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功是在“能量”的一级主题下,归属于二级主题机械能,要求知道机械功,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的含义。功是初中物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前面力学知识的深化,也是今后学习能量的基础。功这一概念在功和能的知识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所以对功的概念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能的概念的形成和功能关系的建立。由于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要认识功,必须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因此功能关系在后续学习中不断渗透。本节教学中采用从生活实例建立功的概念到功的计算的方式,让学生逐渐的去认识功。功的计算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前面所学功的概念的理解及运用,使学生定量地认识功,同时也是是学生后续学习功率、机械效率等知识的学习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部分:认识力对物体做功的含义;描述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大小。
二、学习目标确定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大量做功和不做功的实例分析,90%学生能归纳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结合实例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了功。
2.通过对例题的分析,80%学生能利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和实例分析,经历归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比较、分析、综合的方法,提升科学建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体会物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1.功的概念的建立
2.运用功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难点:功的概念的建立
四、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新课引入
教师活动1:
今天的课程从一个故事开始,三个和尚打算盖房子,他们需要把水提到楼上去,第一个和尚将重为300N的水从一层提到了二层;第二个和尚将重为200N的水从一层提到了三层;第三个和尚将重为100N的水从一层提到了四层。那么现在方丈过来了,想要对他们进行论功行赏。
提问:
那么大家想想三个和尚谁的功劳大?或者说谁的贡献大?或者说谁的成效大?这个奖赏应该落到谁的头上?
大家众说纷纭。在我们今天学习的功的知识之后,大家就能得到答案了。
板书:11.1功
学生活动1
学生聆听、思考、进行回答。
第一个和尚,因为他提的水重。
第二个和尚,因为他提的水乘上楼层是最多的。
第三个和尚,因为他上的楼高。
通过有趣的故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环节二:新课讲授——功——成效
教师活动2:
【演示实验】下面请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分别将水桶提到桌子上。
提问:
1.两位同学谁对水桶施加了力的作用?
2.哪位同学的力有了成效(贡献)?这个力的成效(贡献)是什么?
而物理学中的功主要就吸收了“贡献”的意思。如果某个力对物体的移动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效,那么就说这个力对物体作了功。物理学中的功不仅有成效的意思,还有更确切的含义。 学生活动2
女生没有提起水桶,男生把水桶提起来
都有力的作用
男生取得了成效。成效是将水桶从地上提到了桌子上。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小实验,让学生体验并理解功含有成效的意思
环节三:新课讲授——体验功的含义,总结做功条件
教师活动3
【动画演示】 叉车举物体、马拉车
下面大家观察下面两个情境,看看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其中一个是叉车举高物体,它的情境是这样的,另一个是马拉车,它的情境是这样的。大家思考后举手回答。
追问:
那么,物体移动距离的方向与受力方向有什么关系吗?
总结: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功用字母W表示。
板书:一、功 W
1.定义:
【总结】所以三种不做功的典型情况是
(1)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
(2)有距离,但是和距离同一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
(3)有力,也有距离,但是力和距离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所以判断物体是否做功,还是需要看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学生活动】面向地面上的书,将书捡起来,将书平移到胸前,然后举过头顶,在头顶静止三秒。
提问
这个过程中分几个阶段?哪个阶段人对书做了功。
有时候我们的知识就在脚下,不做功就不会到我们的面前,而有时候老师把知识放到我们的面前,不做功它就会一闪而过。当我们真正对它做了功,会发现知识是高尚的,我们应该仰望。所以希望大家以后要用功学习。 学生活动3
都对物体都施加了力的作用,
都移动了一段距离。
移动方向与物体受力方向相同
记笔记
学生活动
分四个阶段
将书捡起来,拉力对书做了功。
将书平移到胸前,支持力的方向与移动的距离方向垂直,没有做功。
将书举过头顶,支持力对书做了功。
静止,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没有做功。
学生思考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动画演示后的追问,让学生明白力和运动距离同方向。通过小组实验,举出做功和不做功的例子,体会归纳出做功的必要条件。通过利用举书有趣的表演形式,让学生理解做功的条件。
环节四:新课讲授——开启功的计算
环节五:新课讲授——运用功的公式
环节六: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6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出之前论功行赏应该是哪个和尚了么?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活动6
第二个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
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功是在“能量”的一级主题下,归属于二级主题机械能,要求知道机械功,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的含义。功是初中物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前面力学知识的深化,也是今后学习能量的基础。功这一概念在功和能的知识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所以对功的概念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能的概念的形成和功能关系的建立。由于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要认识功,必须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因此功能关系在后续学习中不断渗透。本节教学中采用从生活实例建立功的概念到功的计算的方式,让学生逐渐的去认识功。功的计算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前面所学功的概念的理解及运用,使学生定量地认识功,同时也是是学生后续学习功率、机械效率等知识的学习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部分:认识力对物体做功的含义;描述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大小。
二、学习目标确定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大量做功和不做功的实例分析,90%学生能归纳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结合实例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了功。
2.通过对例题的分析,80%学生能利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和实例分析,经历归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比较、分析、综合的方法,提升科学建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体会物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1.功的概念的建立
2.运用功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难点:功的概念的建立
四、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新课引入
教师活动1:
今天的课程从一个故事开始,三个和尚打算盖房子,他们需要把水提到楼上去,第一个和尚将重为300N的水从一层提到了二层;第二个和尚将重为200N的水从一层提到了三层;第三个和尚将重为100N的水从一层提到了四层。那么现在方丈过来了,想要对他们进行论功行赏。
提问:
那么大家想想三个和尚谁的功劳大?或者说谁的贡献大?或者说谁的成效大?这个奖赏应该落到谁的头上?
大家众说纷纭。在我们今天学习的功的知识之后,大家就能得到答案了。
板书:11.1功
学生活动1
学生聆听、思考、进行回答。
第一个和尚,因为他提的水重。
第二个和尚,因为他提的水乘上楼层是最多的。
第三个和尚,因为他上的楼高。
通过有趣的故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环节二:新课讲授——功——成效
教师活动2:
【演示实验】下面请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分别将水桶提到桌子上。
提问:
1.两位同学谁对水桶施加了力的作用?
2.哪位同学的力有了成效(贡献)?这个力的成效(贡献)是什么?
而物理学中的功主要就吸收了“贡献”的意思。如果某个力对物体的移动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效,那么就说这个力对物体作了功。物理学中的功不仅有成效的意思,还有更确切的含义。 学生活动2
女生没有提起水桶,男生把水桶提起来
都有力的作用
男生取得了成效。成效是将水桶从地上提到了桌子上。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小实验,让学生体验并理解功含有成效的意思
环节三:新课讲授——体验功的含义,总结做功条件
教师活动3
【动画演示】 叉车举物体、马拉车
下面大家观察下面两个情境,看看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其中一个是叉车举高物体,它的情境是这样的,另一个是马拉车,它的情境是这样的。大家思考后举手回答。
追问:
那么,物体移动距离的方向与受力方向有什么关系吗?
总结: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功用字母W表示。
板书:一、功 W
1.定义:
【总结】所以三种不做功的典型情况是
(1)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
(2)有距离,但是和距离同一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
(3)有力,也有距离,但是力和距离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所以判断物体是否做功,还是需要看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学生活动】面向地面上的书,将书捡起来,将书平移到胸前,然后举过头顶,在头顶静止三秒。
提问
这个过程中分几个阶段?哪个阶段人对书做了功。
有时候我们的知识就在脚下,不做功就不会到我们的面前,而有时候老师把知识放到我们的面前,不做功它就会一闪而过。当我们真正对它做了功,会发现知识是高尚的,我们应该仰望。所以希望大家以后要用功学习。 学生活动3
都对物体都施加了力的作用,
都移动了一段距离。
移动方向与物体受力方向相同
记笔记
学生活动
分四个阶段
将书捡起来,拉力对书做了功。
将书平移到胸前,支持力的方向与移动的距离方向垂直,没有做功。
将书举过头顶,支持力对书做了功。
静止,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没有做功。
学生思考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动画演示后的追问,让学生明白力和运动距离同方向。通过小组实验,举出做功和不做功的例子,体会归纳出做功的必要条件。通过利用举书有趣的表演形式,让学生理解做功的条件。
环节四:新课讲授——开启功的计算
环节五:新课讲授——运用功的公式
环节六: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6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出之前论功行赏应该是哪个和尚了么?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活动6
第二个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