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课堂教学中,精妙地使用课程资源,可在使课堂更有情趣、意趣的同时,产生丰厚的学习空间。课程资源带给美术课堂的不仅是一种文化氛围,一种浓郁的人文情怀,同时要求能准确捕捉学生动心的瞬间、困惑的焦点、意见的分歧,为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资源 学习空间 有效教学
【现象透视】
内容:中学课本《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教学片段:因为色彩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特别熟悉的课题,为了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教师创设情景,通过看看、说说、唱唱(儿歌、童谣),尽可能调动孩子以往生活经验。视频入题(播放电影有较好的色彩主题的《英雄》DVD音效)→启发回忆想象色彩在烘托故事主题的作用(分组交流不同的色彩在表达人物情感时的作用),设想孩子们一定会热衷于这一活动,想象在活动中孩子进行很好交流,在交流互动中,学生创作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射,三维目标也都得到了有效地达成。
现象描述:效果绝佳的DVD音效给人如临其竟的感觉,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舞起来:蓝色记忆当中的蜻蜓点水的绝学,整齐划一的黑色铁甲,红衣曼舞的哀伤的飞雪……当多媒体出现漆黑的王城中万箭齐发遮天蔽日的视听效果时教室里一片躁动。胆小的孩子忍不住尖叫起来,也有调皮的孩子扮起鬼脸“鬼来啦?魔鬼来啦”,吓得女孩子乱叫不止,教师一边教育其他孩子“不要吓唬胆小的同学。”一边整理课堂纪律,很久才平熄孩子的情绪。
缘由聚焦:教师认为教学亮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不曾“预设”,有突如其来和随机性。教学中虽然声、影、光、电资料层出不穷,但由于教师没有弹性“预设”,没有为这些“可能”和“不确定”的发生留下了足够的时空、足够的思想和智慧的准备,所以,当这些“可能”和“不确定性”发生时,显得惊慌失措,乱了方寸。呈现教学“高投入”“低产出”,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
【寻求对策】
1.新课程资源,掂量在学生固执处
有时候,由于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学生也会对自己的认知偏差固执己见。当学生“固执己见”时,教师选择逃避或强制都是下策,积极面对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怎样才算是积极面对呢?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看法,并努力想办法弄清楚学生的真实想法;其次,要对症下药,相机诱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寻求问题的症结,从而达到使错误的观点不攻自破的目的。
在教学《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时,有几个学生提出自己亲眼所见的牛确实不如作品中那么狂暴、色彩灰暗甚至还粘着泥巴带着干草,这显然与我所预设的教学目标“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态度大多是功利实用的,不能从现实映像中超脱而出。
针对以上思维定势,在第二个班上课,我把先前让学生回忆再现牛的形象然后对比欣赏艺术作品的做法换了个。因为只有艺术家才会超脱那些现实功利的目的,完全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牛的毛皮是多么光滑油亮,色泽是那么美,牛的肌肉是多么的发达,整个造型是多么伟岸,那是力量的象征。在强烈的艺术语言中让学生读懂:牛虽然默默无言,却有一种忍辱负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些,引起了孩子内心的愉悦和情感的颠动,从而培养艺术感觉。在艺术与现实动物对比中,有意识地与现实拉开距离,美学上称为审美距离。只有拉开距离,才能以美的眼光看待事物,从而发现美,挖掘美,欣赏美。
2.新课程资源,点亮在学生动心处
在新课程标准下,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往往会萌发许多奇思妙想,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只要是学生认知的兴奋点,就有可能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会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地疏通、引流。
在案例折纸教学中,探究奇妙的折纸艺术时,先欣赏国外大师的折纸作品,放一些flash音响观察相关视频,也可以准备一些自己的折纸作品,提高学生对折纸艺术的兴趣。
在探究《猫》的折纸方法时,在我的繁复的折叠过程中学生感觉有点松懈,个别同学因为折不出来挫伤了积极性,由于这个猫的折纸过程过于复杂,我也因为焦急结果有一个步骤折不过去了,我一边告诉同学们这一步确实很难,让我想想,一边焦急的折叠,可是越急越乱,课堂出现了骚动,突然一个平时不太注意的同学高声说:“我折出来了”,学生们都看了过去,她有些兴奋,又有些不好意识,我想,那好,机会来了,我走过去,虚心的向他请教,我的动作引起了其他同学的羡慕,我又不失时机的向他表示感谢,这下同学们显然被这个场景感染了,于是都非常主动得完成了其他的探究活动。教学资源在课堂生成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3.新课程资源,坦然接受在遭遇尴尬处
一般课审美资料往往限于书本或教师展示,因为信息量很有限,并且都是上面老师讲的口干舌燥,下面学生听的云里雾里。在《墨与彩的韵味》一课中的设疑问难环节,我运用制作的虚拟网络导学方式以及事先查找到的有关网址,帮助学生去寻找资料,相互协作探索,解决教师给出的探索问题:
(1)现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画有哪些不同?分别表达出怎样的意境?
(2)现代山水画的着色与古代山水画相比有哪些较大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当学生在网络老师支持下聆听柳宗元的《江雪》体会宋代马元的《寒江独钓图》所表达的一种寂寥的意境,听毛泽东的《泌园春
[关键词]教学资源 学习空间 有效教学
【现象透视】
内容:中学课本《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教学片段:因为色彩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特别熟悉的课题,为了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教师创设情景,通过看看、说说、唱唱(儿歌、童谣),尽可能调动孩子以往生活经验。视频入题(播放电影有较好的色彩主题的《英雄》DVD音效)→启发回忆想象色彩在烘托故事主题的作用(分组交流不同的色彩在表达人物情感时的作用),设想孩子们一定会热衷于这一活动,想象在活动中孩子进行很好交流,在交流互动中,学生创作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射,三维目标也都得到了有效地达成。
现象描述:效果绝佳的DVD音效给人如临其竟的感觉,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舞起来:蓝色记忆当中的蜻蜓点水的绝学,整齐划一的黑色铁甲,红衣曼舞的哀伤的飞雪……当多媒体出现漆黑的王城中万箭齐发遮天蔽日的视听效果时教室里一片躁动。胆小的孩子忍不住尖叫起来,也有调皮的孩子扮起鬼脸“鬼来啦?魔鬼来啦”,吓得女孩子乱叫不止,教师一边教育其他孩子“不要吓唬胆小的同学。”一边整理课堂纪律,很久才平熄孩子的情绪。
缘由聚焦:教师认为教学亮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不曾“预设”,有突如其来和随机性。教学中虽然声、影、光、电资料层出不穷,但由于教师没有弹性“预设”,没有为这些“可能”和“不确定”的发生留下了足够的时空、足够的思想和智慧的准备,所以,当这些“可能”和“不确定性”发生时,显得惊慌失措,乱了方寸。呈现教学“高投入”“低产出”,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
【寻求对策】
1.新课程资源,掂量在学生固执处
有时候,由于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学生也会对自己的认知偏差固执己见。当学生“固执己见”时,教师选择逃避或强制都是下策,积极面对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怎样才算是积极面对呢?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看法,并努力想办法弄清楚学生的真实想法;其次,要对症下药,相机诱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寻求问题的症结,从而达到使错误的观点不攻自破的目的。
在教学《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时,有几个学生提出自己亲眼所见的牛确实不如作品中那么狂暴、色彩灰暗甚至还粘着泥巴带着干草,这显然与我所预设的教学目标“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态度大多是功利实用的,不能从现实映像中超脱而出。
针对以上思维定势,在第二个班上课,我把先前让学生回忆再现牛的形象然后对比欣赏艺术作品的做法换了个。因为只有艺术家才会超脱那些现实功利的目的,完全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牛的毛皮是多么光滑油亮,色泽是那么美,牛的肌肉是多么的发达,整个造型是多么伟岸,那是力量的象征。在强烈的艺术语言中让学生读懂:牛虽然默默无言,却有一种忍辱负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些,引起了孩子内心的愉悦和情感的颠动,从而培养艺术感觉。在艺术与现实动物对比中,有意识地与现实拉开距离,美学上称为审美距离。只有拉开距离,才能以美的眼光看待事物,从而发现美,挖掘美,欣赏美。
2.新课程资源,点亮在学生动心处
在新课程标准下,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往往会萌发许多奇思妙想,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只要是学生认知的兴奋点,就有可能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会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地疏通、引流。
在案例折纸教学中,探究奇妙的折纸艺术时,先欣赏国外大师的折纸作品,放一些flash音响观察相关视频,也可以准备一些自己的折纸作品,提高学生对折纸艺术的兴趣。
在探究《猫》的折纸方法时,在我的繁复的折叠过程中学生感觉有点松懈,个别同学因为折不出来挫伤了积极性,由于这个猫的折纸过程过于复杂,我也因为焦急结果有一个步骤折不过去了,我一边告诉同学们这一步确实很难,让我想想,一边焦急的折叠,可是越急越乱,课堂出现了骚动,突然一个平时不太注意的同学高声说:“我折出来了”,学生们都看了过去,她有些兴奋,又有些不好意识,我想,那好,机会来了,我走过去,虚心的向他请教,我的动作引起了其他同学的羡慕,我又不失时机的向他表示感谢,这下同学们显然被这个场景感染了,于是都非常主动得完成了其他的探究活动。教学资源在课堂生成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3.新课程资源,坦然接受在遭遇尴尬处
一般课审美资料往往限于书本或教师展示,因为信息量很有限,并且都是上面老师讲的口干舌燥,下面学生听的云里雾里。在《墨与彩的韵味》一课中的设疑问难环节,我运用制作的虚拟网络导学方式以及事先查找到的有关网址,帮助学生去寻找资料,相互协作探索,解决教师给出的探索问题:
(1)现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画有哪些不同?分别表达出怎样的意境?
(2)现代山水画的着色与古代山水画相比有哪些较大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当学生在网络老师支持下聆听柳宗元的《江雪》体会宋代马元的《寒江独钓图》所表达的一种寂寥的意境,听毛泽东的《泌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