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家长和社会参与到师生的教学活动中,校内校外、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优良品德与美好人格。
[关键词]家长;品德;社会;学生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面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的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让家长成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到师生的教学活动中,校内校外、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建立学校、社会、家长共同参与的形成合力的教育优势,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优良品德与美好人格。
一、请家长配合,让学生的家庭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孩子形成良好品德需要家长的配合,《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需要家长的合作和参与,让学生的家庭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
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家人的爱”一课时,要让学生知道父母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了解他们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自己花费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爱。在教学时就请家长合作,让家长找出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讲述孩子在父母悉心照料下成长过程中有趣或难忘的事。再结合课堂内容做一个活动,请家长拿出一个生鸡蛋,让孩子早晨从家里出来时带上,精心呵护一天,要求做到让鸡蛋完好无损。有的同学上学时把鸡蛋放在书包里,下课拿在手上,上厕所时放在兜里,满以为可以万无一失,结果鸡蛋还是破了:有的同学把鸡蛋藏在无人知晓的地方,上课时担心被人发现,下课后匆匆忙忙跑去看,鸡蛋不见了。结果保护好鸡蛋的同学很开心,很快乐。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精心呵护”的不易。从而体会父母呵护我们成长所付出的辛劳。
家长和老师密切联系,与老师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虚心听取老师对家庭配合教育问题的意见和要求,并在家庭中配合落实。平时,孩子在家里发生的问题,也要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交换意见,以便学校、家庭配合教育。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古人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要培养孩子成才,学校和家庭都负有重大责任,只有家长重视和做好与学校配合教育孩子的工作,才能将孩子培养成对祖国有用的现代化人才。家长指导下的这些活动,延伸和丰富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受到了教育,促进了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
二、把家长请进课堂,让社会走进学校
家长是学校最大的人才资源库,他们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教学时,我们可适时邀请一些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他们给学生带来了新的视角,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校园里走向社会,了解和认识世界。
我们学到“马路不是游戏场”时,请当警察的家长到课堂上讲解常见的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警指挥手势的含义,同时还让学生观看了违反交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图片,让学生认识遵守交规的重要性,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讲到“规则在哪里”一课时,我们请在派出所工作的家长走进教室,给同学讲解法律、法规,并用生动的案例让学生知道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他们遵章守纪的意识,一些同学兴奋地说,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警察,让人们都遵守法规,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在学生身边发生的感人的事迹由于为学生熟知或亲身参与,极易激发起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所以,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去教育他们、感化他们,有助于拉近品社课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能力的提高。
三、带学生走出校门,让孩子认识社会
品社课应该成为引领学生走向社会的一座桥梁。这就要求品社课的课堂应具有开放性,要向社会实践活动延伸、拓展,把品社课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纵观品德与社会(生活)教材,我们发现教材中不乏“直击现场”、“新闻链接”、“小调查”等栏目,这些栏目为我们营造开放的品社课堂,把品社课向社会活动延伸、拓展,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家长和孩子日常对话交流内容是来自社会的,要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开始。一花一草,以及汽车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百货橱窗都可以成为谈论的话题,把课本和日常实践结合起来。
《品德与社会》课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学方式以实践活动为主,从社会中的小事做起,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如爱护卫生、不随便丢垃圾、不随地吐痰、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贵阳市“三创一办”的实际,把学生带出课堂,来到红枫湖畔,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注意观察湖水的状况,湖水是否干净?有哪些地方不符合环保要求?不符合健康标准的水喝了有哪些危害?如果环保做不好将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什么样的损害?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红枫湖?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明白了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这样才能促进环境和人的和谐发展。
我们还让学生在公共场所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和良好风尚,观察违规违法的现象和不良风气,然后组织学生讲述自己的见闻,发表自己的感想,进一步认识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从小就要做一个好公民的思想意识。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灵本是善良的,小学生的思想本是单纯的,纯洁和善良是我们塑造其美德最有利的条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条件,把学校内外和课堂内外的教育和引导有机地结合起來,努力塑造一代新人的美好人格。
四、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引起教育界广泛的关注。“学会共处”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的。在学校,“学会共处”就是培养学生与他人愉快交往、密切合作。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因其自身的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为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和环境。
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特点,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说、让学生问、让学生答。通过他们自己的主动探索,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和被解决的,真正把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品社课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使学生们的个性获得健康的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必须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即让他们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缺点,通过自我调控,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庭和班级集体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好学生的参谋,营造民主的气氛,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自发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活学活用,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需要家长的引导和鼓励,认识到社会的美好方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综上所述,教育好一个孩子,光靠家长或光靠教师是不够的,只有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促进孩子的成长。因此,家庭与学校之间要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工作关系,要适应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才能使我们的学科教学焕发新的光彩。当孩子进入学校,他们就迈开了从童年走向成人的第一步,这个阶段接受的东西往往将影响他们今后一生,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品社课在这个阶段也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家长;品德;社会;学生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面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的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让家长成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到师生的教学活动中,校内校外、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建立学校、社会、家长共同参与的形成合力的教育优势,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优良品德与美好人格。
一、请家长配合,让学生的家庭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孩子形成良好品德需要家长的配合,《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需要家长的合作和参与,让学生的家庭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
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家人的爱”一课时,要让学生知道父母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了解他们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自己花费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爱。在教学时就请家长合作,让家长找出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讲述孩子在父母悉心照料下成长过程中有趣或难忘的事。再结合课堂内容做一个活动,请家长拿出一个生鸡蛋,让孩子早晨从家里出来时带上,精心呵护一天,要求做到让鸡蛋完好无损。有的同学上学时把鸡蛋放在书包里,下课拿在手上,上厕所时放在兜里,满以为可以万无一失,结果鸡蛋还是破了:有的同学把鸡蛋藏在无人知晓的地方,上课时担心被人发现,下课后匆匆忙忙跑去看,鸡蛋不见了。结果保护好鸡蛋的同学很开心,很快乐。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精心呵护”的不易。从而体会父母呵护我们成长所付出的辛劳。
家长和老师密切联系,与老师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虚心听取老师对家庭配合教育问题的意见和要求,并在家庭中配合落实。平时,孩子在家里发生的问题,也要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交换意见,以便学校、家庭配合教育。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古人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要培养孩子成才,学校和家庭都负有重大责任,只有家长重视和做好与学校配合教育孩子的工作,才能将孩子培养成对祖国有用的现代化人才。家长指导下的这些活动,延伸和丰富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受到了教育,促进了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
二、把家长请进课堂,让社会走进学校
家长是学校最大的人才资源库,他们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教学时,我们可适时邀请一些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他们给学生带来了新的视角,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校园里走向社会,了解和认识世界。
我们学到“马路不是游戏场”时,请当警察的家长到课堂上讲解常见的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警指挥手势的含义,同时还让学生观看了违反交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图片,让学生认识遵守交规的重要性,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讲到“规则在哪里”一课时,我们请在派出所工作的家长走进教室,给同学讲解法律、法规,并用生动的案例让学生知道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他们遵章守纪的意识,一些同学兴奋地说,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警察,让人们都遵守法规,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在学生身边发生的感人的事迹由于为学生熟知或亲身参与,极易激发起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所以,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去教育他们、感化他们,有助于拉近品社课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能力的提高。
三、带学生走出校门,让孩子认识社会
品社课应该成为引领学生走向社会的一座桥梁。这就要求品社课的课堂应具有开放性,要向社会实践活动延伸、拓展,把品社课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纵观品德与社会(生活)教材,我们发现教材中不乏“直击现场”、“新闻链接”、“小调查”等栏目,这些栏目为我们营造开放的品社课堂,把品社课向社会活动延伸、拓展,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家长和孩子日常对话交流内容是来自社会的,要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开始。一花一草,以及汽车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百货橱窗都可以成为谈论的话题,把课本和日常实践结合起来。
《品德与社会》课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学方式以实践活动为主,从社会中的小事做起,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如爱护卫生、不随便丢垃圾、不随地吐痰、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贵阳市“三创一办”的实际,把学生带出课堂,来到红枫湖畔,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注意观察湖水的状况,湖水是否干净?有哪些地方不符合环保要求?不符合健康标准的水喝了有哪些危害?如果环保做不好将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什么样的损害?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红枫湖?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明白了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这样才能促进环境和人的和谐发展。
我们还让学生在公共场所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和良好风尚,观察违规违法的现象和不良风气,然后组织学生讲述自己的见闻,发表自己的感想,进一步认识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从小就要做一个好公民的思想意识。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灵本是善良的,小学生的思想本是单纯的,纯洁和善良是我们塑造其美德最有利的条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条件,把学校内外和课堂内外的教育和引导有机地结合起來,努力塑造一代新人的美好人格。
四、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引起教育界广泛的关注。“学会共处”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的。在学校,“学会共处”就是培养学生与他人愉快交往、密切合作。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因其自身的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为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和环境。
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特点,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说、让学生问、让学生答。通过他们自己的主动探索,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和被解决的,真正把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品社课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使学生们的个性获得健康的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必须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即让他们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缺点,通过自我调控,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庭和班级集体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好学生的参谋,营造民主的气氛,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自发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活学活用,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需要家长的引导和鼓励,认识到社会的美好方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综上所述,教育好一个孩子,光靠家长或光靠教师是不够的,只有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促进孩子的成长。因此,家庭与学校之间要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工作关系,要适应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才能使我们的学科教学焕发新的光彩。当孩子进入学校,他们就迈开了从童年走向成人的第一步,这个阶段接受的东西往往将影响他们今后一生,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品社课在这个阶段也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