factor for ischemic cerebr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体现了国家对依法管理农机化和推进农机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视,这标志着农机化开始进入依法推进的新阶段,为我们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农机、发展农机化事
受四川省委组织部派遣,2005年10月17日至2006年4月20日本文作者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接受了为期半年的美国政府部门岗位学习培训,上期介绍了作者在明尼苏这州农业部进行岗位学习时
2009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在2009年较大幅度增加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补贴资金,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大规模增加农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推动
For this study, 461 Chinese Han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 were recruited. The AKT1 genotype and allele distribution were determined by PCR amplification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 underwent CT angi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Intra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vasculopathy was evalu
Survival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ransplanted cell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ocal microenvironment.The present study cultured 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