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来说,选择就读中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往往都是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他们在之前的学校不是备受冷落就是被打击的对象,加之现在成为中等师范学生面临着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因此其心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学校要重视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目前中等师范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渴望被认同
中等师范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渴望被认同的时期,他们往往想法奇特,敢想敢做,乐于实践,渴望在班级众多学生中去展示自己的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但这种渴望被认同的想法一旦受到挫折或打击,他们通常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产生才能被埋没的心理,而且无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2.自卑与自负心理矛盾
就读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或自负心理。家境较好的学生进入学校后,自身的优越感通常使他们心理相对乐观,盲目自信极易产生自负心理,常常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比较拮据,极易产生自卑心理,无法真正融入学生群体。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3.叛逆心理
中等师范学生向往自由,不喜欢老师对其严加管束,而且教学中不对等的师生关系也往往导致学生产生叛逆心理。学生希望学校为其提供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对于学校而言,自由和纪律本就是矛盾体,再宽松的环境也应有纪律对学生进行约束,所以师生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二、中等师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等师范学生心理发展尚不完全成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步入校园时很多学生都存在自卑心理、表现不自信、懒惰情绪严重等问题,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加强中等师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调整学生的心态,增强其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只有身心都健康的学生才能对生活充满热爱具备正常的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发扬,我国的教育从古至今都是以人的整体塑造为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还应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格。加强中等师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要和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如何开展中等师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采取激励性教育方式,鼓励中职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
在对中职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地采用激励性的教育方式来应对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进取心的现象。一方面,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多使用一些鼓励性语言,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切身体验到被欣赏的感受,从而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心态。另一方面,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收获成功、增强自信的活动平台,使学生在此类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从内心认可自己。
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校携手确保心理教育质量
父母是学生最大的影响者,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积极调动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因素,积极地组织相关活动,如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做到与家长勤沟通,及时将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反映给家长。无论是学生犯的错误还是取得的进步都应如实地告诉家长,使家长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工作,教师也应根据学生家长提供的学生信息合理调整教育方式。
3.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特色文化,具有积极的宣传学习意义。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普遍性、丰富性、发展性,在学生团体中开展健康有益的心理教育活动,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小结
总之,广大中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中等师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者从激励性教育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构建校园文化三方面对中等师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相关讨论,以期为中等师范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师范学校)
一、目前中等师范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渴望被认同
中等师范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渴望被认同的时期,他们往往想法奇特,敢想敢做,乐于实践,渴望在班级众多学生中去展示自己的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但这种渴望被认同的想法一旦受到挫折或打击,他们通常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产生才能被埋没的心理,而且无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2.自卑与自负心理矛盾
就读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或自负心理。家境较好的学生进入学校后,自身的优越感通常使他们心理相对乐观,盲目自信极易产生自负心理,常常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比较拮据,极易产生自卑心理,无法真正融入学生群体。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3.叛逆心理
中等师范学生向往自由,不喜欢老师对其严加管束,而且教学中不对等的师生关系也往往导致学生产生叛逆心理。学生希望学校为其提供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对于学校而言,自由和纪律本就是矛盾体,再宽松的环境也应有纪律对学生进行约束,所以师生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二、中等师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等师范学生心理发展尚不完全成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步入校园时很多学生都存在自卑心理、表现不自信、懒惰情绪严重等问题,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加强中等师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调整学生的心态,增强其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只有身心都健康的学生才能对生活充满热爱具备正常的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发扬,我国的教育从古至今都是以人的整体塑造为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还应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格。加强中等师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要和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如何开展中等师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采取激励性教育方式,鼓励中职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
在对中职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地采用激励性的教育方式来应对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进取心的现象。一方面,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多使用一些鼓励性语言,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切身体验到被欣赏的感受,从而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心态。另一方面,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收获成功、增强自信的活动平台,使学生在此类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从内心认可自己。
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校携手确保心理教育质量
父母是学生最大的影响者,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积极调动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因素,积极地组织相关活动,如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做到与家长勤沟通,及时将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反映给家长。无论是学生犯的错误还是取得的进步都应如实地告诉家长,使家长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工作,教师也应根据学生家长提供的学生信息合理调整教育方式。
3.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特色文化,具有积极的宣传学习意义。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普遍性、丰富性、发展性,在学生团体中开展健康有益的心理教育活动,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小结
总之,广大中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中等师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者从激励性教育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构建校园文化三方面对中等师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相关讨论,以期为中等师范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