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行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176239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中央南方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来江西老苏区慰问,邵式平同志担任中央访问团江西分团团长。那时,江西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创作的《歌唱江西》赴武汉参加中南军区文艺汇演获得了一等奖。邵式平得知后非常高兴,他说:“《歌唱江西》唱了江西是个好地方,唱了英雄方志敏。我们到方志敏开创的赣东北红色根据地去慰问,把这个节目带去,就是最好的礼物。”于是,邵式平指定江西军区文工团《歌唱江西》剧组参加访问团,随他访问赣东北苏区的贵溪、弋阳、横峰等地。我当时是剧组创作组的成员。邵省长指名要我做随团记者,因此我也得以经历了这一次难忘的旅程,给我一生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邵式平同志看戏
  文工团在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慰问演出历时两个多月,邵式平同志经常来看我们的演出。特别是在弋阳县城的一次演出,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那时,弋阳城没有剧场,剧组是在露天广场临时搭起的戏台上演出的。邵式平同志邀请老红军、老赤卫队员和苏维埃干部的代表坐在前排,我以记者身份坐在邵省长的身边。我打趣地问:“邵省长,你天天晚上看《歌唱江西》,不会厌烦吗?”“不!不会!”邵省长说,“我是百看不厌的。听到唱起方志敏。我就会想起当年的战斗生活,我就会和今天同我坐在一起看戏的老红军、老赤卫队员回忆起我们的革命生涯。小鬼!你看!”他指着坐在他左右看戏的人说,“他们都是当年的战斗英雄,我和他们在一起看戏,就像又生活在他们之中。你明天可以向他们采访,他们会给你讲许多当年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演出当中,天突然下起雨来了,而且越下越大。我劝邵省长回去休息,不要湿了衣裳,可是他不肯;县里的同志替他打伞,他把伞推开说:“撑着伞,后面的同志怎么能看到台上的演出呢?”他坚持和大家淋着雨看戏。雨下大了,节目只能停演,但是观众不肯散去。于是,临时决定,把演出改在街上一家很小的电影院里继续进行……
  战友重逢
  访问团100余人随邵省长坐火车到达横峰。列车一停,车站上锣鼓喧天,挤满了欢迎的人群。当邵省长走下火车时,突然,人群中一个约莫50岁左右的人朝邵省长迎面走来,大声喊道:“邵阎王,你来了!我们多想你呀!”邵省长定睛一看。也大声呼喊道:“狗子虫,你好呀!还活着呀!”那人应道:“枪子打不死我,我就要活着。”说着,他一把抱住邵省长,像小孩子似的大哭起来。邵省长说:“别哭,别哭!我们都活着,应该高兴!”“高兴。高兴,我是高兴呀!”那人用手抹去眼角上的泪花,破涕为笑,拉着邵省长的手久久不放。
  后来,我向邵省长打听那位他称“狗子虫”的是什么人,邵省长说:“他是我们苏区的一名英雄。有一次,他从国民党封锁线下偷运军火到苏区。你说,他是怎么通过敌人的封锁线的呢?他想了一个绝妙的计策:把枪支、弹药装进棺材里,上面放些臭猪肉,我们的人装扮成送葬的人,抬着棺材拿着哭丧棒朝敌人的哨卡走去。哨卡上的白狗子闻到棺材里发出的腐臭味。以为真的是死了人出殡,就放行了。就这样,他们顺利地把几十支枪和几千发子弹安全地运到了苏区。后来听说他在金鸡山战斗中负伤了,伤势很重,我还以为他牺牲了。想不到他顽强地活过来了,我们今天还能见面。小鬼!今天我们胜利了,应不应该慰问他们?”
  亲人的款待
  弋阳是邵式平同志的故乡。我们随邵省长到弋阳邵家畈慰问,来到邵省长的老家。邵家畈有几百户人家,邵省长一到村上,乡亲们就奔走相告,扶老携幼来看望邵式平同志。一些老奶奶、大嫂子们还送来了鸡、鸡蛋和一包包、一盘盘点心,如番薯片、花生、爆米花、大禾米果(年糕)等。邵省长哈哈大笑地说:“你们看,我是来慰问大家的,这倒好,大家倒慰问起我来了!”他对我说:“小鬼!去叫你们司务长来。把这些鸡和鸡蛋统统拿去给文工团的同志们加餐!就算我代表乡亲们慰问你们文工团吧。再说,这么多东西,我一个人怎么吃得完呢?”我调皮地反驳说:“你就不要收礼嘛!”他摊开两只大手说:“不收怎么行呢?他们会说我瞧不起他们。收下了,他们就高兴!这是老苏区人民一片赤热的心意!”
其他文献
居绿的人 常年居住于山清水秀、林木葱茏绿化区者多长寿。有资料表明。在享受同等物质生活条件的情况下,奔忙于百花丛中的花匠。其平均寿命比工作于花木稀少、空气污浊的闹市的人高出至少7个年头。  文化素质高的人在有文化的中年人不足10%的埃塞俄比亚、也门,男女人均寿龄都不足45岁:而在有文化的中年人占90%以上的日本、瑞典和中国香港等。男女人均寿龄都超过70岁。文化素质高者多相信科学,了解的卫生知识多,懂
期刊
新春伊始,中华大地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干兴邦,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热潮。人们欣喜地看到满头华发的老年一代,青春焕发地投入了这场战斗,他们和晚辈后生一道,奋战在社会主义事业各条战线上,成为一道“实干兴邦,老当益壮”的风景线,铸就着老有所为的新篇章。  老当益壮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回望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每当国事维艰、民族危亡之际,一代代老年人不顾年迈体弱,不惜来日无多,挺身而出,和年
期刊
彭德怀写春联 金本浒  1929年冬,彭德怀率领红五军来到吉安县天河镇。由于事先侦察到了驻扎在吉安城的白军谭道源师准备进攻永新苏区后,再犯井冈山,红五军决定驻守天河,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2月初,谭道源派了两个加强营的兵力,试探性地进犯离吉安城10多公里的高塘一带红军。彭德怀派第四纵队连夜从永阳赶到高塘击敌,不到3个小时,红军消灭了敌人一个整营的兵力。之后,敌我双方,打打停停,过年前,敌人还
期刊
周末,我和老公一起带着孩子去乡下,只见母亲一人在家,我就问父亲去哪里了,母亲说:“你爸去买树苗了。”“又买树苗?爸这几年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喜欢种树了?”我疑惑着问道。因为印象中,我长这么大也没见父亲种过什么树,可这几年他却迷上了种树,而且种的全是果树。  没等母亲回答,父亲就到家了,手里还拿着几株树苗。我急忙迎上去问父亲买的什么果树苗,父亲边把树苗放在墙角。边告诉我:“买了几株苹果树苗,也不知道我们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我们从未离梦想这么近  一段时间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再度引起了中华民族对自身光荣、责任、使命的热切关注,激发了中华儿女走向伟大复兴新的自觉。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期刊
你幸福不幸福 云帆  前段时间,央视新闻调查记者随机采访各式各样的人,提问“你幸福吗?”得到各种各样的回答。节目播出后,有关幸福的话题,便引起人们的热议。  怀着浓浓的兴趣,我学着记者的样子,在家里开始采访。我首先问上初中的儿子:“你幸福吗?”儿子眨了眨眼睛,想了片刻告诉我:“不幸福。”儿子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这一代孩子的生活跟我们那时相比,有着天壤之别:物质条件方面,不愁吃不愁穿,上着最好的学校
期刊
龙年即将过去,蛇吐瑞气的癸巳年将要来临。街上穿梭着双手提大包小包的人们,与街道两旁挂满平安结的店铺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处处洋溢着喜迎新年的节日气氛。我驻足在大大小小的红包柜前,幼年时与家人共度年三十夜的幸福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传统的习俗是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年三十晚上,长辈们要给小辈们发压岁钱。从开始记事起,我便忘不了每一年的除夕夜,一家人吃好团圆饭,围坐在火盆旁。妈妈那绽放笑容的脸上浮着酒晕,
期刊
“春在溪头荠菜花”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中的词句。辛老先生有好些写我的家乡广丰博山的词,因而这些辛词有如乡音般亲切,他笔下的柔桑、细草、暮鸦……依稀就是身边的水彩风情。不知辛老为何把春之韵定格在“溪头荠菜花”上,这让我多想一睹荠菜的芳容啊!  我和老伴做客儿子的南京新居,平时只老两口,闲也烦人!东邻的留守保姆哼秦淮俚曲采野菜,我为排遣寂寞,也跟着凑,无意中就从诗词到现实,近距离认识了荠菜。 
期刊
蛇年祝愿 胡朝节  山舞银蛇新岁至,  万方喜乐庆升平。  漫天花炮流星雨,  遍地龙狮跑马灯。  花展千姿开锦绣,  歌酣九域催征程。  实干强国又富民,  康衢马蹄震苍穹。  走近春节 关邑  走近春节,放眼神州大地。  抓机遇,奔小康,脚步声声;  抓经营,抢市场,誓言铮铮;  凝人心,聚人气,众志成城。  走近春节,放眼神州大地。  姑娘们剪贴窗花,  孩子们新帽新衣,  大人们走亲串友,
期刊
静静的黎明,一束绚丽的阳光,照射在优美的赣江河畔。水面上,碧波粼粼大雁游,碎金闪闪肥鱼跃,好一派秀丽的赣南水乡风光。  我常在这儿垂钓,暗喜今天来得正是时候。占领了江边10多米长的钓场。我站在高高的堤岸上,放眼望去,在光与影的世界里,20多位钓友、100多根钓竿,在河畔岸旁依次排开。钓友们振臂、跨步、投竿的姿态。仿佛是舞者迷人的舞姿。那钓饵落入水中,发出一阵阵“咚、咚、咚”的水声,伴着竿梢上的铃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