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阵地,新时代的劳动者必须具有“工匠精神”,这是劳动者成长发展之源。职业院校要加强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研究,要聚焦制度标准,聚焦产教融合,聚焦德技兼修。
【关键词】工匠精神;三全四方六维;育人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不仅是对传统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外国工匠精神的学习借鉴,它是劳动精神在新时代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它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具备“工匠精神”,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必须聚焦制度标准,聚焦产教融合,聚焦德、技兼修。济南市技师学院创建的“三全四方六维”育人体系,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凝聚合力,“三全育人”
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全体教职工都具有育人职责,都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参与者、实施者和责任者。“全过程育人”是指每位教师参与培养学生从入学到工作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校习得的工匠精神能够到工作岗位上实施。“全方位育人”是指学生成长的各个層面和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贯彻“工匠精神”教育的精神,贯彻党中央“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包括组织管理、基础建设、教育教学、后勤服务和文化建设、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学生高素质培养开展工作,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和发展奠定基础。“三全育人”可以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优势,贯彻“三全育人”端正了教职工的育人态度,全院教职工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了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和谐了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尊其师,信其道。
二、整合资源,“四方育人”
指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四方合力育人。即学校主动、企业推动、家庭促动、社会联动。“四方”可以通过建立家校联系、校企和社会实践合作等形式,将“四方”的教育优势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突出学校和企业的教育“双主体”地位、家庭的终身教育地位、社会的长远教育作用。建立“四方”长效联系机制,努力形成双边、多边的合力,实现共同育人目标,使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扩展到学生的一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幸福人生。
1、做好家校联合: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家校联合,如利用招生宣传、送喜报、家长进课堂、学校开放日、建立QQ群等途径,与学生家长交流,互通信息,形成家校共同育人。
2、加强校社联合:通过走访劳模、各种工匠的活动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3、促进校企融合: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如从教学点的建立、顶岗实习、大师进课堂,建立“工匠精神”实训基地等形式,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和就业、创业,实现互利共赢。
4、开展校校联合: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开阔视野,找出不足,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资源共建,成果共享。
三、多方发力,“六维育人”
指从六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即课程明德、主题强德、常规养德、活动润德、行为践德和文化铸德。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强化多方育人的责任担当,不断提升育人水平;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工匠精神的培育;培育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强壮的体魄,独立的见解,世界的情怀,社会的责任;结合各专业的职业素养标准,使学生达到人才培养品牌化,班级管理企业化,日常行为规范化,身体素质适应化,技能训练现场化。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平台,通过班会、规范课、公开课和课例研讨课等形式,渗透“工匠精神”;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进一步强化各科教学的“工匠精神”渗透于实践,实现课程明德。
2、开展“工匠精神”主题学习活动。旨在弘扬“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感悟“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能工巧匠,立志成为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的当代工匠。通过对当代“大国工匠”故事的解读,培养学生正确认知、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增强趣味性,实现主题强德、活动润德。
3、加强一日常规管理和量化考核,实施学生工作团体评价一体化奖惩办法,对学生升旗、出勤、卫生、晚自习、纪律等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实现常规养德,从日常行为养成上,为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打下基础。
4、在校园中形成尊师重教、文明规范、遵规守纪的良好氛围,教育和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举止文明、诚实守信、懂得感恩、勤俭节约、遵守秩序、讲究卫生、敬业爱岗、热爱劳动等良好品行,达到行为践德。
5、倡导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重点是加强校园、教室、走廊和实习、实训区的文化建设,同时吸收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促进校企文化对接;加强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的调查研究,积极利用校内广播、网络平台、社交平台,进行正面的教育引导,确保工匠精神、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主旋律地位;加强国家、省、市模范人物的宣传和校内的先进模范师生的评选和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文化铸德,用“工匠精神”铸就学生的灵魂。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是一体的,组织开展以“孝道、修德、公正、责任、感恩、诚信、友善、爱国、宽容、立志”为主题的教育,扎实开展系列活动,开展多元评价,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围绕核心素养的总体目标,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引导,实现逐步提高和逐步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好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为祖国的经济腾飞储备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优秀建设者。
此文为2020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研究项目——《职业院校如何培养“工匠精神”》(20SVE12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国娟 .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J]西部学刊,2020(07)
(作者单位:济南市技师学院)
【关键词】工匠精神;三全四方六维;育人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不仅是对传统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外国工匠精神的学习借鉴,它是劳动精神在新时代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它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具备“工匠精神”,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必须聚焦制度标准,聚焦产教融合,聚焦德、技兼修。济南市技师学院创建的“三全四方六维”育人体系,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凝聚合力,“三全育人”
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全体教职工都具有育人职责,都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参与者、实施者和责任者。“全过程育人”是指每位教师参与培养学生从入学到工作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校习得的工匠精神能够到工作岗位上实施。“全方位育人”是指学生成长的各个層面和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贯彻“工匠精神”教育的精神,贯彻党中央“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包括组织管理、基础建设、教育教学、后勤服务和文化建设、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学生高素质培养开展工作,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和发展奠定基础。“三全育人”可以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优势,贯彻“三全育人”端正了教职工的育人态度,全院教职工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了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和谐了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尊其师,信其道。
二、整合资源,“四方育人”
指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四方合力育人。即学校主动、企业推动、家庭促动、社会联动。“四方”可以通过建立家校联系、校企和社会实践合作等形式,将“四方”的教育优势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突出学校和企业的教育“双主体”地位、家庭的终身教育地位、社会的长远教育作用。建立“四方”长效联系机制,努力形成双边、多边的合力,实现共同育人目标,使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扩展到学生的一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幸福人生。
1、做好家校联合: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家校联合,如利用招生宣传、送喜报、家长进课堂、学校开放日、建立QQ群等途径,与学生家长交流,互通信息,形成家校共同育人。
2、加强校社联合:通过走访劳模、各种工匠的活动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3、促进校企融合: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如从教学点的建立、顶岗实习、大师进课堂,建立“工匠精神”实训基地等形式,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和就业、创业,实现互利共赢。
4、开展校校联合: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开阔视野,找出不足,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资源共建,成果共享。
三、多方发力,“六维育人”
指从六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即课程明德、主题强德、常规养德、活动润德、行为践德和文化铸德。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强化多方育人的责任担当,不断提升育人水平;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工匠精神的培育;培育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强壮的体魄,独立的见解,世界的情怀,社会的责任;结合各专业的职业素养标准,使学生达到人才培养品牌化,班级管理企业化,日常行为规范化,身体素质适应化,技能训练现场化。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平台,通过班会、规范课、公开课和课例研讨课等形式,渗透“工匠精神”;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进一步强化各科教学的“工匠精神”渗透于实践,实现课程明德。
2、开展“工匠精神”主题学习活动。旨在弘扬“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感悟“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能工巧匠,立志成为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的当代工匠。通过对当代“大国工匠”故事的解读,培养学生正确认知、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增强趣味性,实现主题强德、活动润德。
3、加强一日常规管理和量化考核,实施学生工作团体评价一体化奖惩办法,对学生升旗、出勤、卫生、晚自习、纪律等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实现常规养德,从日常行为养成上,为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打下基础。
4、在校园中形成尊师重教、文明规范、遵规守纪的良好氛围,教育和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举止文明、诚实守信、懂得感恩、勤俭节约、遵守秩序、讲究卫生、敬业爱岗、热爱劳动等良好品行,达到行为践德。
5、倡导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重点是加强校园、教室、走廊和实习、实训区的文化建设,同时吸收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促进校企文化对接;加强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的调查研究,积极利用校内广播、网络平台、社交平台,进行正面的教育引导,确保工匠精神、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主旋律地位;加强国家、省、市模范人物的宣传和校内的先进模范师生的评选和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文化铸德,用“工匠精神”铸就学生的灵魂。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是一体的,组织开展以“孝道、修德、公正、责任、感恩、诚信、友善、爱国、宽容、立志”为主题的教育,扎实开展系列活动,开展多元评价,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围绕核心素养的总体目标,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引导,实现逐步提高和逐步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好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为祖国的经济腾飞储备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优秀建设者。
此文为2020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研究项目——《职业院校如何培养“工匠精神”》(20SVE12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国娟 .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J]西部学刊,2020(07)
(作者单位:济南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