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重心开始调整,从过去的“重知识”变为了“重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学习数学的一项重要条件,应该重点培养。但目前,有许多问题正阻碍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本文分析了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引言:
独立思考是一种学习能力,更是一种学习品质。学习数学,必须处于不断思索的状态,没有其它的捷径可走。小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学习时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较少独立思考,教师应该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教会他们如何思考。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遇到的难题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处于智力、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性不强。而数学正是一门严谨,充满了逻辑性概念和运算的学科。对于刚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而言,在没有任何学习基础的情况下,是很难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这是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其次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集中精力听讲的时间是有限的,往往在课程的后半部分就开始转移注意力。尤其是在面对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时,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是极低的,在缺乏主观意愿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不现实的。另外,盲目的独立思考不仅会使学生陷入瓶颈,还会打消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丧失自信。而对于思考的方法、入手点,小学生还不能灵活的进行辨析[1]。基于以上问题,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变得想要思考、主动思考。同时教会他们思考的方法,使他们善思考、会思考。最后通过巧妙的引导,使他们找到独立思考的正确路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学习环节,这也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个有效入手点。教师经常布置预习任务,但是大部分学生完成的效果都不理想,分析原因我认为,小学生还不懂得如何预习,只是盲目的翻看课本,通读一遍,自然毫无实效。想要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思考状态,并且得到收获,教师有必要在布置任务的同时,设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找到预习的重点和方向。例如在《简易方程》一课的教学前,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何为方程?”“简易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我们的生活中如何运用简易方程”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独立思考预习,在学生独立思考预习的过程中,将凭借自己的理解及知识储备对这些问题加以思考,思考的过程既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也是建立知识基础的开端。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
独立思考是完全由学生完成的自主性活动,教师只提出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学生本就不愿参与,在内心抵触,是无法得出效果的,整个教学的过程也只是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因此,激发兴趣很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设置一些带有兴趣性的问题,或者对传统的问答模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下灵活的思考。例如,一个三位数,数字和为2,这个三位数减去6后,还是一个三位数,新的三位数字和是5,问:原本这个三位数是多少呢?这样引人入胜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座位1号到尾号的学生按顺序回答,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奖励。这样可以让平时不爱表现的学生挑战自我,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才能以学为乐[2]。
(三)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灵感
在产生了兴趣,养成了习惯的基础上,学生需要掌握的是如何思考的方法。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不能甩手不管,只要最终的准确结果。要知道,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低下,很容易在复杂的数学问题中迷失,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找到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入手点。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区别与联系时,教师可以划分不同的学习层次,逐渐加深思考学习的深度。首先可以让学生用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测量两者的对边是否都平行,接着测量他们各边的边长,得出菱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以及对角线垂直平分,而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均平行等结果[3]。这时可能会有学生出现疑问,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畅所欲言,相互沟通交流,在恰当的时机给出准确答案。在思考中,有的學生会发现将草稿纸上绘制好的图形进行各种角度的对折,也可以看出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这便是独立思考得到的意外收获。所以要在愉快轻松的良好课堂氛围中,将学生的思维从书本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不再拘泥于所谓的固定答案,让他们在自我思考与动手实践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出可以验证理论知识的事例,从多方面入手进行解答分析,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使学生可以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初步建立起思维逻辑,更快地提升学生独立思考水平。
三、结束语?
总之,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需要一点一滴的培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与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思考。教师的任务是将培养学生学习品质作为目标,为增强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不懈努力,优化教学设计,融入前卫教学理念,提升数学教学的综合性效益。
参考文献:
[1]宋开红.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14.
[2]韩淑珍.分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58+62.
[3]何丽琼.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独立思考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4):7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引言:
独立思考是一种学习能力,更是一种学习品质。学习数学,必须处于不断思索的状态,没有其它的捷径可走。小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学习时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较少独立思考,教师应该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教会他们如何思考。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遇到的难题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处于智力、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性不强。而数学正是一门严谨,充满了逻辑性概念和运算的学科。对于刚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而言,在没有任何学习基础的情况下,是很难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这是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其次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集中精力听讲的时间是有限的,往往在课程的后半部分就开始转移注意力。尤其是在面对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时,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是极低的,在缺乏主观意愿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不现实的。另外,盲目的独立思考不仅会使学生陷入瓶颈,还会打消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丧失自信。而对于思考的方法、入手点,小学生还不能灵活的进行辨析[1]。基于以上问题,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变得想要思考、主动思考。同时教会他们思考的方法,使他们善思考、会思考。最后通过巧妙的引导,使他们找到独立思考的正确路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学习环节,这也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个有效入手点。教师经常布置预习任务,但是大部分学生完成的效果都不理想,分析原因我认为,小学生还不懂得如何预习,只是盲目的翻看课本,通读一遍,自然毫无实效。想要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思考状态,并且得到收获,教师有必要在布置任务的同时,设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找到预习的重点和方向。例如在《简易方程》一课的教学前,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何为方程?”“简易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我们的生活中如何运用简易方程”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独立思考预习,在学生独立思考预习的过程中,将凭借自己的理解及知识储备对这些问题加以思考,思考的过程既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也是建立知识基础的开端。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
独立思考是完全由学生完成的自主性活动,教师只提出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学生本就不愿参与,在内心抵触,是无法得出效果的,整个教学的过程也只是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因此,激发兴趣很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设置一些带有兴趣性的问题,或者对传统的问答模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下灵活的思考。例如,一个三位数,数字和为2,这个三位数减去6后,还是一个三位数,新的三位数字和是5,问:原本这个三位数是多少呢?这样引人入胜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座位1号到尾号的学生按顺序回答,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奖励。这样可以让平时不爱表现的学生挑战自我,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才能以学为乐[2]。
(三)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灵感
在产生了兴趣,养成了习惯的基础上,学生需要掌握的是如何思考的方法。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不能甩手不管,只要最终的准确结果。要知道,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低下,很容易在复杂的数学问题中迷失,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找到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入手点。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区别与联系时,教师可以划分不同的学习层次,逐渐加深思考学习的深度。首先可以让学生用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测量两者的对边是否都平行,接着测量他们各边的边长,得出菱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以及对角线垂直平分,而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均平行等结果[3]。这时可能会有学生出现疑问,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畅所欲言,相互沟通交流,在恰当的时机给出准确答案。在思考中,有的學生会发现将草稿纸上绘制好的图形进行各种角度的对折,也可以看出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这便是独立思考得到的意外收获。所以要在愉快轻松的良好课堂氛围中,将学生的思维从书本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不再拘泥于所谓的固定答案,让他们在自我思考与动手实践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出可以验证理论知识的事例,从多方面入手进行解答分析,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使学生可以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初步建立起思维逻辑,更快地提升学生独立思考水平。
三、结束语?
总之,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需要一点一滴的培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与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思考。教师的任务是将培养学生学习品质作为目标,为增强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不懈努力,优化教学设计,融入前卫教学理念,提升数学教学的综合性效益。
参考文献:
[1]宋开红.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14.
[2]韩淑珍.分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58+62.
[3]何丽琼.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独立思考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