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聪敏睿智的才思
丰厚深邃的学养
哲诗般醇美的语言
澹定从容的气度
温文尔雅的谈吐
率真而灿烂的微笑
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前所未有、魅力四射的于丹,看来她想不火都不由她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于丹为什么这样火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起,也许是我个人拥有了独自看电视的空间以后,我便把电视频道锁定在了CCTV10。不经意间,一个“不算难看也不算年轻”(网上所言)的女子进入了我的视线,这女子便是在《百家讲坛》讲《论语》的后来一夜红透大江南北的北师大教授于丹,网上有人给她冠之以“学术超女”、“美女教授”、“学术明星”等等头衔。当看完她的第一讲后我便被她所讲深深吸引了,于是便一集不拉地看了下来。当时真有种“生活中有了于丹真好”的感觉,每天对电视有了一份依赖与期待。当时不但自己看而且很想让我那正上高中的女儿也看,只是她每晚课业太多,不忍再给她加压。我便对她讲起于丹的《论语》心得如何地了得,然而当我刚一提到于丹她便说知道,我便诧异了,见我如此她便对我说:你忘了有次咱们一同看《开坛》节目时,那期嘉宾就有于丹,你还对我说这位女士讲得好,非同寻常。我想可能是我说过后便忘了,但孩子却记住了。
后来在我看完于丹的讲授后,欣喜与赞赏之情难以言表,随着节目播完后便出现了一种短暂的不适应症。后来听说于丹下来还要讲《庄子》,便又心存一份期待和惬意。
的确,于丹的出现,让我们重燃起了对经典的那份热情,那是一份久违了的情愫,当我们再次与经典谋面。那穿越千年历史尘埃的圣贤的形象在我们面前变得愈加清晰,那曾经温暖了多少代人的精神世界的智慧的光芒依然绚烂夺目。它让生活在现今飞速发展变化中的人们少了一些局促与惶惑,多了几分悠远与澹然。同时也让我对“才女”这个词有了重新的反思和解读。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可能轻而易举地就把这个词打发出去了,可能很随意地就送给了所见所闻或身边接触到有些许才情的女子。然而于丹的出现,让我才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是才女。以至于我几次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女就要象于丹”的感慨。同时我也很能体会易(中天)老先生在央视于丹访谈节目中情不自禁、发自肺腑的那句名言:“这小妮子太可爱了”。
我想,她的出现可能会使不少绝色佳人暗淡无光,会令相当多的堂堂男儿汗颜。
在我看来,于丹有着《论语》般的温度与力量,成了老少咸宜的偶像。在我身边熟悉的人中,据我所知,我的孩子喜欢,孩子的语文老师喜欢,非但老师自己喜欢,而且还买了光碟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们观摩学习,这一举措非常受学生们欢迎。不仅学生喜欢,而且连七、八十岁的老人也喜欢。甚至于我身边的中年朋友们一提起于丹也都赞不绝口。可见于丹的魅力和“杀伤力”的确是太大了。
当看到于丹同样被很多年轻人所追捧,我的内心颇有几分欣喜,欣喜的是这些年轻人的价值观或价值取向亦在发生着变化,由盲目崇拜港台明星继而崇拜学术明星,这无疑证明现今年轻人的精神追求呈现出了可喜的多元化格局。其实细想,喜欢于丹并非只是喜欢于丹这个人,同时也可以说是喜欢了《论语》,喜欢了经典,喜欢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以为于丹正是充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布道者”,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她并不硬朗的肩上,有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力的担当。
在想到于丹时,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惊异。惊异于她的才思敏捷、博闻强记;惊异于她的融会贯通、信手拈来、游刃有余;惊异于她的出口成章、口若悬河,纵横古今、滔滔不绝、和颜悦色、娓娓道来……我不禁想中国古代文化中究竟蕴含了什么魔法,怎就孕育出如此这般才华出众的奇女子来;我有时甚至想不通,她怎么就能把学术与中国语言的表达做到如此完美的境地,我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每个人在认知和判断人或事时,总是以自己的认知经验和价值取向来判别的,难免会打上浓重的个人烙印,也难免会受到自己认知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但是依我之愚见,我以为她是能把学术做到相当高度而且又具备很高的传播水准以及运用了最佳传播途径和手段而博得最多受众喜爱的一颗当今学术界最耀眼的星。我向来是不大相信鬼神附体之说的,然而对于于丹,我甚至愿意相信于丹便是被圣人附了体,亦如易老夫子所言:孔圣人如果活到今天,恐怕最想做的事就是上《百家讲坛》了。因为《百家讲坛》太好了,他再也不用周游列国而忍受舟车颠簸之劳顿,风餐露宿之艰辛了。
依我所见,如果单从学术方面考量的话,我想偌大一个中国与于丹旗鼓相当者当不乏其人,抑或在于丹之上者亦应大有人在。然而真正能够像于丹这样既具备一定的学术背景而又能清晰准确地用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来打动观众的学者恐怕就不多了,更何况兼有她磊落坦荡、率性从容的气度和胸襟的学者可能就更凤毛麟角了。所以我说于丹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她使学术与传播巧妙地交融到一种新的程度,她在学术与传播方面立起了一个标杆,达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不敢说后无来者,但至少是前无古人。
我如此说来,是否有吹捧之嫌我已不能自知,但我很欣赏易中天先生在对于丹进行访谈时所说的那句话:我为什么就不能公开表达我的喜欢之情呢,难道喜欢还需要理由吗?诚如于丹自己所言,其实观众喜欢的已不止是于丹个人,这里更多的是对圣贤经典的热爱与崇敬(大意)。我以为斯言信哉。
丰厚深邃的学养
哲诗般醇美的语言
澹定从容的气度
温文尔雅的谈吐
率真而灿烂的微笑
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前所未有、魅力四射的于丹,看来她想不火都不由她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于丹为什么这样火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起,也许是我个人拥有了独自看电视的空间以后,我便把电视频道锁定在了CCTV10。不经意间,一个“不算难看也不算年轻”(网上所言)的女子进入了我的视线,这女子便是在《百家讲坛》讲《论语》的后来一夜红透大江南北的北师大教授于丹,网上有人给她冠之以“学术超女”、“美女教授”、“学术明星”等等头衔。当看完她的第一讲后我便被她所讲深深吸引了,于是便一集不拉地看了下来。当时真有种“生活中有了于丹真好”的感觉,每天对电视有了一份依赖与期待。当时不但自己看而且很想让我那正上高中的女儿也看,只是她每晚课业太多,不忍再给她加压。我便对她讲起于丹的《论语》心得如何地了得,然而当我刚一提到于丹她便说知道,我便诧异了,见我如此她便对我说:你忘了有次咱们一同看《开坛》节目时,那期嘉宾就有于丹,你还对我说这位女士讲得好,非同寻常。我想可能是我说过后便忘了,但孩子却记住了。
后来在我看完于丹的讲授后,欣喜与赞赏之情难以言表,随着节目播完后便出现了一种短暂的不适应症。后来听说于丹下来还要讲《庄子》,便又心存一份期待和惬意。
的确,于丹的出现,让我们重燃起了对经典的那份热情,那是一份久违了的情愫,当我们再次与经典谋面。那穿越千年历史尘埃的圣贤的形象在我们面前变得愈加清晰,那曾经温暖了多少代人的精神世界的智慧的光芒依然绚烂夺目。它让生活在现今飞速发展变化中的人们少了一些局促与惶惑,多了几分悠远与澹然。同时也让我对“才女”这个词有了重新的反思和解读。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可能轻而易举地就把这个词打发出去了,可能很随意地就送给了所见所闻或身边接触到有些许才情的女子。然而于丹的出现,让我才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是才女。以至于我几次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女就要象于丹”的感慨。同时我也很能体会易(中天)老先生在央视于丹访谈节目中情不自禁、发自肺腑的那句名言:“这小妮子太可爱了”。
我想,她的出现可能会使不少绝色佳人暗淡无光,会令相当多的堂堂男儿汗颜。
在我看来,于丹有着《论语》般的温度与力量,成了老少咸宜的偶像。在我身边熟悉的人中,据我所知,我的孩子喜欢,孩子的语文老师喜欢,非但老师自己喜欢,而且还买了光碟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们观摩学习,这一举措非常受学生们欢迎。不仅学生喜欢,而且连七、八十岁的老人也喜欢。甚至于我身边的中年朋友们一提起于丹也都赞不绝口。可见于丹的魅力和“杀伤力”的确是太大了。
当看到于丹同样被很多年轻人所追捧,我的内心颇有几分欣喜,欣喜的是这些年轻人的价值观或价值取向亦在发生着变化,由盲目崇拜港台明星继而崇拜学术明星,这无疑证明现今年轻人的精神追求呈现出了可喜的多元化格局。其实细想,喜欢于丹并非只是喜欢于丹这个人,同时也可以说是喜欢了《论语》,喜欢了经典,喜欢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以为于丹正是充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布道者”,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她并不硬朗的肩上,有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力的担当。
在想到于丹时,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惊异。惊异于她的才思敏捷、博闻强记;惊异于她的融会贯通、信手拈来、游刃有余;惊异于她的出口成章、口若悬河,纵横古今、滔滔不绝、和颜悦色、娓娓道来……我不禁想中国古代文化中究竟蕴含了什么魔法,怎就孕育出如此这般才华出众的奇女子来;我有时甚至想不通,她怎么就能把学术与中国语言的表达做到如此完美的境地,我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每个人在认知和判断人或事时,总是以自己的认知经验和价值取向来判别的,难免会打上浓重的个人烙印,也难免会受到自己认知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但是依我之愚见,我以为她是能把学术做到相当高度而且又具备很高的传播水准以及运用了最佳传播途径和手段而博得最多受众喜爱的一颗当今学术界最耀眼的星。我向来是不大相信鬼神附体之说的,然而对于于丹,我甚至愿意相信于丹便是被圣人附了体,亦如易老夫子所言:孔圣人如果活到今天,恐怕最想做的事就是上《百家讲坛》了。因为《百家讲坛》太好了,他再也不用周游列国而忍受舟车颠簸之劳顿,风餐露宿之艰辛了。
依我所见,如果单从学术方面考量的话,我想偌大一个中国与于丹旗鼓相当者当不乏其人,抑或在于丹之上者亦应大有人在。然而真正能够像于丹这样既具备一定的学术背景而又能清晰准确地用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来打动观众的学者恐怕就不多了,更何况兼有她磊落坦荡、率性从容的气度和胸襟的学者可能就更凤毛麟角了。所以我说于丹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她使学术与传播巧妙地交融到一种新的程度,她在学术与传播方面立起了一个标杆,达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不敢说后无来者,但至少是前无古人。
我如此说来,是否有吹捧之嫌我已不能自知,但我很欣赏易中天先生在对于丹进行访谈时所说的那句话:我为什么就不能公开表达我的喜欢之情呢,难道喜欢还需要理由吗?诚如于丹自己所言,其实观众喜欢的已不止是于丹个人,这里更多的是对圣贤经典的热爱与崇敬(大意)。我以为斯言信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