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苏州市吴江区抓住这个发展机遇,提出并实践了区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吴江理性分析经济转型的要求,分析自身的优势,致力于“特色”、“课程”、“研究”与“评价”的“四转型”,通过“四转型”,实现了“四提升”,促进了区域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均衡发展。
关键词:区域教育发展;教育转型;乐学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6-0013-04
江南何处好,乐居在吴江。“十一五”以来,苏州市吴江区坚持教育率先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协调发展,2007年,率先通过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但是,把教育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背景中来分析就会发现,教育领域存在着与经济领域相似的问题:经济过度看重和追求GDP,教育过度看重和追求升学率;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加大资源和能源消耗,教学质量提高依赖加班加点和题海战术……教育正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进入“十二五”,我们围绕吴江市委市政府“乐居吴江”的建设愿景,以“让学生快乐地学,让老师幸福地教”的“乐学之区”打造为目标,突出了“转型”这一关键策略,提出并实践了“四突出”、“四转型”、“四提升”,使我区基础教育实现了“三个变”:变外延发展为内涵发展、变量的发展为质的发展、变高耗低效发展为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文化”,转型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位
我区的特色学校建设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于本世纪初,是吴江教育走向全省、走向全国的一张靓丽名片。我们将特色学校定位于“风貌独特、理念先进、文化先进、质量较高的学校”,初步实践并提炼出“预构于策划,落实于整合,体现于文化,提升于科研”的吴江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看,学校特色还停留在项目的层面,不仅没有深度,而且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化。为此,我们提出特色学校的转型,这种转型的切入口是“文化”。
首先,从文化的视角定位学校特色。我们觉得,从文化学的意义上分析,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涵盖精神、制度、物质三个方面,具体来说,学校的办学特色呈现的是“3E”结构。一是理念要素,包括办学宗旨、学校特有的精神及信条、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策略等;二是行为要素,指学校实现办学理念的具体行为;三是视觉要素,以视觉作为媒介,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特质等抽象语言转换为具体符号概念,以有形的方式展现出来,是理念要素和行为要素的外化。学校的特色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特色学校就是文化先进的学校。所以,我们要求学校从文化的角度定位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具体操作上,要求学校思考、分析并回答“我是谁”、“我要干什么”这两个问题,引导学校认真梳理学校历史,提炼学校特点,特别是学校的文化传统,从学校的文化的“根”上去提炼学校的办学特色,明确学校的特色和文化发展的走势。
其次,变关注学校为关注学生。特色学校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特色项目的确定需要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但是,有些学校基于功利诉求,在特色学校建设中过于强调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具体特色项目的选择上刻意避开其他学校的优势,寻找比较“冷门”、“边缘”的项目作为特色发展方向,学校的意志替代了学生的意志,特色成为学校外在的“包装”;有些学校从师资优势的角度去定位特色,教师意志替代了学生意志,特色成为教师特长的汇聚。譬如,有所小学根据学校作为体育传统校的优势,开展了乒乓特色小学创建,于是,乒乓就成为了学校的特色项目。这样的特色建设定位有些“偏”,只迎合了学校的需要,只迎合部分学生的需求,对于不喜欢乒乓或者没有乒乓基础的学生来说,乒乓特色的建设就没有多大意义。针对这一现象,该校在挖掘原有乒乓特色项目培养学生合作、共享精神这一价值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视角提出了实践“共融”教育的特色转型。这样,不仅仅是乒乓,其他学科和领域都有共融的价值可以开发利用,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共融的特色建设中获得主动、活泼的发展。
第三,建设体现特色的校园文化。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一个标志,是办学特色的名片。因此,我们在学校特色建设的过程中,把建设与办学特色相匹配、体现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特色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们组织了“十佳校园景点”评比、校园文化建设巡礼等活动。我区中小学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做到了“三性”。一是系统性,学校系统考虑,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方案,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可行性、科学性的论证。二是主题性。用主题理念、办学特色去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和形象的设计,同时用校园环境和学校形象烘托学校的主体理念、办学特色,实现校园环境、形象、理念、特色的一体化,形成富有整体感的影响力。三是人本性。充分发扬民主,引导师生参与文化建设。学校特色建设方向的确定、特色文化建设规划的制定等,都引导师生过程性参与,体现他们的意志。
我区走向文化的特色转型给学校与师生带来了无穷的创造空间。由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转型为阳光教育,由科技创新特色转为闪光教育,还有智慧教育、成长教育、融和教育、创意教育、活力教育等等,都是由特色项目转化为特色文化的典型。
二、突出“整合”,转型课程建设,提升内涵水平
在课程的转型中,我们提出“基于整合理念,走向课程文化”。整合是整体形成的环节和过程,整合的核心是联系的建立,追求最优化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首先,把学科意识转为课程意识。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发现,关于课程与教学,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包括教育行政以及教科研部门在内,都还停留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科甚至课文(章节)层面,缺乏整体的、系统的课程意识,缺乏课程的领导、规划力,缺乏课程的开发、建设力。为此,我们提出从学科意识走向课程意识,要“既见树木,更见森林”;在机制上,我们努力形成上下联动机制,着力抓好教研员以及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理解力、规划力、指导力,从而成为区域和学校课程的领导者。例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薛法根提出“校长要提高课程领导力,把自己的教育梦想‘卖’给老师”,他们以“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为培养目标,构建了基于学科课程标准的嵌入式课程、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性课程、基于学生主体需要的多元化课程、基于校本文化资源的浸润型课程等四类课程。
关键词:区域教育发展;教育转型;乐学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6-0013-04
江南何处好,乐居在吴江。“十一五”以来,苏州市吴江区坚持教育率先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协调发展,2007年,率先通过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但是,把教育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背景中来分析就会发现,教育领域存在着与经济领域相似的问题:经济过度看重和追求GDP,教育过度看重和追求升学率;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加大资源和能源消耗,教学质量提高依赖加班加点和题海战术……教育正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进入“十二五”,我们围绕吴江市委市政府“乐居吴江”的建设愿景,以“让学生快乐地学,让老师幸福地教”的“乐学之区”打造为目标,突出了“转型”这一关键策略,提出并实践了“四突出”、“四转型”、“四提升”,使我区基础教育实现了“三个变”:变外延发展为内涵发展、变量的发展为质的发展、变高耗低效发展为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文化”,转型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位
我区的特色学校建设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于本世纪初,是吴江教育走向全省、走向全国的一张靓丽名片。我们将特色学校定位于“风貌独特、理念先进、文化先进、质量较高的学校”,初步实践并提炼出“预构于策划,落实于整合,体现于文化,提升于科研”的吴江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看,学校特色还停留在项目的层面,不仅没有深度,而且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化。为此,我们提出特色学校的转型,这种转型的切入口是“文化”。
首先,从文化的视角定位学校特色。我们觉得,从文化学的意义上分析,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涵盖精神、制度、物质三个方面,具体来说,学校的办学特色呈现的是“3E”结构。一是理念要素,包括办学宗旨、学校特有的精神及信条、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策略等;二是行为要素,指学校实现办学理念的具体行为;三是视觉要素,以视觉作为媒介,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特质等抽象语言转换为具体符号概念,以有形的方式展现出来,是理念要素和行为要素的外化。学校的特色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特色学校就是文化先进的学校。所以,我们要求学校从文化的角度定位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具体操作上,要求学校思考、分析并回答“我是谁”、“我要干什么”这两个问题,引导学校认真梳理学校历史,提炼学校特点,特别是学校的文化传统,从学校的文化的“根”上去提炼学校的办学特色,明确学校的特色和文化发展的走势。
其次,变关注学校为关注学生。特色学校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特色项目的确定需要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但是,有些学校基于功利诉求,在特色学校建设中过于强调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具体特色项目的选择上刻意避开其他学校的优势,寻找比较“冷门”、“边缘”的项目作为特色发展方向,学校的意志替代了学生的意志,特色成为学校外在的“包装”;有些学校从师资优势的角度去定位特色,教师意志替代了学生意志,特色成为教师特长的汇聚。譬如,有所小学根据学校作为体育传统校的优势,开展了乒乓特色小学创建,于是,乒乓就成为了学校的特色项目。这样的特色建设定位有些“偏”,只迎合了学校的需要,只迎合部分学生的需求,对于不喜欢乒乓或者没有乒乓基础的学生来说,乒乓特色的建设就没有多大意义。针对这一现象,该校在挖掘原有乒乓特色项目培养学生合作、共享精神这一价值的基础上,从文化的视角提出了实践“共融”教育的特色转型。这样,不仅仅是乒乓,其他学科和领域都有共融的价值可以开发利用,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共融的特色建设中获得主动、活泼的发展。
第三,建设体现特色的校园文化。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一个标志,是办学特色的名片。因此,我们在学校特色建设的过程中,把建设与办学特色相匹配、体现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特色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们组织了“十佳校园景点”评比、校园文化建设巡礼等活动。我区中小学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做到了“三性”。一是系统性,学校系统考虑,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方案,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可行性、科学性的论证。二是主题性。用主题理念、办学特色去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和形象的设计,同时用校园环境和学校形象烘托学校的主体理念、办学特色,实现校园环境、形象、理念、特色的一体化,形成富有整体感的影响力。三是人本性。充分发扬民主,引导师生参与文化建设。学校特色建设方向的确定、特色文化建设规划的制定等,都引导师生过程性参与,体现他们的意志。
我区走向文化的特色转型给学校与师生带来了无穷的创造空间。由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转型为阳光教育,由科技创新特色转为闪光教育,还有智慧教育、成长教育、融和教育、创意教育、活力教育等等,都是由特色项目转化为特色文化的典型。
二、突出“整合”,转型课程建设,提升内涵水平
在课程的转型中,我们提出“基于整合理念,走向课程文化”。整合是整体形成的环节和过程,整合的核心是联系的建立,追求最优化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首先,把学科意识转为课程意识。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发现,关于课程与教学,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包括教育行政以及教科研部门在内,都还停留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科甚至课文(章节)层面,缺乏整体的、系统的课程意识,缺乏课程的领导、规划力,缺乏课程的开发、建设力。为此,我们提出从学科意识走向课程意识,要“既见树木,更见森林”;在机制上,我们努力形成上下联动机制,着力抓好教研员以及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理解力、规划力、指导力,从而成为区域和学校课程的领导者。例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薛法根提出“校长要提高课程领导力,把自己的教育梦想‘卖’给老师”,他们以“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为培养目标,构建了基于学科课程标准的嵌入式课程、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性课程、基于学生主体需要的多元化课程、基于校本文化资源的浸润型课程等四类课程。