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长安大学2006级5000余名新生(其中1050名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发现导致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使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克服心理困扰,摆脱不良心境,除对其给予外在的物质帮助外,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使其重塑自我。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1)02-0098-03
一、引言 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国际上将这类学生统称为“低收入大学生”(low-income undergraduates ),我国则称为“贫困大学生”(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2005年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1600万左右,其中贫困生占15 %-20%(西部地区比例更高),约为240万。这一庞大的贫困生群体在我国目前一段时间内将会稳定存在。[1] 对贫困大学生这样的校园弱势群体,政府和社会已经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怀,但是面对这个具有明显特征的校园特殊人群,其心理和精神的健康问题并没有引起各界真正充分和广泛的重视,相关研究也明显滞后。统计结果显示,贫困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占其总数的80%之多。震惊全国的马加爵、薛荣华、付新彬都是大学里面的贫困学生。[2]本课题拟在进一步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探寻更详尽的导致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因素,以便寻求科学合理的改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心理干预模式,并对改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进行初步理论探索。
二、研究方法及结果
1.研究对象。本测试对象是长安大学2006级5024名新生,其中1050名为贫困生。贫困生被试构成的情况见表1。
2.研究工具。测试量表来自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统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CSPA)》中的量表2“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该量表包括104道题,12个维度,采用5级记分法,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3]
3.研究方法。笔者测评采取整班团体施测的形式,被试基本资料和回答均以填涂答题卡完成。测试时间约40分钟,当场回收问卷和答题卡,测试结果使用欧玛A50型光标阅读机读卡。 4.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采用SPSS10.0 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5.研究结果
(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见表2结果显示,在该量表的12项因子中,贫困生的自卑、偏执因子、社交退缩因子及社交攻击因子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1);抑郁、焦虑、依赖各因子分贫困生高于非贫困生较为显著(P<0.05)。
(2)家庭所在地不同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庭所在地不同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各项得分差异比较见表3,结果显示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及精神病倾向各因子得分差异显著;事后分析(Post Hoc Tests)表明:躯体化、性心理障碍、偏执、精神病倾向各因子分农村、小城镇贫困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城市、中小城市贫困学生,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贫困学生差异不显著。农村和小城镇差异不显著;焦虑、抑郁、自卑、强迫各因子分显示,农村贫困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贫困学生,小城镇贫困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中小城市和大城市贫困学生,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贫困学生得分无显著差异;社交退缩因子分农村贫困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小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贫困学生,小城镇贫困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中小城市、大城市贫困学生,中小城市贫困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城市学生;依赖因子分农村、小城镇、中小城市贫困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城市贫困学生,农村、小城镇贫困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中小城市贫困学生,农村和小城镇贫困学生得分无显著差异;社交攻击和冲动两项上得分无显著差异。总体上除了社交攻击和冲动两项外,其他项目上贫困学生家庭所在地从大城市到农村出现问题呈递增的趋势。
(3)男女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男女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见表4,结果显示在该量表的12项因子中,女贫困生的偏执因子、社交退缩因子及社交攻击因子分显著高于男贫困生(P<0.01);焦虑、自卑、依赖各因子分女贫困生高于男贫困生较为显著(P<0.05)。
(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是否独生子女的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得分比较见表5,结果显示非独生子女贫困生的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以及精神病倾向各因子得分高于独生子女贫困生,且差异十分显著;社交攻击、冲动两项因子得分无显著差异。
三、研究结果分析
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测试结果显示,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贫困生组和非贫困生组在偏执、社交退缩及社交攻击、焦虑、自卑、依赖方面有显著差异,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非贫困大学生差,这说明窘迫的经济条件确实给贫困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地区或城市下岗家庭,生活拮据,进入大学以后,相比其他同学在经济方面差一些,很多人想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显示自己的才能,但大学中评判学生的标准是多元的,很多贫困生进入大学后,一旦学习、社交、文体等方面显露出某些不足就会怀疑自己,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交往过程中缺乏自信与主动,导致合群性差、人际关系紧张,思想长期处于消极状态,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身心负担过重,最终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2.不同家庭来源地学生心理问题的差异。测评结果表明,除了社交攻击和冲动两因子得分差异不显著外,在其他各因子上,农村、小城镇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小城市和大城市贫困学生,总体上贫困学生家庭所在地从大城市到农村出现心理问题呈递增趋势。农村生源由于身处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环境,在考入大学时会背负更多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因见识、阅历等方面存在较多欠缺,自卑心理严重,出现较明显的心理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加之农村和小城镇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资源相对欠缺,因此导致的心理问题比较多。
3.不同性别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从测评结果可以看到,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较多方面都显著低于男贫困生。笔者认为,这与女生的处事方式、交往方式以及迥于男性的性格有关。男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较女生勇敢、坚韧,在学习与人际交往中不掩饰、不畏缩,尽管有时可能粗心大意,忽略细节。而女生的人际互动较男生细腻和复杂,且自信心、耐受力、应激方式和应付能力往往不及男生,更多地表现出自卑、焦虑和人际关系的紧张。此外,长安大学女生群体所占比例小,宣泄和倾吐对象及交友范围也较男生小,由于过于敏感计较,其更容易产生人际冲突和宿舍人际关系问题;而且由于女生就业现状不比男生,尤其是长安大学这样的工科院校,艰苦行业较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常常注明只要男生,因此女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使女生对未来多了一分担忧。
4.是否独生子女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结果显示,贫困非独生子女在躯体化、焦虑、抑郁等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贫困独生子女,这可能与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有关。独生子女相对来说比非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要好一些,营养饮食较为合理。另外独生子女所受到的父母关怀、社会支持可能要多,在学校中的适应快一些。而非独生子女因为并不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享受父母的物质分配和情感关注相对较少,安全感相对较差,营养供应等方面不如独生子女,因此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身体素质可能要低,这些不利方面都可能成为导致贫困非独生子女心理问题较多的因素。
四、干预模式
1.心理健康普及教育课程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其教学目标不是让贫困生单纯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而是帮助贫困生认识自我,使贫困生的人格等获得最理想、最完美的发展,最后达到自我实现。学校心理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①心理健康的维护。包括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升学指导和就业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自我心理修养指导、性心理教育。②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包括学习适应问题、情绪问题、常见行为问题、身心疾病、性行为问题。③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客观勇敢地面对现实,恰当全面地认识自我,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其中包括自信心教育、人格教育、挫折教育、关爱教育、和谐人际关系教育以及教育贫困大学生要学会自我调适、疏导不良情绪等内容。
2.加强个体心理咨询干预。咨询老师应在个别辅导中对贫困同学表示理解和支持,同时对其进行疏导抚慰。一般采用情绪疏导、认识调整和行为指导等基本辅导步骤和方法,分析无助、困惑、自卑的原因和后果,帮助学生直面环境和压力,进行自我意识、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支撑起他们的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强化其自尊、自立、自信的主体意识,积极追求知识、发展自我,最终摆脱心理不健康状况。
3.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美国心理辅导教育家曾说:“在帮助那些有着类似问题和困扰的人时,团体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4]除以上两种传统的干预模式外,笔者认为,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模式将会成为引导贫困生摆脱心理困扰、重塑健康自我的重要途径。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 共同的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团体辅导心理辅导教师会根据当事人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小组,让参与团体辅导过程的贫困生们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和引导,在专门设计的有针对性的活动中感到安全、被信任、被尊重、被接纳,在互动中更加地认识自己,更好地接纳自己,人格得到成长、完善和发展,最终解决贫困生们共同的发展困扰或共有的心理问题。因此,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模式,针对贫困生这一群体,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更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
总之,无论是物质的帮助,还是精神的干预,这些都是贫困生摆脱心理困扰的外在条件。他们要克服心理困扰,摆脱不良心境,最重要的还在于自身树立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并依靠外在的帮助不断调适自我,通过不懈的拼搏和努力塑造健康的自我。
参考文献:
[1]张玲.贫困大学生主观性幸福感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6-17.
[2]张文芝.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8).
[3]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CSPA)[ CP/DK ].北京: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
[4]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8.
[责任编辑:张亚茹]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1)02-0098-03
一、引言 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国际上将这类学生统称为“低收入大学生”(low-income undergraduates ),我国则称为“贫困大学生”(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2005年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1600万左右,其中贫困生占15 %-20%(西部地区比例更高),约为240万。这一庞大的贫困生群体在我国目前一段时间内将会稳定存在。[1] 对贫困大学生这样的校园弱势群体,政府和社会已经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怀,但是面对这个具有明显特征的校园特殊人群,其心理和精神的健康问题并没有引起各界真正充分和广泛的重视,相关研究也明显滞后。统计结果显示,贫困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占其总数的80%之多。震惊全国的马加爵、薛荣华、付新彬都是大学里面的贫困学生。[2]本课题拟在进一步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探寻更详尽的导致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因素,以便寻求科学合理的改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心理干预模式,并对改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进行初步理论探索。
二、研究方法及结果
1.研究对象。本测试对象是长安大学2006级5024名新生,其中1050名为贫困生。贫困生被试构成的情况见表1。
2.研究工具。测试量表来自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统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CSPA)》中的量表2“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该量表包括104道题,12个维度,采用5级记分法,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3]
3.研究方法。笔者测评采取整班团体施测的形式,被试基本资料和回答均以填涂答题卡完成。测试时间约40分钟,当场回收问卷和答题卡,测试结果使用欧玛A50型光标阅读机读卡。 4.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采用SPSS10.0 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5.研究结果
(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见表2结果显示,在该量表的12项因子中,贫困生的自卑、偏执因子、社交退缩因子及社交攻击因子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1);抑郁、焦虑、依赖各因子分贫困生高于非贫困生较为显著(P<0.05)。
(2)家庭所在地不同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庭所在地不同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各项得分差异比较见表3,结果显示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及精神病倾向各因子得分差异显著;事后分析(Post Hoc Tests)表明:躯体化、性心理障碍、偏执、精神病倾向各因子分农村、小城镇贫困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城市、中小城市贫困学生,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贫困学生差异不显著。农村和小城镇差异不显著;焦虑、抑郁、自卑、强迫各因子分显示,农村贫困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贫困学生,小城镇贫困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中小城市和大城市贫困学生,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贫困学生得分无显著差异;社交退缩因子分农村贫困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小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贫困学生,小城镇贫困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中小城市、大城市贫困学生,中小城市贫困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城市学生;依赖因子分农村、小城镇、中小城市贫困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城市贫困学生,农村、小城镇贫困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中小城市贫困学生,农村和小城镇贫困学生得分无显著差异;社交攻击和冲动两项上得分无显著差异。总体上除了社交攻击和冲动两项外,其他项目上贫困学生家庭所在地从大城市到农村出现问题呈递增的趋势。
(3)男女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男女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见表4,结果显示在该量表的12项因子中,女贫困生的偏执因子、社交退缩因子及社交攻击因子分显著高于男贫困生(P<0.01);焦虑、自卑、依赖各因子分女贫困生高于男贫困生较为显著(P<0.05)。
(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是否独生子女的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得分比较见表5,结果显示非独生子女贫困生的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以及精神病倾向各因子得分高于独生子女贫困生,且差异十分显著;社交攻击、冲动两项因子得分无显著差异。
三、研究结果分析
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测试结果显示,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贫困生组和非贫困生组在偏执、社交退缩及社交攻击、焦虑、自卑、依赖方面有显著差异,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非贫困大学生差,这说明窘迫的经济条件确实给贫困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地区或城市下岗家庭,生活拮据,进入大学以后,相比其他同学在经济方面差一些,很多人想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显示自己的才能,但大学中评判学生的标准是多元的,很多贫困生进入大学后,一旦学习、社交、文体等方面显露出某些不足就会怀疑自己,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交往过程中缺乏自信与主动,导致合群性差、人际关系紧张,思想长期处于消极状态,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身心负担过重,最终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2.不同家庭来源地学生心理问题的差异。测评结果表明,除了社交攻击和冲动两因子得分差异不显著外,在其他各因子上,农村、小城镇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小城市和大城市贫困学生,总体上贫困学生家庭所在地从大城市到农村出现心理问题呈递增趋势。农村生源由于身处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环境,在考入大学时会背负更多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因见识、阅历等方面存在较多欠缺,自卑心理严重,出现较明显的心理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加之农村和小城镇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资源相对欠缺,因此导致的心理问题比较多。
3.不同性别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从测评结果可以看到,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较多方面都显著低于男贫困生。笔者认为,这与女生的处事方式、交往方式以及迥于男性的性格有关。男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较女生勇敢、坚韧,在学习与人际交往中不掩饰、不畏缩,尽管有时可能粗心大意,忽略细节。而女生的人际互动较男生细腻和复杂,且自信心、耐受力、应激方式和应付能力往往不及男生,更多地表现出自卑、焦虑和人际关系的紧张。此外,长安大学女生群体所占比例小,宣泄和倾吐对象及交友范围也较男生小,由于过于敏感计较,其更容易产生人际冲突和宿舍人际关系问题;而且由于女生就业现状不比男生,尤其是长安大学这样的工科院校,艰苦行业较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常常注明只要男生,因此女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使女生对未来多了一分担忧。
4.是否独生子女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结果显示,贫困非独生子女在躯体化、焦虑、抑郁等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贫困独生子女,这可能与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有关。独生子女相对来说比非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要好一些,营养饮食较为合理。另外独生子女所受到的父母关怀、社会支持可能要多,在学校中的适应快一些。而非独生子女因为并不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享受父母的物质分配和情感关注相对较少,安全感相对较差,营养供应等方面不如独生子女,因此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身体素质可能要低,这些不利方面都可能成为导致贫困非独生子女心理问题较多的因素。
四、干预模式
1.心理健康普及教育课程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其教学目标不是让贫困生单纯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而是帮助贫困生认识自我,使贫困生的人格等获得最理想、最完美的发展,最后达到自我实现。学校心理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①心理健康的维护。包括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升学指导和就业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自我心理修养指导、性心理教育。②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包括学习适应问题、情绪问题、常见行为问题、身心疾病、性行为问题。③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客观勇敢地面对现实,恰当全面地认识自我,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其中包括自信心教育、人格教育、挫折教育、关爱教育、和谐人际关系教育以及教育贫困大学生要学会自我调适、疏导不良情绪等内容。
2.加强个体心理咨询干预。咨询老师应在个别辅导中对贫困同学表示理解和支持,同时对其进行疏导抚慰。一般采用情绪疏导、认识调整和行为指导等基本辅导步骤和方法,分析无助、困惑、自卑的原因和后果,帮助学生直面环境和压力,进行自我意识、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支撑起他们的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强化其自尊、自立、自信的主体意识,积极追求知识、发展自我,最终摆脱心理不健康状况。
3.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美国心理辅导教育家曾说:“在帮助那些有着类似问题和困扰的人时,团体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4]除以上两种传统的干预模式外,笔者认为,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模式将会成为引导贫困生摆脱心理困扰、重塑健康自我的重要途径。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 共同的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团体辅导心理辅导教师会根据当事人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小组,让参与团体辅导过程的贫困生们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和引导,在专门设计的有针对性的活动中感到安全、被信任、被尊重、被接纳,在互动中更加地认识自己,更好地接纳自己,人格得到成长、完善和发展,最终解决贫困生们共同的发展困扰或共有的心理问题。因此,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模式,针对贫困生这一群体,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更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
总之,无论是物质的帮助,还是精神的干预,这些都是贫困生摆脱心理困扰的外在条件。他们要克服心理困扰,摆脱不良心境,最重要的还在于自身树立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并依靠外在的帮助不断调适自我,通过不懈的拼搏和努力塑造健康的自我。
参考文献:
[1]张玲.贫困大学生主观性幸福感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6-17.
[2]张文芝.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8).
[3]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CSPA)[ CP/DK ].北京: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
[4]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8.
[责任编辑:张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