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课程环境的营造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g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教育会对他们后期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及审美情趣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以及开阔的视野,还有语文教学范围内要具备的多方面基本能力。语文课堂正是这一切的实践者与承载者,所以课程环境与实践方法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的中学教育还停留在过去陈旧的教育模式之中,应试的底色并没有完全改变,学生的思维还在被应试这根绳索紧紧束缚,因此,初中语文的教学应该进行彻底的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新要求。 语文课堂也应该是一个集文化、知识、美感、情趣于一体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要想使语文课堂呈现出其本应具有的魅力,就必须设法营造良性的、具有人文精神的课程环境中。这种营造则取决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应准确理解篇章,认真反思课文内在的情感审美观念。
  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备课的关键在于对篇章的准确解读及对自己所讲文章相关联的自身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及情感审美观念的反思。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老师常用不无偏狭的文化观与价值观讲授课文,对学生在知识接受过程中造成某种程度的误导。例如《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表达对恩师的怀念,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因为藤野先生是日本人,对文本内容任意延伸,把自己的成见不加梳理的讲给学生。于是,以日本的军国主义史观为授课背景,联系近代中日的外交状况以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表达对日本人的痛恨,掀起强烈的民族主义复仇情绪,从而使主题与授课过程完全背离。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的这篇文章在于表现社会关系中的人情关系。文章中所要阐释的中心内容应该是个体家庭成员在特定境遇或者社会环境中的亲远关系,从而提出批评。我们很多老师在备课时把个体家庭结构变成共性,从而使主题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情关系是金钱关系。这种判断是否准确,是值得商榷的。 因此,准确解读课文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所在,在这个特定的时期,也是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教师对作品的误读必定会导致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误读。
  其次,师生互动贯穿整个课堂,形成动态的课堂环境。
  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真实的平等对话和互动是营造良好的课程环境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把自身与学生的角色进行置换,进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试验演示,从而使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得到改变。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初中年龄层面的建立,是与教师给学生在课堂的想象空间与活动空间相关联。也就是说教师能给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与开放性的话语权有多大。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师来自传统课堂的文化权力与课堂主体权威的角色转变、及问题设置和解答的所谓“唯一正确”的答案模式的根本变置。否则,所有的讨论都可能徘徊在窗户外面。布贝尔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平等的、独立的主题,而现在教师是第二个统治者,学生是接受的对象,是教师的‘个人专制’和‘非人格化的指示专制’ 的对象”。①要让学生展开思维说话,因为文科的教育是标准、统一的教育,更是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进”的反义词是退,但“出”也没有错。一部《红楼梦》说尽分流,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谎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毛泽东看到的是封建社会的没落画卷……。 亢奋与激情的话语环境源自师生间相对平等自由与信任的情感背景,老师和学生无论在课堂与课外都该是自然亲和的关系,自然、亲和是学生与老师拥有真实话语的基础、是课堂互动的关键。
  再次,激励学生培养研究性学习的思维方法和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是天性,研究性学习是实现这一天性的羽翼。遗憾的是大多孩子心灵的这扇窗户还没有来得及打开,就永远被文化制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枷锁封死。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内容是探索,而我们的孩子目前的在校状况是,“不愿抬头、不愿说话、不愿学习、不愿思考”。非宽松环境与非主动接受的教育状况,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永久性的厌倦,同时这也是限制终身学习最致命的因素。中国的一位留学生到美国的一所大学任教后,带自己的儿子到美国读小学。在读书的过程中,美国学校教育环境的自由宽松与不刻意纠错的传统令孩子的父母很失望,加上孩子在教育过程中的顺应天性的合理贪玩,让家长倍感忧虑,甚至想把孩子继续送回国。但时间不久有一件事情改变了他对美国教育的看法。有一天,孩子放学回来问他:“什么叫文化”,这不是一个容易说清楚的问题,孩子对父亲的回答不满意,就不再问。接下来的一周,看见孩子忙得很起劲,在图书馆查资料,上网,与同学打电话交流,和同学在家里面讨论。几天后,孩子从电脑里面打印出了一份报告:里面列出了文化的17种定义,以及定义的出处。最让家长意外的是,结合这些观点,小孩得出了自己的观点:文化是一个民族适应形式变化的能力,适应形式的变化,文化就生存、发展,不适应变化,文化就消亡。最后,后面列出了整整三页的参考文献。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孩子能从探究的过程中达到精神上的极大愉悦与心里满足,这正好与孩子先天的好奇心完全顺应,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可以变“唯一正确”的答案教育模式为承认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思维的多样性与合理性,不仅应对每堂课、每个问题的探究学习过程与学生的思维与手动活动结果的进行展示与反思,也应在课后对学生进行读书思考方面的指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对社会、人生的认知能力。
  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社会在进步,知识也同时在不断更新。所以,要当好一名教师,自身首先要坚持学习,要在学识、眼界、思维上紧跟时代的步伐,然后给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传统教育观念中,读书是敲门砖,一旦找到了黄金屋,就不再去读书了,这是十分功利的教育与读书目的。当然,只有终身学习与探究,我们才能顺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我们的教育才能与国际同步,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发展才能更好地发展。想让孩子终身能够学习,有一个前提,就是不对学习与读书产生厌倦情绪,这是我们讨论语文课程环境与实践方法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
其他文献
随之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孩子智力的开发日益重要,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让学生具备子文创造能力,拥有创新思维能力成了我们新的教学目标,教学,应是一种创造。为创造而教学是我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我在努力的把这些思想化作行动融入到我的教学过程中。  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产生联
期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學习。”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论及“教学过程”时提出的要求。我们的音乐教学,也应改变一些陈旧的教学模式,积极地进行互动式课堂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活动的中心,发
期刊
【摘 要】小学英语新课标正是小学英语教育的新起点,是英语教学的指导和基础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新课标精神,充分把握好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的需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新课标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新理念,摈弃了过去的教学大纲只重视知识技能传授的落后观念。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课改;方法  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之中,变理
期刊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讲的动物为了生存的需要——获取生存必须的资源,不惜牺牲生命。而人类除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之外,他还要追求和满足心理的需要。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在不断地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需求。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需求呢?现以《确定位置》一课为例,谈一点做法和感受。  一、创设护航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好奇心理。  片断一:  1. 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索马里海
期刊
【摘 要】把多媒体技术引进到教学中去,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加大信息量的传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运用;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科學的日新月异,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日益增多,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较多的知识,即较短的时间里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所以,把多媒体技术引进到教学中去,可以
期刊
【摘 要】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动机的明确、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让英语课堂活起来,需要教育者提高教学中的“激趣”艺术。在学生是主体的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急待改进,教学模式有待需更趋合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更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一堂課就是一出戏。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氛围;和谐课堂  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曾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是一切事物协调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真正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是语言训练的语文教学。表现在语文学科的定位与语言教学的到位。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抛弃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小学语文课不是语文课,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定位应该是在此基础上,如何围绕着语言的训练让学生在单位时间获得更多的语文学习效益。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还离不开语文学
期刊
我国英语专家胡文仲教授曾说过:“语言和文化有密切关系,学习外语不仅仅是语言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 如今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交往的国际化,使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国家文化教育的导入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自身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农村中小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文化基础。  1.教师自身必须充分认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期刊
小学阶段每节课只有40分钟,那么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如何体现教学的高效性,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一、让学生面对数学现实,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點,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具有全面性、科学性、适切性。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在认真分析学生和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出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层次性的三维目标。反思我们的备课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课堂的建构中,要凸显“趣味性”、“基础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历史性”,真切的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实用、历史,以学生的亲身体验带动学生走入化学世界,以构建师生互动良好、學生参与积极、知识基础扎实、素质拓展浓厚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建构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上强调“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