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禽坦布苏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并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将表达成功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蛋白经纯化后,作为抗原包被ELISA平板,通过条件优化,建立检测禽坦布苏
【机 构】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湖州市动物疫病与预防控制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禽坦布苏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并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将表达成功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蛋白经纯化后,作为抗原包被ELISA平板,通过条件优化,建立检测禽坦布苏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表达的NS1重组蛋白大小约为60 kd,该蛋白经Western blot检测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将该重组蛋白纯化后包被ELISA板建立检测禽坦布苏病毒血清学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优化后的参数为2.5μg·mL-1包被ELISA板;一抗(鸭血清)血清稀释度为1∶100;酶标二抗为1∶3 000.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较好.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坦布苏病毒灭活苗免疫鸭血清和自然感染鸭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NS1-ELISA不能用于区分禽坦布苏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血清的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杨叶甲(Chrysomela populi)是东北地区杨柳科植物的重要害虫。为更好地开展绿色防控,研究了该虫生物学特性及对9种植物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杨叶甲在长春地区1年发生1代
综述了国内为害樱桃的果蝇种类、形态特征、为害习性,生态因子对果蝇的影响和防控技术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fruit fly species, morphologica
在上海地区不同葡萄设施栽培模式下开展葡萄灰霉病田间防治试验,探讨了不同栽培模式的葡萄灰霉病的发生情况,以及施用生物农药哈茨木霉菌+几丁聚糖和化学农药嘧霉胺对葡萄灰
为指导蕹菜安全生产,通过整理、汇总甘薯麦蛾历年灯下诱蛾资料和观察记录人工饲养各虫态历期,结合同期气象要素,总结出甘薯麦蛾的发生规律、影响年度间发生程度的气象要素、
为探讨息烽县黑线姬鼠种群繁殖特征变化规律,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依据,对1986-2014年该县黑线姬鼠种群繁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捕获黑线姬鼠3 385只,
为明确不同网目防虫网对豇豆主要害虫的阻隔作用,采用40、60、80目防虫网进行豇豆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40目防虫网即可有效阻隔斑潜蝇,而对于蓟马,80目阻隔作用最好,60目
对2003—2014年我国口岸截获进境大豆携带杂草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国进境大豆携带杂草量大且种类繁多,检疫性有害杂草占比达13.64%,类别相对集中。通过因子分析综合评价
简要回顾了浙江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区域站建设历程,明确了加快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区域站规范化建设的思路、建设目标,提出了建立健全良好的工作管理机制、深化信息
在野外调查采样的基础上,利用1987年,1995年和2000年的Landsat7 TM影像,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近期地表覆被变化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近期有明显的变化,变化的幅度约3%~6%,沙地面积约2.2×104km2,核心区面积约1.2×104km2;浑善达克沙地的分布与主导风向相一致;退化草地、片沙、沙丘等裸沙地是构成景观的主体,破碎化是浑善达克沙地的主要
2012—2013年,广东省平远县开展了柑橘黄龙病防控补贴试点工作,初步探索建立了一套黄龙病防控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全县防控工作的开展,显著提高了防控效果,全县平均病株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