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联网企业发展的产业环境
在我国,物联网已经上升到国家高度,从国家领导人、相关主管部委到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应用。
国家相关产业标准正在紧锣密鼓制订之中,从课题规划到产业政策制定,各地方政府亦在赶考物联网。这是一个万亿级市场以及国家即将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
长三角当仁不让成了物联网热点区域,无锡、上海、杭州具已经建立物联网相关产业基地,应用探索也如火如荼。
珠三角地区的企业也努力利用物联网实现加工制造过程的精准控制、精益运营;西南地区则以重庆、成都为先行军。
以北京为龙头的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也将物联网作为重点培育和打造的产业,除了务实推进物联网应用外,北京中关村、固安工业区以及天津滨海都在以不同的形式探索物联网产业联盟和产业基地,拉动物联网产业升级。 华中地区,武汉成立起“中国光谷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在技术与标准化方面,北邮、中科院、南邮、无锡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以及中国物联网标准化组织有望在物联网标准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一系列重点行业应用产品将被推出市场并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
行业应用将成为未来几年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智能交通、城市安防、智能电网等行业市场成熟度较高,这些行业传感技术成熟,政府扶持力度大,在许多城市已经开始规模化应用,市场前景广阔,投资机会巨大,将成为未来几年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医疗卫生、家庭、个人等领域的智能传感应用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技术、标准均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大多产品还处于试验阶段,短时间内不会大规模应用。
对于物联网企业来说,目前的产业环境已经基本成熟,从产业政策、地区支持、技术储备、产业链完善度到应用需求,都具备了发展的基本条件。
区域性物联网产业基地的成功案例
区域性物联网产业基地将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模式之一,随着国家和地方园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出台,一大批得区域性物联网产业基地的建设和探索将很好地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无锡是目前国内走得最快也是最成功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基地,由于无锡的传感网产业起步较早,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生产、应用等各环节在内的产业聚集区,目前传感网产业及相关产业规模约为150亿元。辐射全国的“感知中国”中心必将有力支持整个中国传感网产业的发展。
按照无锡市政府的规划,将通过4年左右的时间,将无锡“感知中国”中心建设成为产业规模化发展集聚区;到2012年,完成传感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形成全市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在新型传感器、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网络运营及信息服务等领域集聚具有较大规模的各类传感网企业500家以上。
无锡正加快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步伐,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等20多家科研院所已在无锡设立机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移动运营商也先后“登陆”,各种传感网、各类资源要素已聚集无锡。预计到2012年,无锡将完成传感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同时建成集引领中国传感网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和示范应用三大优势的中国传感网研究发展中心。
围绕传感网产业创新服务,江苏省市各方联合投入4.2亿元,主要依托无锡微纳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的“无锡传感网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服务平台”正在抓紧实施,将建成设计与仿真、工程化专用测试、外场测试、器件系统环境试验和柔性中试线等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和20多万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基地等,面向传感网产业各类创新发展机构提供全面的技术创新和创业孵化服务。
区域性物联网产业基地的条件
从无锡物联网产业基地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区域性物联网产业基地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从产业角度出发,做出产业的整体规划,从政策、空间到相关企业、机构的引进进行科学论证和规划,并且规划要根据时间和条件变化及时更新和调整。
2)基于产业的储备,不仅从资金的投入、技术储备、企业的孵化和人才储备,更主要的是要从创新和适应物联网产业的意识上进行储备。
3)完善物联网产业的相关配备,从技术研究、产业链配套、生产能力到人才培养机构的配套,保证产业链的完整。纵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无不与产业集群密切相关,作为尚在萌芽期的物联网行业,对生态环境与产业集群的需求更为迫切。
4)率先尝试并创新物联网的应用,产业基地内部的物联网应用将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不仅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为产业链发展提供实验和探索。
5)围绕传感网产业创新服务,满足新兴的物联网企业发展的服务需求。
以北京为龙头的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也已经初步具备了区域性物联网产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在我国已有的电子信息产业版图上,环渤海区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央加快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环渤海地区已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北京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已形成了以软件业、系统集成业和信息服务业为先导,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业为支撑,以微电子和数字视听产业为基础的门类多样、结构合理的发展格局,也为物联网产业集群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而以中科院、中国电信研究院等代表的研究集群和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邮电大学为代表的高效集群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产业环境。
北京奥运会的举行推动了物联网的应用,目前以北京为龙头的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在安保、物流、食品安全、公共服务、智能公交、交通管理、水务管理等领域的物联网相关应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而且发展速度非常快,这些都将成为京津冀环渤海地区打造区域性物联网产业基地的天然优势和条件。
物联网廊坊有望先行
北京为龙头的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环渤海非常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5月18日,由中国商务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APEC智慧城市智能产业高端会议”在廊坊国际饭店隆重举行。会议期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了200余家物联网企业齐聚廊坊,参与APEC中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与合作专题会议”。会议同时邀请了包括工信部领导、中国金卡办领导以及无锡物联网研究院、中国电信、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IBM、NEC、诺基亚等物联网领域的官、产、学、研等各领域领导、专家和代表率先探讨物联网产学研一体化产业基地的建设。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RFID产业联盟理事长张琪在会上介绍说:“我们成立了天津滨海RFID物联网的综合示范区,但廊坊地处京津之间更具这方面的优势。”
地处大北京核心位置,天安门正南“1小时工业区”的固安工业园区,将成为廊坊在物联网产业发展方面的先锋,固安工业园区此前就确立了以“电子信息”为主要产业之一的方向,东方信联、京东方、阿尔西、科伟达、萨牌电器等几十家关联度高、产业配套能力强的知名电子信息企业已经入驻固安工业园区,尤其是随着东方信联3G项目的落户固安工业园区,为物联网产业相关技术和应用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基础。
因此适时吸引物联网产业链相关的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企业进入,将有机会建立物联网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基地,吸引物联网产业相关投资,并带动相关经济发展。
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将成为固安工业园区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的主导方式,正如已经人住固安工业园区的北京东方信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大庆先生所说:原来的产学研应该是基于企业、学校和研究单位的相互结合和创新。而在物联网时代,随着政策的完善和支持,需要更加紧密的合作,首先共同完成生产性的研究,然后进行产品性的学习研究和开发,而今天需要更多地进入面向应用的研究和开发。因此无论是研究机构还是大学在新的物联网时代,应该有很多的研发合作探讨的机会,而且需要更加紧密的全方位合作,从产业规划、技术研究、应用方向、人才培养到产业链建设。
固安工业园区已经面向物联网产业基地的建设开始了前期的研究、规划和探索,能否成为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物联网产业化发展的先锋,切实推动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电子信息产业向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式升级,我们拭目以待。
在我国,物联网已经上升到国家高度,从国家领导人、相关主管部委到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应用。
国家相关产业标准正在紧锣密鼓制订之中,从课题规划到产业政策制定,各地方政府亦在赶考物联网。这是一个万亿级市场以及国家即将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
长三角当仁不让成了物联网热点区域,无锡、上海、杭州具已经建立物联网相关产业基地,应用探索也如火如荼。
珠三角地区的企业也努力利用物联网实现加工制造过程的精准控制、精益运营;西南地区则以重庆、成都为先行军。
以北京为龙头的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也将物联网作为重点培育和打造的产业,除了务实推进物联网应用外,北京中关村、固安工业区以及天津滨海都在以不同的形式探索物联网产业联盟和产业基地,拉动物联网产业升级。 华中地区,武汉成立起“中国光谷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在技术与标准化方面,北邮、中科院、南邮、无锡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以及中国物联网标准化组织有望在物联网标准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一系列重点行业应用产品将被推出市场并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
行业应用将成为未来几年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智能交通、城市安防、智能电网等行业市场成熟度较高,这些行业传感技术成熟,政府扶持力度大,在许多城市已经开始规模化应用,市场前景广阔,投资机会巨大,将成为未来几年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医疗卫生、家庭、个人等领域的智能传感应用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技术、标准均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大多产品还处于试验阶段,短时间内不会大规模应用。
对于物联网企业来说,目前的产业环境已经基本成熟,从产业政策、地区支持、技术储备、产业链完善度到应用需求,都具备了发展的基本条件。
区域性物联网产业基地的成功案例
区域性物联网产业基地将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模式之一,随着国家和地方园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出台,一大批得区域性物联网产业基地的建设和探索将很好地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无锡是目前国内走得最快也是最成功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基地,由于无锡的传感网产业起步较早,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生产、应用等各环节在内的产业聚集区,目前传感网产业及相关产业规模约为150亿元。辐射全国的“感知中国”中心必将有力支持整个中国传感网产业的发展。
按照无锡市政府的规划,将通过4年左右的时间,将无锡“感知中国”中心建设成为产业规模化发展集聚区;到2012年,完成传感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形成全市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在新型传感器、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网络运营及信息服务等领域集聚具有较大规模的各类传感网企业500家以上。
无锡正加快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步伐,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等20多家科研院所已在无锡设立机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移动运营商也先后“登陆”,各种传感网、各类资源要素已聚集无锡。预计到2012年,无锡将完成传感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同时建成集引领中国传感网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和示范应用三大优势的中国传感网研究发展中心。
围绕传感网产业创新服务,江苏省市各方联合投入4.2亿元,主要依托无锡微纳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的“无锡传感网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服务平台”正在抓紧实施,将建成设计与仿真、工程化专用测试、外场测试、器件系统环境试验和柔性中试线等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和20多万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基地等,面向传感网产业各类创新发展机构提供全面的技术创新和创业孵化服务。
区域性物联网产业基地的条件
从无锡物联网产业基地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区域性物联网产业基地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从产业角度出发,做出产业的整体规划,从政策、空间到相关企业、机构的引进进行科学论证和规划,并且规划要根据时间和条件变化及时更新和调整。
2)基于产业的储备,不仅从资金的投入、技术储备、企业的孵化和人才储备,更主要的是要从创新和适应物联网产业的意识上进行储备。
3)完善物联网产业的相关配备,从技术研究、产业链配套、生产能力到人才培养机构的配套,保证产业链的完整。纵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无不与产业集群密切相关,作为尚在萌芽期的物联网行业,对生态环境与产业集群的需求更为迫切。
4)率先尝试并创新物联网的应用,产业基地内部的物联网应用将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不仅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为产业链发展提供实验和探索。
5)围绕传感网产业创新服务,满足新兴的物联网企业发展的服务需求。
以北京为龙头的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也已经初步具备了区域性物联网产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在我国已有的电子信息产业版图上,环渤海区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央加快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环渤海地区已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北京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已形成了以软件业、系统集成业和信息服务业为先导,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业为支撑,以微电子和数字视听产业为基础的门类多样、结构合理的发展格局,也为物联网产业集群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而以中科院、中国电信研究院等代表的研究集群和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邮电大学为代表的高效集群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产业环境。
北京奥运会的举行推动了物联网的应用,目前以北京为龙头的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在安保、物流、食品安全、公共服务、智能公交、交通管理、水务管理等领域的物联网相关应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而且发展速度非常快,这些都将成为京津冀环渤海地区打造区域性物联网产业基地的天然优势和条件。
物联网廊坊有望先行
北京为龙头的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环渤海非常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5月18日,由中国商务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APEC智慧城市智能产业高端会议”在廊坊国际饭店隆重举行。会议期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了200余家物联网企业齐聚廊坊,参与APEC中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与合作专题会议”。会议同时邀请了包括工信部领导、中国金卡办领导以及无锡物联网研究院、中国电信、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IBM、NEC、诺基亚等物联网领域的官、产、学、研等各领域领导、专家和代表率先探讨物联网产学研一体化产业基地的建设。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RFID产业联盟理事长张琪在会上介绍说:“我们成立了天津滨海RFID物联网的综合示范区,但廊坊地处京津之间更具这方面的优势。”
地处大北京核心位置,天安门正南“1小时工业区”的固安工业园区,将成为廊坊在物联网产业发展方面的先锋,固安工业园区此前就确立了以“电子信息”为主要产业之一的方向,东方信联、京东方、阿尔西、科伟达、萨牌电器等几十家关联度高、产业配套能力强的知名电子信息企业已经入驻固安工业园区,尤其是随着东方信联3G项目的落户固安工业园区,为物联网产业相关技术和应用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基础。
因此适时吸引物联网产业链相关的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企业进入,将有机会建立物联网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基地,吸引物联网产业相关投资,并带动相关经济发展。
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将成为固安工业园区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的主导方式,正如已经人住固安工业园区的北京东方信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大庆先生所说:原来的产学研应该是基于企业、学校和研究单位的相互结合和创新。而在物联网时代,随着政策的完善和支持,需要更加紧密的合作,首先共同完成生产性的研究,然后进行产品性的学习研究和开发,而今天需要更多地进入面向应用的研究和开发。因此无论是研究机构还是大学在新的物联网时代,应该有很多的研发合作探讨的机会,而且需要更加紧密的全方位合作,从产业规划、技术研究、应用方向、人才培养到产业链建设。
固安工业园区已经面向物联网产业基地的建设开始了前期的研究、规划和探索,能否成为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物联网产业化发展的先锋,切实推动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电子信息产业向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式升级,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