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百里醌(T Q)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IRI模型,肝脏缺血再灌注前,实验大鼠进行百里醌给药预处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检测肝脏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酶活性;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脏组织凋亡相关蛋白.实验设3组:假手术组(Sham组,n=10)、缺血再灌注组(IRI组
【机 构】
: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湖北武汉4300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百里醌(T Q)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IRI模型,肝脏缺血再灌注前,实验大鼠进行百里醌给药预处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检测肝脏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酶活性;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脏组织凋亡相关蛋白.实验设3组:假手术组(Sham组,n=10)、缺血再灌注组(IRI组,n=10)、百里醌预处理+肝缺血再灌注组(TQ+IRI组,各亚组n=10).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I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增高,TQ+IRI组ALT、AST较IRI组明显降低(P<0.05).IRI组与Sham组比较,大鼠肝脏组织中GPX、GSH、SOD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而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TQ+IRI组与IRI组比较,GPX、GSH、SOD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MDA含量下降(P<0.05).百里醌预处理能下调肝脏IRI的Bax、裂解的胱天蛋白酶(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表达,阻断肝细胞凋亡.结论 百里醌可能通过调控肝细胞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进而在肝脏IRI中发挥肝脏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常伴随营养状况的紊乱、肠内营养的不耐受以及肠衰竭.肠衰竭和肠源性感染常被认为是SAP死亡的起始环节,因此肠衰竭的防治及营养治疗是SAP管理的重要部分.“肠苏醒”理论基于早期肠内营养可以保护肠屏障功能提出,而进食不会刺激SAP的胰腺外分泌增加,此进一步证实了SAP中使用胃喂养的合理性.此文旨在讨论肠衰竭在SAP发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肠衰竭的处理以及营养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策略.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在国内开展日趋成熟,已逐渐从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扩展到其他各级医院.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希望掌握L PD技术.虽然L PD的安全性已经被诸多研究肯定,但对处于学习期的术者来说,L PD依然是一个高风险的手术.术者需要艰难地渡过学习期,才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该文围绕如何保证学习期手术安全性问题谈了作者的几点体会.
肝门部胆管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手术是目前被证明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术后肝衰竭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也是制约病人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探究术后肝衰竭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是胆道外科的热点问题.作者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多个方面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出现肝衰竭进行了综述.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壶腹周围良、恶性肿瘤首选手术方式,但是该术式技术难度高,在过去十余年中,为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进行过许多探索,在一些大容量中心该手术死亡率已降至5% 以下,但是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仍然在10% 以上.术后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大部分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甚至会导致严重腹腔感染、脓毒症和大出血等致命性并发症.已有许多研究证明胰腺组织软硬程度是术后胰瘘的独立预测因素,而术前影像学检查是评价这一因素的较好手段.此文对目前术前影像学评估胰腺软硬程度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胆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腹腔感染性疾病,常合并多种病原菌感染,如不及时有效控制,可继发化脓性胆管炎、脓毒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危及病人生命.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在胆道感染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就胆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及严重程度评估,胆道感染细菌谱及药物敏感性监测,病原学诊断,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用药时长及给药方式,抗菌药物的胆汁排泄特点等临床应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综述.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及腹腔感染所致的腹腔开放(o pen abdomen,OA)病人中的应用和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重症监护室所收治的因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腹腔感染行OA治疗的病人25例.回顾病人病程中的营养支持方式并将病人分为单纯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8例)及EN联合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EN+TPN,17例),比较两组病人一
目的 探讨经阴道取标本的完全腹腔镜远段胃D2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2019年11月至2019年12月完成的胃下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过程.结果 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D2切除、消化道重建及经阴道取标本,术后无近期并发症,随访期内均无远期并发症,无瘤生存,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如具有丰富的常规腹腔镜手术经验,术中能够确保严格遵守无菌术与无瘤术的技术要求,并能够熟练完成全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开展经阴道取标本的完全腹腔镜
目的 探讨术前控制营养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在评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短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6例胰头或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将所有病人分为高CONUT评分组(CONUT评分≥4分,26例)和低CONUT评分组(CONUT评分<4分,60例),分析CONUT评分与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短期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低CONUT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在治疗儿童胰体尾良性、交界性肿瘤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3例儿童胰体尾肿瘤患儿(年龄分别为10岁、9岁、12岁)行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1例采用Warshaw法,2例采用Kimura法,手术时间分别为210 min、180 min、21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0 mL、50 mL、5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1
胰腺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手术仍是治疗的首选方案.胰腺良性疾病病人预后较好,而继发于胰腺术后的糖尿病不同程度地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未有针对胰源性糖尿病统一的诊治规范.此文作者通过对文献复习并结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既往研究结果对胰源性糖尿病的定义、发病机制、发病率、诊断、治疗做一综述,以期为胰腺术后胰源性糖尿病的诊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