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轨道交通特别是地下区间或者站点一旦发生火灾或者其他灾害事故,人员疏散相当困难,极易造成重大群死群伤事故。现就结合重庆南岸区轨道交通状况为例,谈一下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火灾扑救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轨道交通 地下区间 灭火 对策
近年来,随着南岸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员流动性的增加,城市轨道交通有快速、准时、安全等特点,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由于轨道交通特别是地下区间结构和位置的特殊性,将比地面建筑火灾危险性更大,扑救难度也更大。轨道地下区间主要包括隧道和地下站点,本文主要针对南岸区轨道交通区间和地下站点的火灾扑救。南岸区有轻轨3号线和轨道6号线经过,地上站点6个,地下站点6个,营运里程25公里,通过研究南岸辖区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火灾的灭火救援,能够在其火灾发生时,更好的处置事故,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极大的消除火灾发生后的负面影响。火灾发生后,如何进行灭火救援,如何尽可能的减少地铁火灾造成的损失。
一、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火灾特点
随着功能的日益拓展,地下区间也越来越长,从刘家坪站到上新街站之间区间长达7公里。而且轨道交通地下站点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地下站点分区日益增多,其中南坪站点地下空间达到45.5万立方,其中办公区、侯站区、运行区、站点区和配套区等设施工程日益增加和完善,人员密度大,用电荷载较大,带来的火灾隐患也日趋增多,其火灾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不明火源多。在发生火灾时,浓烟迅速填满了地下区间和站点空间,地下区域的工作人员视线不清楚,再加上通道多、狭窄,柜台、物资、设备等起火点很难找到。
(二)烟雾浓,长时间不能散。首先,地下站点和区间的易燃材料由于氧气不足,燃烧不够充分,烟雾会浓度大。二是由于空间不多,空气流通有限,烟气长时间不散。
(三)高温,空间狭小,易引起火灾蔓延。地下站点和区间的温度随燃烧时间而升高增大,气压也增大,高温烟气在压力下,周围迅速扩散,加热达到可燃物料的着火点,加快了火灾的传播速度。
(四)疏散困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一是火灾发生时,由于人员流动大,被困人员容易出现恐慌、拥挤,过于集中在入口处,无法逃离有序疏散,容易发生踩踏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二是烟、气等燃烧产物在较短的时间内会引起窒息、中毒。
(五)灭火救援难度大。一种是烟雾弥漫,影响视线,人员呼吸受限,难以深入地下救援。二是通道狭窄,水射流不能完全不受角度的影响,灭火剂效率低。三通信受限,指挥员不能及时掌握情况,不能及时调整部署战斗任务。
二、轨道交通地下区间和站点火灾扑救对策
根据地下站点结构特点、发展趋势和火灾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加强对地下火灾战术研究,立足现有装备,发挥其最大效能,坚持救人第一,准确迅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指导思想,快攻近战,争取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本文以南坪地下站点为例,探讨轨道地下区间和站点的灭火对策。
(一)科学有效的做好力量调集.接到地下站點火灾的报警后,第一时间要辖区中队赶赴现场,加强第一出动,在火势较大确认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迅速调动本地区其他企业专职队立即增援;必要时调集其他消防队增援。根据情况第一调动力量为中队执勤车辆和;第二调动力量为专职队80%的灭火救援车辆装备及人员。指挥调度室要根据情况调动其他消防队,各队在接到增援命令后,按照要求调动力量,迅速调集配器所需人员、器材裝备及特殊物资,选择最便捷有利的路线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的赶到指定位置集结。
(二)及时建立前沿指挥部,做好任务分工。在发生地下站点火灾,火场情况复杂,火势较大,过火面积大,人员伤亡多、影响较大的情况下,成立要灭火救援总指挥部。由地方政府或者公安局领导任总 指 挥,消防任副总指挥。成员由当地驻军及交通、水电、环保等有关单位人员组成。在总指挥部下设多个职能小组负责灭火战斗、抢险救援、火情侦察、安全警戒、医疗救护、通信联络、物资保障和宣传报道。
(三)强化作战行动措施,科学处置。在接到灭火救援指令时,首先大队指挥、通信、保障机构及特勤、辖区责任中队迅速、准确、安全地赶赴现场,公安及其它参战部门应按照调度预案,紧急调集力量在指定地点集结待命。一定要做好火情侦察。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迅速了解起火地点、被困人员情况;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物品;起火单位职工初战情况。利用消防控制中心侦察,接受火灾报警,发出火灾信号和安全疏散指令情况,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通风空调系统运作情况,非消防用电是否切断及消防电源的使用和消防电梯运行情况。安全区设立行动进攻撤退、疏散营救等线路标识,到达火场后,救援人员应把救人作为火场上的首要任务。
(四)科学运用战术,合理处置灭火救援
灭火救援的同时,要迅速排烟和内攻灭火。为适应地下区间作战需要。除调集一般水罐消防车外,还必须增调泡沫车、抢险救援照明车、器材供给车、大功率水罐消防车等,还可根据需要调集干粉车、排烟车等。必要时,还要调动公安交警、供水、供电、医疗救护等有关单位协助。对于地下站点火灾,选择适当的时机组织实施内攻灭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战术措施。扑救地下铁道、地下商场、地下公共娱乐场所等发生的火灾往往采用内攻灭火方法。对于火灾初起阶段和发展阶段,可在准备充分条件下,不失时机的组织内攻。对于地下油库、放射性物品仓库,及其它有毒、易燃易爆危险品库不宜采用内攻。对于猛烈阶段的火灾,不能马上内攻,应先行排热排烟,待火势减弱后,再展开内攻。內攻要穿消防隔热服、佩戴正压空气呼吸器,戴好安全带、安全绳、探路棒等个人防护器具。还要携带火源探测器,小型破拆工具、照明灯、轻便排烟装具、通讯器材,并规定好联络信号。内攻人员应编组进入,每组不少于2人,组织好替换队员安排好水枪掩护。正确选择水枪阵地,恰当部署水枪地下站点内部空间大小不一,火势发展强弱不同,燃烧范围大小不等,应根据火情大小和承担的灭火任务部署水枪阵地。内攻时,应充分利用地下站点内的消防设施,减轻战斗员的体力消耗。依靠消防控制中心的显示信息,为灭火所用。灌注灭火。对于不适宜采取内攻灭火的小型地下洞室,或某些地下站点局部巷道、局部洞室房间,可利用向地下灌注灭火剂的方法灭火。
(五)积极做好火场防排烟和搞好火场供水。
消防部队到场后,主要是利用室外消火栓和运水供水灭火。也可用站点内的室内消火栓,一般设在站点大厅、配套用房等部位。清理现场、整理器材装备及清点人员,撤离现场,归队后迅速恢复战备状态。
地下区间和站点内攻灭火时,无论是进入还是出来,一定要认真清查人数,严格控制非战斗人员进入地下站点。应充分考虑呼吸器的有效使用,并随时注意内攻人员的体力消耗情况。定时组织轮换,地下停留时间尽量不要超过半小时。除排烟、降温、掩护进攻使用喷雾水流以外,水枪手要不盲目射水,以尽量减少积水;及时清理通畅地下站点内排水管口、污水集中的通路,并及时用泵浦排出积水,以减少水渍损失。如要封闭火区时,应尽量缩小封闭区域范围,缩短封闭灭火时间。为了长时间作战的需要一定搞好安全保障, 组织好后勤供应。
参考文献:
[1]孔维伟,刘栋栋.北京复兴门地铁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研究[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9(04)
[2]施毓凤,杨晟,孙力彤.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问题[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3(02)
关键词:轨道交通 地下区间 灭火 对策
近年来,随着南岸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员流动性的增加,城市轨道交通有快速、准时、安全等特点,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由于轨道交通特别是地下区间结构和位置的特殊性,将比地面建筑火灾危险性更大,扑救难度也更大。轨道地下区间主要包括隧道和地下站点,本文主要针对南岸区轨道交通区间和地下站点的火灾扑救。南岸区有轻轨3号线和轨道6号线经过,地上站点6个,地下站点6个,营运里程25公里,通过研究南岸辖区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火灾的灭火救援,能够在其火灾发生时,更好的处置事故,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极大的消除火灾发生后的负面影响。火灾发生后,如何进行灭火救援,如何尽可能的减少地铁火灾造成的损失。
一、轨道交通地下区间火灾特点
随着功能的日益拓展,地下区间也越来越长,从刘家坪站到上新街站之间区间长达7公里。而且轨道交通地下站点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地下站点分区日益增多,其中南坪站点地下空间达到45.5万立方,其中办公区、侯站区、运行区、站点区和配套区等设施工程日益增加和完善,人员密度大,用电荷载较大,带来的火灾隐患也日趋增多,其火灾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不明火源多。在发生火灾时,浓烟迅速填满了地下区间和站点空间,地下区域的工作人员视线不清楚,再加上通道多、狭窄,柜台、物资、设备等起火点很难找到。
(二)烟雾浓,长时间不能散。首先,地下站点和区间的易燃材料由于氧气不足,燃烧不够充分,烟雾会浓度大。二是由于空间不多,空气流通有限,烟气长时间不散。
(三)高温,空间狭小,易引起火灾蔓延。地下站点和区间的温度随燃烧时间而升高增大,气压也增大,高温烟气在压力下,周围迅速扩散,加热达到可燃物料的着火点,加快了火灾的传播速度。
(四)疏散困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一是火灾发生时,由于人员流动大,被困人员容易出现恐慌、拥挤,过于集中在入口处,无法逃离有序疏散,容易发生踩踏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二是烟、气等燃烧产物在较短的时间内会引起窒息、中毒。
(五)灭火救援难度大。一种是烟雾弥漫,影响视线,人员呼吸受限,难以深入地下救援。二是通道狭窄,水射流不能完全不受角度的影响,灭火剂效率低。三通信受限,指挥员不能及时掌握情况,不能及时调整部署战斗任务。
二、轨道交通地下区间和站点火灾扑救对策
根据地下站点结构特点、发展趋势和火灾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加强对地下火灾战术研究,立足现有装备,发挥其最大效能,坚持救人第一,准确迅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指导思想,快攻近战,争取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本文以南坪地下站点为例,探讨轨道地下区间和站点的灭火对策。
(一)科学有效的做好力量调集.接到地下站點火灾的报警后,第一时间要辖区中队赶赴现场,加强第一出动,在火势较大确认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迅速调动本地区其他企业专职队立即增援;必要时调集其他消防队增援。根据情况第一调动力量为中队执勤车辆和;第二调动力量为专职队80%的灭火救援车辆装备及人员。指挥调度室要根据情况调动其他消防队,各队在接到增援命令后,按照要求调动力量,迅速调集配器所需人员、器材裝备及特殊物资,选择最便捷有利的路线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的赶到指定位置集结。
(二)及时建立前沿指挥部,做好任务分工。在发生地下站点火灾,火场情况复杂,火势较大,过火面积大,人员伤亡多、影响较大的情况下,成立要灭火救援总指挥部。由地方政府或者公安局领导任总 指 挥,消防任副总指挥。成员由当地驻军及交通、水电、环保等有关单位人员组成。在总指挥部下设多个职能小组负责灭火战斗、抢险救援、火情侦察、安全警戒、医疗救护、通信联络、物资保障和宣传报道。
(三)强化作战行动措施,科学处置。在接到灭火救援指令时,首先大队指挥、通信、保障机构及特勤、辖区责任中队迅速、准确、安全地赶赴现场,公安及其它参战部门应按照调度预案,紧急调集力量在指定地点集结待命。一定要做好火情侦察。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迅速了解起火地点、被困人员情况;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物品;起火单位职工初战情况。利用消防控制中心侦察,接受火灾报警,发出火灾信号和安全疏散指令情况,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通风空调系统运作情况,非消防用电是否切断及消防电源的使用和消防电梯运行情况。安全区设立行动进攻撤退、疏散营救等线路标识,到达火场后,救援人员应把救人作为火场上的首要任务。
(四)科学运用战术,合理处置灭火救援
灭火救援的同时,要迅速排烟和内攻灭火。为适应地下区间作战需要。除调集一般水罐消防车外,还必须增调泡沫车、抢险救援照明车、器材供给车、大功率水罐消防车等,还可根据需要调集干粉车、排烟车等。必要时,还要调动公安交警、供水、供电、医疗救护等有关单位协助。对于地下站点火灾,选择适当的时机组织实施内攻灭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战术措施。扑救地下铁道、地下商场、地下公共娱乐场所等发生的火灾往往采用内攻灭火方法。对于火灾初起阶段和发展阶段,可在准备充分条件下,不失时机的组织内攻。对于地下油库、放射性物品仓库,及其它有毒、易燃易爆危险品库不宜采用内攻。对于猛烈阶段的火灾,不能马上内攻,应先行排热排烟,待火势减弱后,再展开内攻。內攻要穿消防隔热服、佩戴正压空气呼吸器,戴好安全带、安全绳、探路棒等个人防护器具。还要携带火源探测器,小型破拆工具、照明灯、轻便排烟装具、通讯器材,并规定好联络信号。内攻人员应编组进入,每组不少于2人,组织好替换队员安排好水枪掩护。正确选择水枪阵地,恰当部署水枪地下站点内部空间大小不一,火势发展强弱不同,燃烧范围大小不等,应根据火情大小和承担的灭火任务部署水枪阵地。内攻时,应充分利用地下站点内的消防设施,减轻战斗员的体力消耗。依靠消防控制中心的显示信息,为灭火所用。灌注灭火。对于不适宜采取内攻灭火的小型地下洞室,或某些地下站点局部巷道、局部洞室房间,可利用向地下灌注灭火剂的方法灭火。
(五)积极做好火场防排烟和搞好火场供水。
消防部队到场后,主要是利用室外消火栓和运水供水灭火。也可用站点内的室内消火栓,一般设在站点大厅、配套用房等部位。清理现场、整理器材装备及清点人员,撤离现场,归队后迅速恢复战备状态。
地下区间和站点内攻灭火时,无论是进入还是出来,一定要认真清查人数,严格控制非战斗人员进入地下站点。应充分考虑呼吸器的有效使用,并随时注意内攻人员的体力消耗情况。定时组织轮换,地下停留时间尽量不要超过半小时。除排烟、降温、掩护进攻使用喷雾水流以外,水枪手要不盲目射水,以尽量减少积水;及时清理通畅地下站点内排水管口、污水集中的通路,并及时用泵浦排出积水,以减少水渍损失。如要封闭火区时,应尽量缩小封闭区域范围,缩短封闭灭火时间。为了长时间作战的需要一定搞好安全保障, 组织好后勤供应。
参考文献:
[1]孔维伟,刘栋栋.北京复兴门地铁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研究[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9(04)
[2]施毓凤,杨晟,孙力彤.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问题[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