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4
【摘要】目的 了解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探寻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术的病人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了患者术前心理问题,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结论 加强患者术前心理护理,缓解不良情绪,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心理护理 射频消融术 护理干预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成上升趋势[1]在我国,冠心病和卒中同样是居于首位的致死和致残原因,每年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3秒就有1人因此死亡。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4倍,且呈现年轻化趋势[2]。加之各种治疗方案不是很理想,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探求新的方法,而近年来导管消融术快速发展,给了我们希望。它能够有效控制室颤或室速,尤其对于特发性室速,导管消融术的治愈率已经达到了90%,成为一线治疗方案引[3]。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它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医疗科技手段,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等特点,但手术费用相对较[4]。其作为疾病治疗的有效方式,虽只属于微创手术, 患者只需在局麻下就能手术, 但对患者造成的手术性创伤也不可忽视,加之大多数患者对医疗科学的发展及心脏射频消融术知识不了解,因此对手术的恐惧与担忧也极为明显,而不良心理的存在又对患者的术前的综合状态造成较大的影响,不仅影响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信心的树立,而且影响术前休息及手术效果,甚至导致并发症。因此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状态的评估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影响因素的分析也是重要基础。
1存在的问题
1.1焦虑、忧郁
焦虑与忧郁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不良心理表现。它是由于患者自己不能保持自身與社会自然界的平衡所导致的后果。有些患者会因为经济重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而产生焦虑、忧郁的心理。
1.2排斥心理
很多患者对自己的病情非常敏感,因此医护人员的行为举止及治疗药物的变化等都会其产生严重影响,因而胡思乱想,以致产生失眠、厌食等不良症状。加之居住环境的改变、噪音干扰及焦虑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失眠会引起心跳加快、血压上升,使心、肺、脑的血流量增加,从而加重疾病[5],对医护人员的治疗行为产生怀疑、排斥心理。
1.3恐惧、紧张
病人入院后, 因环境陌生, 害怕手术。大多数患者由于对疾病及治疗方法缺乏正确的认识,担心预后,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以致对生活产生消极的情绪,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这类患者就会产生恐惧、紧张及不安的负面心理[6]。
1.4孤独
住院治疗使患者与以往自己熟悉生活工作环境分开,对医院环境感到陌生会使患者感到孤独而急于出院。有些患者在住院期间会因为角色适应不良,而担心工作、家庭等而产生孤独心理,而且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7]。尤其是中青年患者,肩负着家庭重任,担心自己住院后家庭无收入来源而影响家庭的无法正常生活,从而不愿与他人沟通。
2护理干预措施
2.1 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对病人的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一是护士要做到“四轻”保持病房安静;二是要搞好病房内的卫生状况,要即及时清理各种垃圾等;三是在病人公共活动区放一些花草、艺术作品或者书籍等供病人欣赏获阅读。
2.2开展疾病认知教育
因大多数病人不了解手术的原理及过程,存在焦虑、紧张等心理,因此护士需主动与病人谈心,介绍手术的过程、注意事项及安全性,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同时向病人介绍手术医生的治疗经验及介绍同类治疗方法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8]。还可以制定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可采用小册子、护理宣教、展板等形式,既进行知识普及,又提高疾病认知度,有利于患者术前心理稳定,增进医患沟通[9]。
2.3社会支持
首先护士言语要平和、诚恳, 具有高度的同情心, 给患者提供情感支持, 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治疗的信心,使其解除后顾之忧和恐惧心理, 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10]。而亲切的笑脸,整洁端庄的仪表,娴熟而良好的护理,都会使病人感到愉快。家庭的支持必不可少,家庭的是患者重要的生活环境,家人的言行举止会对患者产生极大的影响。许多家属因为费用问题不堪其重,或多或少的会将不良情绪发泄到患者身上,这也是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11]。因此,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多多沟通,以一个专业的医疗工作者的身份对患者家属进行善意提醒,使其配合治疗,以解脱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还要要鼓励病人家属尽量多陪伴在患者身边,尤其是手术的前后几天,要给病人以强大的心理支持。
2.4个性化护理
医院的病人来自四面八方,即使是同一种疾病患者,由于其本身的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映。因此我们在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应根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性格特点,针对性运用语言结合图片,耐心讲解手术过程、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12]。可通过与患者交谈的形式,也可运用座谈会、测验方式,来了解每个病人的心理特点,然后对症下药[13]。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医疗技术等因素的变化,我国心血管疾病治疗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介人性治疗技术的发展。但是其治疗范围与适应也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对我们护理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于临床护理过程。心理护理不仅可以解除或减轻病人术前焦虑情绪,缓解其不良情绪反应,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而且护士掌握心理护理的方法也可使其本身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更好应对自己的人生压力,可谓是一举双得。
【摘要】目的 了解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探寻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术的病人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了患者术前心理问题,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结论 加强患者术前心理护理,缓解不良情绪,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心理护理 射频消融术 护理干预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成上升趋势[1]在我国,冠心病和卒中同样是居于首位的致死和致残原因,每年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3秒就有1人因此死亡。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4倍,且呈现年轻化趋势[2]。加之各种治疗方案不是很理想,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探求新的方法,而近年来导管消融术快速发展,给了我们希望。它能够有效控制室颤或室速,尤其对于特发性室速,导管消融术的治愈率已经达到了90%,成为一线治疗方案引[3]。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它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医疗科技手段,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等特点,但手术费用相对较[4]。其作为疾病治疗的有效方式,虽只属于微创手术, 患者只需在局麻下就能手术, 但对患者造成的手术性创伤也不可忽视,加之大多数患者对医疗科学的发展及心脏射频消融术知识不了解,因此对手术的恐惧与担忧也极为明显,而不良心理的存在又对患者的术前的综合状态造成较大的影响,不仅影响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信心的树立,而且影响术前休息及手术效果,甚至导致并发症。因此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状态的评估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影响因素的分析也是重要基础。
1存在的问题
1.1焦虑、忧郁
焦虑与忧郁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不良心理表现。它是由于患者自己不能保持自身與社会自然界的平衡所导致的后果。有些患者会因为经济重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而产生焦虑、忧郁的心理。
1.2排斥心理
很多患者对自己的病情非常敏感,因此医护人员的行为举止及治疗药物的变化等都会其产生严重影响,因而胡思乱想,以致产生失眠、厌食等不良症状。加之居住环境的改变、噪音干扰及焦虑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失眠会引起心跳加快、血压上升,使心、肺、脑的血流量增加,从而加重疾病[5],对医护人员的治疗行为产生怀疑、排斥心理。
1.3恐惧、紧张
病人入院后, 因环境陌生, 害怕手术。大多数患者由于对疾病及治疗方法缺乏正确的认识,担心预后,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以致对生活产生消极的情绪,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这类患者就会产生恐惧、紧张及不安的负面心理[6]。
1.4孤独
住院治疗使患者与以往自己熟悉生活工作环境分开,对医院环境感到陌生会使患者感到孤独而急于出院。有些患者在住院期间会因为角色适应不良,而担心工作、家庭等而产生孤独心理,而且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7]。尤其是中青年患者,肩负着家庭重任,担心自己住院后家庭无收入来源而影响家庭的无法正常生活,从而不愿与他人沟通。
2护理干预措施
2.1 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对病人的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一是护士要做到“四轻”保持病房安静;二是要搞好病房内的卫生状况,要即及时清理各种垃圾等;三是在病人公共活动区放一些花草、艺术作品或者书籍等供病人欣赏获阅读。
2.2开展疾病认知教育
因大多数病人不了解手术的原理及过程,存在焦虑、紧张等心理,因此护士需主动与病人谈心,介绍手术的过程、注意事项及安全性,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同时向病人介绍手术医生的治疗经验及介绍同类治疗方法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8]。还可以制定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可采用小册子、护理宣教、展板等形式,既进行知识普及,又提高疾病认知度,有利于患者术前心理稳定,增进医患沟通[9]。
2.3社会支持
首先护士言语要平和、诚恳, 具有高度的同情心, 给患者提供情感支持, 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治疗的信心,使其解除后顾之忧和恐惧心理, 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10]。而亲切的笑脸,整洁端庄的仪表,娴熟而良好的护理,都会使病人感到愉快。家庭的支持必不可少,家庭的是患者重要的生活环境,家人的言行举止会对患者产生极大的影响。许多家属因为费用问题不堪其重,或多或少的会将不良情绪发泄到患者身上,这也是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11]。因此,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多多沟通,以一个专业的医疗工作者的身份对患者家属进行善意提醒,使其配合治疗,以解脱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还要要鼓励病人家属尽量多陪伴在患者身边,尤其是手术的前后几天,要给病人以强大的心理支持。
2.4个性化护理
医院的病人来自四面八方,即使是同一种疾病患者,由于其本身的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映。因此我们在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应根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性格特点,针对性运用语言结合图片,耐心讲解手术过程、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12]。可通过与患者交谈的形式,也可运用座谈会、测验方式,来了解每个病人的心理特点,然后对症下药[13]。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医疗技术等因素的变化,我国心血管疾病治疗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介人性治疗技术的发展。但是其治疗范围与适应也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对我们护理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于临床护理过程。心理护理不仅可以解除或减轻病人术前焦虑情绪,缓解其不良情绪反应,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而且护士掌握心理护理的方法也可使其本身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更好应对自己的人生压力,可谓是一举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