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氛围应该是:活跃而不凌乱、安静而不呆板、紧张而不压抑、愉快而不松散。塑造和谐的音乐教学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团结协作,塑造和谐共振的课堂氛围;.紧张有序,塑造严谨高效的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塑造民主乐学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堂教学 和谐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c)-0000-00
和谐的音乐教学氛围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是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音乐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是有些教师却操之过急,想一改以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氛围紧张严肃的局面而去刻意“改革”,课堂上摆弄“ 花拳绣腿”,结果学生学习却漫无目的,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人认为和谐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应该是:活跃而不凌乱、安静而不呆板、紧张而不压抑、愉快而不松散。塑造和谐的初中音乐教学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团结协作,塑造和谐共振的课堂氛围
1.1以情动情,换位思考
以情动情就是要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充分的情感交流和融合,为此,需要师生之间相互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和要求,尤其是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换位思考”。教师在分析作品、设计教法和实施教学时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一方进行思考,分析学生现有的音乐水平,推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方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在欣赏《 伏尔加船夫曲》的时候,由于学生对男低音的音色缺乏感受和认识,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欣赏作品、分析男低音的音色特点,先通过介绍俄国在沙皇残暴统治下的苦难历史、观看纤夫辛勤劳作的视频材料、朗读歌词等手段入手,让学生在情绪上产生一种沉重的感受,然后欣赏作品就水到渠成,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了。
1.2巧设“ 争议性问题”,营造课堂互动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问多是为了追求答案的正确,忽略了思维过程及结果的差异性,这就很难取得让学生主动参与并探究的效果,常常使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体现不出音乐特有的不确定性和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因此,如何有效地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研讨兴趣,成为师生课堂互动的关键环节。例如在欣赏《 二泉映月》过程中,有的学生在初听作品时往往会从富有诗意的题目展开遐想,认为音乐非常优美,而有的学生对创作背景有所了解,听出了忧伤和无奈,两种感受截然不同,意见针锋相对。教师对这两种感受可以先不作评判,应转而引导学生分析主题的音乐特点,并适时介绍作者坎坷的身世以及曲名的由来,让学生在争论中达成共识,在互动共振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
2 紧张有序,塑造严谨高效的课堂氛围
2.1建立适宜的紧张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适度的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下学习效果最佳。没有任何精神压力,学生就会懒懒散散,精神不振;相反,精神压力过大,则会压抑情绪,丧失信心。因此,适合学生心理状态和能力水平的适度紧张的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高效率的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紧张度”指课堂教学的节奏应有起伏。教师要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使学生思维张驰有度,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同时在师生情感交流的激发与共鸣中要紧紧结合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融入到音乐的喜怒哀乐之中。如在《 梁祝》赏析中,由于作品篇幅较长,必须做到详略得当、准确取舍。一般来说该作品的曲式结构、音乐体裁、音乐风格是本节课的重点,而音乐风格也是难点所在,所以要紧紧结合越剧音调及表现技法与作品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在作品情感的把握方面,可以抓住“ 哭灵、控诉、投坟”这一段的紧张激烈的气氛与“ 爱情主题”的优美、抒情、委婉进行对比,造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使课堂氛围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2.2规范有序,严谨治学,做音乐航海的领航者
音乐是生动的、形象的,但课堂是规范有序的。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与自身艺术修养、教育理论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直至言谈举止有很大的关系。有些教师备课不认真,对教材钻研不够,对学情估计不足;有些教师上课随意性大,有时夸夸其谈,有时蜻蜓点水;有些教师课堂组织能力差,学生吵吵闹闹、嬉笑玩耍,学习效率很低;有些教师表达不精确,逻辑紊乱,学生学习茫然、不知所云。所以,作为音乐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基本功,积极探索教学规律,严肃地看待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井然有序,真正成为学生遨游音乐海洋的领航者。
3 生动活泼,塑造民主乐学的课堂氛围
营造充满活力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必然要突出一个“ 活”字,既要把握教学形式的创意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又要体现出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学习思维活跃性,随机应变地调节学生的心理活动,使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兴奋性,让学生主动体验音乐的喜怒哀乐,使音乐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
3.1创导民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具有展现自己个性的自由空间,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而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启发创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欣赏《 祭献之舞》,学生一开始很难接受这种怪诞的旋律、复杂多变的节奏、强烈的音响对比,都觉得音乐很难听,也没有兴趣再听第二遍。其实,学生的这种感受是很正常的,因为在一般学生的印象中音乐应该是优美动听的。教师这时不应该表现出不高兴的情绪,更不应该训斥学生。教师可以接下去说:“ 我们知道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人的情感是各种各样的,有喜、怒、哀、惧,那音乐作品当然也是丰富多彩的,你觉得刚才的音乐更符合哪种情绪?为什么?”,然后让学生讨论。学生的回答尽管各有不同,但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介绍舞剧的剧情,再引导学生反复聆听,最终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一音乐作品。
3.2形式多样,引导学生乐学、学好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塑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音乐艺术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历史、文学、美术、舞蹈、地理等学科密切相关,所以音乐教学中可以紧密联系相关的学科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通过听、读、看、唱、舞、画、奏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乐学、学好。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抓住音乐这条主线,不能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而要真正为音乐学习服务。和谐的教学氛围在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发展学生的能力、培育灵魂、塑造人格、优化情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和谐的教学氛围应具备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内涵特征。愿我们在音乐教学改革中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和探索,去伪存真,让音乐课朴实而真挚,美丽又生动!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堂教学 和谐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c)-0000-00
和谐的音乐教学氛围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是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音乐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是有些教师却操之过急,想一改以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氛围紧张严肃的局面而去刻意“改革”,课堂上摆弄“ 花拳绣腿”,结果学生学习却漫无目的,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人认为和谐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应该是:活跃而不凌乱、安静而不呆板、紧张而不压抑、愉快而不松散。塑造和谐的初中音乐教学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团结协作,塑造和谐共振的课堂氛围
1.1以情动情,换位思考
以情动情就是要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充分的情感交流和融合,为此,需要师生之间相互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和要求,尤其是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换位思考”。教师在分析作品、设计教法和实施教学时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一方进行思考,分析学生现有的音乐水平,推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方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在欣赏《 伏尔加船夫曲》的时候,由于学生对男低音的音色缺乏感受和认识,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欣赏作品、分析男低音的音色特点,先通过介绍俄国在沙皇残暴统治下的苦难历史、观看纤夫辛勤劳作的视频材料、朗读歌词等手段入手,让学生在情绪上产生一种沉重的感受,然后欣赏作品就水到渠成,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了。
1.2巧设“ 争议性问题”,营造课堂互动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问多是为了追求答案的正确,忽略了思维过程及结果的差异性,这就很难取得让学生主动参与并探究的效果,常常使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体现不出音乐特有的不确定性和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因此,如何有效地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研讨兴趣,成为师生课堂互动的关键环节。例如在欣赏《 二泉映月》过程中,有的学生在初听作品时往往会从富有诗意的题目展开遐想,认为音乐非常优美,而有的学生对创作背景有所了解,听出了忧伤和无奈,两种感受截然不同,意见针锋相对。教师对这两种感受可以先不作评判,应转而引导学生分析主题的音乐特点,并适时介绍作者坎坷的身世以及曲名的由来,让学生在争论中达成共识,在互动共振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
2 紧张有序,塑造严谨高效的课堂氛围
2.1建立适宜的紧张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适度的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下学习效果最佳。没有任何精神压力,学生就会懒懒散散,精神不振;相反,精神压力过大,则会压抑情绪,丧失信心。因此,适合学生心理状态和能力水平的适度紧张的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高效率的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紧张度”指课堂教学的节奏应有起伏。教师要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使学生思维张驰有度,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同时在师生情感交流的激发与共鸣中要紧紧结合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融入到音乐的喜怒哀乐之中。如在《 梁祝》赏析中,由于作品篇幅较长,必须做到详略得当、准确取舍。一般来说该作品的曲式结构、音乐体裁、音乐风格是本节课的重点,而音乐风格也是难点所在,所以要紧紧结合越剧音调及表现技法与作品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在作品情感的把握方面,可以抓住“ 哭灵、控诉、投坟”这一段的紧张激烈的气氛与“ 爱情主题”的优美、抒情、委婉进行对比,造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使课堂氛围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2.2规范有序,严谨治学,做音乐航海的领航者
音乐是生动的、形象的,但课堂是规范有序的。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与自身艺术修养、教育理论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直至言谈举止有很大的关系。有些教师备课不认真,对教材钻研不够,对学情估计不足;有些教师上课随意性大,有时夸夸其谈,有时蜻蜓点水;有些教师课堂组织能力差,学生吵吵闹闹、嬉笑玩耍,学习效率很低;有些教师表达不精确,逻辑紊乱,学生学习茫然、不知所云。所以,作为音乐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基本功,积极探索教学规律,严肃地看待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井然有序,真正成为学生遨游音乐海洋的领航者。
3 生动活泼,塑造民主乐学的课堂氛围
营造充满活力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必然要突出一个“ 活”字,既要把握教学形式的创意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又要体现出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学习思维活跃性,随机应变地调节学生的心理活动,使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兴奋性,让学生主动体验音乐的喜怒哀乐,使音乐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
3.1创导民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具有展现自己个性的自由空间,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而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启发创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欣赏《 祭献之舞》,学生一开始很难接受这种怪诞的旋律、复杂多变的节奏、强烈的音响对比,都觉得音乐很难听,也没有兴趣再听第二遍。其实,学生的这种感受是很正常的,因为在一般学生的印象中音乐应该是优美动听的。教师这时不应该表现出不高兴的情绪,更不应该训斥学生。教师可以接下去说:“ 我们知道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人的情感是各种各样的,有喜、怒、哀、惧,那音乐作品当然也是丰富多彩的,你觉得刚才的音乐更符合哪种情绪?为什么?”,然后让学生讨论。学生的回答尽管各有不同,但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介绍舞剧的剧情,再引导学生反复聆听,最终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一音乐作品。
3.2形式多样,引导学生乐学、学好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塑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音乐艺术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历史、文学、美术、舞蹈、地理等学科密切相关,所以音乐教学中可以紧密联系相关的学科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通过听、读、看、唱、舞、画、奏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乐学、学好。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抓住音乐这条主线,不能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而要真正为音乐学习服务。和谐的教学氛围在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发展学生的能力、培育灵魂、塑造人格、优化情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和谐的教学氛围应具备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内涵特征。愿我们在音乐教学改革中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和探索,去伪存真,让音乐课朴实而真挚,美丽又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